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类别
“8+2” 重点领域
来源专题
学科
  • 快讯 中国将稀土管制扩展至进口材料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编译者:欧冬智
    发布时间:2025-09-04
    中国加强了对稀土矿产和加工的控制,将其配额制度扩展到包括进口材料,并要求企业定期报告战略矿物的流动情况。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的文件,新规定不仅适用于国内生产的稀土,还适用于从国外进口进行精炼的稀土。中国目前是全球稀土生产的领导者,这些稀土对电子、电动汽车和风力涡轮机等高科技和绿色技术至关重要。中国还控制着几乎所有稀土的加工,使其在稀土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除了在新配额系统中包含进口矿物外,相关企业现在还必须每月在一个新建立的政府信息平台上提交稀土流动数据,包括进口量,截止日期为每月的第十天。据《南华早报》报道,这些规则是实施今年十月生效的《稀土管理条例》的指南。这些文件详细说明了政府机构应如何管理指定公司的配额并使稀土产品的流动可追溯。最新的举措与最近的一系列监管行动一致,例如在四月将稀土和磁铁加入出口限制名单,以及在没有惯常的公开通知的情况下发布2025年生产配额,这表明了更低调但坚定的监管姿态。 “与之前仅规制国内原材料的配额制度相比,新措施明确规制了进口的稀土材料,”国金证券首席分析师李超表示,这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对稀土的控制。
  • 快讯 100MW/500MWh!四川首个全钒液流储能电站项目并网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编译者:武春亮
    发布时间:2025-09-03
    8月28日,18时18分,国家电投集团四川攀枝花100MW/500MWh全钒液流 储能电站 一期项目正式并网,该项目是四川省首个并网的全钒液流 储能项目 。 项目由国家电投集团四川电力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位于四川攀枝花国家钒钛高新区团山片区,48个巨型电池舱整齐排列于此。作为西南地区首个容量最大的全钒液流独立储能示范工程,项目采用液流电池技术路线,规模100MW/500MWh,可满足200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同时满足电能在工业园区就地消纳。 据介绍,项目采用户外预置仓集成化设计,通过智能调控系统实现毫秒级响应,可在电力富余时高效储存绿电,在电网负荷高峰期精准释放稳定电流。通过60兆瓦时的超大容量调节能力,有效平抑新能源发电波动,同时配套110千伏升压站与主电网智能协同。
  • 快讯 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和配套项目竣工验收!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编译者:武春亮
    发布时间:2025-09-03
    8月24日至8月25日,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有限公司组织专家对该公司一期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和配套40万吨/年植入绿氢耦合制烯烃项目进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为切实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自治区应急管理厅、鄂尔多斯市应急管理局、乌审旗应急管理局、苏里格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应急办有关人员参与并监督了整个验收过程。 专家组根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生产建设项目安全风险防控指南》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对企业安全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以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应急预案等安全管理情况,多维度开展认真、细致、严格审查,共检查出现场问题118项、评估报告问题106项,经过专家组综合评定,同意企业在完成以上问题整改后通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重大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工作标志着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有限公司各个装置满足现行法规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为下一步安全生产许可证取证奠定了坚实基础,迈出了项目由试生产转入正式生产运行的关键一步。 项目概述 该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图克工业项目区,以煤炭为原料,采用水煤浆加压气化、净化、甲醇合成、甲醇制烯烃等工艺,新建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和配套40万吨/年植入绿氢耦合制烯烃工程。 项目设计原料煤用量829.22万吨/年、燃料煤用量132.41万吨/年(植入绿氢5年后降至111.52万吨/年),生产用新鲜水量2815.04万立方米/年(植入绿氢5年后降至2651.32万立方米/年)。 项目主体工程主要包括空分、气化、变换及热回收、低温甲醇洗、硫回收、甲醇合成、甲醇制烯烃、烯烃分离、蒸汽裂解、C4制1-丁烯、聚乙烯、聚丙烯等12套生产装置;公辅工程包括动力站、给排水系统、火炬系统等;储运工程包括输煤储运系统和罐区等;环保工程主要有废气治理设施、废水治理设施和固废治理设施等。
  • 快讯 上海2.1GW“风光同场”海上光伏项目竞配:申能、上海电力、大唐、三峡入选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编译者:武春亮
    发布时间:2025-09-03
    8月25日,上海市发改委公示《上海市2025年度“风光同场”海上光伏竞争配置结果》。 根据公示,申能股份、上海电力、大唐集团、三峡集团6个项目入选,申报总规模210.33万千瓦。 根据竞配方案,此次拟竞争配置的“风光同场”海上 光伏项目 场址为上海市未组织竞争配置的已建、在建海上风电场址,竞配项目共2.7GW,均为光伏项目,与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同场。 通知明确,申报企业在获得项目开发权后一个月内向市发展改革委报送项目股权方案,牵头企业股比不低于1/2、不高于2/3。支持牵头企业引入有能力的能源开发、装备、施工、设计等企业参股,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项目开发。 关于上网电价,通知明确,机制电价由上海发改委组织海上光伏项目自愿参与竞价形成。本轮竞争配置排名前二的海上光伏项目,单个项目申报机制电量占全年发电量比例上限按90%执行;其余海上光伏项目,单个项目申报机制电量比例上限取70%和当年度我市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机制相关政策规定上限的低值,具体按照我市新能源增量项目竞价工作方案执行。 申报企业应承诺获得项目开发权后9个月内开工、1年半内全容量并网。场址位于涉界海域的项目,承诺开工并网进度要求可适当延后,延后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 项目并网时间每逾期一个季度(不足一个季度按一个季度计),申报机制电量占全年发电量比例上限扣减10个百分点。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未按实施方案执行或项目并网时间逾期一年以上的,市发展改革委可依据《上海市可再生能源项目竞争配置管理办法》取消投资主体的开发资格,由下一顺位的投资主体接替或重新开展项目竞争配置工作。
  • 快讯 中创新航2025年上半年储能收入57.57亿元,同比增长109.7%!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编译者:武春亮
    发布时间:2025-09-03
    8月27日晚间, 中创新航 发布公司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2025年上半年中创新航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64.19亿元,同比增长31.7%;期内净利润人民币7.53亿元,同比增长80.4%;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币0.2629元,同比增长87.1%;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从15.6%提升至17.5%,净利率由3.3%提升至4.6%,经营现金流净流入25.58亿元,同比增加逾13亿元。 2025年上半年全球 动力电池 市场和储能市场快速发展,为公司的业绩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动力电池方面,实现收入人民币106.62亿元,同比增长9.7%, 动力电池装机量达21.8GWh ,同比增长22.7%,排名全球第四、国内第三。国内市场占有率持续创新高,2025年6月单月市场占有率达7.4%,7月进一步提升至8.25%。公司已成功进入大众、现代、丰田全球三大汽车集团供应链,小鹏、吉利、奇瑞、长安等国内主流车企多款新车型实现量产配套。 储能方面,实现收入人民币57.57亿元,同比增长109.7%, 储能电芯 出货量大幅增长 ,排名全球第四。公司与国家电投、三峡新能源、中核汇能等头部企业深化战略合作,多个储能电站项目成功投运并网,电站运营效率和收益实现国内领先。国际市场实现重大突破,成功配套拉美、南非最大电站项目,进入多家国际头部开发商和电网公司供应商名录。 研发投入方面,中创新航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人民币8.60亿元,同比增长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