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农村高中生中HIV感染情况:传播的作用》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 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4-12-24
  • 在南非,青少年人群仍然是HIV感染的关键高危人群。但是在学校内HIV传播的情况却不是很清楚。该研究旨在评估农村高中生中HIV感染的危险因素,明确HIV传播的程度。2012年2月至5月间,夸祖鲁-纳塔尔省农村随机选择的五所高中的中学生参与了一项匿名的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研究对象的血样进行HIV检测。对怀孕妇女检测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研究评估了家庭氛围、社会人口学和行为学因素对HIV感染的影响。对72%(106/148)的HIV阳性血标本进行p17p24测序以供系统发育分析。共有3242名学生参与了调查。女学生HIV感染率为6.8%(95%CI为3.9%-9.8%),男学生为2.7%(95%CI为1.6%-3.8%),调整比值比(aOR)为3.0,可信区间为2.4-3.8,p<0.001。12-15岁女学生HIV感染率为4.6%,20多岁时感染率增加至23.1%,男学生则是从2.7%增加至11.1%。对样本的测序结果发现,只有两个聚集,提示存在学校内传播和三个校际聚集。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没有与亲生母亲住在一起者的HIV感染率更高(女生aOR为3.6,CI为2.9-4.5;男生aOR为2.8,CI为1.2-6.2;p=0.01)。学生中HIV感染的高负担与农村地区HIV校内传播无关。本研究中,未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是定义青年高危人群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关报告
  • 《结核病在南非一个HIV感染高发社区的传播状况研究》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5-05-05
    • 在结核病传播范围日益扩大的情况下,现阶段对HIV阳性及阴性结核病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抗病毒治疗(ART)方案对结核病传播动力学影响的认识还很有限。基于此,来自开普敦大学、斯坦林布什大学、德斯蒙德·图图艾滋病中心、Tygerberg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探索了结核病在南非一个HIV感染高发社区的传播状况,其相关成果于2014年7月22日在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上。 研究选取居住于南非一个结核病和HIV感染负担较高的乡镇的结核病患者为分析样本,从中搜集结核杆菌菌株。此外,还从患者临床记录中提取了他们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 研究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技术对菌株进行分析。由于结核杆菌潜伏感染有重新被激活的可能性,在此将具有独特(非集群)结核杆菌基因型且为簇索引病例(即集群中的首个结核病例)的患者定义为结核病原发感染病例,而将集群中近期感染结核菌的患者定义为结核病继发感染病例。 研究结果显示,在从718名患者体内分离出的718个菌株中鉴定出311种结核杆菌基因型:其中224个菌株(31%)是独特的,478个菌株(67%)出现于87个集群;发现簇索引病例为HIV阴性的可能性要显著高于其它结核病例;发现HIV阳性患者更有可能为继发感染病例(p=0.001),包括接受ART的患者(p=0.004);发现在公共居住区域内仅有8%的病例是由成人-成人间结核菌传播所致。 由于大部分结核病患者,尤其是HIV阳性结核病患者(包括接受ART治疗的患者)为近期感染,因此HIV阴性患者可能是引起结核杆菌持久性传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 《乌干达农村中高CD4+细胞计数的无症状HIV感染者抗逆转录病毒的治疗》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4-12-22
    • 背景:HIV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正迅速开展,包括对新近CD4+T细胞计数超过350个/µl患者。然而,在该人群中治疗的依从性和病毒抑制情况持续受到关注。 目的:确定高CD4+细胞计数的无症状HIV感染患者接受ART护理治疗流程后的病毒抑制有效性和安全性。 设计:前瞻性非随机临床研究。 研究地点:乌干达原始农村艾滋病诊所。 研究对象:CD4+计数≥350个/µ的接受ART治疗的无症状HIV感染者(年龄>18岁,N=197),未怀孕和未患WHO确定的3/4期疾病。 干预措施:采用替诺福韦/恩曲他滨行ART治疗,采用利托那韦/洛匹那韦仑作为可用替代。ART护理治疗流程包括医生作后备的护士访问、HIV病毒载量的基本实验室安全监测、临床医生电话联系和违者追踪等。 结局:在治疗后24周和48周时检测不到病毒载量,自述的ART依从性,治疗持续性和实验室/临床ART毒物。 结果:197名患者中,CD4+细胞计数的中位数为569个/µl(四分位间距为451-716个/µl)。其中189名患者检测不到病毒载量。自述的依从性比例为98%,192名患者维持治疗至48周。实验室不良反应和住院治疗较罕见。 结论:研究证明了在乌干达高CD4+细胞的无症状HIV感染者中,开展ART治疗的高病毒抑制、持续性和安全性。该研究结果对目前普遍认为的CD4+细胞计数高的患者缺乏ART治疗的动机,从而很难达到持续性的病毒抑制效果提出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