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等构建土壤模型提升镉污染环境下的小麦安全性》

  • 编译者: 张毅
  • 发布时间:2025-07-20
  • 5月14日,南京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套预测模型,应对小麦镉污染问题提供了新解决方案。该模型通过可分析 311 个土壤与小麦样本,发现土壤 pH 值、镉含量和阳离子交换容量是影响小麦镉吸收的关键因素。在研究中,机器学习模型(尤其是极其随机树模型,ERT)在预测小麦镉含量方面表现显著优于传统方法。基于中国小麦镉含量的安全标准(0.1 mg/kg),研究人员利用该模型反向计算出更精准的土壤镉阈值。新阈值根据不同土壤 pH 值进行了调整,能更准确地预测小麦籽粒中的镉含量是否超标。

相关报告
  • 《南京大学等构建土壤模型提升镉污染环境下的小麦安全性》

    • 编译者:张毅
    • 发布时间:2025-10-16
    • 5月14日,南京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套预测模型,应对小麦镉污染问题提供了新解决方案。该模型通过可分析 311 个土壤与小麦样本,发现土壤 pH 值、镉含量和阳离子交换容量是影响小麦镉吸收的关键因素。在研究中,机器学习模型(尤其是极其随机树模型,ERT)在预测小麦镉含量方面表现显著优于传统方法。基于中国小麦镉含量的安全标准(0.1 mg/kg),研究人员利用该模型反向计算出更精准的土壤镉阈值。新阈值根据不同土壤 pH 值进行了调整,能更准确地预测小麦籽粒中的镉含量是否超标。
  • 《对实施长期修复措施的稻田土壤中镉污染建模:模型开发和随机模拟》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9-12-27
    • 基于质量平衡理论的污染累积模型(PAM)是用来模拟土壤中重金属浓度的长期变化。当与蒙特卡洛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相结合时,该模型可以预测环境参数波动下和多途径输入的重金属在土壤-水-植物系统中的概率分布。该模型曾被用于评估中国(湖南省)攸县(音译)镉污染稻田土壤在五种情景下不同修复方式的效果,这五种情景分别是默认情景(A)、不将水稻秸秆还田(B)、减少镉沉积(C)、撒石灰(D)和整合多种修复方式(E)。经该模型预测,不将水稻秸秆还田(B)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镉含量,撒石灰(D)可以显著降低植物中的镉含量。但是,从长远来看,撒石灰(D)将会增加土壤中的镉含量。虽然需要数十年的努力,但整合多种修复方式(E)可以有效降低土壤和稻米中的镉浓度。土壤镉污染历史和镉累积的主要原因主要通过敏感性分析和回顾模拟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