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类别
“8+2” 重点领域
来源专题
  • 快讯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重磅发布: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达1.8亿千瓦以上!鼓励新型储能全面参与电能量市场!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编译者:郭楷模
    发布时间:2025-09-12
    储能头条获悉,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文件明确,2027年,新型储能基本实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技术创新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稳居全球前列,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标准体系基本成熟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多元储能体系初步建成,形成统筹全局、多元互补、高效运营的整体格局,为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各类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培育一批试点应用项目,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推进电源侧储能应用。推动沙漠、戈壁、荒漠等新能源基地合理规划建设新型储能。建设一批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促进新能源电站与配建新型储能联合运行,平滑新能源出力曲线,提高可靠出力水平,提供电网稳定支撑能力。研究煤电机组与电化学储能、飞轮储能、热储能等新型储能项目联合运行,优化运行方式,提升调节能力。鼓励利用退役火电厂场地和送出线路,科学规划建设新型储能。 拓展电网侧储能应用。推动在负荷密集接入、大规模新能源汇集、大容量直流馈入等关键电网节点,开展独立储能电站建设。加快推进构网型储能在高比例新能源电网、弱电网及孤岛电网的示范应用,推广配电网新型储能应用,提升新型储能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支持能力。鼓励在配电网扩建受限或偏远地区推广电网替代型储能。 合理提升新型储能调用水平。电力现货市场未连续运行地区应综合考虑系统需求、安全性、调节经济性等因素,优化各类调节资源调用序位,结合系统需要科学增加新型储能调用,尽量减少煤电机组频繁深度调峰、日内启停调峰。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遵循市场交易结果调用各类调节资源。 鼓励新型储能全面参与电能量市场。推动“新能源+储能”作为联合报价主体,一体化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推进具备独立计量、控制等技术条件,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和电力市场注册基本条件,具有法人资格的新型储能项目,作为独立主体参与电能量市场。有序推动新型储能参与中长期市场。引导新型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结合电力市场建设进展,有序引导新型储能参与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研究探索爬坡、转动惯量等辅助服务品种,逐步扩大新型储能参与辅助服务规模。 加快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建设。推动完善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容量电价机制,有序建立可靠容量补偿机制,对电力系统可靠容量给予合理补偿。各地要加快推进电力中长期、现货市场建设,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推动合理形成新型储能充放电价格。
  • 快讯 11载发电无忧!昱能科技以卓越品质守护家庭绿电生活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编译者:郭楷模
    发布时间:2025-09-11
    昱能科技深耕光储领域15载,依托卓越产品及服务,在全球范围内打造了约60万座光伏电站,其中有许多电站的运行时间已达10余年。正如浙江嘉兴“当代华府”小区中的一座户用光伏电站,阳光已连续11年被悄然转化为电能,为许先生一家的三餐四季注入绿色动力。从2014年安装至今,这座5kW户用光伏电站不仅成为家庭用电的“稳定后盾”,更书写了一段科技与生活共生的温暖故事。 从选择到安装: 微型逆变器描绘家庭“绿电生活” 时间回到2014年,昱能科技当时面向嘉兴市多个社区,开展了户用光伏路演推广活动,许先生恰巧在筹备房屋装修事宜。此前,他已从新闻中了解到,光伏作为绿色产业,是国家大力扶持的新能源,并且还有实实在在的补贴政策;出于对新兴能源的兴趣与好奇以及对家庭未来高用电量的考量,许先生决定安装一套光伏系统。如今11年过去,当初的选择早已成为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印证了许先生对“绿色能源”的远见。 这座5kW的电站配置了10台昱能科技第二代微型逆变器YC500,并搭配20块250W单晶硅组件。许先生表示:“装完到现在十多年,就没怎么操过心。电站就在屋顶安安静静运行,夏天暴晒、冬天刮风都没耽误过。平时基本不用管,发电却一直很稳定。”在微型逆变器的加持下,电站运行11年来,平均每年发电量达到了4700度,真正做到了“阳光所及,发电不止”。 超预期体验: 安全高效与智能管理的“多重惊喜” 对许先生来说,将5kW的光伏电站安装在自家屋顶,安全比什么都重要。而昱能微逆系统的无直流高压设计,正好帮他打消了这份顾虑。不同于传统光伏系统,微逆系统采用组件级输入设计,从根源上杜绝了直流高压的风险。如今11年过去,家人们从不用为屋顶的电站多操心,“用绿电”的同时,更守住了一家人的踏实日常。 从下图中可知,许先生家的屋顶布局较为复杂,拥有多个朝向的屋面,这为光伏电站的安装带来了不小挑战。在传统光伏系统中,当一串组件分布在多个朝向屋面时,其中一面组件的发电效率降低,将会影响其他屋面的组件。而在昱能微逆YC500的加持下,凭借其组件级MPPT功能,光伏组件被分别安装在了东、西、南三个朝向的屋面上,不仅确保了每块组件的输出优化在最大功率点附近,而且还能做到组件与组件之间的发电互不影响,有效克服了屋顶朝向不佳带来的影响,实现了多朝向+多安装+多发电。 发电看得见,管理更方便。在光照最好的9、10月份,该电站单日最高发电量能达到25度——这样的实时数据,许先生打开手机APP就能随时查看,甚至每一块组件的发电情况都清晰可见,指尖轻触就能掌握电站动态,真正实现了智能化体验。 11年守护:从产品可靠到服务贴心 产品本身的可靠性,是电站长达11年稳定运行的底气所在。昱能科技微型逆变器YC500设计使用寿命长达25年,在整个光伏电站25年生命周期内无需更换逆变器,可以降低投资成本。产品还采用了全灌胶封装工艺,有效提升内部元器件运行可靠性;同时具备强大的防尘、防水能力,可在潮湿多雨、积尘积灰等户外环境下安装使用;另外在极端温度适应性上更是表现出色,能够在-40oC到+65oC的环境温度范围内稳定运行,助力电站发挥长期效益。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电站运行过程中,昱能科技始终恪守“服务在前”的主动运维理念,以保障电站稳定运行。据许先生回忆,曾有一次家中跳闸后,他没有注意到光伏电闸未及时推上,昱能的运维人员通过智能运维平台,第一时间发现电站停机异常,随即主动联系他并指导合闸操作,快速恢复了供电。整个过程无需用户主动报修,充分体现了运维的及时性与主动性,让用户感受到“省心、安心”的使用体验。 11年光阴,年均发电量4700度,这座5kW光伏电站不仅见证了一个家庭的生活变迁,更印证了昱能科技“让每一片阳光都更有价值”的绿色承诺。从定制化的电站方案,到超预期的使用体验,再到长久可靠的产品质量及运维服务,昱能用技术与服务,为更多家庭开启了“与光相伴”的安心生活新模式。
  • 快讯 ETH Zurich研究证实人为气候变化使2000-2023年间超200次全球热浪发生概率与强度显著增加,化石燃料及水泥行业巨头排放贡献突出

    来源专题:水与大气环境治理
    编译者:胡晓语
    发布时间:2025-09-11
    最新研究表明,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在2000年至2023年间增加了全球超过200次热浪的可能性和强度。研究指出,全球180个最大的化石燃料和水泥生产国的排放显著促进了这些热浪事件的发生。此发现对气候政策和公司责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6月,欧洲大部分地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温;7月,地中海地区温度飙升至40°C以上;8月,许多地方的干旱森林发生了火灾。全球范围内,破纪录的极端高温正在影响我们的健康并扰乱经济。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教授Sonia Seneviratne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分析2000年至2023年间地球七大洲上发生的213次热浪,确认了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增加了这些事件的频率和严重性。研究包括所有由当局或媒体报道的、造成显著伤亡、经济损失或国际援助请求的热浪事件。由于非洲和南美洲报告不足和数据不可用,这些地区在研究中代表性不足。 主要作者Yann Quilcaille表示,气候变化使每次热浪更加可能和严重,情况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恶化。具体数据显示,全球变暖使2000年至2009年间的热浪可能性增加了20倍,而在随后的时间段,这一可能性增加了多达200倍。
  • 快讯 Moleaer携手Xylem Inc.(NYSE:XYL)拓展全球市政及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纳米气泡技术应用,通过战略合作与投资加速颠覆性创新技术的普及

    来源专题:水与大气环境治理
    编译者:胡晓语
    发布时间:2025-09-11
    Moleaer公司专注于纳米气泡技术,与Xylem Inc.(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XYL)达成合作,扩大其专利技术在全球市政和工业废水处理厂的应用。该协议包括全球分销权和Xylem对Moleaer的战略投资。合作基于在多个废水处理设施的项目,例如南卡罗来纳州格里尔的Maple Creek废水处理厂,使用Moleaer的系统结合Xylem的设备,减少了絮凝剂和消泡化学品的使用,降低了化学成本,提高了工厂效率,并增强了排放许可的合规性,无需基础设施改动。 Moleaer首席执行官Nick Dyner表示:“这种合作表明纳米气泡技术已经成熟,并非刚刚兴起。借助Xylem的全球影响力和在水及废水处理市场的信誉,我们正在加速这项颠覆性技术的推广。”纳米气泡比常规曝气气泡小约2500倍,可以在水中悬浮更长时间,提高气体传递和化学、物理、生物过程的效率。Moleaer报告称,其技术在全球超过4000个安装项目中应用,涵盖废水处理、工业系统、温室、水产养殖、湖泊修复、消毒等领域。该技术在市政和工业废水处理方面,可降低水、化学品和能源消耗,增加处理能力,提高整体性能,且无需基础设施升级。例如,威斯康星州的Meister Cheese公司在厌氧消化过程中使用该技术,增加了沼气生成,带来了能源回收效益。
  • 快讯 【Scientific Reports】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快速充电站最佳光伏电池容量预测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编译者:王晓丽
    发布时间:2025-09-11
    研究机构与人员: 本研究由 K. Lalbiakhlua, Subhasish Deb, Ksh. Robert Singh, Subir Datta, Hassan Abdurrahman Shuaibu & Taha Selim Ustun 共同完成。 发表期刊: 《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 (2025年)。 核心研究内容与效果: 本研究旨在解决超快充电站(UFCS)高耗电和对电网依赖性强的问题。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创新的优化框架,将深度学习太阳能预测与遗传算法(GA)优化相结合,用于精确计算光伏(PV)和电池储能系统(BESS)的最佳配置容量。 深度学习方法: 采用门控循环单元(GRU) 模型来预测光伏发电输出,提高了预测准确性。优化算法: 使用遗传算法(GA) 以净现值(NPV) 最大化为目标,针对工作日和周末不同的充电需求曲线,分别优化光伏和储能系统的规模。 显著经济效益: 模拟结果显示,仅集成光伏系统即可提升NPV达619万欧元;而光伏与储能系统结合的方案,能将NPV大幅提升至3397万欧元。考虑到未来设备成本下降,系统最高NPV可达3405万欧元。 系统可靠性: 通过能量充足率(ESR) 和自给率(AR) 两项指标进行分析,证实该方案显著增强了充电站的能源自给自足能力,降低了对主电网的依赖。 研究创新点: 本研究的核心新颖性在于将GRU深度学习预测与基于NPV经济性驱动的优化模型相结合,并 explicitly考虑了工作日与周末的需求差异,提供了更贴近现实的数据驱动解决方案。 结论: 该研究通过智能预测和进化优化,证明了采用光伏-储能混合供电的超快充电站具有巨大的技术潜力和经济价值,为部署智能、有弹性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