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打印动态》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
  • 编译类型:快报,简报类产品
  • 发布时间:2020-09-15
3D打印动态
  • 1. 3D打印技术给飞机叶片“穿”上传感器
    杨芳
    保养喷气式飞机是非常昂贵和耗时的,尤其是叶片的疲劳度监测,但如果像人穿戴移动式健康设备一样的实时监测其叶片运转情况呢?通过3D打印传感器提供这种可能,这些传感器安装到航空航天组件上可以帮助优化维护保养喷气式飞机的过程。”   Optomec气溶胶喷射技术   Optomec气溶胶喷射技术使得斯旺西大学的研究人员可以直接打印应变和光学蠕变传感器,用在喷气发动机的压缩机叶片表面上。使用激光检测系统和光学测量的传感器,研究人员能够确定一个组件的蠕变程度在10纳米以内。威尔士打印和涂层中心研究人员(WCPC)认为这使得叶片的状况可以被监测,且提高燃油效率以及提高发动机运行温度。    3D打印过程(威尔士打印和涂层中心)   打印传感器的过程开始于用雾发生器雾化纳米银导电墨水,先是通过流空气动力学诱导沉积头,产生鞘气环状流。通过喷嘴对准基板以同轴流量集中喷射。材料的图案是通过数控命令来完成的,而在基板保持固定的同时,沉积头和基板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以确保的材料准确的沉积。    3D打印蠕变传感器。(威尔士打印和涂层中心)   ...

    发布时间: 2015-12-09

  • 2. 3D Systems公司CEO离职之后续跟踪报道
    杨芳
    2015年10月29日,作为全球3D打印行业的巨头之一,3D Systems公司发布的一则消息震惊了整个行业,该公司总裁兼CEO Avi Reichental已于10月28日辞职。显而易见,3D Systems公司内部出了问题,才导致领导了该公司12年之久的Reichental黯然离去。从公开的消息层面,我们能够看到,今年以来,3D Systems一连串的财报业绩一直逊于预期,导致股价跌跌不休,而不久前一项失败的仲裁官司,更是导致该公司可能损失1100多万美金。   而外界在猜测,Reichental的离职是不是3D Systems一次大手术的开始?据知名行业媒体3Dprint.com报道,根据匿名的消息来源,10月28日早上,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几位主管和代表告知其在麻省Andover工厂的几个部门称,根据一项成本节约的计划,他们正在关闭这座工厂。据称关闭将在2016年6月30日前完成,但是给人的感觉是可能会在明年初就会结束。   Andover目前拥有约80到120名员工,主要包括Projet和Cubejet的工程团队(主要由ZCorp的前员工组成)和Geomagics软件团队。该基地还拥有制造团队、客户服务团队,几个小软件服务、打印服务和陶瓷事业部等。   据该消息来源说,目前在Andover的许多人都有被裁掉的风险,不过其中一些成员,包括管理人员和团队领导人(“白领工人”),将得到一个offer以转移到其它地方,该offer的内容包括2万美元的搬家津贴,而在该工厂关闭期间增加15%的周薪作为坚持在这里办公的激励,他们将留在这里直至被转移走。而没有得到这个Offer的管人员和团队领导将得到总薪酬的20%作为激励措辞,直到工厂关闭为止。   尽管每一个人都很震惊,但是有几个员工称,他们并不感到特别惊讶。很多员工认为,失败的仲裁裁决可能是暗示着该公司黯淡的前景的一个标志。根据传言和猜测,该公司下一个要关闭的机构可能是刚刚在加州开业的烹饪实验室。自从2013年收购Sugar Labs起,3DS就一直在努力使他们的食品3D打印业务盈利,但是ChefJet Pro 3D打印机 的发布却多次被推迟。   一直以来在全球3D打印市场如日中天的3D Systems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当下的情况?根据3Dprint的报道,根据匿名消息来源的说法,据说是多年的行政管理不善的结果。该消息来源称公司高层享有高额红利,而且普通员工薪酬增长则被冻结,晋升空间非常少,而且数十家被收购的公司拼凑在一起导致公司的管理功能失调。尽管最近高管团队采取了重大减薪措施,但是许多人仍然认为与公司近期的业绩相比他们的薪水仍然太高,而且工资削减措施似乎还一直在拖延。   显然,3D Systems目前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其快速吞并的大大小小数十家公司所导致的管理混乱。其中的后果之一就是该公司目前的顶级管理人员和董事会成员超过16位,而且许多人的职能彼此重叠,导致下属员工无所适从,从而使很多项目无法顺利推进。许多人将之怪罪于前CEO Avi Reichental,这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他一直以事必躬亲的微观管理者而知名,却忽略了在整体上把控公司的方向。但是如果,将Reichental视为需要为此负责的唯一高管的话,那么该公司其它董事会成员之前都在干什么呢?显而易见,3D Systems的大规模重组才刚刚拉开序幕,估计在未来几周内该公司还会有更多的高级管理人员黯然离去。.

    发布时间: 2015-11-04

  • 3. 从中美增材制造现状全面分析中国技术实力
    杨芳
    近二十年来,AM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快速原型制造 (快速原型)"、"三维打印 (3D 打印)"、"实体自由制造 (固体形式自由制造)"之类各异的叫法分别从不同侧面表达了这一技术的特点。首选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增材制造,增材制造 (添加剂制造,AM) 技术是采用材料逐渐累加的方法制造实体零件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材料去除切削加工技术,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制造方法。   2015年8月在国务院第一次专题讲座上李克强总理对增材制造表示出浓厚兴趣。他表示、 这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中国发展到今天、 我们要瞄准下一个发展阶段、 要想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就需要在理念上提升一个层次。   李克强同时称,"增材"的理念非常符合我国的国情需要。我国的自然禀赋并不占优、 人均资源占有量在很多方面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增材"的方式可能会对我国发展方式带来颠覆性的重大转变。不仅是3D打印、 还有很多其他技术、 要围绕这一理念认真思考:怎样转变发展方式、 走出一条推动中...

    发布时间: 2015-12-09

  • 4. FDM 3D打印机打印时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杨芳
    . FDM 3D打印机打印时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FDM 3D打印机现在比较常见,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打印机经常出现的问题和简单处理方法:   一、模型粘不到工作台   1. 喷嘴离工作台距离太远,调整工作台和喷嘴距离,使其距离刚好可以通过一张名片。   2. 工作台温度太高或者太低。ABS打印工作台温度应该在110℃左右,PLA打印工作台温度应该稳定在55℃左右。   3. 打印耗材问题,换家耗材供应商耗材适应。   4. 打印ABS一般在工作台贴上高温胶带,打印PLA一般在工作台上贴上美纹纸帮助粘合。   二、喷嘴不出丝   1.检查送丝器。加温进丝,如果是外置齿轮结构送丝观察齿轮转动否,内置步进电机送丝观察进丝时电机是否微微震动并发出工作响声,如果无,检查送丝器及其主板的接线是否完整。不完整及时维修。   2.查看温度。ABS打印喷嘴温度在210℃-230℃之间,PLA打印喷嘴温度在195℃-220℃之间。   3.查看喷嘴...

    发布时间: 2015-08-05

  • 5. 欧特克势力大扩张收购3D打印软件公司netfabb
    杨芳
    对于软件巨人欧特克公司来说,这一周应当算是一个3D打印主题周了,前天,该公司刚刚在网上公开其Ember 3D打印机 的电子系统和固件的设计图纸和源文件,使得这款性能不错的DLP 3D打印机彻底开源。   而在今天,2015年9月24日,该公司又宣布已经签署最终收购协议,收购3D打印软件 公司netfabb,并同时对FIT Technology Group进行战略投资,后者是netfabb当下的母公司。这次收购或投资的财务条款并没有披露,不过欧特克确实计划在这笔交易中利用外部资金。   “欧特克十分认同FIT提供高品质的工业增材制造 的目标。” FIT AG公司CEO Carl Fruth指出。FIT AG是FIT Technology Group的母公司。“我们期待着与最新的投资者——欧特克合作。而且我们有信心,netfabb将继续蓬勃发展,并成长为欧特克的一部分。”   从目前的这项投资/并购案来看,欧特克公司对于netfabb寄予厚望。据了解,netfabb的在线社区的注册成员已经超过8万人,他们大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艺术家、研究人员以及厂家,而这个社区将会在Autodesk的主持下继续扩大。此外,欧特克打算支持netfabb软件,除了销售并进一步开发之外,还会将netfabb软件集成到自己的产品里。据了解,Fusion 360和Spark 3D打印平台将会在该项收购完成后把netfabb的技术融入自己的产品里。预计这项收购行动将会在欧特克公司的2016财年第四季度完结。   “欧特克一直对于FIT能够开发出强大的解决方案来满足工业增材制造的挑战印象深刻。 我们期待着欢迎netfabb团队加入欧特克,并帮助全世界的设计师和制造商使3D打印超越原型设计和塑料,能够可靠地大规模创建产品级零部件。”欧特克公司副总裁兼消费与3D打印总经理Samir Hanna。   如今的欧特克在3D打印领域内堪称根深叶茂、影响广泛,但是该公司仍然在努力扩大增材制造的应用范围和影响力,使该技术不断地朝着具备大规模制造终端产品能力的方向上前进。该公司近期的一系列其它动作还包括推出专门设计医疗植入物的软件和衍生式设计软件,以及与微软合作,将Spark融入Windows 10等。   而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FIT AG公司投资2000万欧元建了一座专业3D打印工厂。此外,netfabb和微软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合作关系,并在两个月前发布了自己专业软件的最新版本。 此外,netfabb和Autodesk都是微软主导的3MF联盟的创始成员。

    发布时间: 2015-10-08

  • 6. Freaks3D:可以随身携带的便携式3D打印机
    杨芳
    Freaks3D:可以随身携带的便携式3D打印机   最近几年,3D打印这项听起来高大上的技术已经逐渐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但现在普遍的3D打印机都很笨重,不方便携带。如今一家创业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款便携式3D打印机。      设备特性   便携 ... .   最近几年,3D打印这项听起来高大上的技术已经逐渐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但现在普遍的3D打印机都很笨重,不方便携带。如今一家创业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款便携式3D打印机。      设备特性   便携性:重量只有六斤左右,跟你的笔记本电脑都差不多重了,可以轻松带到你的办公室,星巴克,和学校当中。   噪音小:Freaks3D打印的时候几乎无噪音,因此只要你愿意,带到图书馆去打印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续航时间长:10小时的续航时间,打印过程中没电怎么办?Freaks3D能用移动电源充电,也可以依靠两块9000mAh的锂电池唉维持它2小时的运转。   可用材料:该打印机可用PLA、PTU、ABS等材...

    发布时间: 2015-08-05

  • 7. 3D打印工业应用难以推广原因何在?
    杨芳
    今年上半年、 中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 增速回落、 而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下滑、 成为拖累工业增速的主因。不久前、 国务院专题讲座专门讨论了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与3D打印等问题、 会议指出、 3D打印是制造业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 具有重大价值。3D打印、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新技术新装备是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前沿,可使中国装备价格优势叠加性能、质量优势实现中国制造水平跃升。   国家对3D打印的高度重视使得3D打印成为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的热门成为智能制造的焦点之一。那么,3D打印之于制造业的重要性在哪里? 而现在3D打印应用的发展不温不火,原因又是什么? 3D打印符合智能工厂概念"3D打印是 '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 的典型技术,它的不断成熟将推动新材料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实现大的飞跃,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高端工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大规模、标准化现代工业体系的有力补充。"华曙高科CEO许小曙博士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记者了解到,基于3D打印加工服务平台可以将订单、加工、服务、反馈、管理多个流程有机集成,实现订单管理、生产...

    发布时间: 2015-09-09

  • 8. 3D打印将带来一场真正的制造业革命

  • 9. 新生3D打印电子器件加速产品发展
    杨芳
    前沿新材料纳米材料高端制造高端材料摘要位于旧金山梅森堡的 2015 年 O'Reilly 固态会议聚焦于物联网,遍布着来自物联网支柱企业的知名发言人和有趣展品,他参军欧特克和英特尔。本次活动还包含初创公司展台裁判们在比赛中准备接受或拒绝每一个新企业的呼声。在由位于旧金山梅森堡的 2015 年 O'Reilly 固态会议聚焦于物联网,遍布着来自物联网支柱企业的知名发言人和有趣展品,他参军欧特克和英特尔。本次活动还包含初创公司展台裁判们在比赛中准备接受或拒绝每一个新企业的呼声。在由 O'Reilly 选择参加初创公司竞赛的 30 家初创公司、 是有计划的同时保持与 3D 印刷电子和可持续发展合作的一个业务。新生的对象公司在这种情况下、 为他们的产品开发平台捧回胜利、 他们的节水产品旨在帮助人们跟踪其用水量。 新生的对象团队展示了他们独特的平台,如何采用模块化的...

    发布时间: 2015-09-09

  • 10. 3D 打印工具切削工具的快速度制造
    杨芳
    3D 打印工具切削工具的快速度制造。 骑士硬质合金交货时间延迟,不得不上自定义模具,所以他们从 Stratasys获得桌面 3D 打印机增加他们自己的能力。生产周期周缩短到只需六个小时。

    发布时间: 2015-07-01

  • 11. 卢秉恒院士谈3D打印强大的""颠覆性
    杨芳
    3D打印技术 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其技术推广还面临哪些难题?9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3D打印研究院院长卢秉恒在南京作专题报告, 讲述3D打印的未来产业发展。   从1984年概念的提出到1986年造出样机,3D打印技术在一开始并不被看好。卢秉恒接受采访时透露,刚开始很多人怀疑这项研究,连自己的学生也问跟着卢老师做这个研究能不能毕业? 毕业后有没有公司要?   “3D打印是馅饼,不是陷阱。”卢秉恒的一句话表达了他对3D打印产业的乐观态度。“我是搞科研的,所以对新事物有天然的追求动力。此外,我在制造企业工作过11年,知道企业的需求。”   今年8月21日,卢秉恒受邀在国务院举行专题讲座,主题就是“先进制造与3D打印”,而他的“听众”则是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以及各部部长,央企、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这是本届政府首次“专题讲座”的课堂。卢秉恒认为,这体现了国家对创新驱动与制造业的重视。   对于制造业的未来走势,卢秉恒认为,制造业未来的大趋势是从大批量生产变为个性化定制,而对个性化定制来说,3D打印是最适合的技术。此外,3D打印还是新产品研发的利器。   “对创客来说,3D打印也是一个福音。过去,不少年轻人有好的设计但却很难将模型做出来,而现在只要将一台3D打印机 放在家里就能轻易验证他们的想法,可以刺激创客产生更多的创意。”卢秉恒说。   从理论上讲,3D打印机可以打出任何实实在在的物品,所以当它应用到医疗领域,就可以帮助解决诸多健康问题。今年8月,南京市儿童医院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这在国内还是首次。据悉,该手术的治疗对象是一名出生仅3个月的复杂先心病婴儿,心外科的专家使用了最先进的3D打印技术,以1:1 的比例打印出一个婴儿的心脏模型,修复小宝宝的心脏。   3D打印技术究竟是不是万能的呢?对此,卢秉恒说, 从理论上讲是无所不能的,但是从现实看还有很多东西不能做,比如3D技术打印出来的物体表面还比较粗糙。   那么,卢秉恒为何将3D打印研究院设在南京呢?“江浙一带是中国制造业最发达的地方,需求很广泛,将研究院设在南京,就是希望将研究成果更快地运用到制造业中去。” 卢秉恒解释。.

    发布时间: 2015-10-08

  • 12. 3D打印:为传统制造业带来无限可能
    杨芳
    3D打印:为传统制造业带来无限可能. 作为一项传统制造技术的颠覆性创新,3D打印技术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关注。随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推出,提高制造创新能力的呼声日益突出。为了加快转型,推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如何将信息化、数控化等前沿技术加入制造业已成为热点话题,而为传统制造业带来无限可能性的3D打印技术也再次让人深思其广阔的应用空间。         作为一项智能制造技术,3D打印集合光机电、计算机、数控、互联网以及新材料于一体,以数字模式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快速成型技术,在工业设计、建筑、汽车、航空航天和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过去十年里,3D打印一直是制造商们的试验场,主要应用于原型制造。而现在,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真正快速的原型制造、小批量生产、大规模定制等都正变为现实,势必将引发一场制造业的革命。        寥寥数语远不能概括3D打印具备的...

    发布时间: 2015-08-05

  • 13. 等离子束3D打印问世 开启增材制造新时代
    杨芳
    从EOS到Concept Laser,盘点欧美金属3D打印技术 ,占据绝大部分江山的都是以激光作为热源。目前,成都一家企业正在研发一款基于层流电弧等离子体束系统技术的金属3D打印设备,金属3D打印大军有望再添一枚“新鲜”的成员。   据介绍,近年来,金属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了一定应用,在工程和科研等领域也占有独特地位。但目前采用的激光3D打印技术由于成本高、打印材料选择局限性、打印效率低等诸多因素,使得金属3D打印产业的应用空间受到了巨大的局限。   “做3D打印,特别是需要稳定超高温的金属3D打印,‘火’的问题同样至关重要,因为它需要稳定度、瞬时热能极高、适应度极强超高温热能供应,而我们就专注于干这事儿。”成都真火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露说。   李露举了个例子,大自然的风、河水都大多以无序的湍流方式活动,而理想的层流电弧等离子体技术,就相当于让“八面来风”“四面引水”变成一个风向、流向,汇集能量的同时,再将能量放大,从而让热源能达到稳定的数万摄氏度高温,同时,真火科技完成了热能释放的可控,“何时何段需要多少温度的热源,调节一下控制台,就能完成。”   据介绍,成都真火科技研制出的层流电弧等离子束,可产生稳定、可控的热源,温度可在15000摄氏度至200摄氏度间调节。由于这种等离子束是稳定可控的,非常适合作为3D打印的基础热源。层流电弧等离子束的电使用率可达95%。该等离子束温度可控并稳定,且造价比激光束要低。   真火科技从事等离子束相关领域研发始于10多年前。眼下,真火科技的层流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及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其相关应用已覆盖到铁路轨道表面处理等相关产业领域,但在他们的“蓝海战略”里,最核心的则是解决金属3D打印热源研发的命题,并促成金属3D打印机 的研发成形。   “基于3D打印产业方向的倾注,成都动得很早,西部地区首个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就诞生于成都,我们是理事单位,在金属3D打印机研发方面,我们将与成都市其他院所、高校、企业联合攻坚。”李露透露,预计一年内,金属3D打印机试验机就会具备雏形,预计明年,“成都造”金属3D打印机将会研发成功。

    发布时间: 2015-10-08

  • 14. 世界上第一个金属的 3D 打印自行车车架
    杨芳
    雷尼绍,英国唯一的制造金属3D打印机,与英国一家领先的公司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3D打印的金属自行车车架。新的钛合金车架,比原来的轻33%。 Empire Cycles,位于英国西北部,设计了第一个金属3D打印的山地自行车越来越轻,这一过程被称为拓扑优化和采用Renishaw的am250添加剂制造系统。 MX-6自行车帝国原铝框。 该添加剂的过程提供设计,施工和性能优势,包括:混合复杂的形状或中空结构,内部加强功能,灵活性,使设计改进的开始,生产,和方便的一次性零件,如批量,允许定制。 两家公司原本同意优化和制造自行车的座椅后支架,但该部分的成功生产,整个框架的改进成为新的目标。Empire Cycles开始了一个全尺寸的3D印刷复制当前铝合金自行车车架分成部分,可以形成在am250 12。

    发布时间: 2015-09-23

  • 15. 3D Systems官司败诉 被判赔1100万美元
    杨芳
    直到今年以前,知名3D打印机 厂商3D Systems都有着一个“著名”的嗜好——收购。据不完全统计,在2011年至2014年短短数年间,3DS收购了大大小小40多家公司。姑不论每件收购案的正确与否,光是管理问题都够3DS喝一壶的了。如今,该公司的终于要为其过去的冲动行为付出一点代价了。   早在2011年,3DS购买了一家名为Print3D的小公司,该公司开发了一个可用于CAD软件中的插件,该插件能够帮助用户实际计算出其3D设计在打印时的报价。据Print3D公司的所有者Ronald Barranco称,当时这笔交易的内容包括3DS将会雇佣他作为该公司一个新部门的联席经理,以继续开发和推广Print3D插件,此外,通过一个Earn-Out(类似于对赌协议的一种根据以后收益确定收购价格的方法)安排,他也将分享由Print3D工具产生的收益,而这个收益期为从收购完成之日起的三年内。   但是,合作并没有持续三年,在交易结束21个月后3D Systems公司就解雇了Barranco。他说,3DS不仅没有根据Earn-Out规定支付他一分钱,而且没...

    发布时间: 2015-12-09

  • 16. 从白色到彩色-OFweek3D打印网探索3D打印材料光敏树脂的变色之路
    杨芳
    你印象中的光敏树脂材料是什么颜色? 小编接触的光敏树脂材料是白色的液体。轰轰烈烈、 光敏树脂在欧特克的努力下呈现多姿多彩、 被挂上了C、M、Y、K四种颜色、 彩色的光敏树脂材料为实现彩色3D打印再下一城。具体情况是什么? 请看下文。   风生水起的欧特克在3D打印行业颇有建树,3D打印软件平台Spark、3D打印机余烬,以及最近发布的可调色光敏树脂材料。而具备五种颜色的光敏树脂材料,将会被用户根据需要调成喜欢的颜色 (原理和2D打印相似)。据消息称,目前欧特克的Cyan (青色)、Magenta (洋红)、Yellow (黄色) 除了 (黑色) 光敏树脂材料已经在售未来白色的光敏树脂材料将上线。   研制可调色的光敏树脂材料对于3D打印行业而言无疑是进步的。人们无需根据颜色喜好后期对打印成品进行上色,然而可调色的光敏树脂材料在实现多颜色打印上还是充满了诸多的局限性。。

    发布时间: 2015-12-09

  • 17. Memjet惠普对簿公堂:3D打印专利之争真相如何?
    杨芳
    近日,澳大利亚知名彩色打印技术制造商Memjet起诉2D打印巨头惠普,称惠普侵犯了与其“waterfall”打印技术相关的八个不同的专利。然而,这暂且不能说明3D打印领域的专利战已经打响。虽然Memjet官网上有所暗示,称将会凭借专有的“waterfall”技术与惠普展开周旋。不过,到底Memjet是针对惠普的多射流熔融技术(MJF),保护其专利免受侵犯,还是控告惠普已经将Memjet的专利技术应用在MJF上呢?答案都还未揭晓。   事实上,这个案件本身也许和3D打印技术 相关甚微。Memjet广而告之的是,他们已经将waterfall技术应用于Memjet打印头。这种技术同时启用7万个独立喷头,能实现高速彩色打印。在此次诉讼中,Memjet称惠普的2D打印机也侵犯了其专利,包括惠普Pro X系列打印机、企业级X系列打印机、PageWide XL系列打印机,以及使用4.25英寸热喷墨打印头的系列打印机。Memjet的指控只是大体提及这些打印机用了惠普的PageWide技术,而PageWide技术侵犯了Memjet的”waterfall”技术专利。然而,在该案件中,Memjet本可以控告惠普的多射流熔融技术侵权,但Memjet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做。   那么,为什么有行业人士会认为这案件与3D打印行业有关呢?其实,惠普在去年的多射流熔融3D技术发布会上,其实已经表明会将PageWide技术应用在其3D打印机 上,从而实现与既有3D打印技术相比更快的打印速度。此外,惠普也表示,PageWide技术还可能会应用到3D制造生产上。   如今,惠普的PageWide技术突破了传统喷墨打印方案在打印质量与速度方面“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困局,让企业能够享受到更高质高速的打印体验。未来,惠普的可扩展打印技术(Scalable Printing Technology)会从2D印刷延伸到3D生产制造的领域,然后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那些受当前制造技术局限而难以生产的特殊性能部件。   也许,这才是Memjet官网上指称惠普多射流熔融3D打印机可能侵犯其专利的真正原因。   那么,Memjet为何还未控告惠普多射流熔融技术侵权呢?首先,市面上关于多射流熔融技术的信息比较有限。其次,涉案的Memjet专利仅指向应用于2D打印领域的打印头。Memjet在此次诉讼中提到惠普总共侵犯了其8项专利,其中包括7项实用专利和1项设计专利,但这8项专利都没有涉及到“3D打印”或者“增材制造 ”的领域。其中7项实用专利指向使用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的打印喷头,该技术是从制造半导体的基本技术中衍生出来的。通过这一技术,Memjet和其他一些公司才研发出配备大量打印喷嘴的打印头。此次诉讼提到的大部分专利指向的项目主要包括:与打印头领域相关的墨水分流结构(ink distribution structure)、宽幅打印头的打印头配件、宽幅喷墨打印头(配备多个可以将墨水传送到打印介质上的喷嘴),以及液体输送装置(配备多个通道,每个传送通道都能独立输送不同种类的液体)等等。   虽然这些技术中有个别会应用在3D打印上,但大部分不然。比如,指向宽幅打印头的专利,其实需要一张A4打印机作为介质。同理,“将墨水通过打印头传送到打印介质”的专利也许也不会应用到3D打印上,因为“墨水”也是“打印介质”。再者,任何指称要将液体打印到某个介质上的专利可能都不会牵扯到3D打印技术。也许,当惠普将PageWide技术应用到3D打印上时,指的也只是利用了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从而使多射流熔融3D打印机能配备大量的喷嘴。据惠普技术白皮书显示,多射流熔融打印技术是一个向X方向移动的粉盒先喷出粉末形成基底,几秒之后,带有上千个微型喷嘴的药剂盒,会向Y方向移动到表层,同时以3千万滴/秒的喷速喷射出其他化学药剂(如熔剂和精细剂),最后完成产品定型。   即便Memjet的“waterfall”专利技术有可能会应用在3D打印当中,这一技术设计本来就并不涉及3D打印领域。或者,惠普表示过他们会将自己的PageWide技术应用于新推出的3D打印机上。Memjet也许拥有数项涵盖了宽幅打印技术的专利。但是,此次诉讼并不牵涉惠普的多射流熔融3D打印机。另外,由于大多数3D打印机并不使用宽幅打印技术,Memjet也就不可能起诉其他3D打印公司侵权。因此,Memjet和惠普之间的此次诉讼案也许只是3D打印专利战争史中的一个小脚注。但后事发展如何,还需继续关注。

    发布时间: 2015-11-04

  • 18. 3D打印能否抨击传统模具业
    杨芳
      谈到3D打印,中国有很多名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大牌的自然是李克强总理,配合中国制造2025的愿景,他已经要求从业人员去真正搞明白什么是3D打印,然后制定一个可行性计划,显然,总理对3D打印的前景非常看好,同时也给出了明确的政策风向标,最起码,研发经费应该不是问题了。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霸道总裁郭台铭的观点,他在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曾直言不讳:3D打印只是噱头,打印出来的产品只能看不能用,3D打印若能商用,他就把“郭”字倒过来写。他的发言看似有些草率,但却饱含深意。其实,成熟的3D打印首先冲击的就是传统模具业,而这正是富士康的发家之道,笔者认为,郭总之所以持反对意见,且措辞强烈,更多的是想造成一种舆论导向,从而给企业升级赢取时间。据消息人士透露,富士康早就开始了关于3D打印的内部培训,而且主要针对中高层,与总理的远景不谋而合,大有点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同时,这也意味着3D打印在中国,无论是在政策面,还是在操作面都将获得最顶峰的支持。   从逻辑上讲,3D打印之于制造业的改善,最具审美性的莫过于在效率上的提升,以及快速满足个性化制造。   传统制造业中,一个产品的面世需要经历开模、打印、验证、修缮、最后才能量产,比如,此前某航空公司发现客舱座位指示牌子出错,想要修改,却被供应商告知需要180天的周期;后来,该航空公司决定采用3D打印技术,仅用1个晚上就完成了任务,而且成本也从之前的1000美元降低到30元人民币。当然,这只是3D打印应用的一个经典案例,但却能推而广之。对于制造从业者来说,最大的诱惑莫过于效率的提升,事实上,如何提高UPH是始终贯穿在制造业的一根主线,比较正面的手段是采用自动化,降低员工loading,比较负面的手段则是想方设法地压缩员工休息时间,有些人曾试图取消工厂食堂内的汤类食品,以降低员工上厕所的次数。显然,这些负面的手段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微乎其微,自动化的效果也并不显著,相比之下,3D打印之于模具类制造业的效率来说,简直可称为神器。   除了效率的提升之外,制造业也需要兼容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而这也是工业4.0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显然,个性化制造可不仅仅指给消费者制造出一些限量版的手机和珠宝,更大的妙处是替消费者制造出原装的腿骨、肝 脏或者其他“零件”来,自然,这是3D打印在未来医学中的核心应用场景,对于人类战胜疾病、延长寿命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依靠现存的技术水平,3D打印已经提供出了可应用的骨骼,帮助一些成骨不全的患者重新行走,整个过程包括利用CT扫描原型,以获取相关参数,再利用3D打印,制造出参数相同的仿制品。   蜻蜓点水,中国正沦为配角   从逻辑和市场需求来讲,3D打印前途无量,但具体到中国,却难言乐观。如前文所述,总理要求相关部门先去搞清楚什么是3D打印,正说明中国在基础技术方面没有优势。   事实上,目前国内的3D打印企业,虽然正野蛮生长,但盈利者寥寥无几,大家只是拿到风投的钱之后,过了一把“高科技玩家”的隐儿之后便轰然倒地,况且,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的技术还只能说处在起步阶段,特别是在关键核心零部件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单就激光器来说,我们只能进口美国、德国的设备,这种情况与90年代中国制造业进口日本的贴片模式如出一辙,更尴尬的是,3D打印需要编写软件作为其灵魂的输出,但很遗憾,中国还找不到可媲美于Google、微软的软件企业,自主研发也就成了空谈。其实,按照现在的发展进度来看,中国不能妄想成为3D打印的领导者,纵然有总理的帮忙,纵然有庞大的制造业市场,我们都不可能成为主导者但安静地做一个配角,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与其贪多求全大跃进,倒不如专攻一个领域,做好3D市场的有力补充。事实上,除了3D打印机本身的软硬件之外,决定这个行业的另外一个核心要素就是材料科技,在理想的3D打印市场内,势必要找到高强度、耐高温、抗腐蚀,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的新材料,而这有可能成为中国在3D市场的突破口。   面对一个新兴的市场,中国人常常表现得很聪明,我们总会试图找到一种捷径,去快速赚钱并收回成本,比如,听闻3D打印之后,最聪明地人马上去买了相关板块的股票,有的迅速致富,有的一贫如洗;接下来,资本开始蠢蠢欲动,有的倒腾3D打印机,有的倒卖打印材料,或者出 售打印成品,这种中国式的聪明能让一个市场瞬间火爆,但悲剧的是,有这种聪明的人,是没有办法安静下来搞基础研究的,比如3D的核心技术和材料科学。关于3D打印,中国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也有良好的政策环境,还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制造企业,希望大家能潜心修炼,不要把一把好牌给打烂了!

    发布时间: 2015-10-08

  • 19. 首个商用3D打印机送入太空
    杨芳
    得益于全球500强企业劳氏(Lowe’s)公司与Made in Space(MIS)公司的结盟,国际空间站(ISS)上的第一个永久性3D打印设施正在变得越来越具有可能性。Made in Space是首台在国际空间站上使用的3D打印机 Zero-g的制造商。   当他们成功完成将3D打印机送入地球轨道,并经受了ISS上的宇航员的使用测试之后。Made in Space迅速宣布他们正在开发新的增材制造 设施(AMF),其中包括其第二代的Zero-g 3D打印机。AMF将成为首个永久性的地球外3D打印设施,为美国航天局(NASA)和在ISS上的美国国家实验室制造硬件、工具和零部件等。这样宇航员们就不用等上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地面上制造好之后,再用火箭送上来。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宇航员可以在太空里制造出他们需要的东西。我们成功地证明这项技术在太空中的能力。现在随着将永久增材制造设施发射到ISS上,我们正在使人类具备在地球以外制造东西的能力。”Made in Space公司创始人Jason Dunn说。   那么这与劳氏公司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劳氏创新实验室(Lowe’s Innovation Labs)将与劳氏企业(Lowe’s Corporations)共同发布其下一代的虚拟现实(VR)设计工具Lowe’s Holoroom,该工具能够让消费者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在家或者在商店创造出自己梦想的空间。   而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可商用的太空制造服务,AMF使得劳氏公司的Holoroom也有可能在太空中大显身手。根据计划,这些漂浮在太空的3D打印机将由NASA艾默斯研究中心(Ames Research Park)MIS总部的任务操作中心控制,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劳氏的Holoroom进行设计,然后将数据传送给空间站并远程打印出来,或者由空间站上的技术人员3D打印出来。   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Made In Space开发的AMF将被命名为Lowe’s AMF,并将于2016年年初的某个时间发射到国际空间站上。另外,他们还将会在其湾区的一家门店里安装一台AMF的复制品,让那里的客户用Made In Space的3D打印机打印出对象。   "美国劳氏公司和Made In Space公司对于3D打印如何cedilla改变零售和家庭,以及改变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工作拥有共同的愿景。”劳氏创新实验室执行董事Kyle Nel解释说。“这只是我们与Made In Space进行的一项更为广泛的合作的开始,我们的目的是将更多的工具送入太空,以及将新技术带给地球。”   美国劳氏公司创新实验室执行董事Kyle Nel(左)和Made In Space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Jason Dunn。   美国劳氏公司是首批拥抱3D打印服务的大型零售公司之一。今年4月份天工社就曾经报道过他们提供基于3D打印的定制化制造服务的消息,迄今为止,他们已经为数以千计的客户3D打印出定制的家用电器零部件或夹具。.

    发布时间: 2015-11-04

  • 20. 西门子如何填补增材制造和工控的空白?
    杨芳
    西门子和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开始展开合作突破目前增材制造设计到生产链的瓶颈。本次合作是Georgia Tech工业技术研究合作的一部分。   根据西门子人体仿真产品总监 Ulrich Raschke,目前增材制造工作流的空缺为数字制造链,主要原因是传统CAD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工具不能够实现增材制造的全部潜能。   西门子曾经努力通过其机NX械设计软件、为混合制造流程——结合增材制造与减材制造添加设计智能来填补这些空缺。NX这方面,西门子正在开发科促进更好的增材制造流程设计,更好地解释制造流程的限制和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西门子内部使用增材制造用于自己的工业产品。其中一个应用就是加速燃气轮机修理,西门子电力与燃气轮机工程集成设计系统经理Fred Villeneuve称。   “对于某些燃气轮机来讲,有缺陷的燃烧器柱只是简单重新打印,就能减少90%的维修次数。这种应用使更复杂的部件和零件生产成为可能,延长产品寿命,降低成本,提升性能...

    发布时间: 2015-12-09

  • 21. 3D打印应用汽车领域蕴藏无限潜能
    杨芳
    3D打印,又名增材制造 ,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技术的奇妙之处在于它大大地简化了复杂零件的生产,从传统的减材制造转变到增材制造,成型工艺重心转移到同层与邻层的微观成型控制。   目前,3D打印技术已在医疗、航空航天领域有了广泛运用。“其实汽车企业是3D打印技术的最早使用者之一,甚至早于其在航空航天与医疗领域的应用。早在3D打印技术发展的初期,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就使用3D打印技术用作汽车的开发和小批量试制领域。”Materialise大中华区销售经理 Koen Van de Perre如是说道。   “3D打印技术汽车行业的最大贡献在于模具开发阶段。从其应用现状来看,它确实落后于医疗与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但这也意味着它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有着更多的机会与潜能。”      汽车模具的未来:3D打印   在当前日趋激烈的汽车市场环境下,成本控制无疑成为了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都面临的重要课题。而从新技术与新车型的研发角度来说,研发速度与成本紧密相关。   在此背景下,3D打印技术便可“大显身手”了。   3D打印技术可快速加工复杂结构零件,并且其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凭借这一优势,3D打印技术往往被用在模具生产环节。   Koen告诉笔者,在传统汽车制造领域,汽车零部件的开发不仅需要长时间的研发与测试,制造零件模具环节同样也是一个漫长的周期。“3D打印可发挥的效用就在于此,由于3D打印快速成型 的特点,汽车厂商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汽车外形设计的研发中可极大地缩短设计时间和模型生产时间。”   “当我们在谈论制造,在谈论3D打印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时,并不是鼓励大家应用3D打印技术去打印所需要的产品。3D打印目前并不适合批量生产,它的潜力在于汽车产业的模具生产阶段。3D打印技术无需机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产品,从而极大地缩短汽车模具的研制和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实现低生产成本。可以说,3D打印技术或将改变汽车模具的未来。”Koen如是说。   汽车行业创新应用案例:丰田轻量化座椅   作为3D打印技术软件解决方案及工程服务专家,Koen向笔者介绍了一个Matereialise与丰田公司的合作项目——轻量化座椅。   据Koen介绍,丰田公司与Materialise通过3D打印打造了复杂拓扑结构。这项创新设计使得座椅不仅能够获得最大的散热能力,而且可以节省制造座椅的材料成本,同时增强了汽车座椅的安全功能。据悉,经过优化后,Materialise项目团队能够使汽车座椅的总体积降低高达72%,质量减少了高达18公斤。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设计并没有增加材料的成本。   对于与丰田的这个合作项目,Koen表示3D打印技术凸显的优势在于三处。其一在于极大程度地缩短了产品研发时间;其二,针对增材制造,轻量化必须要有一定的设计灵敏性,这不是传统行业可为的。另外,进行座椅轻量化设计还需要有专门的软件做支持;其三则在于成本。据Koen介绍,作为世界领先的快速原型制造软件解决方案和3D打印服务供应商,从前期的软件支持、轻量化设计到后期的生产,Materialise为丰田提供了全套的3D打印技术解决方案。   3D打印技术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挑战与机遇   “把3D打印技术应用到汽车领域是中国市场当下所缺乏的,这一技术目前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应用范围还不广泛。”   在Koen看来,除了应用范围上的短板之外,3D打印技术的另一挑战在于机器稳定性。如今市面上的打印机还未达到能够重复打印出质量极佳产品的阶段。   “中国市场还不太成熟,这是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2015年2月,三部委正式发布《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简称《计划》),根据《计划》提出的目标,到2016年,我国将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3D打印产业体系,3D打印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政策东风吹来,3D打印技术迎来利好发展机会。   “目前,中国市场的技术水平所达到的层面跟美国、日本还有欧洲确实还有一定差距,与这些较为成熟的市场相比,中国市场还刚起步。然而从中国政府的支持力度与中国制造2025的未来潜力来看,未来的局势将会发生极大的改变。未来三至五年,中国的机器OEM厂商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向海外去出口本土的机器,我们对此抱有极大的信心。”言语间,Koen对Materialise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充满了信心。.

    发布时间: 2015-11-04

  • 22. 3D打印行业大洗牌引领产业步入正轨
    杨芳
    3D打印界的老牌劲旅北京隆源自动成型系统有限公司被三帝打印科技有限公司控股,成为三帝打印科技扩张路上的全资子公司;   2015年1月20日先临三维公告,公司拟向冯涛发行公司股份购买北京易加三维科技有限公司20%股权后,同步向北京易加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增资1300万元,合计取得易加三维55.25%的股权;   2015年4月,3D 系统公司收购中国的无锡易维模型设计制造有限公司,将在中国业务的3D打印业务触角更深更广;   2015年6月1日先临三维发布公告称,向标的公司北京天远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增资1500元人民币,同时向李仁举、叶成蔚发行275万股,获得标的公司55%股权......   进入2015年以来,3D打印企业并购重组的事例更为频繁以国内先临三维为代表的新兴势力包括国外的实力企业正在国内进行着一场3D打印界史无前例的洗牌行动。将彻底打破前两年相对错综复杂但又短暂平静的行业格局引领着整个3D打印产业正式步入正规化集团化和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发展轨道。   当前的中国3D打印行业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两极分化的格...

    发布时间: 2015-09-09

  • 23. 欧特克推出学生3D设计打印创客学习平台

  • 24. 3D Printing System Enables Fast, Large-Scale Production : Modern Machine Shop

  • 25. 西班牙公司推出两款新型高性能尼龙3D打印线材
    杨芳
    3d打印前沿新材料摘要由于拥有超高的强度和耐磨性,尼龙 3D 打印线材自进入市场以来就成为了用户的宠儿。而正因为如此许多厂商也一直在对这种线材进行着积极的研发。近日,西班牙的 3D 打印线材厂商 MyMat 解决方案就推出了两款新型的尼龙 3D 打由于拥有超高的强度和耐磨性,尼龙 3D 打印线材自进入市场以来就成为了用户的宠儿。而正因为如此许多厂商也一直在对这种线材进行着积极的研发。近日,西班牙的 3D 打印线材厂商 MyMat 解决方案就推出了两款新型的尼龙 3D 打印线材 — — 超 Nylon和软尼龙。 据中国 3D 打印第一互动媒体平台南极熊了解、 这两款线材不但拥有很高的强度和很好的通用性、 而且可以避免一些常见的打印问题、 比如翘边和弯曲、 还能够极大地提升打印物体的机械性能。 先来说说超尼龙...

    发布时间: 2015-09-09

  • 26. 武藤工业推出新型金属3D打印机 利用电弧焊和焊丝实现低成本3D造型
    杨芳
    武藤工业推出新型金属3D打印机 利用电弧焊和焊丝实现低成本3D造型 日本武藤工业公司(总部:东京)将于2015年7月下旬开始销售使用电弧焊接机和通用电弧焊丝(焊条)的金属3D打印机“Value Arc MA5000-S1”。这款3D打印机是武藤工业与东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工学研究院尖端机械系统专业的教授笹原弘之共同开发的。通过利用已有的焊接技术和通用材料,在降低价格的同时使操作变得更加容易。  对金属实施造型的3D打印机大多是以激光器或电子束为热源,以专用金属粉为材料。这些产品存在打印机本身以及附带设备昂贵、可用的金属粉末种类有限、金属粉末不...

    发布时间: 2015-08-05

  • 27. 实现金属3D打印

  • 28. 金属3D打印技术提高航空航天制造能力
    杨芳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研发与应用越来越多,全球领先的火箭推进系统制造商美国洛克达因(Aerojet Rocketdyne)公司、美国田纳西大学(UT)工程学院、国家橡树岭实验室(ORNL)制造演示中心(MDF)以及在3D打印航空航天用金属零部件领域领先的Atlantic Precision公司等多家知名机构联合开展了“3D打印金属零部件设计与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确保采用经济可承受的、商业化的技术能力生产国防必备品。首要目标是通过采用3D打印技术促进液体火箭发动机(LRE)零部件和铝合金零部件的研究与开发。   该计划也是作为Aerojet Rocketdyne公司与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合作的一部分,重点将是引进三台配有金属粉床的高端激光金属3D打印机,其中包括两台Concept Laser X系列设备(将归MDF和Aerojet Rocketdyne所有)和一台EOS M400设备(将归Atlantic Precision在佛罗里达的工厂所有)。该计划得到了美国能源部先进制造办公室的支持。   UT-ORNL增材制造项目负责人表示,这些先进的设备将为我们提供一种设计和制造LRE铝合金零部件的全新方式。   除了促进国防科技的发展,这一计划还旨在培养下一代来自田纳西大学的航天设计师。学生将与这些备受尊敬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一起工作,这对于教育而言也具有积极意义。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主动承担了提高3D打印技术专业能力的工作,Aerojet Rocketdyne公司在过去十年一直致力于3D打印技术的研究工作,专注于开发更低成本的发动机,参与这一计划的各方也都能从UT以及ORNL获得其在材料领域的研发知识。   通过开展该计划,有助于促进当前和未来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

    发布时间: 2015-11-04

  • 29. 韩国军方正在将3D打印用于制造装备零部件
    杨芳
    韩国军方正在将3D打印用于制造装备零部件 近几年来,各国军事部门开始引入金属 3D 打印技术并将其作为一种快速制造众多零部件的经济高效解决方案。今年初,中国军方甚至进行了一项实验,将 3D 打印机装到军舰上用来在需要的时候制造零部件。当然,没有军事部门愿   近几年来,各国军事部门开始引入金属 3D 打印技术并将其作为一种快速制造众多零部件的经济高效解决方案。今年初,中国军方甚至进行了一项实验,将 3D 打印机装到军舰上用来在需要的时候制造零部件。当然,没有军事部门愿意与外界分享其装备的信息,但是最近又有一份报告浮出水面,韩国军方现在也开始采用金属 3D 打印技术。据联合通讯社报道,该国国防部正在使用 3D 打印机为空军和陆军制造零部件。 据了解,该国国防部之所以宣布要使用 3D 打印技术,部分原因是为了节约成本,还有一部分原因则是为了降低对外国制造零部件的依赖,后者似乎更为重要,因为一旦出现政治紧张局面,这部分...

    发布时间: 2015-12-09

  • 30. 科尔尼大预测:3D打印未来将“喷发”
    杨芳
    近日,全球著名咨询公司科尔尼(A.T. Kearney)发布报告称,更为传统的制造、设计和创造方式的蜕变将会导致3D打印行业的收入增长以数十亿美元计。科尔尼公司成立于1926年,在40个国家舍友办事处,名列全球前五名管理咨询公司之列。   如今该公司已经将关注的重点转向3D打印的发展,以及它将如何影响几乎所有行业。为此,该公司于近日发布了名为《3D打印:一场制造革命(3D Printing: A Ma...

    发布时间: 2015-09-09

  • 31. 工业 3D 打印系统发布
    icad
    工业 3D 打印系统发布。 增材制造行业的发展已经确认,其金属增材制造系统,专为制造使用的工厂,将于 2015 年第四季度推出……

    发布时间: 2015-07-20

  • 32. 3D-Printed Tooling Speeds Manufacturing of Cutting Tools : Modern Machine Shop

  • 33. 3D 打印技术系统能实现快速、 规模化生产
    杨芳
    3D 打印技术系统能实现快速、 规模化生产。 Stratasys 提供的Objet1000 加上 3D 生产系统 测量 1000 × 800 × 500 毫米的生成信封 (39"× 31"× 19"),再加上加快速度和简单的后处理,以降低每一部分成本。. 新产品公告 增材 制造,斯蒂芬妮 Hendrixson,助理编辑。Objet1000 +3D 生产系统, Stratasys 提供...

    发布时间: 2015-07-06

  • 34. 3D打印生产以七个方式颠覆制造业
    杨芳
    3D打印生产以七个方式颠覆制造业 . 终端功能部件的3D打印生产已经是发展最迅速的制造领域之一。2014年,普华永道(PwC)的一项调查显示,11%的生产企业已经转而量产3D打印的部件或产品。随着成本的持续下降和质量的提升,3D打印生产以七个方式颠覆制造业。 3D打印生产仍然处于伊始阶段,但这是大势所趋。仔细看看,你将发现这种历史性转变已经在大踏步进行的很多迹象。在过去十年里,3D打印成为制造商们的试验场,商业应用仅限于原型制造。但现在,工业级3D打印已经达到转折点,即将成为主流,并引发一场经济变革。 终端功能部件的3D打印生产已经是发展最迅速的制造领域之一。2014年,普华永道(PwC)的一项调查显示,11%的生产企业已经转而量产3D打印的部件或产品。随着成本的持续下降和质量的提升,不可能把这个怪物塞回瓶子里。 据我们所知,以下是3D打印生产正在颠覆制造业的七个方式。 ...

    发布时间: 2015-08-05

  • 35. 惠普收购Stratasys是否会加速自身3D打印发展?
    杨芳
    如果惠普收购了像Stratasys公司那样的3D打印行业的对手,也可以通过一两年就加快它的业务。一位惠普主管人员上周提出了合作伙伴或者收购的概念。根据分析师的说法,惠普公司可能收购Stratasys公司并在一到两年加快3D打印的发展。   惠普划分为两个公司,收购3D打印的对手的想法并不陌生。但在周二,分析师Jason North更详细地分析了情况。   在一份研究报告中,North写道:惠普公司表示,会在3D打印行业开放收购和合作关系,他们最终将需要大概4种不同的3D打印技术 。3D打印机 主要是通过与特定3D打印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有着独有关系的经销商进行销售。由于惠普将针对中高端市场,我们不认为惠普会涉足一般市场。IT分销渠道或高端专业打印机渠道在惠普将会被很好地利用,除非出现需要培养大量的终端客户和经销商的情况发生。收购将可能加快惠普一到两年的发展速度。   而且考虑到Stratasys公司的经销商网络的强大,North的结论是该公司是最合适的收购对象。Stratasys公司还拥有大多数的技术。3D Systems公司也将是技术方面的一个竞争者,但是它的经销商网络较弱。在2015年一连串的惠普进军市场的消息下,3D打印行业已经开始了竞争。惠普被拆分为PC业务和打印业务两个部分后,他们可能会去追逐其他3D打印的对手。   在惠普公司上周的分析师会议上,高级副总裁史蒂芬·尼格罗(Stephen Nigro)表示公司将开放收购。他指出至少有九种不同的3D打印技术,一些公司将必须巩固这些技术以扩大产业规模。   尼格罗说:“现在这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行业。如果您在思考我们如何构建我们的二维打印业务,它是建立在最后那三到四个技术的基础之上。这三到四个技术中,有些我们已经拥有,有些我们已经收购或者通过合作掌握。当你觉得这个企业会向前发展时,我们打算放弃结构上的创新,因为我们确实有一些使我们在市场上拥有根本优势的资产。但是,当我们了解市场时,毫无疑问我们将着眼于伙伴关系。如果有一个合适的机会摆在那里,我们甚至可以收购。如果您在思考多年来我们是如何构建我们的二维模型,这可能对如何建立我们的3D业务可能也适用。”

    发布时间: 2015-10-08

  • 36. 3D打印工业应用难推广 源于工业标准化缺失
    杨芳
    今年上半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增速回落,而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下滑,成为拖累工业增速的主因。不久前,国务院专题讲座专门讨论了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与3D打印 等问题,会议指出,3D打印是制造业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具有重大价值。3D打印、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 等新技术新装备是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前沿,可使中国装备价格优势叠加性能、质量优势,实现中国制造水平跃升。   国家对3D打印的高度重视使得3D打印成为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的热门,成为智能制造的焦点之一。那么,3D打印之于制造业的重要性在哪里?而现在3D打印应用的发展不温不火,原因又是什么?   3D打印符合智能工厂概念   “3D打印是‘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典型技术,它的不断成熟将推动新材料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实现大的飞跃,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高端工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大规模、标准化现代工业体系的有力补充。”华曙高科CEO许小曙博士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记者了解到,基于3D打印加工服务平台可以将订单、加工、服务、反馈、管理多个流程有机集成,实现订单管理、生产、销...

    发布时间: 2015-09-09

  • 37. 颠覆现代制造业的3D 打印革命
    杨芳
    颠覆现代制造业的3D 打印革命 作为一项传统制造技术的颠覆性创新,3D打印技术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关注。随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推出,提高制造创新能力的呼声日益突出。为了加快转型,推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如何将信息化、数控化等前沿技术加入制造业已成为热点话题,而为传统制造业带来无限可能性的3D打印技术也再次让人深思其广阔的应用空间。 作为一项智能制造技术,3D打印集合光机电、计算机、数控、互联网以及新材料于一体,以数字模式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快速成型技术,在工业设计、建筑、汽车、航空航天和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过去十年里,3D打印一直是制造商们的试验场,主要应用于原型制造。而现在,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真正快速的原型制造、小批量生产、大规模定制等都正变为现实,势必将引发一场制造业的革命。 寥寥数...

    发布时间: 2015-08-05

  • 38. 解读欧特克3D打印软件生态系统
    杨芳
    记者:欧特克推出开源3D打印软件操作平台“Spark”的初衷是什么?   Chris Romes:开源非常重要,因为它的主要目标是推广应用。对于Spark而言,我们希望3D打印业内的主要参与者都能广泛利用这个平台。此外,开源意味着别人都能够对这个平台有所贡献,共同改进在3D打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受益。比方说,市场上可能有数百个3D打印机,但没有必要为每个打印机写出专门驱动程序,而只要通过Spark就能把软件与硬件很好连接起来。   3D打印世界的现实情况是,软件与硬件无法良好对接,缺乏“通用语言”或者说“通用平台”,所以欧特克想建设3D打印的全新生态系统。我们试图解决这些问题,让大家比如硬件、软件生产商、增材制造 商与设计师等都能容易参与并有所贡献。   记者:开源的Spark与之前推动中国3D打印桌面机迅速普及的RepRap能产生的功用有何不同?   Chris Romes:Spark是开源3D打印软件操作系统,而RepRap则主要针对3D打印硬件开源。Adrian Bowyer的RepRap,推动FDM 桌面级3D打印机对消费者与创客实现了大规模与低成本的生产与销售。不过,在桌面机领域目前也存在不少问题。我们针对FDM桌面机进行一项调查,发现约50%的机器卖给了各类教育机构,但由于缺乏教程编排、易操作的软件程序、打印质量等各种原因,这部分打印机中有90%没有被理想地使用,就呆在角落中。而Spark所要做的就是要让整个打印过程变得极其简单容易——找来个模型,按下按纽,开始打印!同时,我认为3D打印的真正价值还是在于工业领域的应用,这也是我们要推进的重点。当然这对于Spark的挑战也会更大与复杂些,它对推动航天、消费电子、机械、建筑乃至电影制作等多个领域的3D打印应用大有用武之地。   记者:Ember在欧特克的3D发展规划中扮演怎样角色?   Chris Romes:Ember是一个参照物,与其它3D打印机其实不存在太多竞争关系。我们可以通过Ember向硬件生产商展示如何与Spark平台融合并有效运作,如同Google 将Nexus手机作为应用Android系统的示范。同时,Ember擅长打印讲求高品质与精度、体积小巧的模型,比如珠宝与牙科应用等,就此也为其它行业进行很好示范。有了开源的软件系统Spark、加上网站公开了Ember的机械设计文件和打印材料化学配方,设计师与研究者可在此技术上进行改进与创新,利用开源平台不断为Ember增添新价值。   记者:Spark推出已经一年,您觉得已经实现初始目标了吗?   Chris Romes:我们取得了相当不错的进展。一批核心的Spark早期应用者与我们签约结为伙伴;大约200来个开发者使用Ember,利用Spark的API发展应用并提供反馈;同时,我们已经非常接近完全公开Spark的所有API。此外,微软宣布将3D打印平台Spark嵌入Windows 10操作系统,HP也将在它们要推出的最新3D打印机中采用Spark。   记者:为什么选择与微软、HP、达索系统、SLM Solutions等创始成立组成3MF 3D打印联盟?   Chris Romes:为了3D打印产业成功前行,形成规模态势,就要在核心技术上取得一致。我们需要“通用语言”,一个统一更易用的文件格式去存储数据、交流应用。就如传统2D打印最初采用的也是PCI等较低文件格式,后来PDF格式开发出来并逐步成为行业标准,让打印对人众都变得简单。这也是我们期望3D打印能实现的。所以我们与微软、HP等几家在3D打印领域规划长远的公司形成联盟,致力解决当下行业缺乏标准等问题。要知道,我们与微软、HP等多年前就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欧特克20年前就与HP在2D打印领域合作,当他们要开发3D打印机软件系统时,首个想到的也是我们。   记者:您如何看待中国大量投资涌入3D打印领域但利润率却不尽如人意状况?欧特克又怎么利用构建开源的3D软件生态系统赚钱?   Chris Romes:3D打印的现实的确是利润率较低,但它拥有广阔发展潜力,可预见整个行业在未来十年将保持每年20%-30%的增长,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投资涌入的原因。欧特克投资了开源的软件系统Spark及可与Spark结合、能提供良好打印体验的专业应用等。来到中国,感受到政府对发展3D打印充满兴趣、很多大学开展研究,不少初创型企业诞生。而欧特克的Spark能够让这些3D打印初创型企业的工作变得更简单。   就可应用的客户数量而言,Spark具有极大的市场空间。对于欧特克而言,当硬件公司安装了Spark后,我们所有的专业软件也都可以用于那台打印机,这会加速设计软件的应用,从而让欧特克的软件变得更有价值。   记者:火花投资基金是否在中国找到了合适的投资对象?   Chris Romes:Spark Investment Fund让我们机会去遴选真正的创新技术,激发潜力,与3D打印创新者结成伙伴。目前我们首个已经投资了一家挺有趣的企业Carbon 3D,同时在英国、德国及以色列等3D打印产业发展较好的国家寻找项目。中国已有几家3D打印企业申请了火花基金,我们会密切关注它们的发展。只要是有发展前景的3D打印创新企业或技术,我们对于单个投资项目不设上限。

    发布时间: 2015-11-04

  • 39. 惠普正式分拆:HP Inc.将驶入3D打印新未来
    杨芳
    2015年11月1日,成立76年的惠普公司宣布正式分拆为惠普企业(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和惠普公司(HP Inc.)两家上市公司。现任首席执行官梅格·惠特曼将出任“惠普企业”首席执行官。分管个人电脑业务的高管戴恩·韦斯勒出任“惠普公司”首席执行官。   值得注意的是惠普公司CEO韦斯勒除了要重振个人电脑市场之外,还有一部分注意力要指向3D打印,包括3D扫描仪 、数字设计软件以及3D打印机 。   “我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当你听到3D打印时,你只会想起一个公司,那就是惠普公司,”韦斯勒说道。   惠普分拆,伴随着3D打印光明未来,也将伴随着大裁员。根据惠普此前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报告显示,分拆之后,惠普预计将在未来三年内总共裁员3.3万人。本轮裁员将主要集中在企业硬件和服务业务,也就是在11月1日完成分拆后成立的新公司惠普企业服务集团。梅格·惠特曼称,要想在当今的市场上取得成功,就必须利用技术的力量推动创意的想法。惠普企业服务集团将帮助客户加速这一旅程。   分拆后,两家公司都面临着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惠普公司股价大涨13%,而惠普企业股价下跌5%,看样子惠普的PC、打印机及3D打印业务更能吸引华尔街投资者的兴趣。.

    发布时间: 2015-11-04

  • 40. 全方位盘点3D打印材料的最新进展
    杨芳
    材料作为3D打印成型的根基,在整个增材制造 工艺流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由于3D打印技术 的外延性,诞生了不少前沿领域:如工业3D打印、生物3D打印、医疗3D打印、航空航天3D打印、汽车3D打印、时尚设计类3D打印还有民用3D打印等。从而需要不同类型的材料诸如金属非金属粉末、树脂、蜡、塑料等。正是这些材料构成了我们亲眼所见的各种3D模型。同时材料往往又决定了打印出来的模型是否达到相关强度、刚度和韧性等应用特性。所以,材料最新进展也成为3D打印行业关注的重要方面。   我们首先从桌面级3D打印机 开始。桌面级3D打印是民用和创意设计常常使用的一种类型。近期桌面级3D打印机材料在过去的基础上有了不小的突破:   PLA线材迎来全新突破   PLA作为一种生物基塑料,是桌面3D打印领域常用的一种打印材料。虽然其环保可降解,但是它的弱点也很明显,就是有点脆、不耐高温。近日,3D打印线材生产商3D-Fuel推出了一款高耐热级的Advanced PLA线材,试图彻底改变这样状况。这款新型的PLA线材具备传统PLA所没有的优异特性:低气味,更高的打印细节/分辨率,优异的第一层附着力,改进了层间附着力,减少了翘曲、卷曲和打印失败率。   除此之外,3D-Fuel还推出了另外一款被称为Algae-Fuel(藻类燃料)的新线材,顾名思义,这款线材的生产原料为野生藻类。该线材不仅拥有普通PLA材料所具有的所有属性,而且拥有很高的蛋白质含量,3D打印的质量很理想。      尼龙3D打印线材:超强弹性无与伦比   近日,全球领先的3D打印机生产商3D Systems(3DS)公司发布了一款全新的工程级尼龙线材。该线材可以用于该公司的桌面级3D打印机CubePro上。该公司称,这种线材不仅强度高,而且具有很好的弹性以及"无与伦比的耐用性"。结合其Rinse-Away水溶性材料(用于打印支撑结构),该尼龙材料承诺为要求苛刻的专业人士提供最佳的3D打印输出。 3DS称这种用于CubePro的尼龙材料3D打印出来物体表面十分光滑。该公司推荐用这种材料打印一些具有载荷和基本强度要求的部件。该材料的技术规格为:拉伸强度:4785psi,断裂伸长值:22%,强度-重量比:174 psi,拉伸模量:248005 PSI,抗弯强度:8,270psi,硬度:Shore D 75。

    发布时间: 2015-10-08

  • 41. 3D 打印工具切削工具的快速度制造
    杨芳
    3D 打印工具切削工具的快速度制造。 骑士硬质合金交货时间延迟,不得不上自定义模具,所以他们从 Stratasys获得桌面 3D 打印机增加他们自己的能力。生产周期周缩短到只需六个小时。

    发布时间: 2015-07-01

  • 42. 机器人、3D打印 创新驱动引领广东发展提速
    杨芳
    “粤创粤新”广东驱动创新发展主题大型网络采风活动日前于深圳完美收官。活动于短短5天5夜先后走访了广州、佛山、珠海、东莞、深圳五地的迈普生物、金发科技、酷漫居、香雪制药、云洲智能、金山软件、小米科技、大疆科技、中兴通讯等14家企业,涵盖了新型研发机构、企业孵化器、创投机构、科技服务机构、创意企业等多种创新主体。   地图一:广州   乳腺癌患者的福音:3D打印有望重塑乳房   生物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打印血管、关节、肝脏组织、皮肤等等,现在,又进了一步。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正在逐步攻克技术难关,在不远的将来,乳腺癌患者可以利用3D生物打印技术重塑乳房,这无疑将是乳腺癌患者的福音。   此外,迈普还研发了世界第一个3D生物打印硬脑(脊)膜—睿膜/ReDura,目前在广州已实现产业化,病人只需国外同类产品1/3...

    发布时间: 2015-08-05

  • 43. 揭秘3D打印无法取代传统工艺的真正原因!
    杨芳
    以“注塑·创新·趋势”为主题的2015中国注塑产业大会于7月24日——25日在苏州举行。这是注塑行业的顶级盛会,云集了约400名业内顶尖专家及制品、设备、模具、原料企业参会。作为协办单位的北京化工大学,为盛会开响了第一炮。北京化工大学的杨卫民教授专业的与大家分享了塑料注塑成型与3D打印技术 创新研究进展。   3D打印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那么,为什么3D打印不能取代塑料注射成型?   对于塑料注塑成型,流道部分占物件总体积90%,一般用于大批量的简单制品,生产效率高。但是,3D打印是采用逐层打印的方式构造物体,加工难度较大,成型效率较低,一般用于精细制品的制作。另外,工业级3D打印机 精度高,但是对粉末或者溶液要求非常高,且耗材极其昂贵。因此,从材料和时间、成本来看,3D打印只是一种新的成型技术,但是不可能取代塑料注塑成型。   在3D打印机上制作出来的注塑模具可取代用于短期产品和原型件。3D打印模具被用于生产原型件时,有助于找出设计问题,避免耗费大量资金制作设计不完善的铝制或钢制模具。.

    发布时间: 2015-10-08

  • 44. 3D 打印技术系统能实现快速、 规模化生产
    杨芳
    3D 打印技术系统能实现快速、 规模化生产。 Stratasys 提供的Objet1000 加上 3D 生产系统 测量 1000 × 800 × 500 毫米的生成信封 (39"× 31"× 19"),再加上加快速度和简单的后处理,以降低每一部分成本。. 新产品公告 增材制造,斯蒂芬妮 Hendrixson,助理编辑。Objet1000 +3D 生产系统, Stratasys 提供...

    发布时间: 2015-07-06

  • 45. 浅谈中国工业级3D打印现状及应用前景
    杨芳
    3D打印技术 如今风靡全球,其作为朝阳产业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这项技术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而随着它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国际社会对3D打印市场的争夺也日趋激烈。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如何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成为当下中国制造业热议的话题之一。而作为3D打印的主流元素,工业级打印或增材制造 (AM)又是此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它的发展成为了衡量我国未来制造业能否拥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为了响应国家高科技战略发展需求,加快增材制造技术全面走向市场。2015年12月8日至9日,OFweek3D打印网将主办“2015中国3D打印在线展会”,以期为3D打印产业提供高效专业的交流及品牌展示平台。此次在线展期间,深圳光韵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刘长勇博士将发表“中国工业级3D打印应用现状及前景”主题演讲,为行业发展拨云见日,答疑解惑。   刘长勇博士首先将详细介绍当下一些热门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对各种3D打印基本工艺进行解剖分析和对比;细致地描绘了未来3D打印将如何从原型技术走向生产型技术,实现工业生产最大化的蓝图;最后...

    发布时间: 2015-12-09

  • 46. 重庆大学将造世界最大3D打印机
    杨芳
    重庆大学将造世界最大3D打印机  由重庆大学牵头的2015年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之一的“3D打印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近日启动,其研发出的打印设备有望制造出世界上最大的3D打印机,解决工业零部件3D打印难题。  由重庆大学牵头的2015年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之一的“3D打印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近日启动,其研发出的打印设备有望制造出世界上最大的3D打印机,解决工业零部件3D打印难题。     重庆大学先进制造跨学科创新平台主任、“3D打印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项目负责人、首席专家张正文称,该项目的实施,可望攻克我国3D打印关键技术及装备成形尺寸小、生产效率低、精度及稳定差等核心难题。他说,虽然3D打印目前发展很火,但真正要应用到工业产品制造,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如打印出来的产品硬度、稳定性是否符合标准等,特别是打印出来的工业零部件尺寸有限,不能满足工业需要。张正文介绍,他们计划制造的3D打印...

    发布时间: 2015-08-05

  • 47. 台湾清华大学增材制造跨领域研究获台科技部支持
    杨芳
    2014年,台湾清华大学动力机械工程学系与纳米工程研究所教授傅建中及其团队参与了台湾科技部工程司当年全力推动的一项增材制造 跨领域研究项目计划,并成功开发一套纳米级3D打印系统,这套平台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快速低成本的3D微结构,精度可达150纳米。这项技术将可对先进科技在生物医学、材料工程及物理光学领域的研发产生重大影响。   为此,台湾科技部于近日推出了“双光子3D打印服务平台新创事业”计划,其主旨是协助傅建中团队将这一系统产业化,在新创事业的公司架构与专利布局上提供服务,并学习如何藉由法人机构在推动新创公司多年深厚的经验和许多的成功模式,协助学研机构在公司设立上思考和咨询,降低错误。   成立新创公司 进军国际市场   在科技部的协助下,傅建中团队成员正规划将这项技术发展成一新创公司,提供国内相关需求,并研拟未来进入国际市场。   然而,对于许多从事技术出身的团队成员而言,并不具备创设公司的经验。不过傅建中教授具有台湾清华大学EMBA经历,同时台湾科技部正好在推进“运用法人链结产学合作试行计划”,于是他们向台湾工研院技转中心提出了支援...

    发布时间: 2015-12-09

  • 48. 3D打印技术及应用趋势
    杨芳
    2012年4月,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发表专题报告指出,全球工业正在经历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以往不同,本次革命将对制造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其中一项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就是3D打印(3D printing)技术。美国《时代》周刊也将3D打印列为“美国十大增长最快的工业”。自2013年以来,国内媒体界、学术界、金融界也掀起了关注3D打印技术的热潮,各级政府部门开始关注并制订3D打印技术的发展规划。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和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分别从3D打印技术的概念、工艺、材料、设备及其商业化状况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望了3D打印技术的应用趋势和对人类未来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1、3D打印技术的概念和分类   3D打印技术,学术上又称“添加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技术,也称增材制造或增量制造。根据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2009年成立的3D打印技术委员会(F42委员会)公布的定义,3D打印是一种与传统的材料加工方法截然相反,基于三维CAD模型数据,通过增加材料逐层制造的方式。其采用直接制造与相应数学模型完全一致的三维物理实...

    发布时间: 2015-08-05

  • 49. CAD 专业人员的桌面3D 打印机
    杨芳
    CAD 专业人员的桌面3D 打印机。 Cadalyst 实验室报告: 三种结构紧凑、 价格实惠、 办公室友好模式这一评价可以帮助您确定哪种解决方案最适合您的工作场所。 近几年3D 打印技术的兴趣激增,和甚至已经成为一种爱好...

    发布时间: 2015-06-29

  • 50. CAD 专业人员的桌面3D 打印机
    杨芳
    CAD 专业人员的桌面3D 打印机。 Cadalyst 实验室报告: 三种结构紧凑、 价格实惠、 办公室友好模式这一评价可以帮助您确定哪种解决方案最适合您的工作场所。 近几年3D 打印技术的兴趣激增,和甚至已经成为一种爱好...

    发布时间: 2015-06-29

  • 51. Materialise联手TRS制造3D打印气管夹板
    杨芳
    气管软化症(TBM)是一种足以威胁生命的疾病,会造成患者在咳嗽或呼吸时气道变得狭窄甚至塌陷。尽管常见于成年人,不过这种病症也会在婴幼儿中出现。平均2220名婴幼儿中就会有1人患病,而所需的手术通常极其困难。不过在2013年,密歇根大学的医生们取得了突破:他们使用可吸收的3D打印气管夹板成功拯救了一名6周大婴儿的生命。从那以后,3D打印就成为了治疗这种疾病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现在,为了推行这种方法以帮助更多的儿童,知名比利时3D打印服务商Materialise宣布将与擅长骨骼重建与骨再生技术的医疗初创企业Tissue Regeneration Systems (TRS)联手制造用于临床试验的3D打印气管夹板。   据了解,TRS成立于2007年,目前已经实现了自己骨骼重建与骨再生技术平台的商业化。该平台的基础是来自密歇根大学和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的研究成果。TRS的支架技术可利用3D打印工艺制造包括气管夹板在内的先进骨骼重建植入物。这些植入物具有良好的生物吸收性,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患者的真实骨骼代替而不会有任何的残留。它们不需要金属螺钉固...

    发布时间: 2015-12-09

  • 52. 3D打印将催化中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 53. 3D打印机常见12种故障解决方法
    杨芳
    任何机器都不能排除意外的发生,3D打印机 自然也不例外。因为3D打印机的打印速度较慢,花费的时间更长,具有严格的自控性,因此3D打印机公司威布科技的设计师往往都会在为wiiboox预设任务后离开,很少在旁做持续观察。而事实上,一旦3D打印机出现出现故障,那么它所打印的作品也就会变得乱七八糟,不仅浪费了大家的时间与3D打印材料 ,更会对想做3D打印机代理加盟的人造成心理打击。对此,小编就给大家说一下3D打印机常见故障的排除办法。   3D打印机常见故障:   (1)填充率设置100%,打印不出实心物体   图形的实心与空心是与填充率没有关系的,图形本身是实心的那打出来的才会是实心的。   (2)打印不出实心物体   打出来的模型实心和空心和打印软件是没有关系的,是根据自己画出来的图形是实心打出来就是实心,画的是空心打出来就是空心的。   (3)喷头堵塞,无法出丝,怎么处理   让客户先把打印堵丝时的模型,拍些图片给我们看看,我们判断一下堵丝原因。看看是否是打印喷头与底板间距不合适导致。   把疏通打印喷头的视频发给客户,让客户先疏通喷头(注:新喷头绝对不能用扳手进喷头内通喷头,只需加热喷头至230°残留物会自动流出)。   同时,让客户检查挤出器电机的齿轮与电机轴是否跟转。   电机齿轮粉末多的话,请客户一起清理一下。检查喷头间距是否过小,让客户重新进行平台校准   同时也可以考虑让客户把打印温度提高5-10度试试。   务必注意:在喷头疏通以后,请必须重新校准平台。   因为在用扳手捅喷头时,可能会导致喷头位置向下偏移,导致平台间距越来越小。平台间距过小,进行打印时,必然再次堵丝!   (4)打印收尾时模型的顶端有烧结,拉丝现象   让客户把打印时的参数设置一下,把喷头的温度降低5-10度,喷头出丝的速度可以调节至80试试,不出丝的速度改为100。   (5)打印无法成型,吐出来的丝像拉面   这个情况说明,客户打印喷头与底板平台的间距太大了,请客户重新校准平台。   (6)打印过程中,机器的显示屏出现乱码,或者花屏,无内容显示?   如果打印中的模型没出现问题,请不要执行任何操作,让打印机继续打印。打印结束后,请关机,再开机,就会恢复正常。这个可能是室内连接打印机的电源线路没有接地线(与地线联通)造成,可以考虑把机器移动到地线连接正常的房间去。也有可能是天气干燥,静电造成的花屏。这个对机器本身没有影响。如果花屏时,打印模型已经出错,直接关机,再重启机器。   (7)喷头不出丝,用手把丝往下按才出丝   首先退丝,把喷头加热至230度清理一下喷头,待喷头温度达到230时里面会自动流出残留物,再检查下电机的齿轮是否由于长时间使用齿轮部分磨损,如齿轮磨损可考虑更换电机齿轮。   (8)喷头进丝后发出哒哒异响的声音   因料丝没有插好导致的发出异响,把料丝退出,检查下电机齿轮里面是否有断丝,清理一下再重新进丝。   (9)打印到一半出现X轴错位现象   询问客户是脱机还是联机打印的,脱机打印的情况:   打印模型错位,1)是电机线或皮带有问题。2)是电机线或开关线信号受到干扰,建议客户打印几个不同模型看看,不行更换新线一般建议客户先检查电机线插头和皮带是否松了,检查结束,建议客户再打印模型看看,如果还是不行,可以考虑换新线: 联机:有可能是受到通信异常影响,比如通信突然中断等。   (10)打印过程中,机器的显示屏出现乱码,或者花屏,无内容显示   操作面板按键失灵。先让客户重新启动打印机(拔掉电源线,再接上,然后开机),几秒钟后,应该可以听到5-6秒的开机铃声,如果听到铃声,说明机器可以正常启动,这时再尝试操作按键。如果开机听不到铃声,说明机器没有正常启动,这时可以尝试让客户按一下打印机右侧的黑色小圆形复位键,系统RESET一下。   如果还不能正常启动机器,给客户提供新的主板自行更换,我们会提供详细的更换教程如果还不能解决的话,请考虑联系客服返厂维修。   (11)打印机无法启动,显示屏显示两排条形码   先让客户重新启动打印机(拔掉电源线,再接上,然后开机),看看是否恢复正常?不行的话,让客户按一下打印机右侧的黑色小圆形复位键,系统RESET一下。   (12)打印过程中,显示屏显示NA, 然后打印机停止工作   首先显示NA是因为喷头无法加热导致的,可检查下喷头加热线的插头是否松动,如检查了还是无法加热,可联系售后给专业的文档做一个加热线全面的检查,如检查后还是无法加热则需更换喷头加热线。

    发布时间: 2015-10-08

  • 54. 颠覆现代制造业 3D打印融入ERP系统
    杨芳
    . 颠覆现代制造业 3D打印融入ERP系统. 3D打印作为一项智能制造技术,目前将快速原型制造、小批量生产、大规模定制等变为现实,这势必将引发一场制造业革命。与此同时,3D打印融入ERP系统,颠覆了现代制造业。   作为一项传统制造技术的颠覆性创新,3D打印技术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关注。随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推出,提高制造创新能力的呼声日益突出。为了加快转型,推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如何将信息化、数控化等前沿技术加入制造业已成为热点话题,而为传统制造业带来无限可能性的3D打印技术也再次让人深思其广阔的应用空间。   作为一项智能制造技术,3D打印集合光机电、计算机、数控、互联网以及新材料于一体,以数字模式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快速成型技术,在工业设计、建筑、汽车、航空航天和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过去十年里,3D打印一直是制造商们的试验场,主要应用于原型制造。而现在,随着3D打印技...

    发布时间: 2015-08-05

  • 55. 我国金属3D打印技术世界领先
    杨芳
    我国增材制造技术从零起步,在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技术整体实力不断提升,在3D打印的主要技术领域都开展了研究,取得一大批重要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高性能金属零件激光直接成形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技术水平达到世界领先。高性能金属零件激光直接成形技术世界领先,攻克了金属材料3D打印的变形、翘曲、开裂等关键问题,成为首个利用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技术制造大型金属零部件的国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已掌握使用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制造超过12平方米的复杂钛合金构件。西北工业大学的激光立体成形技术可一次打印超过5米的钛金属飞机部件,构件的综合性能达到或超过锻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的高性能金属零件激光直接成形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制造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 C919的主风挡窗框、大中央翼根肋,以及正在设计的第五代战斗机的钛合金主体结构,成功降低了飞机的结构重量,提高了战机的推重比,缩短了设计时间。.

    发布时间: 2015-11-04

  • 56. 揭秘美国3D打印产业为何总是走在世界前列
    杨芳
    美国3D企业在全球3D打印领域总是占据着领先地位,对3D打印的“吹捧”也最卖力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去年发表国情咨文演讲时强调“3D 打印技术有可能革命化我们制造几乎所有产品的方式”。   美国是3D打印技术 的主要推动者。主要原因是美国将网络化制造视为其核心竞争力,而3D打印技术是美国网络化制造的关键支撑技术。美国政府对3D打印技术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家战略层面、路线图、研究计划及执行3个层面。   在国家战略层面,2011年,奥巴马总统出台了“先进制造伙伴关系计划”(AMP),2012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先进制造国家战略计划》,2012年3月,奥巴马又宣布实施投资10亿美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NNMI),在这些战略计划中,均将添加制造技术列为未来美国最关键的制造技术之一。2012年8月,作为NNMI计划的一部分,奥巴马宣布联邦政府投资3000万美元成立添加国家制造创新研究所(NAMII),加上地方州政府配套的4000万美元,共计投入7000万美元,该研究机构实质上是一个由产、学、研三方成员共同组成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致力于添加制造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保持美国领先地位。   路线图层面,美国曾分别于1998年和2009年两度发布添加制造技术路线图。在2009年的添加制造技术研发路线图研讨会上,给出的关键建议是建立美国国家测试床中心(National Test Bed Center,NTBC),撬动未来该领域的设备和人力资源发展,并展示制造研究概念。   在执行层面上,基于2009路线图,北美焊接和材料结合工程技术领导组织----爱迪生焊接研究所(Edison Welding Institute,EWI)成立了添加制造联盟(AMC),在美国添加制造界机构之间建立重要伙伴关系。AMC目前至少有33个企业成员与合作组织,涉及产、学、研、官各机构。AMC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添加制造技术的成熟度,并以国家为基础,倡导资助添加制造技术,将其从目前的新兴技术层面推到主流制造技术层面。   此外,2009和2010年,美国空军和海军分别举行了以任务为导向的添加制造技术研讨会。2011年,材料与过程工程促进会(SAMPE)也召开了多方参与的研讨会,专注直接零部件制造。2012年2月,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与科学技术情报委员会合作举办了添加制造技术研讨会,讨论该技术的最新发展。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举办面向企业界的RAPID会议和展览会,德克萨斯大学举办的年度固体无模成型研讨会则主要面向学术界。由此可见,美国各利益相关方都在积极推动3D打印技术政策的实施。   一项技术的发展是离不开国家政府的鼓励的,所以,在这方面,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发布时间: 2015-11-04

  • 57. 微软3MF格式君临3D打印世界

  • 58. 我国首颗3D打印卫星浦江一号成功进入太空
    杨芳
    2015年9月25日9时41分,伴随着巨大轰鸣,我国首枚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载着4颗卫星飞向太空。从此,深邃的星空,多了一颗以上海黄浦江命名的卫星——浦江一号。9月26日19时48分,浦江一号将首次飞过黄浦江上空。   小卫星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浦江一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可实现面向用户订制的快速便捷综合信息服务,能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国土资源普查、应急搜救等领域。   问及卫星的命名缘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张春明表示,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正在加快推进科创中心的建设,无论是“一带一路”战略还是“互联网+”概念都给上海带来了无限机遇。“再加上我院又是上海第一家从事卫星研制的单位,浦江一号的命名既有地域特色,又蕴含着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据张春明介绍,浦江一号秉承打造“智慧城市”的理念,通过卫星组网,未来能够全天候全天时对目标开展日常观测,比如城市道路拥堵情况、热点地区人员疏密情 况、区域天气和环境(如雾霾)预报、自然和人为灾害预报及勘察、近海情况等,“为城市管理提供帮助,大大提高城市综合治理能力。”   “假如黄浦江面上出现浮油,只要将浦江一号定位到‘东方明珠’,卫星就能马上测算出与‘东方明珠’多少角度和多少距离的江面上有污染,”张春明说。   “快捷+低成本”让定制卫星不再是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空间信息综合应用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的提出,更是为国内方兴未艾的商业卫星市场提供了无限的空 间。简化研制流程,缩短研制周期,发展低成本、高可靠性、满足多任务需求的小卫星星座,成为今后卫星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出于对未来商业卫星发展应用的考虑,自2009年起,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就自筹经费开展专项研究。“按照网络流行语,我们在干一件‘众筹’的事儿,”张春明介绍说,众筹团队包括下属单位和协作单位,他们都需要搭载浦江一号进行新技术的验证,“由于大家都在花自己的钱,所以就要严格控制成本。”   传统的卫星研制往往需要经历方案、初样、正样三个阶段,在方案阶段之后,制造出一颗完整的初样星,用于破坏性环境试验;转入正样后,再生产一颗卫星进行验收 级环境试验,研制周期长,经济成本高。“而浦江一号立足商业卫星发展的需要,对研制模式进行了创新性的突破,从方案验证阶段直接转入正样阶段,这样就节省 了一颗完整的初样星,大大节约了成本,”浦江一号卫星总指挥赖京说。   立足“面向用户、方便快捷”的设计思路,浦江一号卫星采用了即插即用等技术,能快速地和各种不同的有效载荷进行整合,并在一个月内完成集成测试、一个星期内完成发射准备、一天内完成在轨交付的目标。.

    发布时间: 2015-10-08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