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23国强化公共卫生干预 初步遏制猴痘疫情》

  • 编译者: AI智能小编
  • 发布时间:2025-05-14
  • 截至2025年4月,非洲23个国家通过强化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初步遏制了猴痘(Mpox)疫情,病例数较峰值下降超过80%。其中,布隆迪等重灾区的周均病例从200例降至30例,这得益于社区健康工作者主导的接触追踪和分权化的检测体系。刚果民主共和国(DRC)在东部冲突地区通过入户筛查和靶向疫苗接种(累计接种75.4万剂,计划追加300万剂)实现了早期干预。然而,麻疹疫情的叠加以及检测能力不足仍是该国面临的挑战。 马拉维新近报告了4例本土猴痘病例(包括1例2岁儿童),测序显示为1b型病毒,无旅行史,提示存在社区传播风险,34名密切接触者已被纳入追踪。肯尼亚则因跨境卡车司机群体感染率上升而启动了疫苗接种计划。技术层面,刚果国家生物医学研究所(INRB)正在评估两款新型快速检测试剂(Conti Pharma和Revital Healthcare),如果其灵敏度达标,将能缩短诊断时间至15分钟,填补基层检测的空白。 尽管这23个国家仍存在活跃传播的情况,但多国通过疫苗部署(如DRC的季节性接种策略)和卫生体系改革(如布隆迪的检测分权化)验证了“精准防控”模式的有效性,为全球猴痘应对提供了“非洲方案”。未来需重点关注冲突地区的卫生系统脆弱性、多病原鉴别诊断能力建设及提升疫苗覆盖率,以应对17国持续传播和潜在变异风险。
相关报告
  • 《猴痘疫情升级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刚果女性风险增加》

    • 编译者:AI智能小编
    • 发布时间:2025-02-26
    • 猴痘是一种致命性病毒感染,2024年8月14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前疫情通过性途径传播,特别是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女性性工作者中风险增加。艾滋病毒(HIV)感染者因免疫力低下,成为猴痘的高危人群,他们在2022-23年的爆发期间,患重症和致命结局的风险更高。现有的抗病毒药物tecovirimat对普通猴痘患者有效,但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无效,尤其是CD4细胞计数低的HIV感染者。此外,该药物对刚果民主共和国流行的猴痘病毒分支1无效。 在应对猴痘的过程中,系统性的HIV检测和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的实施至关重要。然而,对于急性期的HIV感染者,早期实施ART可能会导致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IRIS),临床试验需比较早期和延迟开始ART的效果。预防性疫苗接种应优先给予高风险的HIV感染者,并评估其免疫反应。 替代抗病毒药物如brincidofovir需要在病程早期给药,PALM007试验表明住院治疗和高质量的支持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目前病毒传播涉及多个亚分支,表明生物学变化潜在发生,持续监测病毒滴度和评估新病毒变体的出现以及抗病毒药物耐药性的潜在出现非常重要。因此,在应对当前疫情的同时,确保获得抗病毒药物和全面的HIV护理仍然至关重要。
  • 《随着非洲猴痘病例的增加,世卫组织认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4-08-20
    •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博士昨天表示,他正在考虑将非洲当前的猴痘疫情命名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情况(PEHIC),这是公共卫生疫情的最高级别。"我正在考虑召集一个《国际卫生条例》紧急委员会,就猴痘疫情是否应被宣布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情况提供咨询,"谭德塞在X日宣布。"我们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支持来全面应对。" 这次疫情是由去年秋天在刚果民主共和国(DRC)首次检测到的1b型病毒株引起的。1b型比2型更为致命,后者是2022年和2023年在全球男男性行为者(MSM)中引发猴痘疫情的病毒株。2型的病死率(CFR)为0.2%,而1b型的CFR大约为3%到6%。1型的CFR最高,约为10%。 当前的疫情集中在DRC,但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报告了疫情的溢出。DRC的疫情目前有13,791例(2,628例确诊;11,163例疑似)和450例死亡(CFR: 3.3%)。 周末,南非表示现在有22例病毒病例,包括3例死亡。1b型似乎正在家庭传播模式和性网络中传播。乌干达还报告了其首两例新病例,都是从DRC输入的。 WHO为2022年的猴痘疫情宣布了PHEIC,该疫情从2022年7月持续到2023年5月。那次疫情后来在美国和欧洲通过广泛使用疫苗得到了控制,但这些疫苗在较贫穷的非洲国家并未广泛可用。 据《科学》杂志报道,DRC最近批准了两种猴痘疫苗,并收到了美国捐赠的50,000剂疫苗,但这些疫苗尚未使用。上个月末,流行病预防创新联盟还宣布正在DRC进行猴痘疫苗的暴露后预防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