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耕地保护重点领域信息简报》

  • 编译类型:快报,简报类产品
  • 发布时间:2023-05-22
聚焦耕地可持续利用与污染修复管理政策、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耕地污染源分析及防治对策等主题,重点跟踪耕地保护领域政策法规、战略规划、科技成果、项目信息等内容,持续监测全球耕地保护与污染治理研究前沿,为守住耕地红线、提升耕地质量水平提供支撑。
  • 1. 欧盟推出泛欧土壤健康数据立方体项目助力土壤健康管理
    张毅
    5月,欧盟资助的 AI4SoilHealth 项目宣布将推出泛欧土壤健康数据立方体(SHDC4EU),旨在通过 30 米分辨率的多源数据(包括土壤属性、植被覆盖、气候时间序列等)估算土壤健康指标趋势。该平台利用高精度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数字孪生土壤健康模型,可映射 2000-2024 年整个欧盟的土壤模式。该平台通过开放数据服务,支持机器学习模型运行,分析土壤健康指标关系,为欧盟土壤观测站提供数据支持,助力再生农业、碳农业和土地利用转型。

    发布时间: 2025-07-20

  • 2. 澳大利亚制定农业土壤健康标准化国家蓝图
    张毅
    6 月,澳大利亚启动了一项价值 1000 万澳元的项目,旨在通过标准化方法提升农业土壤健康的管理水平。该项目由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主导,计划开发一个专门针对澳大利亚生产系统的土壤健康标准化国家蓝图,项目周期为五年。该项目负责人表示,健康的土壤是农业系统高效运行的基础,无论种植何种作物或养殖何种牲畜,土壤都是决定农场盈利能力与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澳大利亚的土壤和环境条件与海外农业系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需要开发适合澳大利亚的土壤健康框架。基于此,项目内容将包括定义土壤健康和功能,明确其在澳大利亚农业系统中的测量、监测、管理和报告方式,并提供区域相关的参考数据集作为基准。 项目将通过跨行业合作,与种植者、顾问、金融部门、市场参与者、政府和行业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共同设计,以确保其实用性、可信度和广泛采用。该项目还将与棉花、乳业、羊毛、葡萄酒、肉类与畜牧业等行业的研究与发展机构合作,确保框架的实用性和广泛适用性。通过跨行业合作,农业土壤健康标准化国家蓝图计划为澳大利亚农业提供一个统一、实用且具有成本效益的土壤健康评估和管理方法,提升农业的可持续性和全球市场竞争力。

    发布时间: 2025-07-20

  • 3. 美国利用新型人工智能方法改善农田沟壑侵蚀预测解释
    张毅
    4月25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 AI 驱动方法,结合机器学习和可解释性工具 SHAP,以提高对农田中沟蚀的预测精度和模型解释性。研究团队在伊利诺伊州杰斐逊县进行了测试,发现这种堆叠模型的预测精度达到了 91.6%,优于单独模型的 86%。通过 SHAP 工具,研究人员能够解释不同变量如何影响模型输出,例如作物的年叶面积指数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更大的叶覆盖可以减少侵蚀。该方法不仅提高了预测精度,还为农业从业者和土地管理者提供了透明的决策依据,有助于更有效地分配资源以减少土壤侵蚀。

    发布时间: 2025-07-20

  • 4. 三维泡沫铁基 FeSx 纳米片电极用于铜铅锌复合污染土壤的电动力学修复
    张毅
    5月29日,中南大学等机构利用泡沫铁(FeS@IF)负载的 FeSx 纳米片作为第三电极,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三维电动力学(3D EK)系统,用以增强污染土壤的电动力学修复。相关成果以“In-situ growth of FeSx nanosheets on iron foam as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 for electrokinetic remediation of copper, lead and zinc co-contaminated soil”发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上。

    发布时间: 2025-07-20

  • 5. 掺钙碳纳米球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和抗氧化机制提升玉米耐盐性
    张毅
    5月29日,浙江大学、巴基斯坦 巴哈丁·扎卡里亚大学等机构采用木质素纳米颗粒(LNPs)掺杂氧化钙纳米颗粒(CaO NPs)合成了钙掺杂碳纳米球,该纳米球能显著缓解盐胁迫,促进盐碱化环境下植物生长,为纳米颗粒在农业中的应用提供新的策略,以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作物产量。相关成果以“Green-engineered calcium-doped carbon  nanospheres enhance salt tolerance and growth in maize by modulating gene expressions and antioxidant defense mechanisms”发表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 》上。

    发布时间: 2025-07-20

  • 6. 新型磁性煤矸石材料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潜力
    张毅
    5月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机构以煤矸石为前驱体,通过酸化和共沉淀法成功制备出新型磁性煤矸石材料(MGE)。MGE 凭借其磁性和丰富官能团,可以吸附聚苯乙烯微塑料(PS MPs)、镉(Cd(II))和铅(Pb(II)),能有效缓解 MPs-重金属复合毒性。相关成果以“Potential of a novel magnetic gangue material for remediating wastewater and field co-polluted by microplastics and heavy metals”发表在《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上。

    发布时间: 2025-07-20

  • 7. 南京大学等构建土壤模型提升镉污染环境下的小麦安全性
    张毅
    5月14日,南京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套预测模型,应对小麦镉污染问题提供了新解决方案。该模型通过可分析 311 个土壤与小麦样本,发现土壤 pH 值、镉含量和阳离子交换容量是影响小麦镉吸收的关键因素。在研究中,机器学习模型(尤其是极其随机树模型,ERT)在预测小麦镉含量方面表现显著优于传统方法。基于中国小麦镉含量的安全标准(0.1 mg/kg),研究人员利用该模型反向计算出更精准的土壤镉阈值。新阈值根据不同土壤 pH 值进行了调整,能更准确地预测小麦籽粒中的镉含量是否超标。

    发布时间: 202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