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馆藏以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和高技术类图书、期刊、数据库为主,全系统馆藏印本书刊926余万册件,数据库160种,古籍善本46万册件。面向院内读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图书借阅、期刊阅览、复印、电子文献检索下载,以及远程文献传递服务。保障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体系的馆际互借、全院统一自动化系统等和面向公众的参考咨询等图书馆阵地服务有序运转。
作者:NATO Advanced Training Course on Critical Energy Infrastructure Protection: Innovative Structures an
ISBN:9781643682723
出版年:2022
出版社:Amsterdam, Netherlands : IOS Press, 2022.
院史馆致力于构建中国科学院院史文化的展示基地、院史院情的研究基地、院情国情的教育基地、科学精神与文化的传播基地。通过多种传播方式,系统展示中国科学院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的重大历史贡献、重要创新成果和改革发展成就,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主要业务包括:院史展览及巡展、参观者到馆服务、院史资源建设、院史研究、数字院史馆建设、院友联络与服务、科学文化交流与传播服务等。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建院70周年,中国科学院以“科技报国七十载创新支撑强国梦”为主题主办创新成果展,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科学院提出的“三个面向”“四个率先”为主线,采取“以中科院技术展示中科院成果”的方式,通过大量自主研发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方法,集中展示、系统反映建院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重大创新成果和改革发展成就,也从一个方面体现党领导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对科研机构而言,良好的社会形象是其科研综合实力的体现,是赢得社会肯定和信任的基础,是吸纳人才的重要保障,更是增强成员凝聚力、向心力、自豪感、认同感的重要软实力。院“十三五”科学传播规划明确了将继续坚持“树立良好形象、传播科学文化、促进效能提升”的科学传播工作职责定位。同时,围绕我院新时期办院方针,确立了以“党、国家和人民可以依靠、可以信赖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核心、以“国家队、火车头、先行者、思想库和大学校”为内容的我院整体社会形象定位。形象资源库是我院形象建设与树立过程中的重要支撑,可覆盖形象资源全生命周期,构建起从资源获取,资源管理到内容生产与发布的全流程。同时,结合院所协同共建机制实现对流程的模块化、任务化管理。真正实现全面监督、评估形象资源传播效果,构筑资源利用闭环,为院科学传播工作提供基础性数据支撑,并为建成中科院形象资源网络体系提供机制、资源和服务保障。
面向全球院友开展具有中国科学院特色的科学传播活动,不断提升院友联络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应,打造品牌院友活动,为广大院友了解我院重大举措,传播我院创新成果,支持我院跨越发展打造活跃的平台,为服务院友、凝聚院友、促进院友发展提供周到的服务。
中国科学院档案馆是根据中国科学院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由中国科学院于2001年8月批准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档案馆是集中永久保存全院系统各类重要档案的基地,是为各项工作提供档案信息利用的中心。档案馆工作是中国科学院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院各单位档案工作的继续和延伸。 档案馆负责全院档案工作的宏观管理、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负责制定全院档案工作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负责制定院档案管理标准、业务规范和规章制度;负责院属单位承担的国家和院重大项目(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基建等)档案的业务指导、检查和组织专业验收;负责全院档案资源建设,收集、征集并安全保管全院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负责全院档案信息化工作,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负责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组织开展档案编研、学术研究、传播档案文化;负责组织开展档案相关的教育培训与人才培养工作;负责院机关档案管理工作;与国家档案业务主管部门沟通和协调;承担办公厅委托的其它有关工作。
中国科学院档案馆是集中永久保存全院系统各类重要档案的基地,是为各项工作提供档案信息利用的中心。档案馆工作是中国科学院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院各单位档案工作的继续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