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fic Reports】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快速充电站最佳光伏电池容量预测》

  •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 编译者: 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5-09-11
  • 研究机构与人员: 本研究由 K. Lalbiakhlua, Subhasish Deb, Ksh. Robert Singh, Subir Datta, Hassan Abdurrahman Shuaibu & Taha Selim Ustun 共同完成。

    发表期刊: 《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 (2025年)。

    核心研究内容与效果:

    本研究旨在解决超快充电站(UFCS)高耗电和对电网依赖性强的问题。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创新的优化框架,将深度学习太阳能预测与遗传算法(GA)优化相结合,用于精确计算光伏(PV)和电池储能系统(BESS)的最佳配置容量。

    • 深度学习方法: 采用门控循环单元(GRU) 模型来预测光伏发电输出,提高了预测准确性。优化算法: 使用遗传算法(GA) 以净现值(NPV) 最大化为目标,针对工作日和周末不同的充电需求曲线,分别优化光伏和储能系统的规模。
    • 显著经济效益: 模拟结果显示,仅集成光伏系统即可提升NPV达619万欧元;而光伏与储能系统结合的方案,能将NPV大幅提升至3397万欧元。考虑到未来设备成本下降,系统最高NPV可达3405万欧元。
    • 系统可靠性: 通过能量充足率(ESR) 和自给率(AR) 两项指标进行分析,证实该方案显著增强了充电站的能源自给自足能力,降低了对主电网的依赖。

    研究创新点: 本研究的核心新颖性在于将GRU深度学习预测与基于NPV经济性驱动的优化模型相结合,并 explicitly考虑了工作日与周末的需求差异,提供了更贴近现实的数据驱动解决方案。

    结论: 该研究通过智能预测和进化优化,证明了采用光伏-储能混合供电的超快充电站具有巨大的技术潜力和经济价值,为部署智能、有弹性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5-17408-0
相关报告
  • 《5分钟液冷快充!宁海再添一座“光储充一体站”充电站》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5-08
    • “真没想到,仅仅5分钟车子就充好电了,这个‘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真是太方便了!”近日,一位新能源汽车车主在刚投运的西门城楼范家桥头综合供能站,体验了一把“液冷超充”带来的高效与便捷。 作为全县第二个以充电型微电网为核心的“光储充”智能微电网综合供能站,该站凭借光伏发电、储能调节与智能充电技术的深度融合,不仅让新能源车充电效率实现质的飞跃,更成为宁海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创新样本。 从车位顶部铺设的光伏车棚到储能系统的智能调度,这座占地1700平方米的供能站处处彰显科技赋能环保的巧思。 据了解,站内两座光伏车棚总装机容量达114.68kWp,年发电量约11万度,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4.83吨。同时,具备“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功能,打开了新能源消纳通道,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真正实现“新能源车充新能源电”。 配套的215kWh储能系统则像一块“超级电池”,在用电低谷时低价储电、高峰时段放电,既缓解电网压力,又降低了运营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站内配置的4个400A液冷超充桩峰值功率达600kW,配合26个直流快充桩,可适配主流车型快速补能。 项目的落地,得益于宁海县城投集团与特来电新能源公司深度合作的创新模式。双方共同组建的宁海启城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自2023年9月运营以来,已建成37处充电站,覆盖城区商圈、交通枢纽及乡镇重点区域,累计服务超58万车次,充电量突破1560万度,并于2024年12月成功入选规上企业,标志着宁海充电基础设施进入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新阶段。 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宁海正以“光储充”网络为核心,加速构建覆盖城乡的“15分钟充电服务圈”,让绿色出行更高效、更智能。
  • 《神行超充电池,超充生态的“能量基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0-19
    • 电动车行业再出重磅消息。奇瑞科技DAY上,宁德时代与奇瑞集团共同宣布,神行超充电池落地奇瑞星途星纪元。   认知迭代已然跟不上超充落地的迅雷之势,8月16日,我们曾撰文展望超充的美好前景;时间仅仅过去2个月,阿维塔、哪吒、奇瑞、北汽就宣布搭载神行超充电池。继充电快、量产快之后,我们看到神行超充电池在“上车快”方面不断提速。 超充生态的建立,需要在电池、电车、充电桩三个核心环节发力,电池是基座。在最重要的基座环节,神行超充电池在磷酸铁锂上做到了4C超充,正以优异性能推动超充电车的发展,未来有可能进一步推动超充充电桩的铺开,超充时代正呼啸而来。 01 “神行速度”引领,超充生态蓝图初现 能否超充是新能源车用户的核心焦虑,但解决这个焦虑需要整个产业链生态的共同推动。 今年8月份,神行超充电池迈出了第一步。神行超充电池在磷酸铁锂上实现4C超充,能够做到“充电10分钟,神行八百里”,相较于当前主流车型的充电需要半个小时以上,神行超充电池大幅领先。 短短2个月落地4家汽车品牌,神行超充电池还在带动电车实现超充提速。11月的广州车展,甚至会有更多车企密集官宣。而根据公开报道,不久前的IAA慕尼黑车展上,众多欧洲车企也在和宁德时代洽谈神行超充电池的合作。 搭载神行超充电池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超充桩建设也正蔚然成风。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事业部CTO高焕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认为超充桩才是主流,慢充桩肯定会慢慢退出市场。”据高焕介绍,国家政策不遗余力地进行鼓励,9月13日,工信部发布电动车直流充电新国标,将最大充电电流从250A提高到800A、充电功率提升至800kW。从今年起,3C以上的快充桩已大面积渗透至中高端市场,2C 级别也开始步入大众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近四年180kW及以上大功率充电桩占比提升10%;预计到2025年,新建充电桩将大部分具备 3C+充电能力。 宁德时代已经在全工况下验证了4C超充的能力。根据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事业部技术总工李永坤博士透露:“我们的电池在几百条、上千条的验证条件下,可以满足高寒、高温甚至高海拔下的极端天气情况。” 最好的例证便是:10月12日,宁德时代与西藏自治区墨脱县人民政府签署捐赠协议,在墨脱捐建超级充电站,这将是严苛气候考验下的首个4C超充站,结合神行超充电池,宁德时代将为高原地区的新能源车提供4C补能速度。 图:宁德时代青藏高原超级充电站。来源:宁德时代 02 “能量基座”持续夯实,超充未来可期 硬科技场景中,生态必须依托于最优质的硬件基座。 今年大火的AI大模型,最为关键的就是算力基座。众所周知,AI产业链有三个核心环节:算力、算法和数据。算力为AI生态的转动提供原生动力,基于超高算力芯片GPU,互联网和AI企业利用自身数据开发算法,才使得ChatGPT等新型生产力工具成为可能。因此,谁拥有更多、更新的GPU,谁就可能训练出更好的大模型。 另外,最为关键的GPU,虽然供应商众多,但只有英伟达的A和H系列,凭借远超同行的优异性能和完备生态,才具备了核心竞争力。海内外的AI企业,都争相采购英伟达的GPU,力争在这波AI浪潮中拔得头筹。 作为AI基座的GPU,成为AI产业链的内核,英伟达也凭借对GPU的引领式创新,成为拓展边界的“无人区”半导体企业。市场借此认知到英伟达的深度价值,2023年公司市值上涨超过230%,达到1.1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值最大的公司。 图:英伟达GPU是整个AI产业链的算力基座。资料来源:英伟达2023GTC大会,锦缎研究院 超充生态的打造,也正在演绎类似的逻辑。 超充生态的基座,必须是电池。电池连接起车桩网,是补能的直接载体,也是终端体验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宁德时代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技术,成为超充生态当之无愧的技术基石;围绕电池深挖护城河,宁德时代也将成为新能源领域的伟大企业。 图:神行超充电池是整个超充经济的能量基座。资料来源:锦缎研究院 宁德时代带动整个产业链跃迁向上,行业也由此进入研发的正循环。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在2023奇瑞科技日活动现场表示:“我们要持续学习苹果、华为、宁德时代,要大胆追求颠覆式创新”。 诚如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提到的颠覆式创新,宁德时代作为拓展新能源边界的创新开拓者,创新永不止步。材料及材料体系-结构-极限制造-商业模式,宁德时代的四大创新体系是矩阵式的,而支撑高强度研发的背后,是公司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从2018年至今,公司研发费用从20亿提升到2023年半年度的98.5亿元,今年的研发费用可能将达到200亿元。 永攀高峰沉淀的结果,就是市场看到的宁德时代在电池领域不断颠覆超越,保持全技术路线的领先:从2019年推出全球首款CTP技术,到2021年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到2022年发布续航超1000公里的麒麟电池,到2023年推出航天级应用的凝聚态电池,再到最新的神行超充电池… 细数宁德时代的每次创新,都在打破行业固有认知,创造巅峰标准。电池作为整个新能源行业的能量基座,就像GPU作为整个AI行业的算力基座一样,成为推动产业生态建设、技术进步的核心环节;而这个高技术密度核心环节的进步,又依托于诸如宁德时代和英伟达这样勇闯“无人区”的企业。 图:宁德时代研发费用逐年提升。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锦缎研究院 作为媒体人,也是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者,我们期待宁德时代通过四大创新体系的不断加持,持续推动超充技术的迭代升级,让超充生态的“能量基座”越来越坚实,让“人人可享,车车可用”的超充时代真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