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卡罗莱纳州医学传染病医院治疗的患者HIV服务使用和病毒抑制的治疗模式》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 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4-12-22
  • 不规则的进行HIV护理治疗会阻碍HIV RNA的抑制,对HIV感染者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对1748名前来大型学术传染病医院就诊的HIV感染者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三种HIV服务的使用模式,分别是“参与护理”、“偶尔护理”和“经常护理”。参与护理模式的患者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平均88%的患者的观察年内有≥2次的就诊/每隔90天),折合成平均2.9次就诊/年,病毒抑制(>73%HIV RNA< 400 c/mL)。偶尔护理模式的患者持续性相对较低(46-52%),平均1.7次就诊/年,病毒抑制(56%患者<400 c/mL)。经常护理患者平均有5.2次就诊/年,但更多的是住院和急诊就诊。女性、在州外居住、第一次就可检测到HIV RNA是后续HIV服务使用的早期预测指标。结果证实了早些时候的研究结果,即HIV服务使用率偏低预示着较差的病毒抑制和健康结局,并且支持了关于就诊次数2-3次/年的建议。

相关报告
  • 《无干扰素(IFN)的新型治疗方案可有效治疗包括肝硬化的HCV感染患者》

    • 来源专题:病毒性肝炎防治
    • 编译者:肖宇锋
    • 发布时间:2015-11-16
    • 研究者对基因1型HCV感染患者采用了每日两次、全部口服的DCV-TRIO联合治疗方案[包括daclatasvir(一种NS5A抑制剂)、asunaprevir(一种NS3蛋白酶抑制剂)和beclabuvir(一种非核苷类NS5B抑制剂)],疗程为12周,研究观察后发现应用无干扰素(IFN)的新型治疗方案,均可获得较高的持续性病毒学应答(SVR)率。   美国圣安东尼奥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Fred Poordad等对312例初治患者和103例经治患者应用DCV-TRIO治疗的SVR率进行了评价,在治疗结束后第12周时,91.3%的患者(95%CI:88.6%~94.0%)获得SVR,初治患者和经治患者的SVR率分别为92.0%(95%CI:89.0%~95.0%)和89.3%(95%CI:83.4%~95.3%),两组的SV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例患者于治疗结束后3周时死亡,但是,认为死亡与该研究无关。   美国北卡罗来纳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Andrew J. Muir等对包括肝硬化的112例初治患者和90例经治患者应用DCV-TRIO方案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在治疗前,研究者根据基因型(1a vs. 1b)对患者进行分层,将患者随机分组至单用DCV-TRIO或者DCV-TRIO联合利巴韦林。  单用DCV-TRIO方案的患者治疗结束后12周时,初治患者的SVR率为93%(97.5%CI:85.4%~100.0%),经治患者的SVR率为87%(97.5%CI:75.3%~98.0%)。接受DCV-TRIO联合利巴韦林方案治疗的患者的SVR12率稍高于单用DCV-TRIO者,初治组和经治组患者的SVR率分别为98%(97.5%CI:88.9%~100%)和93%(97.5%CI:85.0%~100.0%)。3例严重不良事件和治疗有关。 这两项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全口服、无IFN治疗方案的研究,不仅是无显著肝病的初治患者,还包括经治患者以及肝硬化患者,丙型肝炎的管理已经发生革命性变化。但是,想要清除病毒,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基于种族的研究、终末期肝病或接受血液透析等难治性患者的治疗、新型治疗药物的可及性以及支付能力、如何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成本效益等。
  • 《奈韦拉平或依法韦仑对结核病与HIV双重感染患者的治疗研究:治疗剂量和病毒学失败之间的关系》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4-12-17
    • 来自巴西、法国和莫桑比克的研究人员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探讨了奈韦拉平和依法韦仑对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剂量、病毒学疗效及患者耐受情况,其相关成果于2014年9月18日发表在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上。 526名受试者被随机分为奈韦拉平和依法韦仑治疗组,其中前者包括的256名患者接受每日两次200毫克奈韦拉平的治疗方案,后者包括的270名患者接受每日一次600毫克依非韦伦的治疗方案,且在两组方案中均加入了两个核苷类似物。分别在抗结核治疗期间及结核治疗停药后的两个时间段内,于奈韦拉平或依法韦伦给药12小时后抽取患者的血液样本。从中挑选出62名患者,在治疗第一个月的每周均要采集其服药12小时后的血样。另外挑选出16名患者进行奈韦拉平的广泛药代动力学研究。此外,还分别比较了两种药物的实际血药浓度和参考浓度范围(奈韦拉平为3000-8000ng/mL,依法韦仑为1000-4000ng/mL)。 试验结果显示接受抗结核治疗与未接受抗结核治疗患者之间第一周末期的奈韦拉平血药浓度没有差异,且之后均有所下降;稳定状态下第12周的奈韦拉平浓度为4111ng/mL,第48周的奈韦拉平浓度为6095ng/mL,且二者差异显著(p<0,0001);奈韦拉平血药浓度<3000ng/ml是造成病毒学失败的一个危险因素。此外,研究还发现接受抗结核治疗患者的依非韦伦血药浓度要显著高于未接受抗结核治疗的患者(分别为2700ng/mL和2450ng/mL,p<0,0001)。 结果表明,在抗结核治疗头两周内未给予奈韦拉平能够防止治疗初期的低浓度问题,但不能预防病毒学失败的风险。 此次试验结果与WHO推荐的在利福平抗结核治疗基础上接受每日一次依法韦仑600毫克治疗方案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