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非洲23个国家通过强化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初步遏制了猴痘(Mpox)疫情,病例数较峰值下降超过80%。其中,布隆迪等重灾区的周均病例从200例降至30例,这得益于社区健康工作者主导的接触追踪和分权化的检测体系。刚果民主共和国(DRC)在东部冲突地区通过入户筛查和靶向疫苗接种(累计接种75.4万剂,计划追加300万剂)实现了早期干预。然而,麻疹疫情的叠加以及检测能力不足仍是该国面临的挑战。
马拉维新近报告了4例本土猴痘病例(包括1例2岁儿童),测序显示为1b型病毒,无旅行史,提示存在社区传播风险,34名密切接触者已被纳入追踪。肯尼亚则因跨境卡车司机群体感染率上升而启动了疫苗接种计划。技术层面,刚果国家生物医学研究所(INRB)正在评估两款新型快速检测试剂(Conti Pharma和Revital Healthcare),如果其灵敏度达标,将能缩短诊断时间至15分钟,填补基层检测的空白。
尽管这23个国家仍存在活跃传播的情况,但多国通过疫苗部署(如DRC的季节性接种策略)和卫生体系改革(如布隆迪的检测分权化)验证了“精准防控”模式的有效性,为全球猴痘应对提供了“非洲方案”。未来需重点关注冲突地区的卫生系统脆弱性、多病原鉴别诊断能力建设及提升疫苗覆盖率,以应对17国持续传播和潜在变异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