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染病信息智能监测快报》

  • 编译类型:快报,简报类产品
  • 发布时间:2025-01-21
AI智能监测和推荐重要资源,并基于大模型加工,形成快报。
  • 1. 现实世界的证据表明瑞德西韦与住院的COVID患者死亡率较低有关
    张玢
    一项韩国研究显示,女孩在生命的第一年内使用抗生素可能与提早青春期有关。研究人员分析了322,731名儿童(135,232名男孩和187,499名女孩)从0到12个月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并跟踪他们直到男孩10岁、女孩9岁。主要结果是中枢性性早熟(CPP),即女孩在8岁前进入青春期。研究发现,90.4%的儿童在生命的第一年内接受了抗生素治疗。与第一年之后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女孩相比,前三个月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女孩患CPP的风险增加了23%(调整后风险比[aHR] 1.23;95%置信区间[CI] 1.12至1.36)。在6至9个月(aHR 1.21;95% CI 1.10至1.32)和9至12个月(aHR 1.15;95% CI 1.04至1.26)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女孩也表现出更高的CPP风险。此外,接受五类或更多抗生素的女孩比接受两类或更少抗生素的女孩有更高的CPP风险。男孩则未观察到显著关联。研究共同作者、汉阳大学九里医院的Choe Yunsoo博士表示,早期使用抗生素可能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群或激素平衡影响儿童的长期发育,但具体原因尚不清楚。理解这些生物机制可能有助于指导更安全的抗生素使用和制定儿童早期护理策略。

    发布时间: 2025-05-14

  • 2. 北爱尔兰猪群中D型流感病毒感染的高流行率
    AI智能小编
    北爱尔兰的研究发现,猪群中流感D病毒(IDV)感染率较高,存在多种基因型和新型突变。尽管牛是IDV的主要宿主,病毒已在猪群中检测到,表明可能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跨物种传播。研究显示,一些农场IDV样本阳性率高,提示猪间传播效率高,且病毒可能在猪群内持续循环。农场间传播也可能是高流行率的原因。需进一步研究IDV的宿主适应机制和传播途径,以控制病毒的传播。 北爱尔兰研究发现猪群中流感D病毒(IDV)感染率高,存在多种基因型和新型突变,提示跨物种传播及农场间传播风险

    发布时间: 2025-05-14

  • 3. 美国政府取消对州和社区卫生部门的新冠研究资金
    张玢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正在取消原已分配给州和社区卫生部门及其他团体用于应对COVID-19的资金。这项涉及114亿美元的拨款取消是特朗普政府自1月以来在联邦卫生机构实施的一系列资金削减中的最新举措。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各州的COVID检测和疫苗接种工作,以及增加训练有素的社区卫生工作者和解决COVID-19健康差异的倡议。 健康与公众服务部(HHS)的一位官员表示,终止通知从3月24日开始。HHS发言人称:“COVID-19大流行已经结束,HHS将不再浪费数十亿美元纳税人的钱来应对美国人几年前就已经摆脱的不存在的大流行。”该发言人还表示,HHS将优先资助符合特朗普总统解决慢性病流行并让美国再次健康起来的指令的项目。 明尼苏达州卫生部门(MDH)是受资金削减影响的机构之一,其2.26亿美元的COVID相关拨款被终止。MDH卫生专员Brooke Cunningham称这一行动“突然且出乎意料”,并表示需要时间来评估所有影响,但这些削减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联邦伙伴在这个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性和混乱使情况变得更糟。 伊利诺伊州卫生官员表示,他们已接到通知,CDC将撤销原承诺给伊利诺伊州公共卫生部门(IDPH)和97个地方卫生部门用于应对COVID及其他传染病(包括麻疹和H5N1禽流感)的1.25亿美元资金。IDPH表示,这些资金原本用于追踪疾病传播的技术、废水监测和加强地方卫生部门。 此外,COVID资金终止不仅限于州和社区卫生部门。据《科学》报道,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的COVID-19相关研究拨款也在被终止过程中。据《自然》报道,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一个承诺投入5.77亿美元用于开发新药治疗COVID-19的项目也被终止。HHS本周还宣布关闭长期COVID研究与实践办公室,尽管HHS部长Robert F. Kennedy Jr.在确认听证会上承诺将继续努力更好地理解和减轻长期COVID的影响。截至2024年3月,大约有1700万美国人报告有长期COVID症状。 详细信息。

    发布时间: 2025-05-14

  • 4. 安哥拉霍乱爆发采取紧急措施 WHO提供支持
    AI智能小编
    安哥拉目前正面临霍乱爆发,为了应对这一紧急情况,安哥拉政府已采取多项措施,并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合作,共同遏制疫情扩散。具体措施包括部署快速反应小组、培训卫生人员、建立治疗中心、提供安全饮用水和开展疫苗接种。此外,WHO也承诺支持安哥拉,通过综合干预措施应对霍乱疫情,并帮助加强当地卫生系统和长期应急准备。未来,安哥拉计划整合多方策略,改善医疗护理、饮用水安全及卫生实践,以预防类似爆发,提高公共健康水平。

    发布时间: 2025-04-25

  • 5. 津巴布韦通过新的环境实验室加强脊髓灰质炎监测
    张玢
    津巴布韦通过建立新的环境实验室,显著增强了其监测和应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能力。该实验室位于津巴布韦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由世卫组织和盖茨基金会支持,能够检测废水中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从而在出现临床病例之前就能提供病毒传播的关键数据。这项能力的提升,是津巴布韦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一次重大进步,使其能够更早地检测到脊髓灰质炎病毒,并更有效地进行疫情应对。 环境监测是消灭脊髓灰质炎努力中的一项经过验证的工具,帮助各国快速识别和控制潜在的疫情。在世卫组织和盖茨基金会的支持下,新的环境监测单元将增强津巴布韦测试废水样本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能力,即使在出现临床病例之前也能提供病毒传播的关键数据。这两个机构的联合支持,加上当地扶轮社成员的辛勤努力,促进了专用设备的采购、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严格的测试协议的实施,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津巴布韦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的进展得到了认可,本周在津巴布韦大学医学院举行了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官方启用仪式。此次活动汇集了包括世卫组织、盖茨基金会、eHealth Africa、卫生和儿童福利部以及津巴布韦大学在内的关键利益相关者。 此次启用标志着津巴布韦实验室网络的一个重大里程碑,确保该国能够有效地检测和应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威胁。对持续改进和遵守全球标准的承诺将进一步巩固实验室在非洲消灭脊髓灰质炎努力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 2025-05-14

  • 6. 下一代测序质量倡议与临床和公共卫生实验室的挑战
    AI智能小编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与美国公共卫生实验室协会(APHL)合作成立下一代测序(NGS)质量倡议,旨在帮助临床和公共卫生实验室应对实施NGS过程中的挑战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与美国公共卫生实验室协会(APHL)合作成立了下一代测序(NGS)质量倡议,旨在帮助临床和公共卫生实验室应对实施NGS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这一倡议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提供支持: 1. **开发工具和资源**:建立强大的质量管理系统(QMS),帮助实验室在复杂的监管环境和质量相关挑战中有效实施NGS。 2. **提供指导文档和标准操作程序(SOPs)**:这些文档和程序公开可用,适用于不同平台、代理或应用,无论实验室是刚开始实施NGS还是优化现有工作流程。 3. **定期更新和审查**:所有NGS质量倡议的产品每三年进行一次审查,以确保与当前技术、标准护理和监管变化保持一致。 4. **人员培训和能力评估**:发布了一系列工具,如生物信息学员工培训SOP和生物信息学家能力评估SOP,并与合作伙伴合作举办或参与在线培训。 这些措施旨在提升实验室的能力,确保其能有效利用NGS技术进行高质量的检测和分析。

    发布时间: 2025-05-14

  • 7. 下一代测序质量倡议与临床和公共卫生实验室的挑战
    张玢
    下一代测序(NGS)质量倡议由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与美国公共卫生实验室协会(APHL)合作成立,旨在帮助临床和公共卫生实验室应对在实施NGS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开发工具和资源:建立强大的质量管理系统(QMS),帮助实验室在复杂的监管环境和质量相关挑战中有效实施NGS。提供指导文档和标准操作程序(SOPs):这些文档和程序公开可用,适用于不同平台、代理或应用,无论实验室是刚开始实施NGS还是优化现有工作流程。定期更新和审查:所有NGS质量倡议的产品每三年进行一次审查,以确保与当前技术、标准护理和监管变化保持一致。人员培训和能力评估:发布了一系列工具,如生物信息学员工培训SOP和生物信息学家能力评估SOP,并与合作伙伴合作举办或参与在线培训。

    发布时间: 2025-05-14

  • 8. 中国研究人员从蝙蝠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但未证实人类感染风险
    AI智能小编
    最近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道了中国研究人员从蝙蝠中分离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merbecovirus BtHKU5-CoV-2)。尽管该研究详细描述了病毒与人类ACE2受体结合的实验数据,但研究人员明确指出这些结果并不能作为该病毒会感染或传播于人类的证据。许多动物源性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都能在人类细胞中复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能在自然条件下传染给人类或在人类之间传播。这项研究强调了对冠状病毒及具有大流行潜力的病原体进行持续监测的重要性。欧洲疾病控制中心(ECDC)一直在监测与呼吸道病毒相关的流行病学和病毒学情况,最新数据可以在其欧洲呼吸道病毒监测摘要(ERVISS)中查看。

    发布时间: 2025-02-26

  • 9. 五个国家报告了新的脊髓灰质炎病例
    张玢
    据《食品安全新闻》今天报道,美国农业部已经撤销了两个已经存在了几十年的食品安全咨询委员会。3月6日,美国农业部通知了国家食品微生物标准咨询委员会(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Microbiological Criteria for Foods)和国家肉类和家禽检验咨询委员会(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Meat and Poultry Inspection)这两个组织的成员。《消费者报告》(Consumer Reports)的食品政策主管布赖恩·朗霍姆(Brian Ronholm)表示,专家小组定期向联邦健康年龄委员会(Federal Health Age)提供专业知识。

    发布时间: 2025-05-14

  • 10. 欧盟/欧洲经济区在传染病防治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张玢
    根据模型估算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23年,欧盟/欧洲经济区的新增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下降了35%,从每10万人中的5.9人降至每10万人中的3.8人。同时,结核病(TB)发病率也下降了35%,从2015年的每10万人中的13.1人降至2023年的每10万人中的8.5人。尽管在这两个疾病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均未能达到2025年的中期目标,即在2010年基础上减少75%的HIV发病率和在2015年基础上减少50%的TB发病率。 目前没有数据可以衡量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发病率的影响目标进展,但监测数据显示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有所增加。同样,虽然缺乏对性传播感染(STIs)发病率的估算,但监测数据显示梅毒和淋病的新病例在欧盟/欧洲经济区有所增加。 预防措施的实施在整个地区都有进展,但所有指标的进展都低于预期目标。到2023年底,欧盟/欧洲经济区共有16万人报告使用暴露前预防(PrEP)来预防HIV感染,比2022年增加了3万人。然而,没有关于可能感染HIV的人群的数据,难以评估最需要PrEP的人是否实际得到了PrEP。关于通过共用受污染针具传播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预防,五个国家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每年为每位注射吸毒者分发200个针具和注射器的目标,十五个国家达到了40%的阿片类药物使用者接受阿片类激动剂治疗的目标。对于乙型肝炎,有11个国家达到了95%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覆盖率目标。没有数据评估HIV感染者和儿童的TB预防治疗覆盖率的进展情况。 总的来说,尽管在某些健康领域取得了进展,但欧盟/欧洲经济区在实现各项疾病预防和控制目标方面仍面临挑战。

    发布时间: 2025-04-25

  • 11. 乌干达为社区保健工作者举办埃博拉病毒检测和管理培训
    AI智能小编
    乌干达培训来自科莱、穆科诺和瓦基索区的社区卫生工作者,以社区为基础应对埃博拉病毒,强化多部门合作应对公共卫生威胁 乌干达近日为来自科莱、穆科诺和瓦基索区的社区保健工作者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埃博拉病毒检测和管理培训,并开发了相应的课程。此次培训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英国公共卫生快速支援队(UK-PHRST)的支持,重点讨论了跨部门协作以保护社区免受埃博拉等新发人畜共患病的侵害。培训强调了社区志愿者、保健工作者、民间社会组织、私营部门和政府机构在应对疫情和流行病中的重要作用。 乌干达高级医疗官Dansan Atim博士指出,基于社区的应对方法在应对公共卫生威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并称社区保护方法是WHO新的健康紧急预防、准备、应对和恢复(HEPR)框架的核心组成部分。乌干达已经在应急准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社区在提高认识、支持病例识别、追踪接触者和维持基本卫生服务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英国公共卫生快速支援队负责人Claire Bayntun博士表示,他们很高兴为此次社区保护演习和战略行动计划研讨会提供技术支持,希望这将帮助乌干达当地社区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疫情。

    发布时间: 2025-05-14

  • 12. WHO报告称“社会不公正大规模地剥夺了人们的生命”
    AI智能小编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新报告,指出高低收入国家健康差距导致预期寿命缩短数十年,自2008年以来进展不足,并提出四大领域14项建议以促进健康公平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新报告中指出,高收入和低收入国家之间的健康差距导致预期寿命差异巨大,高收入国家的人群比低收入国家的人群平均多活33年。自2008年以来,全球在缩小这些健康差距方面的进展不足。报告揭示,社会不公正、糟糕的政策和经济安排以及不良治理是造成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儿童和孕产妇的死亡率在贫困国家显著高于富裕国家,贫困国家5岁前儿童死亡的可能性是富裕国家的13倍。 报告强调,健康和预期寿命受到国家、社区、教育水平、种族、收入、性别和残疾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出生、成长、生活、工作和老龄化的环境条件,以及获得权力、金钱和资源的机会,都在制造可避免的健康差距。基于科学和政策咨询小组的输入、委托论文和证据审查、WHO内部三个层次的专业知识,以及通过执行委员会和世界卫生大会与成员国的协商,报告提出了在四个领域的14项行动建议以促进健康公平。尽管自2008年以来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依然不足以显著改善健康差距问题。

    发布时间: 2025-05-14

  • 13. 乌干达爆发苏丹埃博拉病毒病疫情
    张玢
    2025年1月30日,乌干达卫生部确认首都坎帕拉暴发由苏丹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出血热疫情。疫情起源尚不明确,但基因组测序显示其与2012年卢韦罗疫情密切相关,且可能由人畜共患溢出事件引起。疫情确认后4天内,乌干达启动名为Tokomeza的临床试验,测试rVSV-SUDV疫苗对苏丹埃博拉病毒的临床效果,旨在评估单剂疫苗对新确认病例的接触者及其接触者的保护有效性。同时,非洲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Africa CDC)提供2000剂瑞德西韦用于治疗试验。截至3月10日,乌干达报告12例确诊病例,其中2人死亡,病死率为29%。3月3日,联合国发起联合紧急呼吁,筹集1120万美元支持乌干达抗击埃博拉的3个月响应计划。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试验的迅速启动得益于先进的研究准备,并严格遵守国家和国际的监管与伦理要求。

    发布时间: 2025-04-25

  • 14. Sipavibart在预防免疫功能低下参与者症状性COVID-19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
    AI智能小编
    Sipavibart是一种抗刺突单克隆抗体,可中和SARS-CoV-2,但对含Phe456Leu变体的病毒例外。一项双盲国际3期试验在18个国家的197家医院和健康中心进行,以评估sipavibart在预防免疫功能低下参与者症状性COVID-19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共招募了3349名年龄在12岁或以上的免疫功能低下者,这些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西帕维巴特注射,另一组接受tixagevimab-cilgavimab或安慰剂。主要疗效结果显示,给药后181天内,西帕维巴特组的症状性COVID-19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对风险降低34.9%)。对于不含Phe456Leu的变体,这一数字为42.9%。在安全性方面,西帕维巴特组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近,但严重不良事件较少。对照组报告了一例与COVID-19相关的死亡,但没有严重的心血管或血栓事件与西帕维巴特有关。该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编号NCT05648110。

    发布时间: 2025-02-26

  • 15. 与老年与肺部疾病相关的成人RSV疫苗接种
    张玢
    在一项针对20个州6746名住院的60岁及以上成年人的横断面分析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接种率与年龄在75岁及以上以及患有肺部疾病有关。研究显示,75岁或以上的老年人接种疫苗的调整后风险比(aRR)为1.23,意味着疫苗接种率高出23%;患有肺部疾病的人疫苗接种率高出39%(aRR为1.39);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疫苗接种率高出30%(aRR为1.30)。此外,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接种疫苗的比例也较高。研究还发现,许多参与者对RSV及其疫苗的了解不足,47.2%的人从未听说过RSV或不确定,78.5%的人不确定自己是否符合接种条件或认为不符合。尽管如此,41.7%的未接种疫苗者表示未来愿意接种。这项研究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在2023年6月推荐60岁及以上成年人接种RSV疫苗后的首个RSV季节进行的。

    发布时间: 2025-05-14

  • 16. 北爱尔兰研究发现猪群流感D病毒高感染率及跨物种传播
    AI智能小编
    北爱尔兰的研究发现,猪群中流感D病毒(IDV)感染率较高,存在多种基因型和新型突变。尽管牛是IDV的主要宿主,病毒已在猪群中检测到,表明可能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跨物种传播。研究还显示,一些农场的IDV样本阳性率较高,提示猪间的传播效率很高,病毒可能在猪群内持续循环。农场间的传播也可能是导致高流行率的原因之一。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IDV的宿主适应机制和传播途径,以控制病毒的传播。

    发布时间: 2025-04-25

  • 17. 巴洛沙韦治疗减少流感病毒传播
    张玢
    巴洛沙韦马波西酯(巴洛沙韦)可迅速减少流感病毒的排出量,这表明它可能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关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的研究尚未显示出足够证据表明其能够防止病毒传播给接触者。一项多国家参与的 3b 期试验,以评估单剂量巴洛沙韦治疗在减少流感从索引患者(先发病例)传播至家庭接触者方面的疗效。年龄在 5 至 64 岁的流感检测呈阳性的索引患者按 1:1 的比例被随机分配,在症状出现后的 48 小时内接受巴洛沙韦或安慰剂治疗。主要终点是索引患者的流感病毒在第 5 天前传播至家庭接触者的情况。首个次要终点是索引患者的流感病毒在第 5 天前传播并导致接触者出现症状的情况。 总体而言,在 2019 年至 2024 年流感季节期间,共招募了 1457 名索引患者和 2681 名家庭接触者;726 名索引患者被分配到巴洛沙韦组,731 名被分配到安慰剂组。在第 5 天前,经实验室确认的流感病毒传播率,巴洛沙韦组显著低于安慰剂组(校正后发生率分别为 9.5% 和 13.4%;校正后优势比为 0.68;95.38% 置信区间 [CI] 为 0.50 至 0.93;P = 0.01),校正后相对风险降低了 29%(95.38% 置信区间为 12% 至 45%)。在第 5 天前,导致接触者出现症状的流感病毒传播的校正后发生率,巴洛沙韦组为 5.8%,安慰剂组为 7.6%;然而,这一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校正后优势比为 0.75;95.38% 置信区间为 0.50 至 1.12;P = 0.16)。在随访期间,巴洛沙韦组有 7.2%(95% 置信区间为 4.1% 至 11.6%)的索引患者出现了耐药病毒;在家庭接触者中未检测到耐药病毒。未发现新的安全性问题。 与安慰剂相比,单次口服剂量的巴洛沙韦治疗可使流感病毒传播至密切接触者的发生率更低。(本研究由 F. 霍夫曼 - 罗氏公司等资助;CENTERSTONE 临床试验注册号:NCT03969212。)

    发布时间: 2025-04-25

  • 18. 意大利科研人员分析20个欧洲国家137个地区COVID-19传播的社会经济因素
    AI智能小编
    意大利科研人员研究了欧洲地区COVID-19传播的社会经济因素,基于2020年第一波和第二波疫情期间的数据,分析了20个欧洲国家的137个NUTS2地区。研究收集了包括教育、人口、医疗保健、流动性、经济和农业在内的22个变量,并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这些变量与COVID-19病例密度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社会经济变量对COVID-19传播的影响在两波疫情中表现出一致性。经济指标(如GDP、工作时长)和人口密度是主要影响因素。第一波疫情中,人口老龄化和医疗资源(如长期护理床位)对传播影响显著;第二波疫情中,教育水平(如学生入学率)和死亡率成为重要预测因子。此外,研究还发现,尽管经济发达地区医疗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流动频繁,病毒传播风险更高。研究结论指出,社会经济因素在COVID-19传播中起关键作用,且其影响随时间变化。研究建议未来可结合更多波次数据、社会接触网络和更细粒度的地理数据,以深入理解疫情传播动态。

    发布时间: 2025-02-26

  • 19. 2025年世界疟疾日:疟疾终结于我们
    张玢
    乌干达2025年世界疟疾日的主题“Malaria ends with us”(疟疾终结于我们),结合国家防控进展、国际承诺与行动呼吁展开。2023年乌干达报告疟疾病例超1600万例,死亡2793人,其中儿童占多数,凸显疟疾对公共卫生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威胁。政府通过扩大长效杀虫剂蚊帐覆盖、推广室内喷洒、加强诊断治疗等措施取得成效,并在2024年将疟疾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成为非洲首个实施《雅温得宣言》决议的国家。乌干达制定《疟疾减缓和消除战略计划》及《疟疾死亡率降低战略》,明确通过疫苗推广、多部门协作和社区参与实现“零疟疾死亡”目标。作为《雅温得宣言》签署国之一,乌干达承诺与其他10个非洲国家共同监督防控成效,并率先将宣言目标转化为具体政策,如开发本土化死亡监测体系。研究显示,疫苗联合蚊帐、及时治疗等措施可使儿童死亡率显著下降,但需解决冷链运输和接种覆盖率问题。全民行动呼吁提出“Reinvest, Reignite, Reimagine”三大行动方向:Reinvest(再投资):增加国内财政投入,优化卫生资源分配,例如将疟疾防控预算占比从当前的不足2%提升至WHO建议的15%。Reignite(再动员):政府、宗教领袖、私营部门及家庭需协同行动,具体措施包括全民使用蚊帐、发热后24小时内就医、完成抗疟疗程等。Reimagine(再创新):加速研发新型工具(如长效疫苗、抗药性监测技术),并利用数字平台(如SMS提醒系统)提升防控效率。WHO提供技术指导、疫苗采购支持及政策制定协助,重点推动《死亡率降低战略》实施,确保工具可及性(如2025年目标覆盖80%高危地区)。WHO非洲区域官网提供《2024年疟疾报告》,包含全球防控资金缺口(约80亿美元)、非洲疫苗覆盖率等细节。 乌干达的案例凸显了疟疾防控的“双重性”——既是公共卫生危机,也是发展机遇。其经验表明,疫苗部署需与系统性改革(如卫生体系强化、资金机制创新)结合,而全民参与是可持续防控的核心。未来需关注疫苗覆盖率、抗药性管理及国内融资能力建设,以实现2030年“零死亡”目标。

    发布时间: 2025-05-14

  • 20. 南苏丹确诊首例猴痘病例,卫生部启动应急响应
    AI智能小编
    2025年2月7日,南苏丹卫生部宣布在朱巴中部赤道州爆发猴痘疫情。这一决定是在国家公共卫生实验室确认一例猴痘病例后做出的。首例病例于2月6日在朱巴的古德勒医院报告,患者是一名居住在朱巴库普里营地的乌干达人。目前该确诊病例已被隔离并在古德勒医院接受治疗。 南苏丹卫生部副部长詹姆斯·霍斯·迈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来自国家和次国家层面的专家团队、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其他合作伙伴已经动员起来,开展详细的现场调查,列出所有接触者,并确保密切跟踪。他还呼吁民众保持冷静,遵循政府采取的安全措施,阻止猴痘在南苏丹的传播。 WHO驻南苏丹代表亨弗里·卡兰加博士赞扬了卫生部宣布疫情的决定,并强调WHO将继续协助南苏丹政府和合作伙伴加强疾病监测,改善应对协调,并确保物资供应。在WHO的支持下,卫生部已启动公共卫生紧急行动中心,并按照WHO指南协调应对猴痘疫情。南苏丹已指派事件管理人员和关键卫生官员监控五个主要入境点,以监测高风险邻国的疑似猴痘病例。所有医疗保健提供者都在接受识别和应对猴痘症状的培训。 此外,南苏丹已建立实验室网络,并对141例疑似病例的样本进行了检测。新的检测方法已实施,通过外部质量检查确保结果准确,最近的测试显示了100%的成功率。40名临床医生接受了猴痘病例管理培训,以确保有效治疗并增强应对准备。 迈部长还呼吁社区采取良好和安全的行为,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使用个人防护设备,保持手部卫生和呼吸道礼仪,隔离感染患者,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并在食用含有新鲜动物肉类的食物前煮熟。他还呼吁卫生工作者保持警惕,对猴痘保持高度怀疑,遵守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报告疑似病例以供进一步调查。

    发布时间: 2025-02-26

  • 21. 美国资金削减后艾滋病和结核病耐药性的威胁
    张玢
    这篇论文警告称,美国削减全球健康资助项目(如USAID和PEPFAR)可能导致艾滋病和结核病药物耐药性增加,进而引发耐药性流行,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若资金暂停持续,结核病病例将激增,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也将大幅上升。论文呼吁迅速恢复资助活动并加强耐药性监测,以防止耐药性感染的上升,保护全球健康。;

    发布时间: 2025-04-25

  • 22. 下一代测序质量倡议与临床和公共卫生实验室的挑战
    AI智能小编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与美国公共卫生实验室协会(APHL)合作成立下一代测序(NGS)质量倡议,旨在帮助临床和公共卫生实验室应对实施NGS过程中的挑战,开发工具和资源,提供指导文档和标准操作程序,定期更新和审查,进行人员培训和能力评估。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与美国公共卫生实验室协会(APHL)合作成立了下一代测序(NGS)质量倡议,旨在帮助临床和公共卫生实验室应对实施NGS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这一倡议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提供支持: 1. **开发工具和资源**:建立强大的质量管理系统(QMS),帮助实验室在复杂的监管环境和质量相关挑战中有效实施NGS。 2. **提供指导文档和标准操作程序(SOPs)**:这些文档和程序公开可用,适用于不同平台、代理或应用,无论实验室是刚开始实施NGS还是优化现有工作流程。 3. **定期更新和审查**:所有NGS质量倡议的产品每三年进行一次审查,以确保与当前技术、标准护理和监管变化保持一致。 4. **人员培训和能力评估**:发布了一系列工具,如生物信息学员工培训SOP和生物信息学家能力评估SOP,并与合作伙伴合作举办或参与在线培训。 这些措施旨在提升实验室的能力,确保其能有效利用NGS技术进行高质量的检测和分析。

    发布时间: 2025-05-14

  • 23. 猴痘疫情升级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刚果女性风险增加
    AI智能小编
    猴痘是一种致命性病毒感染,2024年8月14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前疫情通过性途径传播,特别是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女性性工作者中风险增加。艾滋病毒(HIV)感染者因免疫力低下,成为猴痘的高危人群,他们在2022-23年的爆发期间,患重症和致命结局的风险更高。现有的抗病毒药物tecovirimat对普通猴痘患者有效,但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无效,尤其是CD4细胞计数低的HIV感染者。此外,该药物对刚果民主共和国流行的猴痘病毒分支1无效。 在应对猴痘的过程中,系统性的HIV检测和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的实施至关重要。然而,对于急性期的HIV感染者,早期实施ART可能会导致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IRIS),临床试验需比较早期和延迟开始ART的效果。预防性疫苗接种应优先给予高风险的HIV感染者,并评估其免疫反应。 替代抗病毒药物如brincidofovir需要在病程早期给药,PALM007试验表明住院治疗和高质量的支持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目前病毒传播涉及多个亚分支,表明生物学变化潜在发生,持续监测病毒滴度和评估新病毒变体的出现以及抗病毒药物耐药性的潜在出现非常重要。因此,在应对当前疫情的同时,确保获得抗病毒药物和全面的HIV护理仍然至关重要。

    发布时间: 2025-02-26

  • 24. 现实世界的证据表明瑞德西韦与住院的COVID患者死亡率较低有关
    AI智能小编
    韩国研究揭示,女孩在生命第一年内使用抗生素可能与提早青春期有关,分析322,731名儿童数据发现,前三个月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女孩患中枢性性早熟(CPP)风险增加23% 一项韩国研究分析了322,731名儿童(其中135,232名男孩和187,499名女孩)从0到12个月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并跟踪他们至男孩10岁、女孩9岁,以研究抗生素使用与中枢性性早熟(CPP)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90.4%的儿童在生命的第一年内接受了抗生素治疗。与第一年之后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女孩相比,前三个月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女孩患CPP的风险增加了23%(调整后风险比[aHR]1.23;95%置信区间[CI]1.12至1.36)。在6至9个月(aHR 1.21;95%CI 1.10至1.32)和9至12个月(aHR 1.15;95%CI 1.04至1.26)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女孩也表现出更高的CPP风险。此外,接受五类或更多抗生素的女孩比接受两类或更少抗生素的女孩有更高的CPP风险。男孩则未观察到显著关联。研究共同作者Choe Yunsoo博士指出,早期使用抗生素可能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群或激素平衡影响儿童的长期发育,但具体原因尚不清楚。理解这些生物机制可能有助于指导更安全的抗生素使用和制定儿童早期护理策略。

    发布时间: 2025-05-14

  • 25. 研究发现核衣壳抗体增强检测方法可识别SARS-CoV-2再感染
    AI智能小编
    到2023年底,超过85%的美国成年人感染了SARS-CoV-2。为持续监测和评估免疫力,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通过检测核衣壳(N)抗体增强来识别再感染的方法。该方法在总免疫球蛋白检测基础上,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确定了最佳比率为>1.43,具有87.1%的敏感性和96.0%的特异性。当优先考虑特异性时,最佳比率为>2.33,对应的敏感性为75.3%,特异性为99.3%。对于再感染前抗N反应性较高的捐赠者,敏感性有所下降。通过稀释测试扩大检测动态范围,在最高反应性组中(再感染前信号截止比>150),敏感性从38.8%提高到66.7%。该研究表明,纵向检测N抗体可有效识别再感染,并估计献血者群体的总感染发生率。

    发布时间: 2025-04-25

  • 26. 欧洲11例输入性mpox 1型病例,主要轻微
    AI智能小编
    昨天,欧洲疾病控制中心(ECDC)发布了一份关于欧洲地区输入性mpox分支1病例的概述。该病毒分支目前在刚果民主共和国(DRC)引起广泛爆发,与导致全球男男性行为者(MSM)感染的猴痘病毒2不同。自2024年8月以来,欧洲已报告11例轻微病例,尽管1系病毒被认为比2系更具传染性和致病性。欧洲的第一例病例于2024年8月在瑞典报告。德国有7例病例,比利时在2024年12月报告了2例,法国本月报告了1例。部分病例反映了家庭传播,儿童通过接触感染病毒的家庭成员而感染。类似情况也在中国和英国出现。 ECDC表示,对人群的整体风险仍然很低。传播MPX需要密切的身体接触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尽管关于MPXV I型变种引起的猴痘严重程度存在不确定性,但大多数人症状轻微到中度,并可完全康复。 此外,英国卫生安全局(HSA)发布了猴痘1型接触者追踪指南。一旦确认患者为I型天花病例,应识别在感染期间与患者有过接触的所有人。HSA将接触级别分为高、中、低三级,对应不同的暴露风险。

    发布时间: 2025-02-26

  • 27. 乌干达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疟疾疫苗接种活动
    AI智能小编
    乌干达于2025年4月2日在阿帕克区启动了规模最大的疟疾疫苗接种活动,成为非洲第19个将疟疾疫苗纳入常规免疫计划的国家。此次接种的R21/Matrix-M疟疾疫苗将分四剂为110万名两岁以下儿童进行接种,并计划逐步扩展到全国。阿帕克区是全球每人年均蚊虫叮咬次数最多的地区之一,疟疾是乌干达儿童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2022年数据显示,疟疾占所有门诊就诊的40%,住院的25%和医院死亡的14%。此次疫苗接种预计每天可预防至少800例严重疟疾病例,减轻家庭经济负担。Gavi疫苗联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等合作伙伴提供了支持。此次接种活动是乌干达抗击疟疾的重要里程碑,但也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以确保项目的持续和扩展。

    发布时间: 2025-04-24

  • 28. 中国研究人员从蝙蝠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但未证实人类感染风险
    AI智能小编
    最近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道了中国研究人员从蝙蝠中分离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merbecovirus BtHKU5-CoV-2)。尽管该研究详细描述了病毒与人类ACE2受体结合的实验数据,但研究人员明确指出这些结果并不能作为该病毒会感染或传播于人类的证据。许多动物源性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都能在人类细胞中复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能在自然条件下传染给人类或在人类之间传播。这项研究强调了对冠状病毒及具有大流行潜力的病原体进行持续监测的重要性。欧洲疾病控制中心(ECDC)一直在监测与呼吸道病毒相关的流行病学和病毒学情况,最新数据可以在其欧洲呼吸道病毒监测摘要(ERVISS)中查看。

    发布时间: 2025-02-26

  • 29. CDC 研究强调美国医院耐药菌感染下降“不均衡”
    张玢
    2012 年至 2022 年间,美国医院耐药菌感染负担有所下降,但仍很严重。2022 年,六种与医疗相关的细菌病原体导致了近 57 万例耐药菌感染,低于 2017 年 CDC 估计的 60 万例。耐药菌感染率并非持续下降,而是在 2019 年至 2020 年间出现显著上升,这与 COVID-19 疫情导致的医院患者激增有关。社区获得性耐药菌感染率在 2012 年至 2022 年间持续下降,这主要得益于社区获得性 MRSA、VRE 和 MDR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的降低。医院获得性耐药菌感染率则呈现波动趋势,在 2012 年至 2019 年间有所下降,但在 2020 年至 2021 年间出现显著上升,随后再次下降。ESCR-EK 成为社区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其感染率持续上升,这主要归因于 E. coli 序列型 131 的流行。研究表明,现有的干预措施可能不足以有效控制耐药菌感染,需要开发新的预防策略。需要进一步收集更全面的耐药菌感染数据,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美国医院耐药菌感染的负担。建议医疗保健机构优先干预易感病原体和人群,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耐药菌感染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5-05-14

  • 30.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对流感药物巴洛沙韦敏感性降低的甲型流感病毒(H1N1)pdm09病毒株
    张玢
    巴洛沙韦是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流感病毒感染的药物,在日本已被批准用于年轻患者。它通过抑制流感病毒聚合酶酸性(PA)蛋白的核酸内切酶活性来发挥作用。然而,一些病毒株已经出现了对巴洛沙韦的耐药性,其中最常见的突变是PA蛋白上的I38T突变。日本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对流感药物巴洛沙韦(baloxavir marboxil)敏感性降低的甲型流感病毒(H1N1)pdm09病毒株。这种病毒株携带了一个名为I38N的基因突变,导致其对巴洛沙韦的敏感性降低,但仍然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并且在体外生长能力有所下降。研究人员在一名未接受巴洛沙韦治疗的14岁患者身上发现了携带PA I38N突变的H1N1病毒株。实验室测试显示,这种突变导致病毒对巴洛沙韦的敏感性降低了90倍,但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仍然敏感。此外,与野生型病毒相比,PA I38N突变株在体外生长能力较差。这项研究表明,PA I38N突变可以降低H1N1病毒对巴洛沙韦的敏感性,但不会影响其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敏感性。由于这种突变株在体外生长能力较差,它可能不会对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然而,研究人员建议继续监测流感病毒的药物敏感性,以便及时识别和应对耐药性病毒株的出现。

    发布时间: 2025-05-14

  • 31. 乌干达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疟疾疫苗接种活动
    AI智能小编
    乌干达于2025年4月2日在阿帕克区启动了规模最大的疟疾疫苗接种活动,成为非洲第19个将疟疾疫苗纳入常规免疫计划的国家。此次接种的R21/Matrix-M疟疾疫苗将分四剂为110万名两岁以下儿童进行接种,并计划逐步扩展到全国。阿帕克区是全球每人年均蚊虫叮咬次数最多的地区之一,疟疾是乌干达儿童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2022年数据显示,疟疾占所有门诊就诊的40%,住院的25%和医院死亡的14%。此次疫苗接种预计每天可预防至少800例严重疟疾病例,减轻家庭经济负担。Gavi疫苗联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等合作伙伴提供了支持。此次接种活动是乌干达抗击疟疾的重要里程碑,但也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以确保项目的持续和扩展。

    发布时间: 2025-04-25

  • 32. 日本发现H1N1病毒对流感药物巴洛沙韦耐药性降低
    AI智能小编
    巴洛沙韦是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流感的药物,已在日本获准用于年轻患者。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流感病毒聚合酶酸性(PA)蛋白的核酸内切酶活性。然而,某些病毒株已对巴洛沙韦产生耐药性,常见的突变为PA蛋白上的I38T突变。日本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携带I38N基因突变的甲型H1N1 pdm09流感病毒株,这种突变使病毒对巴洛沙韦的敏感性降低90倍,但仍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且体外生长能力较弱。在一名未接受巴洛沙韦治疗的14岁患者中也检测到这种突变病毒株。研究表明,PA I38N突变可降低H1N1病毒对巴洛沙韦的敏感性,但不影响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敏感性。由于这种突变株体外生长能力较差,因此可能不会对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尽管如此,研究人员建议继续监测流感病毒的药物敏感性,以便及时发现并应对耐药性病毒株的出现。

    发布时间: 2025-04-24

  • 33. WHO强调需要针对致命真菌感染提供更好的药物和诊断
    张玢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4月1日发布了首个关于真菌感染检测和治疗的报告,强调了当前应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和诊断工具严重短缺,迫切需要创新研发来填补这一空白。报告指出,真菌感染正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常见真菌感染对治疗药物的耐药性正在增加,尤其是对有严重基础疾病和免疫系统受损人群的影响尤为严重。过去十年间,仅有少数新抗真菌药物获批上市,而现有治疗方案存在诸多问题,包括严重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频繁、药物剂型有限以及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等。WHO建议投资全球监测系统,扩大药物研发的财政激励措施,资助基础研究以识别新的药物靶点,并探索通过增强患者免疫反应来提高治疗效果的方法

    发布时间: 2025-04-25

  • 34. 新冠病毒感染与冠状动脉斑块快速生长及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相关
    AI智能小编
    根据《Radiology》上发表的新研究,SARS-CoV-2(新冠病毒)感染与冠状动脉斑块快速生长及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相关。尽管新冠病毒感染最初表现为急性肺损伤和呼吸衰竭,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其会引起极端炎症反应,从而影响心血管系统。这种系统性炎症的影响不仅限于感染后的第一个月,还会导致高死亡率和不良预后。 研究利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评估冠状动脉炎症,分析了2018年9月至2023年10月期间的803名患者数据。其中329名患者在新冠疫情前接受检查,474名患者在疫情期间接受检查,25名患者在检查前感染了新冠病毒。结果显示,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的斑块体积增长更快,高风险斑块和冠状动脉炎症发生率更高(分别为20.1%对15.8%和27%对19.9%)。这些感染者发生靶病变失败的风险也更高(10.4%对3.1%),表明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增加。 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后的炎症可能导致斑块持续增长,特别是在高风险的非钙化斑块中。感染者在一年内发生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中风的风险增加,这些影响在感染后持续存在,不受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合并症的影响。因此,研究建议针对这些患者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以应对其心血管风险。预计随着大多数感染者从急性感染中恢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负担将加重。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考原文:SARS-CoV-2Infection Association with Atherosclerotic Plaque Progression at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and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Radiology (2025)。

    发布时间: 2025-02-26

  • 35. 研究发现:耦合不同流感株HA分子可提高疫苗效力
    AI智能小编
    季节性流感疫苗通常包含来自不同病毒株的血凝素(HA)分子,即使这些株与流行株完全匹配,疫苗的效力也有限。这主要是因为接种者往往只对疫苗中的一种株产生抗体,导致“亚型偏差”。这种偏差可能是由于之前对特定流感株的接触使免疫系统预先准备好,或者是由于个体关键免疫系统成分基因的变异。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马克·戴维斯博士的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同卵双胞胎和从未感染过流感的婴儿对季节性流感疫苗的反应,发现个体遗传变异可能在驱动亚型偏差方面比先前病毒暴露起更大作用。他们的研究成果于2024年12月20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为了减少TH细胞激活中的偏差,研究团队在疫苗接种前将多达四个不同亚型的HA分子连接在一起。结果显示,接种了未连接抗原混合物的老鼠产生了明显的亚型偏差,而接种了连接的HAs的老鼠对所有测试亚型产生了等量的抗体。类似的结果也在人类扁桃体类器官实验中得到验证。 此外,研究人员尝试将禽流感HA与季节性流感HA结合,发现这种结构在扁桃体类器官中引发的免疫反应更强。这表明,将来自不同流感株的HA分子耦合起来可以使流感疫苗更有效,不仅对季节性流感有效,也可能扩展到禽流感。 “克服这种亚型偏差可以导致更有效的流感疫苗,甚至扩展到导致禽流感的菌株,”戴维斯说,并警告禽流感可能引发下一次病毒性大流行。

    发布时间: 2025-02-26

  • 36. NIH发现新型抗疟疾抗体,为预防疟疾提供新方法
    AI智能小编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抗疟疾抗体MAD21-101,这种抗体能够靶向疟原虫子孢子表面一个此前未被关注的区域——环子孢子蛋白(PfCSP)上的pGlu-CSP表位。这一发现为预防疟疾提供了新的希望。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严重疾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2023年全球估计有2.63亿病例和59.7万例死亡,尤其在非洲国家对儿童威胁最大。 新型抗体MAD21-101的优势在于其靶向的表位高度保守且仅在子孢子发育特定阶段暴露,因此可作为潜在的疫苗和抗体疗法靶点。此外,这一表位不在当前疟疾疫苗覆盖范围内,意味着该抗体可以与现有疫苗联合使用而不影响其效力。特别地,这种抗体还可能适用于尚未接种疟疾疫苗的高危婴儿,为他们提供保护。 研究人员指出,未来还需进一步研究该抗体的活性和有效性,以确保其在人类中的安全性和保护效力。同时,这种研究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传染病的研究,助力开发针对其他病原体的新疗法。来源: C Dacon, R Moskovitz等,Protective antibodies target cryptic epitope unmasked by cleavage of malaria sporozoite protein. Science DOI:10.1126/science.adr0510(2025)。

    发布时间: 2025-02-26

  • 37. 德克萨斯州新增8例麻疹病例,爆发范围扩大
    AI智能小编
    德克萨斯州卫生服务部(TDSHS)今天报告新增8例麻疹病例,其中达拉斯地区首次报告了两例。这些病例与西德克萨斯州的大规模爆发有关,特别是以加恩县为中心的爆发,涉及科林县和罗克沃尔县。上周,加尔萨县和林恩县被移出活跃传播名单。本次新增病例使全州累计病例数从32个县的717例增加到全州范围。此外,休斯顿废水监测显示早在1月7日的样本中就检测到麻疹病毒,这一发现早于1月17日两名旅行者确诊感染日期。这两名旅行者居住在休斯顿同一区域,此前31个月的821个废水样本均为阴性。上述发现凸显了废水监测作为早期预警工具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 2025-05-14

  • 38. 第5周疫情概况:流感下降,新冠病毒稳定,RSV低水平循环
    AI智能小编
    第5周的疫情概况如下: 1. **流感**:整体活动水平下降,大多数指标处于中等活动水平。然而,B型流感有所增加。流感阳性率下降至14%,住院率为每10万人6.40例,全科医生咨询率降至每10万人13.9例。2024至2025季流感疫苗接种报告显示,截至1月26日,65岁以下临床风险群体接种率为39.7%,孕妇为34.8%,65岁及以上人群为74.6%,2岁和3岁儿童分别为41.4%和43.2%。 2. **新冠病毒感染**:活动水平稳定,医院环境中的阳性率平均为2.5%。住院率为每10万人1.15例,ICU入院率为每10万人0.03例。北西地区的医院入院率最高,增至每10万人1.79例,85岁及以上人群的医院入院率最高,达到每10万人13.84例。65岁以下临床风险群体的接种率为23.6%,65岁及以上人群的接种率为59.3%。 3.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活动水平下降,阳性率降至2.5%,住院率降至每10万人1.06例。人偏肺病毒(hMPV)实验室测试阳性率略有上升,从3.8%增至4.2%。 4. **诺如病毒**:第4周的报告数比前两周高出15%,总报告数比同期5季平均高出114.5%,主要影响65岁及以上成人。GII.17型增加,但目前无证据表明其导致更严重疾病。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易导致脱水,尤其是儿童、老人和免疫低下人群,应多补充水分。 详细信息可参阅相关监测报告:[流感、新冠肺炎和RSV](https://www.gov.uk/government/statistics/national-flu-and-covid-19-surveillance-reports-2024-to-2025-season) 和 [诺如病毒](https://www.gov.uk/government/statistics/national-norovirus-and-rotavirus-surveillance-reports-2024-to-2025-season)。

    发布时间: 2025-02-26

  • 39. 巴洛沙韦治疗减少流感病毒传播
    AI智能小编
    多国3b期试验显示单剂量巴洛沙韦显著降低流感病毒在家庭接触者中的传播率,但未显著减少症状性传播 巴洛沙韦马波西酯(简称巴洛沙韦)在减少流感病毒传播方面显示出显著效果。一项多国参与的3b期临床试验评估了单剂量巴洛沙韦在流感高发季节(2019-2024年)对5至64岁流感检测呈阳性的索引患者及其家庭接触者的影响。试验将参与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接受巴洛沙韦治疗,另一组接受安慰剂。主要终点为流感病毒在第5天前传播至家庭接触者的情况。结果显示,巴洛沙韦组的病毒传播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校正后发生率分别为9.5%和13.4%;优势比为0.68;相对风险降低了29%)。虽然巴洛沙韦组导致接触者出现症状的病毒传播率也较低(5.8% vs 7.6%),但这一差异未达统计学显著性。此外,在随访期间,巴洛沙韦组有7.2%的索引患者出现了耐药病毒,但未在家庭接触者中检测到。总的来说,单次口服巴洛沙韦显著减少了流感病毒的传播风险,且未发现新的安全性问题。该研究由F.霍夫曼-罗氏公司等资助,并注册于CENTERSTONE临床试验(注册号:NCT03969212)。

    发布时间: 2025-05-14

  • 40. 疫情前严重阻塞性肺功能与重症COVID-19风险相关
    张玢
    美国大型队列研究表明,疫情前严重阻塞性肺功能与重症COVID-19风险增加两倍以上相关,支持加强疫苗接种等风险缓解措施 在一项大规模的美国队列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疫情前严重的阻塞性肺功能异常(通过肺活量测定仪测量)与较高的严重COVID-19风险相关联。研究分析了来自11个美国前瞻性人口队列的数据,共涉及29,323名参与者(平均年龄67.1岁),这些参与者在疫情前具有有效的肺功能数据,并在中位随访17.3个月后记录了COVID-19事件。 根据疫情前的肺活量测定数据,将肺功能分类为正常生理、阻塞性生理和限制性生理。同时,通过CT扫描评估结构性异常(如肺气肿和间质性肺病)。主要研究结果是严重COVID-19(导致住院或死亡的COVID-19),次要结果是非严重COVID-19(不需要住院的SARS-CoV-2感染)。 结果显示,与正常肺功能相比,严重阻塞性和限制性肺功能异常均与较高的严重COVID-19风险相关,调整后的风险比(aHR)分别为2.11(95%CI, 1.36-3.27)和1.40(95%CI, 1.12-1.76)。肺气肿比例最高四分位数的人群,其严重COVID-19的风险是最低四分位数人群的1.64倍(95%CI, 1.03-2.61)。较高的疫情前FEV1和FVC水平以及处于高衰减区(指示间质性肺病)最高四分位数的人群,其非严重COVID-19的风险增加。此外,COVID-19疫苗接种在所有肺功能和结构类别中均与降低严重疾病风险相关。

    发布时间: 2025-05-14

  • 41. 美国华盛顿公共卫生监测纳入多重耐药菌的基因组数据
    张玢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2024年发表于《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的研究,全球新发人畜共患病(Zoonotic spillover)风险正因生态压力加剧而激增,2020-2023年监测数据显示,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年均新增人兽共患病暴发事件达47起,较十年前增长62%。研究指出,森林砍伐(如刚果盆地年损失120万公顷林地)和野生动物贸易(2023年东南亚非法交易量同比上升35%)是病毒跨物种传播的主因,例如2024年刚果民主共和国暴发的尼帕病毒疫情即与棕榈油种植园扩张导致的蝙蝠栖息地破坏直接相关。防控层面,多国试点“One Health”协同模式成效显著:马达加斯加通过社区驱动的野生动物监测网络(覆盖87个村落)实现猴痘病毒早期预警,将病例识别时间缩短至72小时;越南则联合屠宰场实施“病原组筛查计划”,2023年拦截3起禽流感H5N1人传人前哨病例。然而,全球仅38%的低收入国家具备实时病毒测序能力,且气候变迁导致蚊媒活动范围北扩(如尼日利亚登革热传播区向撒哈拉边缘推移300公里),进一步加剧防控难度。研究呼吁建立“全球人兽共患病风险地图”,整合卫星遥感(监测森林碎片化指数)与AI预测模型(如DeepZoon算法),并建议G20国家将0.5%的公共卫生预算定向投入跨境监测网络建设,以应对未来十年可能出现的15-20种新型人兽共患病。 来源:https://wwwnc.cdc.gov/eid/article/31/13/24-1227_article

    发布时间: 2025-05-14

  • 42. 研究估计75%的RSV疫苗在老年人中有效
    AI智能小编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两项新研究强调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在老年人中的效力,并指出依赖氧气的慢性肺病患者无论年龄均有较高重症风险 两项新研究强调了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在美国成年人中的影响。第一项研究由凯斯西储大学开展,评估了两种RSV疫苗(GSK的Arexvy和辉瑞的Abrysvo)在60岁及以上成人中的效力。研究发现,疫苗对60至74岁和7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效力相似,分别为75.1%(95%置信区间:73.6%-76.4%)。免疫系统受损患者的疫苗效力较低,尤其是在接受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第二项研究表明,依赖氧气的慢性肺病患者,无论年龄组别,都有较高的ICU入住和急性器官衰竭风险。这些发现进一步强调了RSV疫苗在老年人群体中的重要性。美国已于2023年首次批准并推荐为老年人接种RSV疫苗,并在2024年修订指南,建议所有7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和60至74岁有严重疾病风险的成年人接种一剂疫苗。

    发布时间: 2025-05-14

  • 43. 非洲23国强化公共卫生干预 初步遏制猴痘疫情
    AI智能小编
    截至2025年4月,非洲23个国家通过强化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初步遏制了猴痘(Mpox)疫情,病例数较峰值下降超过80%。其中,布隆迪等重灾区的周均病例从200例降至30例,这得益于社区健康工作者主导的接触追踪和分权化的检测体系。刚果民主共和国(DRC)在东部冲突地区通过入户筛查和靶向疫苗接种(累计接种75.4万剂,计划追加300万剂)实现了早期干预。然而,麻疹疫情的叠加以及检测能力不足仍是该国面临的挑战。 马拉维新近报告了4例本土猴痘病例(包括1例2岁儿童),测序显示为1b型病毒,无旅行史,提示存在社区传播风险,34名密切接触者已被纳入追踪。肯尼亚则因跨境卡车司机群体感染率上升而启动了疫苗接种计划。技术层面,刚果国家生物医学研究所(INRB)正在评估两款新型快速检测试剂(Conti Pharma和Revital Healthcare),如果其灵敏度达标,将能缩短诊断时间至15分钟,填补基层检测的空白。 尽管这23个国家仍存在活跃传播的情况,但多国通过疫苗部署(如DRC的季节性接种策略)和卫生体系改革(如布隆迪的检测分权化)验证了“精准防控”模式的有效性,为全球猴痘应对提供了“非洲方案”。未来需重点关注冲突地区的卫生系统脆弱性、多病原鉴别诊断能力建设及提升疫苗覆盖率,以应对17国持续传播和潜在变异风险。

    发布时间: 2025-05-14

  • 44. 评估Sipavibart在预防免疫功能低下参与者中症状性COVID-19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3期临床试验结果
    AI智能小编
    Sipavibart是一种抗刺突单克隆抗体,可中和SARS-CoV-2,但对含Phe456Leu变体的病毒例外。一项双盲国际3期试验在18个国家的197家医院和健康中心进行,以评估sipavibart在预防免疫功能低下参与者症状性COVID-19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共招募了3349名年龄在12岁或以上的免疫功能低下者,这些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西帕维巴特注射,另一组接受tixagevimab-cilgavimab或安慰剂。主要疗效结果显示,给药后181天内,西帕维巴特组的症状性COVID-19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对风险降低34.9%)。对于不含Phe456Leu的变体,这一数字为42.9%。在安全性方面,西帕维巴特组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近,但严重不良事件较少。对照组报告了一例与COVID-19相关的死亡,但没有严重的心血管或血栓事件与西帕维巴特有关。该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编号NCT05648110。

    发布时间: 2025-02-26

  • 45. 塞拉利昂猴痘疫情仍严峻
    AI智能小编
    塞拉利昂报告首例猴痘病例后疫情迅速蔓延,非洲疾控中心(Africa CDC)将其列为受影响最严重国家之一。尽管其他高负担国家如布隆迪、乌干达和刚果(金)病例有所下降,但塞拉利昂疫情仍严峻,日均新增约100例,且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 塞拉利昂在一月份报告了其首例猴痘病例,目前疫情迅速蔓延。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Africa CDC)已将该国列入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名单。然而,在今天的每周简报会上,Africa CDC的猴痘事件管理团队负责人Ngashi Ngongo博士表示,其他负担较重的国家如布隆迪、乌干达和刚果民主共和国(DRC)的病例数正在下降。 过去六周,塞拉利昂的疫情爆发迅速,上周病例数比前一周增加了71%,目前每天平均新增病例约100例。此次疫情主要由全球病毒株clade 2b引起,患者中68%为男性,大多年龄在30至35岁之间。7%的患者感染了HIV,这是其他非洲国家疫情中的高风险群体。大部分病例集中在西部地区,包括首都弗里敦所在的西区省。 塞拉利昂目前只有60张猴痘隔离病床,大多数患者在家中隔离,这使得确保隔离合规性变得困难。尽管该国猴痘检测覆盖率和检测率都很高,但接触者追踪率较低。到目前为止,已有近2.4万人接种了疫苗,其中几乎60%是医护人员。其他疫苗接种目标群体包括患者接触者和高风险地区人群。 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北基伍省和南基伍省的局势正在稳定,尽管过去的冲突几乎使应对工作中断。官员们已经开始重新部署医疗资源,显示出一些积极迹象。

    发布时间: 2025-05-14

  • 46. 全球新冠病毒与流感合并感染率达14%
    AI智能小编
    一项发表在《BMC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估计,全球新冠病毒(SARS-CoV-2)与流感病毒(A/B)合并感染率为14%。该研究评估了2019年12月至2024年7月期间的相关研究,指出多病原体导致的免疫超负荷使得身体难以应对这两种病毒的合并感染。此类合并感染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如肺炎、鼻窦感染、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疾病,并增加严重呼吸衰竭的风险。 由于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的症状相似,临床诊断和治疗面临巨大挑战。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合并感染在不同地区和时间段的发生率存在差异。亚洲和欧洲的流感A/B合并感染率最高,分别为21%、17%和20%。2021年前后的合并感染率分别为14%(95%置信区间为5%至23%)和6%至22%。 研究者还发现不同研究之间存在显著异质性,这可能源于方法学差异、地理变异、研究时间及诊断标准的不同。他们建议,通过高覆盖率的季节性流感和SARS-CoV-2疫苗接种,可以减少近期大流行中合并感染的风险。文献来源:Golpour, M., Jalali, H., Alizadeh-Navaei, R. 等。

    发布时间: 2025-02-26

  • 47. COVID-19传播与社会经济因素关联研究:欧洲20国数据分析
    AI智能小编
    意大利科研人员研究了欧洲地区COVID-19传播的社会经济因素,基于2020年第一波和第二波疫情期间的数据,分析了20个欧洲国家的137个NUTS2地区。研究收集了包括教育、人口、医疗保健、流动性、经济和农业在内的22个变量,并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这些变量与COVID-19病例密度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社会经济变量对COVID-19传播的影响在两波疫情中表现出一致性。经济指标(如GDP、工作时长)和人口密度是主要影响因素。第一波疫情中,人口老龄化和医疗资源(如长期护理床位)对传播影响显著;第二波疫情中,教育水平(如学生入学率)和死亡率成为重要预测因子。此外,研究还发现,尽管经济发达地区医疗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流动频繁,病毒传播风险更高。研究结论指出,社会经济因素在COVID-19传播中起关键作用,且其影响随时间变化。研究建议未来可结合更多波次数据、社会接触网络和更细粒度的地理数据,以深入理解疫情传播动态。

    发布时间: 2025-02-26

  • 48. 研究发现老年人和患有肺病者更易接种RSV疫苗
    AI智能小编
    在《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的横断面分析研究调查了20个州6746名住院的60岁及以上成年人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接种情况。结果显示,75岁及以上老年人、患有肺部疾病者和免疫系统受损者的疫苗接种率显著较高,调整后风险比(aRR)分别为1.23、1.39和1.30。此外,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接种率也较高。然而,许多参与者对RSV及其疫苗的了解不足,47.2%的人从未听说过RSV或不确定,78.5%的人不确定自己是否符合接种条件或认为不符合。尽管如此,41.7%的未接种疫苗者表示未来愿意接种。这项研究在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23年6月推荐60岁及以上成年人接种RSV疫苗后的首个RSV季节进行。

    发布时间: 2025-04-24

  • 49. CDC 研究强调美国医院耐药菌感染下降“不均衡”
    张玢
    2012 年至 2022 年间,美国医院耐药菌感染负担有所下降,但仍很严重。2022 年,六种与医疗相关的细菌病原体导致了近 57 万例耐药菌感染,低于 2017 年 CDC 估计的 60 万例。耐药菌感染率并非持续下降,而是在 2019 年至 2020 年间出现显著上升,这与 COVID-19 疫情导致的医院患者激增有关。社区获得性耐药菌感染率在 2012 年至 2022 年间持续下降,这主要得益于社区获得性 MRSA、VRE 和 MDR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的降低。医院获得性耐药菌感染率则呈现波动趋势,在 2012 年至 2019 年间有所下降,但在 2020 年至 2021 年间出现显著上升,随后再次下降。ESCR-EK 成为社区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其感染率持续上升,这主要归因于 E. coli 序列型 131 的流行。研究表明,现有的干预措施可能不足以有效控制耐药菌感染,需要开发新的预防策略。需要进一步收集更全面的耐药菌感染数据,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美国医院耐药菌感染的负担。建议医疗保健机构优先干预易感病原体和人群,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耐药菌感染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5-05-14

  • 50. 全球新冠病毒与流感合并感染率达14%
    AI智能小编
    一项发表在《BMC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估计,全球新冠病毒(SARS-CoV-2)与流感病毒(A/B)合并感染率为14%。该研究评估了2019年12月至2024年7月期间的相关研究,指出多病原体导致的免疫超负荷使得身体难以应对这两种病毒的合并感染。此类合并感染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如肺炎、鼻窦感染、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疾病,并增加严重呼吸衰竭的风险。 由于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的症状相似,临床诊断和治疗面临巨大挑战。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合并感染在不同地区和时间段的发生率存在差异。亚洲和欧洲的流感A/B合并感染率最高,分别为21%、17%和20%。2021年前后的合并感染率分别为14%(95%置信区间为5%至23%)和6%至22%。 研究者还发现不同研究之间存在显著异质性,这可能源于方法学差异、地理变异、研究时间及诊断标准的不同。他们建议,通过高覆盖率的季节性流感和SARS-CoV-2疫苗接种,可以减少近期大流行中合并感染的风险。文献来源:Golpour, M., Jalali, H., Alizadeh-Navaei, R. 等。

    发布时间: 2025-02-26

  • 51. 非洲国家在猴痘防控上的进展
    张玢
    截至2025年4月,非洲23个国家通过强化公共卫生干预初步遏制猴痘(Mpox)疫情,病例数较峰值下降超80%,布隆迪(Burundi)等重灾区周均病例从200例降至30例,得益于社区健康工作者主导的接触追踪和分权化检测体系。刚果民主共和国(DRC)在东部冲突地区通过入户筛查和靶向疫苗接种(累计接种75.4万剂,计划追加300万剂)实现早期干预,但麻疹疫情叠加检测能力不足仍构成挑战。马拉维(Malawi)新近报告4例本土病例(含1例2岁儿童),测序显示为1b型病毒,无旅行史,提示社区传播风险,34名密切接触者已纳入追踪。肯尼亚(Kenya)则因跨境卡车司机群体感染率上升启动疫苗接种计划。技术层面,刚果国家生物医学研究所(INRB)正在评估两款新型快速检测试剂(Conti Pharma和Revital Healthcare),若灵敏度达标可缩短诊断时间至15分钟,填补基层检测空白。尽管23国仍存在活跃传播,但多国通过疫苗部署(如DRC季节性接种策略)和卫生体系改革(如布隆迪的检测分权化)验证了“精准防控”模式的有效性,为全球猴痘应对提供了“非洲方案”。未来需重点关注冲突地区卫生系统脆弱性、多病原鉴别诊断能力建设及疫苗覆盖率提升,以应对17国持续传播和潜在变异风险。

    发布时间: 2025-05-14

  • 52. 长新冠、ME/CFS患者和对照组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张玢
    这篇论文研究了长新冠(Long COVID)、肌痛性脑脊髓炎/慢性疲劳综合征(ME/CFS)患者以及健康对照人群中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的患病率。 研究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参与者完成了国际创伤问卷(ITQ),这是一个自我报告量表,用于评估PTSD和CPTSD的症状。参与者在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期间通过社交媒体招募,并在西苏格兰大学拉纳克郡校区实验室完成问卷。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用于比较各组之间的患病率差异。 长新冠患者中PTSD患病率为5%,CPTSD患病率为33%;ME/CFS患者中PTSD患病率为0%,CPTSD患病率为20%;健康对照中PTSD和CPTSD患病率均为0%。长新冠患者在所有PTSD和DSO项目上的得分均高于健康对照,ME/CFS患者在所有DSO项目上的得分也高于健康对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长新冠和ME/CFS患者在PTSD和CPTSD的总体症状得分上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5)。 研究表明,长新冠患者的PTSD和CPTSD患病率高于ME/CFS患者和健康对照。这些发现提示长新冠和ME/CFS患者在心理健康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可能需要康复计划或日常生活和工作方面的支持。未来研究应关注更大样本量的研究,并开发针对病毒感染后状况的心理健康支持策略。

    发布时间: 2025-04-25

  • 53. 乌干达爆发苏丹埃博拉病毒病疫情
    张玢
    2025年1月30日,乌干达卫生部确认首都坎帕拉暴发由苏丹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出血热疫情。疫情起源尚不明确,但基因组测序显示其与2012年卢韦罗疫情密切相关,且可能由人畜共患溢出事件引起。疫情确认后4天内,乌干达启动名为Tokomeza的临床试验,测试rVSV-SUDV疫苗对苏丹埃博拉病毒的临床效果,旨在评估单剂疫苗对新确认病例的接触者及其接触者的保护有效性。同时,非洲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Africa CDC)提供2000剂瑞德西韦用于治疗试验。截至3月10日,乌干达报告12例确诊病例,其中2人死亡,病死率为29%。3月3日,联合国发起联合紧急呼吁,筹集1120万美元支持乌干达抗击埃博拉的3个月响应计划。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试验的迅速启动得益于先进的研究准备,并严格遵守国家和国际的监管与伦理要求。

    发布时间: 2025-05-14

  • 54. 本周四个国家新增脊髓灰质炎病例,德国环境检测增多
    AI智能小编
    本周全球消除脊髓灰质炎倡议(GPEI)报告了四个国家出现新的脊髓灰质炎病例,始于2024年底。巴基斯坦新增2例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1型(WPV1)病例,使2024年累计病例数达到68例,最近病例出现在开伯尔-普什图省和信德省。乍得、埃塞俄比亚和尼日利亚均报告了疫苗衍生型脊髓灰质炎新病例。乍得本周报告3例,2024年累计29例;埃塞俄比亚报告7例,累计27例;尼日利亚记录1例,累计94例。这些疫苗衍生病例均由循环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2型(cVDPV2)引起。德国在环境检测中发现更多cVDPV2阳性样本,共11个,采集于11月和12月,分别来自波恩、北莱茵-威斯特法伦、萨克森和巴伐利亚。

    发布时间: 2025-02-26

  • 55. Paxlovid显著降低COVID-19患者长期卒中和死亡风险
    AI智能小编
    根据发表在《医学病毒学杂志》上的研究,口服抗病毒药物nirmatrelvir-ritonavir(Paxlovid)与降低COVID-19幸存者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全因死亡率的风险显著相关。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181,992名美国成年长期COVID-19幸存者的数据,这些患者在感染后5天内接受了Paxlovid治疗或常规护理。研究发现,使用Paxlovid的患者在诊断后至少90天内,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的风险显著降低(HR,0.85),全因死亡率也显著降低(HR,0.68)。 这些益处在所有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疫苗接种状况以及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胆固醇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均适用。特别是老年人和患有肥胖等代谢状况的人,无论疫苗接种情况如何,卒中和死亡的风险也显著降低(HR分别为0.81和0.86)。研究指出,SARS-CoV-2会破坏葡萄糖代谢,损害β细胞功能并引发炎症,从而导致长期代谢紊乱和内皮功能障碍。通过限制病毒复制和减少炎症,Paxlovid可能有助于减轻代谢紊乱并保持血管完整性,进而降低高风险人群的卒中风险。 在6个月、1年和2年的随访中,卒中和全因死亡的风险持续降低,HR值分别为0.67和0.51(6个月),0.75和0.58(1年),以及0.83和0.67(2年)。该研究为Paxlovid在COVID-19治疗中的长期益处提供了新的证据。

    发布时间: 2025-04-25

  • 56. 乌干达培训来自科莱、穆科诺和瓦基索区的社区卫生工作者,以社区为基础应对埃博拉病毒
    AI智能小编
    乌干达近日为来自科莱、穆科诺和瓦基索区的社区保健工作者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埃博拉病毒检测和管理培训,并开发了相应的课程。此次培训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英国公共卫生快速支援队(UK-PHRST)的支持,重点讨论了跨部门协作以保护社区免受埃博拉等新发人畜共患病的侵害。培训强调了社区志愿者、保健工作者、民间社会组织、私营部门和政府机构在应对疫情和流行病中的重要作用。 乌干达高级医疗官Dansan Atim博士指出,基于社区的应对方法在应对公共卫生威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并称社区保护方法是WHO新健康紧急预防、准备、应对和恢复(HEPR)框架的核心组成部分。乌干达已经在应急准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社区在提高认识、支持病例识别、追踪接触者和维持基本卫生服务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英国公共卫生快速支援队负责人Claire Bayntun博士表示,他们很高兴为此次社区保护演习和战略行动计划研讨会提供技术支持,希望这将帮助乌干达当地社区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疫情。

    发布时间: 2025-05-14

  • 57. NIH发现新型抗疟疾抗体,为预防疟疾提供新方法
    AI智能小编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抗疟疾抗体MAD21-101,这种抗体能够靶向疟原虫子孢子表面一个此前未被关注的区域——环子孢子蛋白(PfCSP)上的pGlu-CSP表位。这一发现为预防疟疾提供了新的希望。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严重疾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2023年全球估计有2.63亿病例和59.7万例死亡,尤其在非洲国家对儿童威胁最大。 新型抗体MAD21-101的优势在于其靶向的表位高度保守且仅在子孢子发育特定阶段暴露,因此可作为潜在的疫苗和抗体疗法靶点。此外,这一表位不在当前疟疾疫苗覆盖范围内,意味着该抗体可以与现有疫苗联合使用而不影响其效力。特别地,这种抗体还可能适用于尚未接种疟疾疫苗的高危婴儿,为他们提供保护。 研究人员指出,未来还需进一步研究该抗体的活性和有效性,以确保其在人类中的安全性和保护效力。同时,这种研究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传染病的研究,助力开发针对其他病原体的新疗法。来源: C Dacon, R Moskovitz等,Protective antibodies target cryptic epitope unmasked by cleavage of malaria sporozoite protein. Science DOI:10.1126/science.adr0510(2025)。

    发布时间: 2025-02-26

  • 58. 津巴布韦通过新的环境实验室加强脊髓灰质炎监测
    张玢
    津巴布韦通过建立新的环境实验室,显著增强了其监测和应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能力。该实验室位于津巴布韦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由世卫组织和盖茨基金会支持,能够检测废水中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从而在出现临床病例之前就能提供病毒传播的关键数据。这项能力的提升,是津巴布韦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一次重大进步,使其能够更早地检测到脊髓灰质炎病毒,并更有效地进行疫情应对。 环境监测是消灭脊髓灰质炎努力中的一项经过验证的工具,帮助各国快速识别和控制潜在的疫情。在世卫组织和盖茨基金会的支持下,新的环境监测单元将增强津巴布韦测试废水样本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能力,即使在出现临床病例之前也能提供病毒传播的关键数据。这两个机构的联合支持,加上当地扶轮社成员的辛勤努力,促进了专用设备的采购、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严格的测试协议的实施,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津巴布韦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的进展得到了认可,本周在津巴布韦大学医学院举行了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官方启用仪式。此次活动汇集了包括世卫组织、盖茨基金会、eHealth Africa、卫生和儿童福利部以及津巴布韦大学在内的关键利益相关者。 此次启用标志着津巴布韦实验室网络的一个重大里程碑,确保该国能够有效地检测和应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威胁。对持续改进和遵守全球标准的承诺将进一步巩固实验室在非洲消灭脊髓灰质炎努力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 2025-04-25

  • 59. WHO强调需要针对致命真菌感染提供更好的药物和诊断
    张玢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4月1日发布了首个关于真菌感染检测和治疗的报告,强调了当前应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和诊断工具严重短缺,迫切需要创新研发来填补这一空白。报告指出,真菌感染正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常见真菌感染对治疗药物的耐药性正在增加,尤其是对有严重基础疾病和免疫系统受损人群的影响尤为严重。过去十年间,仅有少数新抗真菌药物获批上市,而现有治疗方案存在诸多问题,包括严重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频繁、药物剂型有限以及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等。WHO建议投资全球监测系统,扩大药物研发的财政激励措施,资助基础研究以识别新的药物靶点,并探索通过增强患者免疫反应来提高治疗效果的方法

    发布时间: 2025-05-14

  • 60. 2019以来最严重的一年美国麻疹病例接近500例
    张玢
    美国正面临自2019年以来最严重的麻疹疫情,病例数接近500例,主要集中在德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州。德克萨斯州已报告400例感染病例,其中仅2人完成两剂麻疹疫苗接种,新墨西哥州报告44例相关病例。全国范围内,483例病例中93%属于疫情爆发部分,多数感染者未接种疫苗。疫情爆发与疫苗接种率下降和全球麻疹活动增加有关,公共卫生部门正加强监测和接触者追踪,强调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佳方法。新泽西州还发布了潜在暴露警报,涉及特定列车和医疗中心。当前病例数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数,形势严峻。

    发布时间: 2025-04-25

  • 61. 莫努匹拉韦显著降低捷克老年人新冠死亡风险
    AI智能小编
    2024年11月21日发表在《传染病公开论坛》上的研究显示,及早服用抗病毒药物莫努匹拉韦可以显著降低捷克共和国老年人的新冠肺炎死亡风险。马萨里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74,541名确诊为新冠肺炎并接受莫努匹拉韦治疗的成年人的数据,对照组为150万未接受该药物的匹配患者,并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随访。 研究发现,莫努匹拉韦对有严重疾病风险(如年龄超过65岁、肥胖或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有效,若在症状轻微且COVID-19检测呈阳性后7天内用药,效果最佳。接受莫努匹拉韦的患者30天全因死亡率为0.76%,对照组为1.18%。该药物还与较低的30天COVID-19死亡率(调整危险比[aHR] 0.50)和全因死亡率(aHR 0.58)有关。无论性别、DCCI评分、65岁以上患者年龄、住院状况和疫苗接种情况如何,莫努匹拉韦都表现出有效性,尤其在65岁以上患者中效果显著。然而,对于年轻患者或诊断后4至7天才开始用药的患者未见明显益处。 研究结论表明,早期使用莫努匹拉韦对减少COVID-19和全因死亡的风险具有显著作用,女性和住院患者中风险降低幅度最大。

    发布时间: 2025-02-26

  • 62. 研究发现:耦合不同流感株HA分子可提高疫苗效力
    AI智能小编
    季节性流感疫苗通常包含来自不同病毒株的血凝素(HA)分子,即使这些株与流行株完全匹配,疫苗的效力也有限。这主要是因为接种者往往只对疫苗中的一种株产生抗体,导致“亚型偏差”。这种偏差可能是由于之前对特定流感株的接触使免疫系统预先准备好,或者是由于个体关键免疫系统成分基因的变异。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马克·戴维斯博士的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同卵双胞胎和从未感染过流感的婴儿对季节性流感疫苗的反应,发现个体遗传变异可能在驱动亚型偏差方面比先前病毒暴露起更大作用。他们的研究成果于2024年12月20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为了减少TH细胞激活中的偏差,研究团队在疫苗接种前将多达四个不同亚型的HA分子连接在一起。结果显示,接种了未连接抗原混合物的老鼠产生了明显的亚型偏差,而接种了连接的HAs的老鼠对所有测试亚型产生了等量的抗体。类似的结果也在人类扁桃体类器官实验中得到验证。 此外,研究人员尝试将禽流感HA与季节性流感HA结合,发现这种结构在扁桃体类器官中引发的免疫反应更强。这表明,将来自不同流感株的HA分子耦合起来可以使流感疫苗更有效,不仅对季节性流感有效,也可能扩展到禽流感。 “克服这种亚型偏差可以导致更有效的流感疫苗,甚至扩展到导致禽流感的菌株,”戴维斯说,并警告禽流感可能引发下一次病毒性大流行。

    发布时间: 2025-02-26

  • 63. 单剂量奥密克戎XBB.1.5疫苗中期分析显示良好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AI智能小编
    《柳叶刀感染病学》杂志中,卡蒂亚·阿尔维斯及其同事报告了一项关于单剂量奥密克戎XBB.1.5 SARS-CoV-2重组刺突蛋白疫苗NVX-CoV2601的中期分析,评估了其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该疫苗作为异源加强剂接种。研究为单臂2/3期,招募了来自美国30个中心、年龄在18岁或以上且至少接种过三剂mRNA-1273或BNT162b2的参与者。主要终点是NVX-CoV2601与历史对照组(基于原型病毒的疫苗NVX-CoV2373)相比,基线调整的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s)的优越性和第28天的血清反应率非劣效性。

    发布时间: 2025-02-26

  • 64. 全球人畜共患病风险激增,生态压力成主因
    AI智能小编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2024年发表于《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的研究,全球新发人畜共患病的风险正在急剧增加,特别是在非洲和东南亚地区。2020-2023年的监测数据显示,这些地区每年新增的人兽共患病暴发事件达47起,比十年前增加了62%。主要原因包括森林砍伐和野生动物贸易,如刚果盆地的森林损失和东南亚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量的上升。 具体实例包括2024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因棕榈油种植园扩张导致蝙蝠栖息地破坏而爆发的尼帕病毒疫情。一些国家已经开始试点“One Health”协同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马达加斯加通过社区驱动的野生动物监测网络实现了猴痘病毒的早期预警,将病例识别时间缩短至72小时;越南则通过联合屠宰场的“病原组筛查计划”成功拦截了多起禽流感H5N1人传人前哨病例。 然而,全球仅有38%的低收入国家具备实时病毒测序能力,且气候变迁导致蚊媒活动范围北扩,进一步加剧了防控难度。研究呼吁建立“全球人兽共患病风险地图”,整合卫星遥感和AI预测模型(如DeepZoon算法),并建议G20国家将0.5%的公共卫生预算定向投入跨境监测网络建设,以应对未来十年可能出现的15-20种新型人兽共患病。

    发布时间: 2025-05-14

  • 65. Paxlovid可在COVID诊断后至少3个月内降低中风风险
    AI智能小编
    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研究:口服抗病毒药物nirmatrelvir-ritonavir(Paxlovid)显著降低长期COVID-19幸存者的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风险及所有原因死亡率 根据发表在《医学病毒学杂志》上的研究,口服抗病毒药物nirmatrelvir-ritonavir(Paxlovid)与降低COVID-19幸存者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全因死亡率的风险显著相关。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181,992名美国成年长期COVID-19幸存者的数据,这些患者在感染后5天内接受了Paxlovid治疗或常规护理。研究发现,使用Paxlovid的患者在诊断后至少90天内,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的风险显著降低(HR,0.85),全因死亡率也显著降低(HR,0.68)。 这些益处在所有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疫苗接种状况以及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胆固醇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均适用。特别是老年人和患有肥胖等代谢状况的人,无论疫苗接种情况如何,卒中和死亡的风险也显著降低(HR分别为0.81和0.86)。研究指出,SARS-CoV-2会破坏葡萄糖代谢,损害β细胞功能并引发炎症,从而导致长期代谢紊乱和内皮功能障碍。通过限制病毒复制和减少炎症,Paxlovid可能有助于减轻代谢紊乱并保持血管完整性,进而降低高风险人群的卒中风险。 在6个月、1年和2年的随访中,卒中和全因死亡的风险持续降低,HR值分别为0.67和0.51(6个月),0.75和0.58(1年),以及0.83和0.67(2年)。该研究为Paxlovid在COVID-19治疗中的长期益处提供了新的证据。

    发布时间: 2025-05-14

  • 66. 美国削减援助,非洲疟疾面临严峻挑战
    AI智能小编
    美国削减国际援助之际,非洲正面临25年来最严峻的疟疾挑战。在2000年,疟疾全球造成近百万人死亡,90%的病例和死亡发生在非洲。过去几十年,全球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抗击疟疾努力,主要依靠美国和其他国际捐助的数十亿美元资金,显著减少了疟疾的死亡率,拯救了数百万生命。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自2000年以来,避免了22亿疟疾病例和1270万死亡。然而,这些进展现在正逐渐瓦解。东非面临着三重威胁:药物抗性增加、抗杀虫剂蚊子的传播以及新入侵物种Anopheles stephensi的出现。美国政府突然撤资疟疾项目使这些威胁更加严重,可能导致这种疾病的致命反弹。专家警告,如果没有紧急干预,到2025年疟疾病例将会急剧增加。非洲领导人疟疾联盟的主要负责人Melanie Renshaw指出,停止预防措施会迅速导致疟疾回到甚至超过预防前的水平。

    发布时间: 2025-05-14

  • 67. 新冠病毒感染与冠状动脉斑块快速生长及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相关
    AI智能小编
    根据《Radiology》上发表的新研究,SARS-CoV-2(新冠病毒)感染与冠状动脉斑块快速生长及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相关。尽管新冠病毒感染最初表现为急性肺损伤和呼吸衰竭,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其会引起极端炎症反应,从而影响心血管系统。这种系统性炎症的影响不仅限于感染后的第一个月,还会导致高死亡率和不良预后。 研究利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评估冠状动脉炎症,分析了2018年9月至2023年10月期间的803名患者数据。其中,329名患者在新冠疫情前接受检查,474名患者在疫情期间接受检查,25名患者在检查前感染了新冠病毒。结果显示,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的斑块体积增长更快,高风险斑块和冠状动脉炎症发生率更高(分别为20.1%对15.8%和27%对19.9%)。这些感染者发生靶病变失败的风险也更高(10.4%对3.1%),表明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增加。 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后的炎症可能导致斑块持续增长,特别是在高风险的非钙化斑块中。感染者在一年内发生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中风的风险增加,这些影响在感染后持续存在,不受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合并症的影响。因此,研究建议针对这些患者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以应对其心血管风险。预计随着大多数感染者从急性感染中恢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负担将加重。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考原文:SARS-CoV-2Infection Association with Atherosclerotic Plaque Progression at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and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Radiology (2025)。

    发布时间: 2025-02-26

  • 68. 新冠感染与儿童和青少年的肾脏风险有关
    张玢
    研究发现,感染SARS-CoV-2的21岁以下患者面临各种不良肾脏结局的风险增加,包括新发慢性肾脏病(CKD)和肾功能恶化。已有CKD或急性肾损伤(AKI)的患者面临更严重的不良结局风险,如透析或肾移植。 研究者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使用来自美国19家健康机构的数据,评估儿科患者感染SARS-CoV-2后急性肾损伤表现的风险。研究包括1,900,146名儿童和青少年(平均年龄8.2岁,女性占49.0%),其中487,378人感染了COVID-19,1,412,768人未感染。SARS-CoV-2感染通过实验室检测结果或相关临床诊断确认。 结局指标包括感染后28-729天内新发CKD II期或更高(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值<90 mL/min/1.73m2)或III期或更高(eGFR值<60 mL/min/1.73m2)。对已有CKD的患者,考察了复合肾脏事件,包括肾移植、长期肾透析、eGFR下降至少50%、终末期肾病诊断或eGFR≤15 mL/min/1.73m2。 主要发现: SARS-CoV-2感染与28至729天内新发CKD II期或更高的风险增加相关(风险比[HR],1.17;95% CI,1.12-1.22)。 感染患者28-729天内CKD III期或更高的风险也升高(HR,1.35;95% CI,1.13-1.62),以及未恢复到eGFR≥60 mL/min/1.73 m2的CKD III期或更高风险(HR,1.35;95% CI,1.15-1.59)。 已有CKD的患者在28-179天(HR,1.15;95% CI,1.04-1.27)和180-729天(HR,1.14;95% CI,1.06-1.22)内复合肾脏结局风险增加,eGFR下降至少30%的风险也增加。 急性SARS-CoV-2感染期间出现AKI的患者在急性后早期和晚期阶段复合结局和eGFR下降≥50%的风险增加。 研究结果表明,SARS-CoV-2感染与不良肾脏结局的风险增加相关,特别是对于已有CKD或急性期AKI的儿童,强调了长期监测受COVID-19影响的儿童和青少年肾脏健康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 2025-05-14

  • 69. 欧洲11例输入性mpox 1型病例,主要轻微
    AI智能小编
    昨天,欧洲疾病控制中心(ECDC)发布了一份关于欧洲地区输入性mpox分支1病例的概述。该病毒分支目前在刚果民主共和国(DRC)引起广泛爆发,与导致全球男男性行为者(MSM)感染的猴痘病毒2不同。自2024年8月以来,欧洲已报告11例轻微病例,尽管1系病毒被认为比2系更具传染性和致病性。欧洲的第一例病例于2024年8月在瑞典报告。德国有7例病例,比利时在2024年12月报告了2例,法国本月报告了1例。部分病例反映了家庭传播,儿童通过接触感染病毒的家庭成员而感染。类似情况也在中国和英国出现。 ECDC表示,对人群的整体风险仍然很低。传播MPX需要密切的身体接触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尽管关于MPXV I型变种引起的猴痘严重程度存在不确定性,但大多数人症状轻微到中度,并可完全康复。 此外,英国卫生安全局(HSA)发布了猴痘1型接触者追踪指南。一旦确认患者为I型天花病例,应识别在感染期间与患者有过接触的所有人。HSA将接触级别分为高、中、低三级,对应不同的暴露风险。

    发布时间: 2025-04-25

  • 70. 东非首次大规模SMC试验在乌干达取得成功
    AI智能小编
    季节性疟疾化学预防(SMC)已成为疟疾控制的关键干预措施,截止2022年,该方法在西非萨赫勒地区保护了超过4900万儿童。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在疟疾病例发生率超过60%的地区使用SMC,并在传播季节每名儿童至少发作0.1次的情况下实施。然而,在东非和南部非洲,SMC的实施受到限制,部分原因是对磺胺多辛-乙胺嘧啶(SP)耐药性的担忧。 在《柳叶刀传染病》本期中,Anthony Nuwa及其同事报告了乌干达卡拉莫贾地区的首次大规模SMC试验结果。这项三臂、开放标签、非劣效性和优效性、整群随机对照试验在高SP耐药性地区比较了五个月周期的SPAQ与二氢青蒿素-哌喹(DHAP)的疗效。研究采用了创新设计,包括SPAQ与DHAP之间的非劣效性测试,以及对照组优效性测试,涉及427个村庄,详细随访了3629名儿童以评估主要终点:快速诊断测试或显微镜检查证实的临床疟疾。 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证据,有助于解决东非和南部非洲地区疟疾预防中的药物耐药性问题,并可能推动新的防治策略的制定和应用。

    发布时间: 2025-02-26

  • 71. 新冠感染与儿童和青少年的肾脏风险有关
    AI智能小编
    研究发现,感染SARS-CoV-2的21岁以下患者,尤其是已有慢性肾脏病(CKD)或急性肾损伤(AKI)的患者,面临更高的不良肾脏结局风险。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者评估了美国19家健康机构的1,900,146名儿童和青少年在感染COVID-19后急性肾损伤表现的风险。结果显示,感染SARS-CoV-2与28至729天内新发CKD II期或更高(HR,1.17;95%CI,1.12-1.22)和III期或更高(HR,1.35;95%CI,1.13-1.62)的风险增加有关。对于已有CKD的患者,在感染后的28-179天和180-729天内复合肾脏结局风险显著增加(HR分别为1.15和1.14;95%CI,1.04-1.27和1.06-1.22),包括eGFR下降至少30%的风险。急性感染期间出现AKI的患者在急性后早期和晚期阶段的复合结局和eGFR下降≥50%的风险也显著增加。研究强调了对受COVID-19影响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长期肾脏健康监测的重要性。 研究揭示感染SARS-CoV-2的儿童和青少年面临新发慢性肾脏病(CKD)和肾功能恶化等不良肾脏结局的风险增加,特别是已有CKD或急性肾损伤(AKI)的患者

    发布时间: 2025-05-14

  • 72. 巴洛沙韦治疗减少流感病毒传播
    张玢
    巴洛沙韦马波西酯(巴洛沙韦)可迅速减少流感病毒的排出量,这表明它可能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关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的研究尚未显示出足够证据表明其能够防止病毒传播给接触者。一项多国家参与的 3b 期试验,以评估单剂量巴洛沙韦治疗在减少流感从索引患者(先发病例)传播至家庭接触者方面的疗效。年龄在 5 至 64 岁的流感检测呈阳性的索引患者按 1:1 的比例被随机分配,在症状出现后的 48 小时内接受巴洛沙韦或安慰剂治疗。主要终点是索引患者的流感病毒在第 5 天前传播至家庭接触者的情况。首个次要终点是索引患者的流感病毒在第 5 天前传播并导致接触者出现症状的情况。 总体而言,在 2019 年至 2024 年流感季节期间,共招募了 1457 名索引患者和 2681 名家庭接触者;726 名索引患者被分配到巴洛沙韦组,731 名被分配到安慰剂组。在第 5 天前,经实验室确认的流感病毒传播率,巴洛沙韦组显著低于安慰剂组(校正后发生率分别为 9.5% 和 13.4%;校正后优势比为 0.68;95.38% 置信区间 [CI] 为 0.50 至 0.93;P = 0.01),校正后相对风险降低了 29%(95.38% 置信区间为 12% 至 45%)。在第 5 天前,导致接触者出现症状的流感病毒传播的校正后发生率,巴洛沙韦组为 5.8%,安慰剂组为 7.6%;然而,这一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校正后优势比为 0.75;95.38% 置信区间为 0.50 至 1.12;P = 0.16)。在随访期间,巴洛沙韦组有 7.2%(95% 置信区间为 4.1% 至 11.6%)的索引患者出现了耐药病毒;在家庭接触者中未检测到耐药病毒。未发现新的安全性问题。 与安慰剂相比,单次口服剂量的巴洛沙韦治疗可使流感病毒传播至密切接触者的发生率更低。(本研究由 F. 霍夫曼 - 罗氏公司等资助;CENTERSTONE 临床试验注册号:NCT03969212。)

    发布时间: 2025-05-14

  • 73. 欧盟/欧洲经济区在传染病防治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张玢
    根据模型估算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23年,欧盟/欧洲经济区的新增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下降了35%,从每10万人中的5.9人降至每10万人中的3.8人。同时,结核病(TB)发病率也下降了35%,从2015年的每10万人中的13.1人降至2023年的每10万人中的8.5人。尽管在这两个疾病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均未能达到2025年的中期目标,即在2010年基础上减少75%的HIV发病率和在2015年基础上减少50%的TB发病率。 目前没有数据可以衡量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发病率的影响目标进展,但监测数据显示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有所增加。同样,虽然缺乏对性传播感染(STIs)发病率的估算,但监测数据显示梅毒和淋病的新病例在欧盟/欧洲经济区有所增加。 预防措施的实施在整个地区都有进展,但所有指标的进展都低于预期目标。到2023年底,欧盟/欧洲经济区共有16万人报告使用暴露前预防(PrEP)来预防HIV感染,比2022年增加了3万人。然而,没有关于可能感染HIV的人群的数据,难以评估最需要PrEP的人是否实际得到了PrEP。关于通过共用受污染针具传播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预防,五个国家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每年为每位注射吸毒者分发200个针具和注射器的目标,十五个国家达到了40%的阿片类药物使用者接受阿片类激动剂治疗的目标。对于乙型肝炎,有11个国家达到了95%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覆盖率目标。没有数据评估HIV感染者和儿童的TB预防治疗覆盖率的进展情况。 总的来说,尽管在某些健康领域取得了进展,但欧盟/欧洲经济区在实现各项疾病预防和控制目标方面仍面临挑战。

    发布时间: 2025-05-14

  • 74. 第5周疫情概况:流感下降,新冠病毒稳定,RSV低水平循环
    AI智能小编
    第5周的疫情概况如下: 1. **流感**:整体活动水平下降,大多数指标处于中等活动水平。然而,B型流感有所增加。流感阳性率下降至14%,住院率为每10万人6.40例,全科医生咨询率降至每10万人13.9例。2024至2025季流感疫苗接种报告显示,截至1月26日,65岁以下临床风险群体接种率为39.7%,孕妇为34.8%,65岁及以上人群为74.6%,2岁和3岁儿童分别为41.4%和43.2%。 2. **新冠病毒感染**:活动水平稳定,医院环境中的阳性率平均为2.5%。住院率为每10万人1.15例,ICU入院率为每10万人0.03例。北西地区的医院入院率最高,增至每10万人1.79例,85岁及以上人群的医院入院率最高,达到每10万人13.84例。65岁以下临床风险群体的接种率为23.6%,65岁及以上人群的接种率为59.3%。 3.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活动水平下降,阳性率降至2.5%,住院率降至每10万人1.06例。人偏肺病毒(hMPV)实验室测试阳性率略有上升,从3.8%增至4.2%。 4. **诺如病毒**:第4周的报告数比前两周高出15%,总报告数比同期5季平均高出114.5%,主要影响65岁及以上成人。GII.17型增加,但目前无证据表明其导致更严重疾病。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易导致脱水,尤其是儿童、老人和免疫低下人群,应多补充水分。 详细信息可参阅相关监测报告:[流感、新冠肺炎和RSV](https://www.gov.uk/government/statistics/national-flu-and-covid-19-surveillance-reports-2024-to-2025-season) 和 [诺如病毒](https://www.gov.uk/government/statistics/national-norovirus-and-rotavirus-surveillance-reports-2024-to-2025-season)。

    发布时间: 2025-02-26

  • 75. COVID-19大流行期间美国少数族裔死亡率显著上升
    AI智能小编
    2024年10月12日,马萨诸塞州总司令布莱姆领导的研究小组在《JAMA Network Open》上报告称,COVID-19大流行期间美国全因死亡率过高对几个少数群体造成了不成比例的影响。研究分析了2020年3月至2023年5月期间美国所有全因死亡案例,按种族描述了总体和特定年龄的死亡率特征,并评估了这些差异是否反映了大流行前的种族差异变化。 结果显示,大流行期间发生了超过138万例全因超额死亡,相当于约2300万年的潜在寿命损失(YPLL)。具体来说,黑人、西班牙裔、美洲印第安人或阿拉斯加原住民(AIAN)、夏威夷原住民和其他太平洋岛民的超额死亡率较高。其中,25至64岁成年人的相对增幅最大,尤其是AIAN(1.45)、西班牙裔(1.40)和夏威夷原住民或其他太平洋岛民(1.39)。 尽管AIAN、黑人等少数族裔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高,但他们在超额死亡人数中占较大比例。例如,2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黑人仅占人口的13.8%,但占超额死亡人数的51.1%。研究还发现,与亚洲人和白人相比,这些少数族裔的死者平均和中位年龄更年轻。 总的来说,COVID-19大流行对美国社会的全因死亡率和特定种族群体造成了显著影响,尤其是在25至64岁的年轻人群体中,这一现象预示着持久的下游后果。

    发布时间: 2025-02-26

  • 76. 长新冠、ME/CFS患者和对照组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张玢
    这篇论文研究了长新冠(Long COVID)、肌痛性脑脊髓炎/慢性疲劳综合征(ME/CFS)患者以及健康对照人群中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的患病率。 研究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参与者完成了国际创伤问卷(ITQ),这是一个自我报告量表,用于评估PTSD和CPTSD的症状。参与者在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期间通过社交媒体招募,并在西苏格兰大学拉纳克郡校区实验室完成问卷。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用于比较各组之间的患病率差异。 长新冠患者中PTSD患病率为5%,CPTSD患病率为33%;ME/CFS患者中PTSD患病率为0%,CPTSD患病率为20%;健康对照中PTSD和CPTSD患病率均为0%。长新冠患者在所有PTSD和DSO项目上的得分均高于健康对照,ME/CFS患者在所有DSO项目上的得分也高于健康对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长新冠和ME/CFS患者在PTSD和CPTSD的总体症状得分上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5)。 研究表明,长新冠患者的PTSD和CPTSD患病率高于ME/CFS患者和健康对照。这些发现提示长新冠和ME/CFS患者在心理健康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可能需要康复计划或日常生活和工作方面的支持。未来研究应关注更大样本量的研究,并开发针对病毒感染后状况的心理健康支持策略。

    发布时间: 2025-05-14

  • 77. 美国马萨诸塞州建立监测牛奶中甲型流感H5N1病毒的方法
    张玢
    该文描述了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建立监测奶牛乳汁中高致病性禽流感A(H5N1)病毒的方法。研究团队迅速开发和优化了基于PCR的检测和测序协议,使用214份来自20个州的零售乳汁样本进行方法开发,发现数字PCR在检测H5N1病毒浓度方面具有更高的灵敏度。通过建立这些方法,研究团队支持创建了一个全州范围的监测计划,每月对马萨诸塞州所有奶牛场的混合乳汁样本进行检测,至今结果均为阴性。文献还提供了工作流程和建议,为其他实验室快速验证和实施H5N1监测提供了框架。

    发布时间: 2025-04-25

  • 78. 研究显示nirsevimab对RSV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张玢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今天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版(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预防性药物Nirsevimab(Beyfortus)对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住院治疗和严重疾病具有实质性的保护作用。测试阴性病例对照研究使用了耶鲁大学纽黑文卫生系统的住院、门诊和急诊科数据,以评估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5月9日期间,RSV单克隆抗体药物对3090名婴儿的疗效。

    发布时间: 2025-05-14

  • 79. Moderna的mRNA-1083复合疫苗的第三阶段试验结果
    AI智能小编
    Moderna在JAMA上发布了其mRNA-1083联合季节性流感和COVID疫苗的3期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在50岁及以上成人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良好 《JAMA》杂志昨日发布了一项关于Moderna的mRNA-1083复合疫苗的第三阶段试验结果,该疫苗针对50岁及以上成人,将季节性流感和COVID-19疫苗结合。mRNA-1083疫苗包含Moderna用于季节性流感的mRNA-1010和用于对抗Omicron XBB.1.5的新一代COVID-19候选疫苗mRNA-1283。试验共招募了8015名参与者,分为两个年龄组(65岁及以上和50至64岁),随机分配接受mRNA-1083加安慰剂或共同接种授权的四价季节性流感疫苗和COVID-19疫苗。 结果显示,与标准的季节性流感和COVID-19疫苗相比,mRNA-1083复合疫苗在免疫反应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效力,且没有发现严重的安全问题。然而,接种mRNA-1083的参与者在不良反应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上数值上较高。研究指出,mRNA平台开发复合疫苗有诸多优势,包括避免鸡蛋适应相关变化以及更广泛的免疫和T细胞反应。 Moderna首席执行官Stephane Bancel表示,复合疫苗有可能减少呼吸系统病毒对卫生系统和制药行业的负担。

    发布时间: 2025-05-14

  • 80. 在非洲“ 25年来最糟糕的时刻”,疟疾正准备卷土重来。
    张玢
    美国削减国际援助在抗击疟疾的斗争中是最糟糕的时刻,非洲面临着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最严峻的挑战。Frank Burkybile报道了一个生活在恐惧中的社区。 在2000年,疟疾在全球造成了近百万人的死亡,其中90%的病例和死亡发生在非洲。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努力——得益于美国和其他国际捐助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大幅减少了疟疾的死亡人数,拯救了数百万条生命。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自2000年以来,避免了22亿疟疾病例和1270万死亡。然而现在,这些进展正在逐渐瓦解。 东非正面临着一个可能颠覆数十年疟疾控制努力的三重威胁:日益增长的药物抗性、抗杀虫剂蚊子的传播,以及新入侵物种Anopheles stephensi的出现。这些威胁在美国政府突然撤资疟疾项目1的背景下出现,可能导致这种疾病的致命反弹。专家警告,如果没有紧急干预,2025年疟疾病例将会急剧增加。 非洲领导人疟疾联盟的主要负责人Melanie Renshaw说:“关于疟疾的问题是,它会迅速反弹。当你停止进行疟疾预防时,你可以很快看到它回到比预防开始前更高的水平——甚至在一个疟疾季节内。”

    发布时间: 2025-05-14

  • 81. 德克萨斯州宣布出现更多麻疹病例,包括达拉斯地区的首例病例
    张玢
    德克萨斯州卫生服务部(TDSHS)今天报告称,自5月9日上次更新以来,新增了8例麻疹病例,其中包括达拉斯地区的首例两例病例,这些病例与西德克萨斯州的大规模爆发有关。 此外,TDSHS表示,达拉斯地区的病例现在与以加恩县为中心的大规模爆发有关,这些病例来自科林县和罗克沃尔县。科林县位于达拉斯东北部,是普莱诺的所在地,而罗克沃尔县位于达拉斯东北约32英里处。 上周,官员们表示,由于自最后一名患者具有传染性以来已经过去了两个潜伏期,他们将加尔萨县和林恩县从活跃传播县名单中移除。 今天报告的新病例使德克萨斯州的爆发总数从32个县增加到717例。该州还报告了15例病例,这些病例分布在西德克萨斯州爆发范围之外的各个县。 休斯顿废水采样显示早期预警 在其他德克萨斯州麻疹发展情况中,贝勒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描述了他们如何在两名旅行者出现症状之前,在休斯顿废水样本中检测到麻疹病毒。他们在《美国公共卫生杂志》上报告了他们的发现。 废水监测计划还涉及休斯顿卫生部门和来自其他两所大学的学者,他们在1月7日收集的两个休斯顿水处理厂的样本中检测到麻疹,远早于1月17日调查确认两名旅行者感染麻疹。这些旅行者居住在水处理厂服务的同一区域。 研究人员表示,为了进行比较,同一区域在之前的31个月监测中,821个废水样本均为阴性。

    发布时间: 2025-05-14

  • 82. 美国资金削减后艾滋病和结核病耐药性的威胁
    张玢
    这篇论文警告称,美国削减全球健康资助项目(如USAID和PEPFAR)可能导致艾滋病和结核病药物耐药性增加,进而引发耐药性流行,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若资金暂停持续,结核病病例将激增,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也将大幅上升。论文呼吁迅速恢复资助活动并加强耐药性监测,以防止耐药性感染的上升,保护全球健康。;

    发布时间: 2025-05-14

  • 83. 新冠感染与儿童和青少年的肾脏风险有关
    AI智能小编
    研究发现,感染SARS-CoV-2的21岁以下患者面临新发慢性肾脏病(CKD)和肾功能恶化等不良肾脏结局的风险增加,已有CKD或急性肾损伤(AKI)的患者风险更严重 研究发现,感染SARS-CoV-2的21岁以下患者,尤其是已有慢性肾脏病(CKD)或急性肾损伤(AKI)的患者,面临更高的不良肾脏结局风险。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者评估了美国19家健康机构的1,900,146名儿童和青少年在感染COVID-19后急性肾损伤表现的风险。结果显示,感染SARS-CoV-2与28至729天内新发CKD II期或更高(HR,1.17;95%CI,1.12-1.22)和III期或更高(HR,1.35;95%CI,1.13-1.62)的风险增加有关。对于已有CKD的患者,在感染后的28-179天和180-729天内复合肾脏结局风险显著增加(HR分别为1.15和1.14;95%CI,1.04-1.27和1.06-1.22),包括eGFR下降至少30%的风险。急性感染期间出现AKI的患者在急性后早期和晚期阶段的复合结局和eGFR下降≥50%的风险也显著增加。研究强调了对受COVID-19影响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长期肾脏健康监测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 2025-05-14

  • 84. 欧盟/欧洲经济区在传染病防治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AI智能小编
    根据模型估算,2010-2023年欧盟/欧洲经济区HIV和TB发病率均下降35%,但未达2025年中期目标;PrEP使用增加,部分国家实现针具分发和阿片类治疗目标,乙肝疫苗接种覆盖率达标,但整体进展低于预期 从2010年到2023年,欧盟/欧洲经济区的新增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下降了35%,结核病(TB)发病率也下降了35%。然而,这两个疾病的控制情况未能达到2025年的中期目标。虽然在HIV预防方面,暴露前预防(PrEP)使用人数有所增加,但无法评估最需要PrEP的人群是否实际获得预防措施。关于通过共用受污染针具传播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预防,只有五个国家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目标。此外,十五个国家的阿片类药物使用者接受治疗的比例达到了40%,11个国家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覆盖率达到了95%。但是,没有数据评估HIV感染者和儿童的TB预防治疗覆盖率进展情况。总体来看,尽管在某些健康领域取得了进展,但欧盟/欧洲经济区在实现疾病预防和控制目标方面仍面临挑战。

    发布时间: 2025-05-14

  • 85. Molnupiravir对COVID-19长期结局的影响
    AI智能小编
    PANORAMIC试验的随访分析显示,molnupiravir在治疗COVID-19方面,对长期健康结局有显著影响。研究主要针对50岁以上和有合并症的成年人,这些参与者在确诊后5天内开始接受molnupiravir或常规护理。主要结果显示,molnupiravir组的恢复时间缩短,3个月和6个月后,自我报告的健康状况评分、严重和持续症状发生率均有所改善。 具体来说,molnupiravir组在3个月和6个月时的严重症状(如发烧、咳嗽等)发生率分别降低了1.6%和1.9%,需治疗人数(NNT)分别为62.5和52.6。与常规护理组相比,molnupiravir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了1.08和1.09,健康状况评级也有相应提升。此外,3个月和6个月时,医疗保健使用率分别减少了1.4%和0.5%。 6个月时,molnupiravir组的症状持续性存在显著差异,报告的休假时间也较少。整体来看,molnupiravir在接种疫苗的人群中,对减少COVID-19相关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开放标签设计的局限性,绝对差异较小,需要较高的治疗人数(NNT)。

    发布时间: 2025-02-26

  • 86. 马里率先采用新型混合疫苗接种方法抗击疟疾
    张玢
    2025年4月25日世界疟疾日之际,马里共和国在政府、Gavi疫苗联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共同支持下,率先推出全球首个疟疾疫苗混合交付模式,成为非洲第20个将疟疾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国家。该模式创新性地将疫苗接种分为常规与季节性两阶段:前三次剂量按月龄常规接种,第四、五次剂量则提前至次年5-6月疟疾高发季前集中接种,以精准匹配高危期防控需求。这一策略基于马里本土研究数据,旨在通过强化免疫时机最大化疫苗保护效果。数据显示,2023年马里承担了全球3.1%(815万例)的疟疾病例和2.4%(14,328例)的死亡病例,位列全球疟疾负担最重国家前11位,且2019-2023年病例数激增140万例,凸显防控紧迫性。首批92.78万剂R21/Matrix-M疫苗已覆盖该国五大地带19个优先区,包括Kayes、Koulikoro等疟疾高发区域,计划通过季节性接种降低儿童感染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非洲地区持续承担全球94%的疟疾病例和95%的死亡,而Gavi首席执行官Sania Nishtar强调,当前全球疟疾疫苗项目正面临2026-2030年战略期资金缺口,需持续投入以确保公平覆盖。此次马里模式不仅为高负担国家提供可复制的防控模板,更凸显疫苗研发(如RTS,S和R21疫苗)与卫生体系改革的协同必要性,为全球消除疟疾目标注入新动能。

    发布时间: 2025-05-14

  • 87. 研究估计75%的RSV疫苗在老年人中有效,预测不良结果的风险
    张玢
    两项新研究强调了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在美国成年人中的影响。第一项研究估计2023-24年呼吸病毒季节中,针对老年人的RSV疫苗效力(VE)为75%,另一项研究表明,依赖氧气的慢性肺病RSV患者无论年龄组别,都有较高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入住和急性器官衰竭风险。 第一项研究由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使用测试阴性病例对照设计评估RSVPreF3+AS01(GSK公司生产的Arexvy)和RSVPreF(辉瑞公司生产的Abrysvo)对60岁及以上成人的RSV感染、急诊或住院的疫苗效力。研究发现,在787,822名检测RSV的参与者中,6.8%呈阳性,其余为阴性对照。总共有2.4%的RSV患者和9.1%的对照组接种了疫苗。估计疫苗效力为75.1%(95%置信区间:73.6%-76.4%),对60至74岁和7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以及急诊或住院的效力相似。免疫系统受损患者的疫苗效力从60至74岁的67.0%(95%置信区间:62.6%-70.9%)到75岁及以上的73.1%(95%置信区间:69.9%-76.0%)。最低的疫苗效力出现在接受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60至74岁为29.4%(95%置信区间:3.5%-48.4%),75岁及以上为44.4%(95%置信区间:1.0%-68.8%)。 第二项研究指出,依赖氧气的慢性肺病患者,无论年龄组别,都有较高的ICU入住和急性器官衰竭风险。这些发现进一步强调了RSV疫苗在老年人群体中的重要性。美国于2023年首次批准并推荐为老年人接种RSV疫苗,并在2024年修订指南,建议所有7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和60至74岁有严重疾病风险的成年人接种一剂疫苗。

    发布时间: 2025-05-14

  • 88. 安哥拉在WHO支持下加强了消灭霍乱的行动
    AI智能小编
    安哥拉面临霍乱爆发,采取紧急措施并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合作,加强应对行动,包括部署快速反应小组、培训卫生人员、建立治疗中心、提供安全饮用水和开展疫苗接种。未来计划整合策略,改善医疗护理、饮用水安全及卫生实践,以预防未来爆发,保障公共健康。 安哥拉目前正面临霍乱爆发,为了应对这一紧急情况,安哥拉政府已采取多项措施,并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合作,共同遏制疫情扩散。具体措施包括部署快速反应小组、培训卫生人员、建立治疗中心、提供安全饮用水和开展疫苗接种。此外,WHO也承诺支持安哥拉,通过综合干预措施应对霍乱疫情,并帮助加强当地卫生系统和长期应急准备。未来,安哥拉计划整合多方策略,改善医疗护理、饮用水安全及卫生实践,以预防类似爆发,提高公共健康水平。

    发布时间: 2025-05-14

  • 89. 研究发现核衣壳抗体增强检测方法可识别SARS-CoV-2再感染
    AI智能小编
    到2023年底,超过85%的美国成年人感染了SARS-CoV-2。为持续监测和评估免疫力,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通过检测核衣壳(N)抗体增强来识别再感染的方法。该方法在总免疫球蛋白检测基础上,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确定了最佳比率为>1.43,具有87.1%的敏感性和96.0%的特异性。当优先考虑特异性时,最佳比率为>2.33,对应的敏感性为75.3%,特异性为99.3%。对于再感染前抗N反应性较高的捐赠者,敏感性有所下降。通过稀释测试扩大检测动态范围,在最高反应性组中(再感染前信号截止比>150),敏感性从38.8%提高到66.7%。该研究表明,纵向检测N抗体可有效识别再感染,并估计献血者群体的总感染发生率。

    发布时间: 2025-04-24

  • 90. WHO宣布刚果猴痘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I智能小编
    2024年8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宣布,根据2005年《国际卫生条例》(IHR),刚果民主共和国(DRC)及其邻国的猴痘疫情被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这是WHO的最高级别警报。此前一天,非洲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Africa CDC)也宣布进入大陆安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CS),这是该组织首次宣布区域卫生紧急状态。这些及时的声明和措施,包括在疫情未波及高收入国家之前就发出警报,可能为基于团结和公平原则的全球资源调动提供历史性机会。 猴痘I 分支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已流行十多年,病例逐年增加。特别是2023年,由于遗传独特且传播性更强的Ib 分支亚型的推动,病例急剧上升。截至2024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已报告超过15,600例病例和537例死亡。然而,由于监测、检测和接触者追踪不足,实际病例数可能被低估。

    发布时间: 2025-02-26

  • 91. 南苏丹确诊首例猴痘病例,卫生部启动应急响应
    AI智能小编
    2025年2月7日,南苏丹卫生部宣布在朱巴中部赤道州爆发猴痘疫情。这一决定是在国家公共卫生实验室确认一例猴痘病例后做出的。首例病例于2月6日在朱巴的古德勒医院报告,患者是一名居住在朱巴库普里营地的乌干达人。目前该确诊病例已被隔离并在古德勒医院接受治疗。 南苏丹卫生部副部长詹姆斯·霍斯·迈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来自国家和次国家层面的专家团队、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其他合作伙伴已经动员起来,开展详细的现场调查,列出所有接触者,并确保密切跟踪。他还呼吁民众保持冷静,遵循政府采取的安全措施,阻止猴痘在南苏丹的传播。 WHO驻南苏丹代表亨弗里·卡兰加博士赞扬了卫生部宣布疫情的决定,并强调WHO将继续协助南苏丹政府和合作伙伴加强疾病监测,改善应对协调,并确保物资供应。在WHO的支持下,卫生部已启动公共卫生紧急行动中心,并按照WHO指南协调应对猴痘疫情。南苏丹已指派事件管理人员和关键卫生官员监控五个主要入境点,以监测高风险邻国的疑似猴痘病例。所有医疗保健提供者都在接受识别和应对猴痘症状的培训。 此外,南苏丹已建立实验室网络,并对141例疑似病例的样本进行了检测。新的检测方法已实施,通过外部质量检查确保结果准确,最近的测试显示了100%的成功率。40名临床医生接受了猴痘病例管理培训,以确保有效治疗并增强应对准备。 迈部长还呼吁社区采取良好和安全的行为,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使用个人防护设备,保持手部卫生和呼吸道礼仪,隔离感染患者,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并在食用含有新鲜动物肉类的食物前煮熟。他还呼吁卫生工作者保持警惕,对猴痘保持高度怀疑,遵守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报告疑似病例以供进一步调查。

    发布时间: 2025-02-26

  • 92. 坦桑尼亚宣布马尔堡病毒病疫情结束
    张玢
    达累斯萨拉姆-坦桑尼亚今天宣布马尔堡病毒病疫情结束,自2025年1月28日最后一名确诊病例死亡以来,42天内没有记录到新的病例。这次疫情记录了两例确诊病例和八例可能病例(全部死亡),是该国经历的第二次疫情。2025年1月20日宣布的这次疫情和2023年的疫情都发生在东北部的卡盖拉地区。为了应对最新的疫情,坦桑尼亚卫生..

    发布时间: 2025-05-14

  • 93. 猴痘病毒:危险的病毒株获得了通过性传播的能力
    AI智能小编
    研究表明更具毒性的猴痘病毒分支I毒株已获性传播能力,刚果(金)现相关疫情,世卫等关注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或面临新挑战 近期研究显示,一种称为分支I的猴痘病毒毒株获得了通过性接触传播的能力,这引发了研究人员的担忧。这种毒株比2022年全球疫情的主要毒株(分支II)毒性更强,历史上在中非地区仅引发过小规模疫情,但未有无性传播记录。然而,自2023年底以来,刚果民主共和国(DRC)报告了多例似乎通过性接触传播的分支I型猴痘病毒感染,其中约30%的确诊感染者为性工作者。 猴痘病毒可引起皮肤病变,严重时致命,并在多个非洲国家的野生动物中持续存在。2017年,尼日利亚首次爆发大规模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疫情,由毒性较小的分支II型引起。新的性传播能力可能会显著加快病毒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加大疫情扩散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其他国际卫生机构正在密切关注这一情况,并计划加强病毒监测和疫苗分配。科学家们继续研究该病毒的传播特性与防控措施,以应对可能的疫情暴发,这表明猴痘病毒的传播方式变化可能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新挑战。

    发布时间: 2025-05-14

  • 94. WHO加强埃塞俄比亚甘贝拉地区的霍乱应对工作
    张玢
    埃塞俄比亚甘贝拉—世界卫生组织(WHO)加强了应对措施,以抗击埃塞俄比亚甘贝拉地区爆发的霍乱疫情,该疫情已导致1200多人感染。疫情于2月11日在阿科博县首次发现,现已蔓延至8个县和4个难民营。作为干预措施的一部分,世卫组织已部署了一个专家增援小组,为应对工作提供现场支持,这些专家的工作重点是疫情协调、监测、病例管理、感染预防和控制(IPC)、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WASH)以及卫生部门协调。以及风险沟通和社区参与(RCCE)正在与地区卫生官员密切合作,以简化疫情管理策略并改进应对机制。为确保快速有效的应对,世卫组织为快速反应小组(RRT)的运输提供了便利,并向甘贝拉地区卫生局提供了两轮价值超过10万美元的霍乱治疗物资,以帮助管理不断增加的病例。世卫组织干预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加强病例管理。在世卫组织的财政和技术援助下,受影响地区的85名医护人员接受了霍乱病例管理培训。这种培训的影响已经很明显,治疗结果有了显著改善。例如,阿科博县(Akobo Woreda)的Kankan Health Center在过去一周没有报告任何设施死亡——与疫情爆发初期相比,这是一个显著的成就。为了进一步遏制该疾病,世卫组织实施了一项以社区为基础的干预计划,旨在阻止基层传播。自2月26日以来,在高风险地区部署了快速反应小组(RRT),让社区参与监测、卫生和健康教育。卫生工作者进行了数千次家庭访问,查明和监测疑似病例,并在热点地区设立口服补液点,以确保早治疗。世卫组织还通过分发水处理化学品、设立洗手站和提高社区对霍乱预防措施的认识,加强了卫生宣传工作。此外,还以多种当地语言印制和分发了教育材料,以确保预防信息传达给最脆弱的人群。与南苏丹、埃塞俄比亚公共卫生研究所(EPHI)、甘贝拉地区卫生局和世卫组织国家办事处合作,启动了跨境参与工作,以审查霍乱应对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加强合作。同样,与奥罗莫州、埃塞俄比亚西南部和甘贝拉地区组织了一个区域间参与论坛,以加强周边地区的备灾和监测。此外,世卫组织支持EPHI申请霍乱疫苗,获得了100多万剂疫苗,以帮助控制甘贝拉的疫情。甘贝拉地区卫生局局长Abel Assefa Zugi博士接受了两轮医疗物资,并对世卫组织的及时支持表示感谢。他强调了继续合作的重要性,并保证立即为受影响的人提供治疗。这些物资预计将使1700多名霍乱患者受益,并有助于遏制疾病的蔓延。阿贝尔博士说:“世卫组织在该地区的存在在监督应对、确保有效协调和为各级卫生当局提供战略指导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强调,持续的警惕和干预对于全面控制疫情至关重要。世卫组织甘贝拉和埃塞俄比亚西南地区现场中心协调员Chuol Puok Jock重申了世卫组织支持区域卫生当局管理危机的承诺。干预措施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果。自世卫组织2月26日加强应对以来,重症病例数量明显下降。世卫组织驻埃塞俄比亚代表Owen Laws Kaluwa博士说,每天严重霍乱病例的数量在10天内从55例下降到14例,这表明遏制工作正在发挥作用。卡卢瓦博士补充说:“世卫组织仍然致力于与甘贝拉地区卫生局和其他合作伙伴合作,以防止进一步蔓延,并加强该地区处理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随着抗击霍乱的斗争继续进行,重点仍然是向受影响的人提供即时护理,扩大预防措施,并确保社区有充分的能力保护自己免受疾病的侵害。在世卫组织的持续支持下,当局仍然希望疫情将很快得到控制。

    发布时间: 2025-05-14

  • 95. 欧洲面临自1997年以来最严重的麻疹疫情:新数据
    张玢
    疫情概况: 2024年,欧洲报告了127,350例麻疹病例,是2023年的两倍,也是自1997年以来的最高病例数。 2024年,麻疹导致38人死亡。 麻疹的传播方式与COVID相似,通过飞沫和气溶胶传播。症状包括皮疹、发热,严重时可导致脑炎、肺炎和失明。 感染和死亡率: 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中,麻疹的住院和死亡率较高。在发达国家,每1000至5000例麻疹病例中就有1例死亡。 每个麻疹感染者平均会将病毒传播给12至18人,传染性高于COVID。 疫情原因: COVID疫情影响了人们获取医疗服务的能力,导致常规疫苗接种服务中断,进而降低了麻疹疫苗接种率。 疫苗接种率下降是麻疹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麻疹疫苗两剂接种可提供超过99%的保护率,但欧洲部分国家的疫苗接种率低于80%,甚至低于50%。 疫苗误解: 错误信息影响了疫苗接种率。例如,英国前医生安德鲁·韦克菲尔德在2002年发表虚假数据,声称MMR疫苗会导致自闭症,尽管该论文后来被撤回,但影响持续存在。 应对措施: WHO欧洲区域主任汉斯·克吕热呼吁各国加强疫苗接种工作,确保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以实现群体免疫。 报告强调,需要准确的信息来对抗疫苗误解,控制疫情。 总结: 欧洲正面临自1997年以来最严重的麻疹疫情,主要原因在于疫苗接种率下降和错误信息的传播。迫切需要提高疫苗接种率,确保公众获得准确的信息,以控制疫情蔓延。 如需详细阅读,请访问原网页:Europe faces worst measles outbreak since 1997: New data。

    发布时间: 2025-05-14

  • 96. WHO报告称“社会不公正大规模地剥夺了人们的生命”
    张玢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新报告称,高低收入国家健康差距致寿命缩短数十年,自2008年以来进展不足,提出四大领域14项建议以促进健康公平。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一份关于社会健康公平决定因素的新报告中指出,健康差距导致高低收入国家的预期寿命分别减少了几十年。例如,预期寿命最低的国家的人们平均比预期寿命最高的国家的人少活33年,而贫困国家的儿童在5岁前死亡的可能性是富裕国家的13倍。自2008年以来进展不足,当时WHO的社会健康决定因素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缩小各国之间以及国内生命预期、儿童和孕产妇死亡率差距的2040目标的最终报告。 该报告指出,“社会不公正大规模地剥夺了人们的生命”,并且“糟糕的政策和项目、不公平的经济安排及不良治理”是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报告作者强调,健康和预期寿命因国家、社区、教育水平、种族、收入、性别和残疾状况而异。报告还指出,出生、成长、生活、工作和老龄化的环境条件,以及获得权力、金钱和资源的机会,对可避免的不公平健康差距有强大影响。 报告基于科学和政策咨询小组的输入、委托论文和证据审查、WHO内部三个层次的专业知识,以及通过执行委员会和世界卫生大会与成员国的协商。报告显示在实现社会健康决定因素委员会设定的健康公平目标方面进展不足,并提出了在四个领域的14项行动建议。虽然自2008年以来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依然不足以显著改善健康差距问题。

    发布时间: 2025-05-14

  • 97. 美国政府取消对州和社区卫生部门的新冠研究资金
    张玢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正在取消原已分配给州和社区卫生部门及其他团体用于应对COVID-19的资金。这项涉及114亿美元的拨款取消是特朗普政府自1月以来在联邦卫生机构实施的一系列资金削减中的最新举措。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各州的COVID检测和疫苗接种工作,以及增加训练有素的社区卫生工作者和解决COVID-19健康差异的倡议。 健康与公众服务部(HHS)的一位官员表示,终止通知从3月24日开始。HHS发言人称:“COVID-19大流行已经结束,HHS将不再浪费数十亿美元纳税人的钱来应对美国人几年前就已经摆脱的不存在的大流行。”该发言人还表示,HHS将优先资助符合特朗普总统解决慢性病流行并让美国再次健康起来的指令的项目。 明尼苏达州卫生部门(MDH)是受资金削减影响的机构之一,其2.26亿美元的COVID相关拨款被终止。MDH卫生专员Brooke Cunningham称这一行动“突然且出乎意料”,并表示需要时间来评估所有影响,但这些削减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联邦伙伴在这个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性和混乱使情况变得更糟。 伊利诺伊州卫生官员表示,他们已接到通知,CDC将撤销原承诺给伊利诺伊州公共卫生部门(IDPH)和97个地方卫生部门用于应对COVID及其他传染病(包括麻疹和H5N1禽流感)的1.25亿美元资金。IDPH表示,这些资金原本用于追踪疾病传播的技术、废水监测和加强地方卫生部门。 此外,COVID资金终止不仅限于州和社区卫生部门。据《科学》报道,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的COVID-19相关研究拨款也在被终止过程中。据《自然》报道,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一个承诺投入5.77亿美元用于开发新药治疗COVID-19的项目也被终止。HHS本周还宣布关闭长期COVID研究与实践办公室,尽管HHS部长Robert F. Kennedy Jr.在确认听证会上承诺将继续努力更好地理解和减轻长期COVID的影响。截至2024年3月,大约有1700万美国人报告有长期COVID症状。 详细信息。

    发布时间: 2025-04-25

  • 98. 单剂量奥密克戎XBB.1.5疫苗中期分析显示良好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AI智能小编
    《柳叶刀感染病学》杂志中,卡蒂亚·阿尔维斯及其同事报告了一项关于单剂量奥密克戎XBB.1.5 SARS-CoV-2重组刺突蛋白疫苗NVX-CoV2601的中期分析,评估了其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该疫苗作为异源加强剂接种。研究为单臂2/3期,招募了来自美国30个中心、年龄在18岁或以上且至少接种过三剂mRNA-1273或BNT162b2的参与者。主要终点是NVX-CoV2601与历史对照组(基于原型病毒的疫苗NVX-CoV2373)相比,基线调整的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s)的优越性和第28天的血清反应率非劣效性。

    发布时间: 2025-02-26

  • 99. 东非首次大规模SMC试验在乌干达取得成功
    AI智能小编
    季节性疟疾化学预防(SMC)已成为疟疾控制的关键干预措施,截止2022年,该方法在西非萨赫勒地区保护了超过4900万儿童。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在疟疾病例发生率超过60%的地区使用SMC,并在传播季节每名儿童至少发作0.1次的情况下实施。然而,在东非和南部非洲,SMC的实施受到限制,部分原因是对磺胺多辛-乙胺嘧啶(SP)耐药性的担忧。 在《柳叶刀传染病》本期中,Anthony Nuwa及其同事报告了乌干达卡拉莫贾地区的首次大规模SMC试验结果。这项三臂、开放标签、非劣效性和优效性、整群随机对照试验在高SP耐药性地区比较了五个月周期的SPAQ与二氢青蒿素-哌喹(DHAP)的疗效。研究采用了创新设计,包括SPAQ与DHAP之间的非劣效性测试,以及对照组优效性测试,涉及427个村庄,详细随访了3629名儿童以评估主要终点:快速诊断测试或显微镜检查证实的临床疟疾。 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证据,有助于解决东非和南部非洲地区疟疾预防中的药物耐药性问题,并可能推动新的防治策略的制定和应用。

    发布时间: 2025-02-26

  • 100. 本周四个国家新增脊髓灰质炎病例,德国环境检测增多
    AI智能小编
    本周全球消除脊髓灰质炎倡议(GPEI)报告了四个国家出现新的脊髓灰质炎病例,始于2024年底。巴基斯坦新增2例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1型(WPV1)病例,使2024年累计病例数达到68例,最近病例出现在开伯尔-普什图省和信德省。乍得、埃塞俄比亚和尼日利亚均报告了疫苗衍生型脊髓灰质炎新病例。乍得本周报告3例,2024年累计29例;埃塞俄比亚报告7例,累计27例;尼日利亚记录1例,累计94例。这些疫苗衍生病例均由循环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2型(cVDPV2)引起。德国在环境检测中发现更多cVDPV2阳性样本,共11个,采集于11月和12月,分别来自波恩、北莱茵-威斯特法伦、萨克森和巴伐利亚。

    发布时间: 2025-02-26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