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类别
“8+2” 重点领域
来源专题
  • 快讯 2025年欧盟/欧洲经济区由白喉棒状杆菌ST574引起的白喉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与重点传染病
    编译者:张玢
    发布时间:2025-07-11
    白喉在欧洲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细菌性疾病。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使用安全有效的疫苗进行大规模免疫接种,疫苗接种大大减少了世界范围内的病例数量。感染后,未接种白喉疫苗的人可能会出现皮肤感染(皮肤白喉)、典型的呼吸道白喉和罕见的全身性白喉。在高度接种人群中,大多数感染是无症状或轻微的。呼吸性白喉的病死率可高达5-10%。2009年至2020年期间,欧盟/欧洲经济区(EU/EEA)平均每年报告21例由产毒白喉棒状杆菌(C.diphtheriae)引起的白喉确诊病例。2022年,报告了320例病例(318例确诊病例和两例疑似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这一增长是由于BYC引起的白喉爆发所致。白喉,主要与在移民到欧洲期间接触白喉的移民有关,而不是从白喉仍然流行的国家输入。大多数病例与三种序列类型相关:ST377、ST384和ST574。到2022年底,快速反应措施有助于缓解疫情,自那时起,欧盟/欧洲经济区报告的白喉病例总数一直在稳步下降。然而,最近的数据表明。2022年后,白喉574继续在至少五个欧盟/欧洲经济区国家和瑞士传播。据指出,这些病例中有很大一部分发生在易受感染的人群中。在2023年至2025年期间,欧盟/欧洲经济区国家报告了82例BYC引起的病例。白喉574至ECDC。其中,至少有25人来自弱势群体,包括无家可归者、使用或注射毒品的人、未接种疫苗的人和老年人。现有的基因组和流行病学数据表明,在欧洲,无家可归者、使用或注射毒品的人、未接种白喉疫苗的人和老年人之间存在局部传播。这些信号表明OFC的流通范围更广。整个欧洲的白喉574。鉴于这些发现,ECDC正在对C造成的风险进行评估。白喉574在欧盟/欧洲经济区(EU/EEA)获得的疾病。风险评估大多数欧盟/欧洲经济区(EU/EEA)国家对含白喉疫苗的主要疗程有很高的疫苗接种覆盖率。在疫苗接种覆盖率高的国家,一般人群的风险被评估为非常低,但由于OFC的循环可能增加,在更容易感染的人群和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中可能会出现零星病例。白喉574.建议提高卫生保健工作者、其他专业护理人员和志愿者对白喉的认识,他们与更易感染的人群接触,如最近抵达的移民、无家可归者或在过渡住房中心居住、工作或志愿服务的个人,以及使用或注射毒品的人。这包括提供信息,以促进对其不同形式(包括皮肤白喉)的识别、诊断和护理。此外,根据国家准则,在诊断确认之前,还应隔离可能的病例。临床医生应意识到,在对具有相容临床表现的患者进行鉴别诊断时,需要考虑白喉。实施健康促进活动,并促进更易感染人群的参与。确保公共卫生措施到位,包括疫情应对,遵守道德准则,保护个人';最大限度地减少污名化和边缘化的风险。促进和监测获得免疫接种的公平性。这尤其适用于更易受感染的人群和有可能被社会边缘化的群体,如移民、难民和寻求庇护者,但也适用于弱势群体(如患有酒精使用障碍的个人、使用或注射毒品的人或无家可归的人)。白喉、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等重点疾病在拥挤地区特别容易传播,在没有事先接种疫苗的记录的情况下,应立即提供预防这些疾病的疫苗。如果需要扩大服务范围,应根据该群体的风险状况(如乙型肝炎)扩大疫苗接种工作。在排定免疫接种优先级以预防疾病的同时,定期评估白喉抗毒素(DAT)的可及性水平,并且在全球DAT短缺的情况下,如有必要,考虑跨境方案以确保所有疑似或确诊白喉毒素诱发疾病的患者快速获得白喉抗毒素。进行强化监测,包括使用分子分型和全基因组测序(WGS)来确认病例之间潜在的流行病学联系(在相关时,特别是在潜在的跨境事件的情况下),调查异常AMR模式所涉及的遗传决定因素,并分析流行病学的变化(例如,国家或国际层面的病例数量增加,非典型人群的参与)。
  • 快讯 WHOI科学家发表了关于预测西北大西洋变暖暂停的评论

    来源专题:深海资源开发
    编译者:徐冰烨
    发布时间:2025-07-11
    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2025年7月9日)——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物理海洋学系副科学家Ke Chen的一份新邀请评论强调了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的重要性。 Chen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讯》上的评论“理解和预测西北大西洋架温度变异性”,讨论了Koul等人最近一项研究的更广泛背景。(2024)。该研究的重点是预测沿海海洋变异性的最新进展,包括未来十年西北大西洋大陆架快速变暖的潜在暂时放缓——这一结果与自然气候波动有关,包括预测的大西洋环流变化和墨西哥湾流的转变。 西北大西洋大陆架是北美一些生产力最高的渔业的家园,近几十年来气候迅速变暖,并经历了日益频繁的海洋热浪。这些变化给海洋生态系统、渔业和沿海基础设施带来了重大风险。 Chen说:“最近的研究使用区域海洋模型来预测未来十年该地区变暖的暂时放缓。”“虽然这项研究表明了我们预测区域气候变异性的能力,但需要更多的研究和长期观察来加深我们对关键海洋过程的理解,并提高模型的准确性。” 评论还指出,虽然这项研究代表了重大进展,但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探索替代建模框架并更好地解决不确定性。“这项工作突出了我们取得的进展和未来的挑战。”
  • 快讯 “北气南下”输送天然气破1000亿立方米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编译者:郭楷模
    发布时间:2025-07-11
    黑河7月10日电  伴随压缩机的轰鸣声,天然气从黑河首站源源不断地沿着管道一路南下。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这意味着,作为我国第一条关键设备和核心控制系统全面国产化的长输油气管道,该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是我国“十四五”期间建成的重要能源基础设施。它北起黑龙江黑河,南至上海,途经9个省(区、市)。自2019年北段投产、2024年全线贯通以来,其日均输气量超1.1亿立方米,年输气能力达380亿立方米,可满足1.3亿户城市家庭全年用气需求。这条能源大通道惠及沿线4亿多人口,有效保障了东三省、京津冀、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的天然气稳定供应。 “作为我国四大能源通道之一,‘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与东北管网、西气东输等系统互联互通,共同构建了北气南下、海气登陆、西气东输、川气东送的‘全国一张网’供气格局。”国家管网集团东北公司黑河作业区主任马宁说。 据介绍,这条能源大动脉的建成打破了多项技术壁垒:零下40摄氏度高寒地区油气管道施工技术填补国内空白;36台大功率压缩机组、核心控制系统等关键设备实现100%国产化;在国内首次实现油气管道宽度0.3毫米环焊缝开口裂纹、直径3毫米针孔缺陷检测。 “‘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也是我国首条智能管道样板工程,它集成了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构建了贯穿建设期至运营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体系。”马宁谈道,这条能源大通道通过融合应用光纤预警、视频监控、地灾监测等多源数据,升级打造了“天空地”一体化智能线路管理模式。 据悉,2025年上半年,通过“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进入长三角地区的天然气近157亿立方米,占该区域当前用气量的三分之一。今年迎峰度夏期间,该管道向上海、浙江等地日供气量达6000万立方米,较2024年同期增长4%,缓解了华东地区夏季“气电保供”压力。
  • 快讯 【Nature Communications】KETI突破固态电池枝晶难题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编译者:王晓丽
    发布时间:2025-07-11
    韩国电子技术研究院(KETI)联合首尔大学、中央大学研究团队于2025年7月7日宣布,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团队通过将银(Ag)掺入固态电解质,首次充电时诱导银离子自发形成纳米颗粒,成功实现锂金属均匀沉积。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7月刊。 核心研究人员: KETI首席研究员Cho Woo-seok 高级研究员Choi Seung-ho 中央大学教授Park Hae-sun 技术突破点: 创新机制:通过银纳米颗粒自形成技术,有效抑制枝晶生长(传统固态电池因锂沉积不均导致枝晶刺穿隔膜) 性能提升:在7.0mAh/cm2高容量下保持稳定充放电,软包电池能量密度超1000Wh/L 工艺优势:无需额外保护层或复杂工艺,可直接整合现有生产线 应用前景: 无负极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理论提升30%以上 解决商业化最大障碍——电解质与锂反应不均问题 已获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炼金术项目"支持  
  • 快讯 中国找矿重大突破,探获4.9亿吨锂矿石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编译者:郭楷模
    发布时间:2025-07-11
    7月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同时,该超大型矿产伴生铷、钨、锡等多种战略矿产,所有资源均为新增资源量。 据勘探单位湖南省地质院下属的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总工程师杨齐智介绍,锂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金属之一,是国家战略关键资源。作为“有色金属之乡”,湖南积极响应国家锂资源保障战略,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连同湖南大中赫锂矿有限责任公司,自2022年起在鸡脚山矿区全面开展锂矿靶区优选工作。项目组克服山高路陡、严寒酷暑等困难,累计完成钻探9万多米。 鸡脚山矿区地处南岭低山地带、香花岭矿田海拔最高区域,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大,传统运输方式受限。项目负责人陈志强表示,项目组创新了绿色勘查技术方法,克服了当地地形复杂、钻探施工条件难等关键技术问题,创新使用了大型无人机吊装钻探设备技术,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二级教授许以明介绍,鸡脚山矿区的重要发现是在落实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任务背景下进行的。亿吨级锂矿石的探获为湖南省郴州市构建千亿新能源基地奠定坚实资源基础,其勘查思路、方法及管理模式对湖南省锂资源勘查具有示范借鉴作用,能有力推动国家锂资源保障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