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HIV疫苗研制的新进展》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 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4-12-22
  • 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宣布,他们在婴儿HIV疫苗研制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在对两个20世纪90年代开展的新生儿HIV疫苗试验进行重新分析后,研究者可能找到了有望能够阻断母乳喂养HIV传播的疫苗证据。该研究团队发现,在原始的临床研究中,能够阻断HIV通过母乳进行传播的关键抗体被忽略了。有50%母乳喂养的婴儿在注射了疫苗后体内产生了保护性的抗体。由于该项研究是在20年前开展的,这种特异的抗体反应还不为人所知,故而当时没有得到重视。每年全世界有26万新生儿由于母婴传播感染HIV,研制针对婴儿的保护性疫苗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疫苗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潜力更是巨大,因为母乳喂养往往是他们喂养的唯一方式。

相关报告
  • 《法国东部婴儿引入轮状病毒疫苗后肠套叠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19-03-10
    • 目的:调查婴儿肠套叠(IS)的危险因素,包括轮状病毒疫苗接种。 方法:2008年4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期间,所有在法国东部地区的急诊科收治的所有1岁以下疑似病例的婴儿都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根据布莱顿分类,所有1级病例均与4名病例相匹配。医院控制。检查了两个曝光窗口;在IS发生之前的7天和14天内暴露于第一剂轮状病毒疫苗。 结果:共有115例与457例对照相匹配。 4年研究中的平均接种覆盖率为8.6%。轮状病毒疫苗未发现与7天内IS的发生显着相关(比值比(OR)未计算; p = 0.99)和一剂疫苗接种后14天(OR 1.33,95%置信区间) (CI)0.14-12.82)。单独使用婴儿配方奶粉或与母乳喂养相结合的婴儿配方食品与IS的过度风险相关(OR 2.74,95%CI 1.10-6.79)。住院前2周内出现胃肠炎病史也与风险增加有关(OR 2.24,95%CI 1.07-4.67)。 结论:研究表明单独使用婴儿配方奶粉或与母乳喂养相结合是IS的风险因素。在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后观察到IS风险的小的,非显着的增加,尽管低疫苗覆盖率可能阻止检测到风险的显着增加。
  • 《中国科学家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疫苗研发中取得新进展》

    • 编译者:李周晶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疫病防控技术团队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疫苗研发领域取得显著进展。该团队成功构建了基于 PEDV 刺突蛋白的复制缺陷型水泡口炎假病毒载体系统,相关成果发表在《Microorganisms》和《Vaccines》上。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一种高致病性肠道冠状病毒,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猪严重肠道疾病。PEDV 感染会导致各年龄段猪出现腹泻、呕吐与脱水症状,尤其在新生仔猪中致死率极高。自 2010 年起,高致病性 PEDV 毒株持续在全球引发疫情,给养猪产业带来沉重经济损失。因此,开发 PEDV 疫苗对于控制其传播意义重大。 本研究选用水泡性口炎病毒(VSV)作为载体,将报告基因 EGFP 替代 G 基因,构建出复制缺陷型水泡性口炎病毒 rVSV - ΔG - EGFP。进而借助 PEDV 刺突蛋白,成功包装出重组假型病毒颗粒 rVSV - ΔG - PEDV - S。实验结果显示,PEDV 全长 S 蛋白可有效整合至 VSV 颗粒中,为深入探究冠状病毒入侵机制及新型疫苗载体开发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研究还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 PEDV 刺突蛋白的Huh7 - PEDV - S 细胞系,该细胞系能有效支持 rVSV - ΔG - PEDV - S 复制。动物实验中,经肌肉注射病毒颗粒的 BALB/c 雌性小鼠未出现体重下降或异常行为,且成功诱导出针对 PEDV 的中和抗体。这种基于复制缺陷型的设计提升了疫苗安全性,同时 S 蛋白的稳定整合增强了疫苗对新出现 PEDV 变异株的适应性,使 rVSV - ΔG - PEDV - S 成为控制 PEDV 感染的新型疫苗潜在候选株。该研究为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研发打造了创新技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