...

《HIV治疗科技》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类型:快报,简报类产品
  • 发布时间:2020-09-15
HIV治疗领域科技动态
  • 1. 尽早启动联合抗病毒治疗能够降低外周血CD4 + T细胞携带HIV的频率从而达到持续抑制病毒的效果
    门佩璇
    背景:近期有研究报道,感染了HIV-1的新生儿于出生30小时时即启动联合抗病毒治疗(cART),在停止治疗后就不会在其血浆中将检测到病毒。该研究探讨了早期cART对持续性病毒抑制的作用。 方法:研究收集了3个加拿大医学中心的HIV-1感染母亲所产的婴儿,其均在出生后72小时内开始cART治疗。分别对其HIV血清学结果,HIV-1特异的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血浆内病毒量,HIV-1的DNA和RNA,和HLA的基因型进行分析。 结果:136名cART治疗的儿童中有12名(8.8%)通过垂直传播感染HIV。其中4名在治疗后达到了持续性的病毒抑制。HIV血清检测,HIV-1特异的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和病毒载量均是阴性的。HIV-1 DNA在CD4+ T细胞中没有检测到,而HIV-1 RNA被检测到19.5–130 拷贝/1.5 µg RNA。2名新生儿中的1名能够通过定量培养的方法检测到复制的病毒。 结论:HIV-1感染的新生儿在72小时内启动cART,将能够显著降低HIV-1的病毒库大小。终止cART治疗对于确定该患儿是否能够达到功能性的HIV感染治愈可能是必要的。

    发布时间: 2014-12-22

  • 2. 接受HAART治疗的病毒抑制HIV感染者切换到ABC/3TC+RPV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门佩璇
    近日,来自西班牙的研究者通过开展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明确了病毒抑制的HIV感染者从非核苷酸转录酶抑制剂(NNRTI)或整合酶抑制剂(INI)的治疗方案调整为阿巴卡韦/拉米夫定(ABC/3TC) +利匹韦林(RPV)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对感染者调整治疗方案后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脂代谢和心血管系统风险进行了分析,研究周期为48周。在85名研究对象中,83名从NNRTI方案调整为ABC/3TC,45名从TDF/FTC调整而来。调整治疗方案的主要原因是药物毒性和便利性。48周后,78名仍然维持原始治疗方案,意向分析结果显示,有效率为88%。平均CD4细胞计数有所增加(p=0.0001),空腹总胆固醇下降15.9mg/dL(p<0.0001),LDL下降11.0mg/dL(p<0.004),而HDL、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则无统计学差异。ABC/3TC+RPV治疗方案对于接受ART治疗的病毒抑制HIV感染者是有效且安全的。

    发布时间: 2016-02-18

  • 3. 大型HIV/AIDS治疗中心开展五年研究评估雷特格韦疗效及安全性
    门佩璇
    雷特格韦是一线整合酶抑制剂。本研究在一个大型HIV/AIDS治疗中心开展研究评估雷特格韦应用于成人治疗的效果。研究依据药房和HIV数据库记录信息,使用标准化的病例报告表格收集数据。215名患者共使用了雷特格韦502人年(平均2.6年/人),其中189名接受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26名未接受过。研究对该人群中雷特格韦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汇总和统计。结果证实,雷特格韦是安全且有效的,没有证据表明其毒性大于已发表的试验中的数据,包括了妊娠以及合并感染的情况。此外,每日一次给药剂量是既有效又依从性高的选择。

    发布时间: 2016-03-04

  • 4. 尼日利亚中北部农村地区母婴传播HIV预防服务,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启动和孕产妇和婴儿护理
    门佩璇
    近日发表在The Lancet HIV上的一篇报道中,来自范德堡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于尼日利亚中北部农村地区开展研究,发现母婴传播HIV干预服务将有望彻底消除HIV的母婴传播。 研究对尼日利亚农村地区的12家一级和二级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配对,然后将两组机构中的妇女随机分配入两组,其中一组接受特殊的医疗干预服务,另一组为对照,开展标准医疗护理。研究主要观察结局包括纳入研究妇女开展ART治疗的比例,以及产后6周和12周时妇女和婴儿仍坚持ART治疗的比例。 研究自2013年4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共纳入369名妇女,其中172名分配至干预组,197名分配至对照组。结果得到,干预组妇女中位CD4细胞计数为424个/μL,对照组妇女则为314个/μ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干预组母亲启动ART治疗的比例更高(166 vs 99,调整RR为3.3, 95%CI为1.4-7.8)。干预组母亲和婴儿在产后6周仍坚持治疗的比例(125/150 vs 15/170,调整RR为9.1,95%CI为5.2-15.9)和产后12周仍坚持治疗的比例(112/150 vs 11/168,调整RR为10.3,95%CI为5.4-19.7)更高。 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开展HIV母婴传播干预护理能够有效预防HIV的母婴传播,贫穷地区的孩子更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发布时间: 2016-03-15

  • 5. 加利福尼亚州HIV/AIDS研究方案:历史、影响和艾滋病治疗建议
    门佩璇
    艾滋病研究和人类逆转录病毒的特殊问题时由加利福尼亚艾滋病研究项目(CHRP)资助的HIV治疗预案提出的。CHRP的工作旨在解决HIV流行的所有方面和受其影响的社区的问题。最近,CHRP资助的有关CCR5基因序列和HIV阳性患者实体器官移植安全性等研究已经从梦想变成了现实。本文概述了CHRP的建立,目前的项目资助情况,以及其对艾滋病领域研究的推动作用和影响等。2013年,CHRP发起了一项新举措,旨在推动当时新兴的艾滋病治疗科学前沿—CHRP艾滋病治疗计划,为多个基础生物医学研究项目提供了超过140万美元的资金。

    发布时间: 2017-11-21

  • 6. 天然植物岩蔷薇有望抗击HIV
    门佩璇
    近日,来自德国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药用植物白瑞木(Cistus incanus)的提取物能够有效阻止HIV病毒感染细胞。该种植物又叫做灰白岩蔷薇,其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已证实具有抗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的作用。研究发现,白瑞木提取物的抗病毒成分通过靶向作用于HIV颗粒表面上的病毒膜蛋白,使其接触宿主细胞明显受限。并且该药物在长期使用(24周)过程中未见耐药性。研究表明,植物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天然抗病毒试剂,进一步开展研究将有助于加强和加快对病毒感染的全球治疗与控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

    发布时间: 2016-02-15

  • 7. 印度普纳诊所接受免费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成人中HIV耐药预处理受限
    门佩璇
    在印度,自免费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开始实施以来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一线ART治疗的成功率受到人群中HIV耐药性预处理(PDR)普及率的影响。该研究在印度西部城市普纳的免费ART治疗诊所开展横断面研究,旨在了解该地区成人中PDR的流行率情况。自2014年1月到2015年4月,研究共招募52名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其CD4细胞计数中位数为253个/mm³。基于人群的部分pol基因序列测序分析结果显示,HIV-1 C亚型感染占主要比例(96.15%),对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的单药耐药性突变存在于两个序列上。研究结果揭示了在个人层面开展PDR检测不可行的情况下,有必要在人群中定期开展PDR监测。

    发布时间: 2016-01-11

  • 8. 乌干达癌症研究所HIV相关淋巴瘤误诊为结核病例研究
    门佩璇
    早期HIV感染相关的淋巴瘤诊断是极富挑战性的,其诊断需要的设备和技能不容易获得。该研究以乌干达癌症研究所HIV相关淋巴瘤误诊为结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确定了误诊发生的频率和相关危险因素。 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使用半结构化数据提取形式,主要收集了患者结核治疗信息、社会人口学特征、血红蛋白和CD4细胞计数等实验室参数,以及临床表现等信息。 研究结果发现,183名参与者中有106名男性,平均年龄为35(IQR 28-45)。约56名(30.6%)患者被误诊为结核,开展结核治疗的中位时间为3.5个月。在多变量分析中,误诊患者发生胸部疼痛的比值比为4.4,95%CI为1.89-10.58,且三到四度淋巴结肿大的比值比为3.22,95%CI为1.08-9.63)。 HIV感染相关淋巴瘤被误诊为结核的发生率还是很高的。胸痛和淋巴结肿大是误诊风险增高的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 2017-03-20

  • 9. 年轻男男性行为者中暴露前预防的潜在医疗保险和提供者障碍
    门佩璇
    在美国,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MSM)人群仍然具有很高的HIV感染率。暴露前预防(PrEP)是预防HIV感染的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方法。然而,尽管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已经对PrEP的应用进行了批准,但其利用率仍然很低。其中部分原因是结构性障碍,特别是医疗保健方面。在该研究中,研究者使用社交媒体招募黑人、西班牙裔和白人HIV未感染的YMSM人群。 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了年龄、种族、教育和地区医疗保健方面的影响。其中,年长的YMSM,黑人和西班牙裔,接受正规教育的人较少,而美国南部和西部的居民则更有可能缺乏医疗服务。

    发布时间: 2017-11-20

  • 10. 莫桑比克地区一个隐蔽的HIV感染高风险人群
    门佩璇
    在莫桑比克地区HIV相关政策和项目的制定中,男男性行为者人群(MSM)一直未得到重视,而该人群对HIV流行的贡献程度也不清楚。2011年,研究者在马普托、 贝拉和楠普拉/纳卡拉MSM人群中开展了一项应答者驱动抽样的HIV生物学和行为学综合研究。在过去12个月内与其他男子有过口交和肛交史的MSM需要填写一份调查问卷,并提供其血样以供HIV检测。研究发现,HIV感染率分别为为8.2%(马普托,n=496),9.1%(贝拉,n=584),3.1%(楠普拉/纳卡拉,n=353)。与年龄在18-24岁MSM人群相比,三个地区年龄≥25岁人群HIV感染率相对较高,分别为33.8%和 2.4%(p < 0.001)、 32.1%和 2.8%(p < 0.001) 、 10.3 %和2.7%(p < 0.06)。HIV感染率的差异表明,需要加强年轻MSM人群的HIV风险干预,并确保老年HIV感染的MSM人群的护理与治疗。

    发布时间: 2014-12-22

  • 11. 南非开普敦地区居住的外国移民妇女中HIV的感染率与危险行为
    门佩璇
    目前尚未在南非外国移民者中开展过HIV感染率及危险行为的相关研究。本文介绍了使用应答者驱动抽样(RDS)方法招募研究对象的有效性,报道了该地区该人群的HIV感染率,并描述了该人群与HIV感染相关的关键行为特征。研究采用RDS抽样方法招募研究对象,并对其开展生物学和行为学监测。参与者在提交书面知情同意之后,需要完成一个音频计算机辅助的自我访谈,并提交一份干涸的血迹样本以供HIV分析。935名妇女的HIV感染率为7%(CI为4.9%-9.5%)。HIV血清阳性率与年龄大(p=0.001)、原住国(p<0.000)、未婚(p<0.000)、在南非居住达3-5年(p=0.023)、首次性生活年龄≤15岁(p=0.047)和最近一次与常规性伴性生活使用安全套(p=0.007)相关。几乎没有妇女被报道首次性生活过早或有多个性伴。研究证实,应用RDS抽样方法招募外国移民妇女是可行且有效的。

    发布时间: 2014-12-22

  • 12. 尼泊尔劳工移民妻子HIV感染的社会和行为学危险因素
    门佩璇
    劳动力迁移增加了尼泊尔劳工移民妻子感染HIV的风险。我们开展了一项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该人群中HIV感染的社会和行为学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研究共纳入了112例HIV阳性移民妻子作为病例,112名HIV阴性移民妻子作为对照。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来评估HI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文化素养水平是与HIV感染相关的唯一妻子方面的社会因素。同时,文化素养水平、第一次出国时的年龄和移民国家是与HIV感染相关的丈夫方面的社会因素,酒精消费、独自一人居住国外和在国外有性伴是丈夫方面的行为因素。基于本研究中丈夫方面的社会和行为学因素几乎决定了其妻子感染HIV的风险,干预措施必须结合针对劳工移民及其妻子的行为改变途径。

    发布时间: 2014-12-22

  • 13. 新型抗HIV免疫细胞正式启动美国临床试验
    门佩璇
    最近,Scripps研究所(TSRI)报道了一种使细胞抵抗病毒感染的方法,它主要通过锚定抗体细胞表面质膜病毒受体发挥作用。 以往的HIV抗体治疗都是基于一种抗体药物,低浓度的抗体在血液中发挥作用。这次的治疗方法则有很大的不同,抗体被直接修饰在细胞表面,阻止HIV接近关键细胞受体—ICAM-1。 此前,课题组已经使用鼻病毒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慢病毒作为载体将新的基因引入人体细胞。该基因可诱导机体合成一种人类细胞受体——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的抗体。ICAM-1被抗体侵占后,病毒就不能再传播扩散了。该试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对研究人员是个鼓舞,这才有了后来的对HIV病毒的试验。 人工合成的细胞再一次取得了成功,抗体识别出了CD4的结合位点,并阻止了HIV病毒的袭击。该抗HIV病毒免疫细胞为HIV治愈带来新的希望。

    发布时间: 2017-04-14

  • 14. 使用ledipasvir与sofosbuvir联用治疗HCV-HIV感染
    门佩璇
    临床上对于急性丙肝患者推荐使用sofosbuvir和NS5A抑制剂联合治疗8周,但对于HIV-HCV联合感染的患者则无明确的治疗方案指导。来自德国、英国和美国多国的研究者今日开展研究评估了ledipasvir与sofosbuvir联合治疗6周对I型或IV型HIV-HCV联合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结果发表在《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taology》期刊上。 研究在德国和英国开展,观察终点为治疗结束后的12周时持续病毒抑制者的比例。研究共纳入26名患者,其中仅1人从未接受过抗HIV治疗,19人为I型HCV患者,7人为IV型HCV患者。研究结果显示,共有20人实现了12周的持续病毒抑制(77%),无患者发生不良事件脱落。 该研究结果揭示,ledipasvir与sofosbuvir联合治疗6周与以往的干扰素治疗方案相比,疗效相近,治疗时间缩短,不良反应减轻。值得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

    发布时间: 2017-04-05

  • 15. 2008-2011年美国洛杉矶地区吸毒男男性行为者人群中HIV感染率有所降低
    门佩璇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美国洛杉矶地区开展了一项外展服务,对街头遇到的5599名吸毒的MSM开展干预。HIV感染率从2008年上半年的20.2%下降到2011年下半年的8.1%。年龄大、确认为男同者、非西班牙裔/拉丁美洲人中,血清检查HIV阳性的情况更加多见。当控制了这些协同因子后,稳健的Log-泊松分析结果显示,在过去30天内每使用甲基安非他明(RRR=1.03,95%CI:1.02-1.03)和/或大麻(RRR=1.01,95%CI:1.01-1.02)一天,既往有过注射毒品史(RRR=2.01,95%CI:1.70-2.37)和/或在过去30内与其他男子有过无保护肛交行为(RRR=1.48,95%CI:1.29-1.71)均与HIV血清阳性相关。控制所有的协同因子后,报告HIV阳性的比例每6个月约降低9%(95%CI:6%-12%)。2008年至2011年在洛杉矶地区的吸毒MSM人群中,HIV感染率有所降低。

    发布时间: 2014-12-22

  • 16. 感染HIV病毒A、D亚型的乌干达妇女对HIV感染的抗体反应比较
    门佩璇
    本研究使用限制性抗原活性测定的方法(LAg-Avidity法)对感染A型HIV病毒(N=82)和D型HIV病毒(N=32)的乌干达妇女HIV感染的血清学反应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共分析了2614个血清样本,中位随访期达到患者血清阳转后6.6年。若血样LAg-Avidity法检测结果<1.5个归一化光密度单位(OD n),则列为检测阳性。感染D型HIV病毒的妇女抗体成熟时间推迟可能性较大。在血清转阳的最初2年时间里,感染D型HIV病毒的妇女阳性检测结果(最近感染的平均出现时间,MDRI)出现的平均时间长于感染A型HIV的妇女(267.9 天, 95% CI: 231.2–308.2 vs. 167.3 天, 95% CI: 151.8–185.9 天, p<0.01)。在剔除了低病毒载量样本和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样本后,结果仍然不变。在感染D型HIV病毒的妇女中,感染时间2年以上者更有可能被错分为最近出现HIV感染,同时她们出现抗体减弱的可能性也更高。这些研究结果可能与D型HIV病毒的高致病性有关,也有可能与在D型HIV感染人群中进行发病率估计横断面调查中更多的使用LAg-Avidity测定有关。

    发布时间: 2014-12-22

  • 17. HIV病毒检测,HIV治疗的可及性,以及对妇女合作伙伴服务的采访
    门佩璇
    HIV病毒检测时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战略,用于查明HIV感染妇女,并将其与HIV医疗保健联系起来。有61个卫生部门在2015年提交的CD资助的项目数据分析表明,在接受HIV感染诊断的4749名妇女中,62%的人群在过去接受过诊断,38%为第一次接受诊断。 这份报告强调了HIV病毒检测的重要性,不仅是为了识别新的感染,而且还确认了以前接受过诊断但没有接受治疗的妇女。以前被诊断为HIV感染的妇女愿意接受另一项HIV检测,这可能表明她们愿意接受额外的支持,这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干预机会。

    发布时间: 2017-11-20

  • 18. Lancet:一项在多个国家开展的开放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
    门佩璇
    及时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对于HIV感染者的临床诊治以及降低病死率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许多HIV感染者并发结核感染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对亚临床感染病例的确诊较难。来自美国、马拉维、海地和肯尼亚等国的多名科学家近日开展研究,探讨了在高艾滋病疾病负担的国家和地区中,开展结核病经验治疗与异烟肼预防性治疗相比,是否能够有效降低HIV感染者的早期死亡率。研究结果于2016年3月19日发表于新一期的《柳叶刀》杂志上。 研究对10个国家—马拉维、南非、海地、肯尼亚、赞比亚、印度、巴西、津巴布韦、秘鲁和乌干达的18个研究诊所的850名HIV感染成人开展随机对照试验。所有感染者的CD4细胞计数均低于50个/μL,且已启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研究对象在入组前依据症状和GeneXpert MTB/RIF检验排除确诊的或疑似的结核病感染病例。纳入标准还包括:肝功能指标最高为正常值的2.5倍,肌酐清除率最低为30ml/min,Karnofsky评分至少为30分。研究将424名感染者随机分配入经验治疗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和经验治疗),426名随机分配入异烟肼预防治疗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和异烟肼预防治疗)。研究的主要观察结局为随机化24周后意向治疗人群(intention-to-treat)的生存率,使用kaplan-meier法比较组间生存率的差异。所有的参与者还同时开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和结核治疗的安全性分析。该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网上注册,注册号码为NCT01380080。 基线时,感染者的中位CD4细胞计数为18个/μL(IQR 9-32)。24周后,两组分别有24名感染者死亡或不明原因脱落,绝对风险差异为-0.06%(95%CI为-3.05~2.94)。与异烟肼预防性治疗相比,结核病经验治疗并不能降低启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晚期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但较低的死亡率仍揭示,在门诊对HIV感染者开展系统的结核病筛查及异烟肼预防性治疗是有充分的价值和意义的。

    发布时间: 2016-03-22

  • 19. HIV/AIDS:有前景的预防性治疗方法
    门佩璇
    自从201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尽早开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以降低HIV在夫妻间的传播,预防性治疗(TasP)就成为了全球抗艾的一个主要议题。但是对于每年有150万新发HIV感染和2500万HIV携带者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来说,如何开展TasP才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今年春天,哈佛大学艾滋病倡议组织(HAI)在博茨瓦纳哈博罗内组织了第一次TasP讲习班。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人员、决策者和药企代表齐聚一堂,分享各自的研究、计划和经验。本次会议将会大力促进各种TasP项目在非洲地区的迅速开展。

    发布时间: 2014-12-22

  • 20. 南非男性人群中HIV感染的保护因素和相关危险行为
    门佩璇
    在南非地区HIV传播的主要模式是通过异性性行为,而只针对南非地区男性人群HIV预防的研究则较为有限。该研究评估了1181名从东开普省社区中随机挑选的年龄18至45岁的男性自述的HIV相关危险行为。较少老年男性报告有多个性伴。宗教信仰是安全套使用和与固定性伴无保护性交的保护因素。讨论是否使用安全套是安全套使用和与固定和不固定性伴无保护性交的保护因素。有孩子会减少与固定性伴安全套的使用,有工作会减少与不固定性伴的安全套使用。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南非男性人群开展的降低HIV感染的行为干预措施应在年龄、宗教信仰和性伴类型方面有所侧重。

    发布时间: 2014-12-22

  • 21. 乌干达农村中高CD4+细胞计数的无症状HIV感染者抗逆转录病毒的治疗
    门佩璇
    背景:HIV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正迅速开展,包括对新近CD4+T细胞计数超过350个/µl患者。然而,在该人群中治疗的依从性和病毒抑制情况持续受到关注。 目的:确定高CD4+细胞计数的无症状HIV感染患者接受ART护理治疗流程后的病毒抑制有效性和安全性。 设计:前瞻性非随机临床研究。 研究地点:乌干达原始农村艾滋病诊所。 研究对象:CD4+计数≥350个/µ的接受ART治疗的无症状HIV感染者(年龄>18岁,N=197),未怀孕和未患WHO确定的3/4期疾病。 干预措施:采用替诺福韦/恩曲他滨行ART治疗,采用利托那韦/洛匹那韦仑作为可用替代。ART护理治疗流程包括医生作后备的护士访问、HIV病毒载量的基本实验室安全监测、临床医生电话联系和违者追踪等。 结局:在治疗后24周和48周时检测不到病毒载量,自述的ART依从性,治疗持续性和实验室/临床ART毒物。 结果:197名患者中,CD4+细胞计数的中位数为569个/µl(四分位间距为451-716个/µl)。其中189名患者检测不到病毒载量。自述的依从性比例为98%,192名患者维持治疗至48周。实验室不良反应和住院治疗较罕见。 结论:研究证明了在乌干达高CD4+细胞的无症状HIV感染者中,开展ART治疗的高病毒抑制、持续性和安全性。该研究结果对目前普遍认为的CD4+细胞计数高的患者缺乏ART治疗的动机,从而很难达到持续性的病毒抑制效果提出了挑战。

    发布时间: 2014-12-22

  • 22. HIV阳性妇女及其感染的子女的病毒序列分析:洞悉HIV的感染时机和传播网络
    门佩璇
    研究使用高分辨的系统发育分析方法来研究HIV母婴传播的整个过程,从中获得关于感染时机和传播网络的相关信息。研究共对5例HIV母婴传播(包括孕妇外周血、母乳和患儿血浆)的33个pol序列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例HIV传播发生在推荐的母乳喂养时限之后,说明在这个队列研究中延长的母乳喂养时间可能是HIV传播给婴儿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研究也证实了在产后感染中,母乳里非细胞环境的HIV病毒可能是导致其传播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贝叶斯统计框架下的聚结模型能够为优化HIV感染预防策略提供重要的信息。

    发布时间: 2014-12-22

  • 23. 感染HIV第一年CD4细胞计数低于100个/μL,其罹患艾滋病或死亡的风险增加15倍
    门佩璇
    一项针对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非洲CASCADE队列中的近5000名HIV感染者的研究分析表明,与感染HIV后第一年CD4计数为500个/µL的感染者相比,计数低于100个/µL的罹患艾滋病或死亡的风险增加15倍,而计数在100-200个/µL之间的风险为前者的3.6倍。该研究结果提示,对HIV感染者血清阳转后一段时间内监测CD4细胞计数,将可能能够鉴别出未来具有高疾病进展风险的人群。研究者提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将患者HIV转阳1年内CD4计数≤100个/µL作为HIV感染快速进展的定义之一。

    发布时间: 2014-12-22

  • 24. 澳大利亚高中生成功复制抗艾滋病药达拉匹林!
    门佩璇
    达拉匹林是一款治疗艾滋病等疾病的药物。去年,这款药物被美国的一家公司收购之后,每片的价格就暴涨到了750美元,高昂的价格引起了很多质疑。不过,澳大利亚的一群高中生在上周召开的澳大利亚皇家化学研究会上宣布,他们已经成功地复制了这种药物的有效成分,而成本仅为20美元。 若干年前,达拉匹林的价格仅为1美元一片。 2010年,葛兰素史克公司将它在美国的市场开发权卖给了核心药业,自此迎来了达拉匹林的涨价潮。 2014年,益邦实验室收购了核心药业和它的全部子公司,并进一步将达拉匹林的价格提高到了每片13.5美元。该年,达拉匹林的年销售收入达到了990万元,但伴随而来的处方数却减少到了8821份。 然而,这些和最近一次的涨价相比却显得微不足道。2015年8月,益邦以5500万美元的价格将达拉匹林卖给了由美国商人马丁·什克雷利创办的创业公司图灵药业。一夜之间,达拉匹林的价格从原先每片13.5美元暴涨到了750美元,近55倍的涨幅让一盒30片装达拉匹林的价格超过了2万美元。什克雷利在美国成为了众矢之的。 药价被恶意抬高后,一群来自悉尼的高中生决定自制这一药物。在悉尼大学的化学家AliceWilliamson博士的加持之下,悉尼大学和这群学生所在的悉尼文法学校组成了联合实验室。经过整整一年的反复实验,终于成功地复制出了达拉匹林的有效成分——复合乙胺嘧啶,而成本仅为20美元。 上周,这群励志少年们在澳洲皇家化学协会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还为这一发明申请了新的专利。他们的勇敢尝试为医学界带来了新的福音,也给自己的未来带来了无数新的机遇!

    发布时间: 2016-12-06

  • 25. 抗原修饰可调控广义和狭义的中和性HIV 抗体间的竞争
    门佩璇
    部分HIV感染者产生广泛中和性抗体 (bNAbs),而大多数则只产生抗体谱较窄的狭义中和性抗体(nNAbs)。与nNAbs相比,bNAbs能够保护试验动物免受HIV感染,很有可能是一种有效的HIV疫苗的关键组成部分。nNAbs 和 bNAbs 作用于病毒包膜糖蛋白(Env)的同一区域,但是Env免疫诱发仅产生 nNAbs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研究表明,与种系恢复(gl)的bNAbs相比,glnNAbs能够识别多种重组Envs。此外,由于结合亲和性差异,相比bNAb B 细胞祖细胞,nNAb B细胞祖细胞在被激活和内化为Env方面都更有优势。而后,研究确定了一种Env修饰策略,将nNAb B 细胞与bNAbs相重叠的抗原表位活化进行了最小化。

    发布时间: 2014-12-24

  • 26. 用药也有性别“歧视”?
    门佩璇
    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一篇文章引发了小编浓烈的兴趣,原来用药也存在性别“歧视”。 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展药理学和药代学实验评估了不同性别间采用替诺福韦延胡索酸±恩曲他滨进行暴露前预防干预的效果。研究发现,为达到HIV预防效果,男性需每周服用抗病毒药物两次,而女性则需要每天服用一次。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乃是不同组织对HIV病毒的易感性和抗病毒药物在不同组织间的分布吸收时间不同所致。 实际上,在之前的临床研究中人们就已发现,替诺福韦对男性的抗病毒作用要优于女性。而本文的研究数据从药物代谢以及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方面首次解释了这一临床现象。研究表明:阴道、子宫颈和直肠对替诺福韦的作用剂量不尽相同。阴道和子宫颈组织需要的药物剂量是直肠组织的约两倍。阴道和子宫颈组织内供病毒复制的DNA原料丰富,原料越多,病毒复制越快,需要更大的药物剂量来阻断病毒的复制。 基于上述发现,研究人员构建出一个数学模型,用来预测阴道、子宫颈和直肠组织内药物/DNA的比例,同时给出了各个组织为实现预防HIV病毒感染的目标需要给予的药物剂量。 本文作者之一Angela表示,对于如何服用抗病毒药物及其剂量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深入了解身体不同部位对HIV病毒的易感性以及药物在不同组织间的吸收分布规律。研究结果为HIV预防策略设计提供了诸多参考。

    发布时间: 2016-03-11

  • 27. 抗病毒化合物BIT225可抑制HIV-1病毒在骨髓树突状细胞中的复制
    门佩璇
    已经有研究证实,BIT225化合物具有一种独特的抗病毒活性,能够阻断HIV-1从单核巨噬细胞(MDM)中释放出来。近日,发表在《艾滋病研究及治疗》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明确了BIT225化合物在单核树突状细胞(MDDC)中对HIV-1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研究通过测量培养物上层清液中HIV-1逆转录酶的活性来评估在MDDC细胞中和MDDC与激活的CD4+T细胞共培养两种情况下BIT225的抗病毒活性。研究结果发现,BIT225能够抑制HIV-1从MDDC上的释放,从而拓宽了该药物在骨髓细胞谱系中的抗病毒活性范围。研究证实,BIT225能够有效降低HIV-1的复制,预防HIV-1在早期感染和慢性感染中的传播,并能够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过程中发挥限制病毒复制传播的作用。

    发布时间: 2016-02-10

  • 28. 预防HIV阳性男性性工作者的性伴人群中HIV的传播:来自墨西哥的一项建模研究
    门佩璇
    墨西哥地区HIV流行十分集中,其中男性性工作者构成了一个关键的受影响人群。该研究对男性性工作者性伴的HIV年累计发病率进行了估计,并比较了在三种假设干预条件下其HIV的发病率的情况,第一种是提高安全套使用,第二种是提前开始HIV治疗作为预防,第三种是考虑最近的病毒抑制率(CVS 60.7%)或对治疗人群采取完全病毒抑制(FVS 100%)措施。模型参数化的临床和行为学数据来源于从街道和墨西哥的一个HIV诊所招募的79名男性性工作者样本人群。研究得到,男性性工作者性伴人群中HIV的年累计发病率约为8.0%(95%CI为7.3%-8.7%)。模拟模型证实,提高10%安全套使用和提早50%启动HIV治疗(自基线始)能够使男性性工作者HIV的年发病率下降5.2%。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男性性工作者接受ART治疗的比例和实施干预措施确保其依从性是目前墨西哥迫切需要采取的降低该人群HIV发病率的措施。

    发布时间: 2014-12-22

  • 29. 扩大HIV-1疫苗的广度
    门佩璇
    截止目前,寻求有效的HIV-1疫苗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针对注射的免疫原性病毒蛋白质产生的中和性抗体谱较窄。然而在慢性HIV感染中,10%-30%的感染者自然形成高效的可中和多种HIV-1病毒株的抗体。这些广泛中和性抗体(bNAbs)为设计出接种疫苗后可产生类似抗体的免疫原性物质提供了模板。在本期的第1380页,麦圭尔指出,从HIV-1优先活化的B细胞的病毒包膜糖蛋白中获得的免疫原物质只能诱导产生狭窄中和性抗体(nNAbs)。这就代替了B细胞活化而产生所需的bNAbs,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之前的候选HIV疫苗均不能起到免疫保护作用。麦圭尔还指出,通过修饰免疫原物质,这种优先的活化过程将可能根据所需的B细胞而被逆转,从而为疫苗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发布时间: 2014-12-22

  • 30. 新型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HIV疗法成功率
    门佩璇
    目前,HIV治疗药物尚不能完全治愈HIV患者,但维持HIV治疗可以大幅增加患者的寿命,并阻断HIV病毒的人际传播。然而,有相当一部HIV感染者不能规律服用药物或干脆终止了治疗。如此以来,病毒有机会在体内进行再次复制,不断攻击感染者的免疫系统,最终进展为艾滋病。 近日,来自阿伯丁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通过一种自我管理、咨询以及追踪患者药物服用情况相结合的策略,HIV疗法治疗成功率可增加18%。 研究人员对来自荷兰7家医院中超过200名HIV患者进行了长达15个月的干预治疗研究。研究分别在进行干预前和干预后对患者机体中的病毒载量进行了测定,“疗法失败”被定义为干预后连续两个时间点患者机体内可检测到病毒载量。研究结果发现,相比接受有规律治疗的患者而言,接受干预措施治疗的患者疗法失败率会发生实质性的降低(超过60%)。 研究揭示,这种新型的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对HIV药物的依从性,同时降低治疗的失败率,对控制HIV疾病发生发展和流行意义深远。

    发布时间: 2017-03-07

  • 31. 特定的基因编辑系统CRISPR/Cas9将有望最终治愈HIV感染
    门佩璇
    日前,来自美国天普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展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将HIV-1 DNA从人体免疫T细胞中清除。该团队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凡是清除过后的细胞,将不会再被HIV感染。这一鼓舞人心的结果将可能为最终治愈艾滋病带来希望!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者们着重对HIV潜伏并有效感染的CD4+ T细胞中基因编辑技术是否有效。体外试验结果显示,运用这种基因编辑系统能够抑制T细胞中病毒复制,并显著降低T细胞中的病毒载量。此外,他们还解决了关于基因脱靶效应与毒性的问题。下一步,研究团队将考虑开展人体实验证实其防治效果。

    发布时间: 2016-03-25

  • 32. 喀麦隆地区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中的肠道寄生虫感染与CD4+细胞计数和腹泻相关
    门佩璇
    在资源相对匮乏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HIV/AIDS患者的肠道寄生虫感染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此前,尚未在该地区该人群中开展过诸如此类的研究,本研究主要比较了接受和未接受抗逆转录治疗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人群中,肠道寄生虫感染与CD4+ T细胞计数、腹泻之间的关系。该比较性横断面研究共包括52名未接受ART治疗者和248名正在接受ART治疗的HIV患者。研究结果显示,两类人群中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84.6%和82.3%,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未接受治疗组,只有微担孢子虫感染与CD4+ T细胞计数小于200显著相关(p=0.006);在接受治疗组,微担孢子虫感染、孢子虫感染以及贝氏等孢子球虫感染与细胞计数小于200显著相关。未治疗组中隐孢子虫感染与腹泻显著相关(p=0.025),在治疗组也表现出相关关系(p=0.057)。同时研究还发现,在未接受和接受ART治疗组中均看到,CD4+ T细胞计数低于200时,患者发生腹泻的风险最高(COR=10.21,p<0.001)。该研究结果揭示,低CD4+T细胞计数可能是一个与肠道寄生虫感染和腹泻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常规对HIV艾滋病患者开展肠道寄生虫感染监测和治疗,对于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存和护理质量十分重要。

    发布时间: 2016-01-13

  • 33. 艾滋病全球峰会确立未来HIV治疗目标方向
    门佩璇
    本周,全球领导人、艾滋病领域领先的学者和决策人员齐聚英国伦敦召开了艾滋病全球峰会——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控制HIV的流行。他们坚信,如果能够有效地调动资源,终结艾滋病流行这一全球性的健康威胁将成为可能。 在小组讨论中,与会者就大量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包括提升社区参与和领导的需要,将人权和包容原则加入到HIV检测与治疗项目中等。此外,与会者认为,关于HIV感染状况以及治疗方法知识的推送在全程都应该是在自愿的前提下完成的。为确保关键人群在90-90-90目标中能够同等受益,需要作出法律和政策上的调整来消除关键人群在接受服务时的歧视性障碍。

    发布时间: 2014-12-22

  • 34. Nature:新疗法可长久抑制HIV
    门佩璇
    日前,来自洛克菲勒大学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最新研究表明,在感染HIV病毒后立即用两种抗体治疗可有效地控制病毒。研究结果于2017年3月13日发表于《Nature》期刊上。 该研究中使用的两种抗体分别为3BNC117 和 10-1074,它们都属于广泛中和性抗体,最初发现于“精英控制者”体内。研究为13只猴子接种SHIV病毒,并在2周时间内输注了3次抗体。结果得到,猴体内的病毒载量持续被抑制在接近或低于检测限的水平,效果长达6个月。 这为有效控制HIV病毒复制与传播提供了新的希望。

    发布时间: 2017-03-15

  • 35. 在北卡罗莱纳州医学传染病医院治疗的患者HIV服务使用和病毒抑制的治疗模式
    门佩璇
    不规则的进行HIV护理治疗会阻碍HIV RNA的抑制,对HIV感染者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对1748名前来大型学术传染病医院就诊的HIV感染者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三种HIV服务的使用模式,分别是“参与护理”、“偶尔护理”和“经常护理”。参与护理模式的患者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平均88%的患者的观察年内有≥2次的就诊/每隔90天),折合成平均2.9次就诊/年,病毒抑制(>73%HIV RNA< 400 c/mL)。偶尔护理模式的患者持续性相对较低(46-52%),平均1.7次就诊/年,病毒抑制(56%患者<400 c/mL)。经常护理患者平均有5.2次就诊/年,但更多的是住院和急诊就诊。女性、在州外居住、第一次就可检测到HIV RNA是后续HIV服务使用的早期预测指标。结果证实了早些时候的研究结果,即HIV服务使用率偏低预示着较差的病毒抑制和健康结局,并且支持了关于就诊次数2-3次/年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14-12-22

  • 36. 对南非酒精供应场所中人群HIV风险行为和社会支持的研究:对HIV预防的影响
    门佩璇
    酒精的使用与HIV风险行为增加相关,包括无保护的性行为和性伴侣数量增加等。饮酒场所可能是与HIV相关的性风险行为场所,同时也是对顾客社会支持的重要场所,所以可能能够降低感染风险。在南非开展的这项研究,调查了酒精提供场所出勤率、社会支持和与HIV相关的性风险行为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人每天出席的地点相似,与艾滋病毒相关的风险行为有关联,但与性别有关的组织的力量和方向不同。在女性中,每天的出勤率与更多性伴,无保护行为比例更高有关。社会支持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更多的支持减少了出勤率和风险之间的关系。在男性中,每日出勤率与不受保护的性行为比例降低有关;没有发现参与和社会支持的交互作用。频繁的场地出勤率与妇女和HIV相关的额外风险有关,但这种风险在场地的社会支持中得到了缓解。这些结果对男性来说并不常见。在酒精服务场所成功的HIV感染干预应该解决社会支持和性风险行为的性别背景问题。

    发布时间: 2017-11-20

  • 37. HIV-1患者首次治疗时由于可能引起肾脏不良反应而终止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治疗:随机临床研究的Meta分析
    门佩璇
    研究背景:酯富马酸替诺福韦 (TDF) 作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ART) 的组成部分的疗效及安全性已在临床试验中被证实。TDF 肾毒性在HIV感染者和非感染者中均有报道。本研究对从未接受过ART治疗的HIV感染者使用含有TDF成分治疗方案治疗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考察了TDF治疗对肾脏不良反应的作用和影响。 方法:通过对2013年10月31号4个电子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纳入符合条件的随机的前瞻的对照临床研究。研究包括使用TDF成分的治疗组,伴或不伴无TDF成分的对照组。研究提取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的相关数据,包括研究设计、随访情况、研究对象数量、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等信息。 结果:共找到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21个,其中治疗持续时间从48到288个星期不等。10129例接受TDF治疗组患者停药后有44例出现肾不良反应(0.43%; 95 %CI,0.32%-0.58%),2013例未接受TDF治疗组患者中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0.10%; 95 %CI,0.01%-0.36%)。其中5个含有非TDF治疗对照的随机对照研究中,不良反应出现的估计差异为0.5%(TDF vs 非-TDF,95 %CI,0.13%-0.86%;P =0.007)。 结论:在临床研究中,采用含有TDF成分的治疗方案引起肾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虽然不高,但相比非TDF治疗组,差异还是较为明显。

    发布时间: 2014-12-23

  • 38. 南非农村高中生中HIV感染情况:传播的作用
    门佩璇
    在南非,青少年人群仍然是HIV感染的关键高危人群。但是在学校内HIV传播的情况却不是很清楚。该研究旨在评估农村高中生中HIV感染的危险因素,明确HIV传播的程度。2012年2月至5月间,夸祖鲁-纳塔尔省农村随机选择的五所高中的中学生参与了一项匿名的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研究对象的血样进行HIV检测。对怀孕妇女检测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研究评估了家庭氛围、社会人口学和行为学因素对HIV感染的影响。对72%(106/148)的HIV阳性血标本进行p17p24测序以供系统发育分析。共有3242名学生参与了调查。女学生HIV感染率为6.8%(95%CI为3.9%-9.8%),男学生为2.7%(95%CI为1.6%-3.8%),调整比值比(aOR)为3.0,可信区间为2.4-3.8,p<0.001。12-15岁女学生HIV感染率为4.6%,20多岁时感染率增加至23.1%,男学生则是从2.7%增加至11.1%。对样本的测序结果发现,只有两个聚集,提示存在学校内传播和三个校际聚集。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没有与亲生母亲住在一起者的HIV感染率更高(女生aOR为3.6,CI为2.9-4.5;男生aOR为2.8,CI为1.2-6.2;p=0.01)。学生中HIV感染的高负担与农村地区HIV校内传播无关。本研究中,未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是定义青年高危人群的一个重要因素。

    发布时间: 2014-12-24

  • 39. 婴儿HIV疫苗研制的新进展
    门佩璇
    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宣布,他们在婴儿HIV疫苗研制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在对两个20世纪90年代开展的新生儿HIV疫苗试验进行重新分析后,研究者可能找到了有望能够阻断母乳喂养HIV传播的疫苗证据。该研究团队发现,在原始的临床研究中,能够阻断HIV通过母乳进行传播的关键抗体被忽略了。有50%母乳喂养的婴儿在注射了疫苗后体内产生了保护性的抗体。由于该项研究是在20年前开展的,这种特异的抗体反应还不为人所知,故而当时没有得到重视。每年全世界有26万新生儿由于母婴传播感染HIV,研制针对婴儿的保护性疫苗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疫苗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潜力更是巨大,因为母乳喂养往往是他们喂养的唯一方式。

    发布时间: 2014-12-22

  • 40.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将推行新政终结艾滋病
    门佩璇
    尽管目前尚未出现抵抗艾滋病病毒的疫苗,但艾滋病预防与治疗方面的进展已让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公共卫生官员以及政治家相信,利用现有技术设备可以终止艾滋病疫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近日的一项公告讨论了如何实现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抗击艾滋病快速通道:到2030年结束艾滋病疫情。该报告称,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艾滋病感染或许不会消失,但是艾滋病疫情作为一项全球性卫生威胁却可以被终结。” 快速通道更新了UNAIDS对于当前艾滋病疫情的评估。到2013年年底,全球约有3500万人携带艾滋病毒,同年艾滋病新感染人数为210万人,相关死亡人数达到150万人,这一数字比2012年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中低收入国家接受抗病毒治疗人数迅速上升,治疗人数从2012年的970万人增长到2014年6月的1360万人。(抗病毒治疗在挽救生命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携带者对艾滋病病毒的传播。)“艾滋病防治所取得的加速度让人震惊。”UNAIDS执行主任Michel Sidibé 告诉《科学》,“近3年中我们取得的成绩是过去20年的总和。” 但是该报告强调,如果艾滋病治疗与预防工作继续维持在2013年的水平,艾滋病疫情就会继续增长,到2030年估计将有4150万人携带艾滋病毒。快速通道为此制定了一项“可视化目标”,届时这一数据将降低到2930万人,将会使2800万人避免感染艾滋病毒。 Sidibé表示,当前的机遇之窗不会持续太久。“我们有5年时间缓和与打破当前病毒发展的轨迹。”他说。UNAIDS表示,目前的关键是使以下3件事达到90%的水平:明确自己感染HIV的人数;接受治疗的人数;遵医嘱使血液中病毒载量降至可检测到的水平之下的人数。 快速通道同时承认实现这些目标同样存在很多困难,尤其是考虑到有限的资金支持。但它仍主张坚持所追求的价值。“此前对艾滋病的回应经验已经证明,有时间限定的目标型任务有利于推动事情的进展,提升责任感,让分散的人团结起来朝着相同的目标前进。”该报告说。

    发布时间: 2014-12-24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