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讯 权威发布: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编译者:zhoujie
    发布时间:2020-10-15
    (2020年10月15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今日正式发布“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 排名榜单包括96个一级学科,各个学科排名的对象是在该一级学科设有学术型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所有高校,发布的是在该学科排名前50%的高校。共有485所高校的4946个学科点上榜。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的指标体系包括人才培养、科研项目、成果获奖、学术论文、高端人才五个指标类别,下设16个指标维度,共计50余项反映学科竞争力的客观量化指标。排名数据全部来自权威第三方,如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和国内文献数据库等。 中国顶尖学科数量比拼 北大、清华并驾齐驱 不同学科的学科点基数不同,因此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各不相同。为此,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从首次发布起就引入了百分位段的概念,在绝对数排名以外还给出了每个学科点在本学科所处的相对位置。 如果以全国前2名或者前2%作为“中国顶尖学科”的标准,根据统计,共有90所大学的236个学科点入选顶尖学科。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以24个中国顶尖学科并列各校之首。中国人民大学以10个中国顶尖学科位列全国第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各有7个顶尖学科,浙江大学拥有6个顶尖学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各有5个。 全国8所高校上榜学科数超50 浙江大学居首位 按照上榜次数统计,浙江大学有59个学科上榜,领先国内其它高校,清华大学和武汉大学紧随其后,各拥有58个上榜学科,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的上榜学科数也都超过50个。 苏州大学是上榜学科数最多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有43个学科上榜;深圳大学是上榜学科数最多的非“双一流”高校,共有37个学科上榜。 北上顶尖学科占优 江苏上榜总数第二 从各省级行政区的上榜学科数量分布看,北京占据绝对优势,在各层次的学科数都高居全国第一。上海的前2名或前2%学科数和前5%学科数均位列全国第二,顶尖学科数量优势明显。江苏的前10%学科数和前50%学科数均位列全国第二,彰显了雄厚的整体实力。湖北、陕西、浙江、广东等省的顶尖学科数量和上榜学科总数也都处于国内前列。山东、四川、湖南的上榜学科总数均入围全国十强。
  • 快讯 独家发布!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系列:学科水平排名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编译者:zhoujie
    发布时间:2020-07-23
    双一流建设以来,众多高校摩拳擦掌,大力建设优势学科、发展特色学科,推动学科整体实力提升。2020年是第一轮“双一流”建设周期收官之年,中国高校在学科建设上成效如何?基于5月15日发布的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本文从中提取了学科水平模块的排名。 排名方法 学科水平是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十大模块之一,2020软科中国大学学科水平排名包含14项指标,包括学科规模、学科实力、学科精度3个维度。需要说明的是:本榜单纳入的排名对象,是被纳入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且有学术型硕士点的高校(不含艺术类)。 学科水平排名前30名的大学均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可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绝对代表了中国高校学科水平的最高成就。其中北京大学凭借学科精度维度的优势稳居榜首;而今年首次跻身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十强的武汉大学,则凭借学科规模和学科实力两个维度的优秀得分,名列学科水平排名的第5名;此外四川大学在学科水平方面的表现亦可圈可点,尤其是学科规模维度的得分仅次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最终名列学科水平第9名!川大的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均为国内一流学科。北京师范大学作为我国师范类最高学府,学科水平亦不可小视,尤其学科精度维度的得分仅次于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和人大,最终以学科水平第11名的成绩拿下师范类院校冠军。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学科水平排名也颇有可道之处。排名最靠前的是江南名校——苏州大学。苏大历来重视学科建设,其设计学、软件工程、基础医学、化学、物理学、法学均为国内一流学科,在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苏大力压群雄拿下了“最强地方高校”的称号。 排名35的西南大学则是一流学科高校中排名最靠前的西部院校,西南大学由西南农学院(袁隆平院士的母校)和西南师范大学合并而来,其校史可追溯到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西南大学拥有可观的学科规模和强大的学科实力,有教育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国内一流学科,其中教育学在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力压众多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排名第3。在农学类和师范类方面,西南大学可以说聚集了整个西南地区的精华,堪称西部地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一张王牌。 排名38的北京交通大学拥有非常突出的学科优势。北交大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其系统科学和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多次蝉联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冠军,可谓江湖地位稳固!此外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实力也不俗。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理工类院校中,北京交通大学一骑绝尘,学科精度非常高。 中国矿业大学以百强榜单排名44的成绩摘得一流学科建设理工类高校的榜眼。矿大素来以矿业工程等工科类学科闻名,其矿业工程在软科发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连续2年蝉联第一。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也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另外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学科也进入学科评估A类行列。 南京师范大学是一流学科高校中师范类的翘楚,在本榜名列第39位。建校百余年来,南京师范大学践行着“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的光荣使命,陶行知、江谦等著名教育学者曾在此深耕。目前南师大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地理学,而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美术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五大学科均同时进入教育部学科评估A类行列和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5%。 单科性大学中的学科水平王者 单科性大学在学科水平方面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为方便读者进行进一步的比对,软科再从学科水平的排名当中提取了医药类、财经类和语言类三大类单科性高校的学科水平五强。 我国医药类大学整体的学科实力较强,在本次排名中,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均进入学科水平百强之列。上海中医药大学凭借在学科精度维度遥遥领先的优势,在医药类院校的学科水平排名中位居第1。 上海中医药大学拥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和中药学三大国内一流学科,其中中医学在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列全国第1、中西医结合位列全国第2。近年来,上海中医药大学注重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拥有4名两院院士,2名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69名上海市名中医,学科实力在不断壮大。 一直以来受关注度颇高的财经类高校在学科水平排名中表现也颇为不俗,五强高校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进入榜单百强,此外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实力也不容小觑,五所大学联合构筑了中国财经类高校的学科实力巅峰。 拔得头筹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素有中国国际贸易“黄埔军校”之称,拥有应用经济学、法学、外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4个国内一流学科,其中应用经济学在中国最好学科水平排名中位列国内第三,仅次于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 语言类高校通常学科门类比较集中,学科规模维度不占优势。但传统语言类名校在学科实力和学科精度维度上仍有非常不错的得分。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是语言类大学中学科水平排名的前三甲。为首的中国传媒大学,其新闻传播学长期稳居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第1,艺术学理论和戏剧与影视学亦为国内A类学科;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大连外国语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均为国内一流学科,其中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该学科排名为全国第1。 一流学科造就一流大学,学科水平与大学水平密切关联。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学科水平模块的排名,能为判断高校的学科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快讯 重大突破 ! 施一公团队首次以西湖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Cell论文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编译者:zhoujie
    发布时间:2020-05-07
    核孔复合物(NPC)介导真核细胞中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的流动。核孔复合物(NPC)是细胞中最大的超分子复合物之一,在酵母中的总质量约为50 MDa,在高等真核生物中的总质量约为110-125 MDa。 核孔复合物(NPC)的蛋白质成分被称为核孔蛋白(Nup)。一个核孔复合物(NPC)大约有34个不同的核孔蛋白,其中大多数在不同的生物体中是保守的,每个核孔蛋白都有多个副本。但是,对于核孔复合物的腔环(LR)结构,不是很清楚。 2020年5月4日,施一公团队(西湖大学为第一单位)在Cell Research 在线发表题为”Mole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luminal ring of the Xenopus laevis nuclear pore complex“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非洲爪蟾卵母细胞的NPC的腔环(LR)的冷冻电子断层扫描(cryo-ET)结构。LR的观察到的关键结构特征可通过单粒子低温电子显微镜(cryo-EM)分析独立确认。该研究揭示了LR以前未知的特征,并可能解释了NPC的弹性。 新闻来源:Cell Research
  • 快讯 重磅!国家基金委发布7个重大研究计划2020年项目指南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编译者:zhoujie
    发布时间:2020-03-07
    3月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水圈微生物驱动地球元素循环的机制、细胞器互作网络及其功能研究、多层次手性物质的精准构筑、生物大分子动态修饰与化学干预、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糖脂代谢的时空网络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卫星科学研究联合基金7个重大研究计划2020年度项目指南。 下面为7个重大研究计划2020年度项目指南: 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重大研究计划2020年度项目指南 本重大研究计划以主要农作物为研究对象,围绕控制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综合应用生物学、农学及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手段,集中深入地探讨株型发育和籽粒形成这两个密切相关并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重要生物学过程的遗传及生理生化调控机理,进一步通过分析籽粒形成和株型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生物学过程之间的互作关系,阐明影响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调控网络。  一、科学目标   针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和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解析主要农作物株型发育(分蘖、株高、茎叶夹角、穗型等)和籽粒形成(花/穗建成、籽粒发育、品质等)这两个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性状且密切相关的重要生物学过程的分子遗传及生理生化调控网络,主要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性状分子设计育种理论,为我国主要农作物高产品种培育提供支撑。   二、核心科学问题   解析主要农作物株型发育和籽粒形成的多基因遗传调控网络,分析并阐明影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主要基因和基因之间的互作调控规律,为作物高产、优质育种的分子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三、2020年度集成项目资助研究方向   (一)优质、高产水稻分子设计育种。   以水稻为研究对象,针对调控水稻品质和产量的已有功能基因和调控网络,开发并利用有效的分子标记,筛选可应用的种质资源。通过多基因聚合等技术手段,创建水稻优异育种新材料,鉴定品质优良、产量突出的新组合/品种。   (二)玉米株型遗传调控网络解析。   通过农学、遗传学、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手段,围绕决定玉米株型关键性状遗传网络开展系统深入研究。在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图位克隆等手段鉴定调控玉米株高、叶夹角、茎秆强度等重要株型性状关键基因的基础上,构建遗传调控网络,为玉米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四、2020年度资助计划   2020年度拟资助集成项目2项,资助期限为1年,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500万元/项。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
  • 快讯 《MIT科技评论》发布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榜单!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编译者:zhoujie
    发布时间:2020-03-01
    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一年一度的“十大突破性技术”(TR10)榜单正式发布。自 2001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会评选出当年的“十大突破性技术”,这份在全球科技领域举足轻重的榜单曾精准预测了脑机接口、量子密码、灵巧机器人、智慧传感城市、深度学习等诸多热门技术的崛起。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遴选并公布10项即将对人们工作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技术,这十大技术有一个基本的标准,那就是“该项技术已经达到一个里程碑式的阶段或即将到达这一阶段”,所以我们在看到这十大技术的相关报告里,都会给出一个“成熟期”(Availability),来说明这项技术离成熟应用于实际生活还要花费多长时间。 以下是榜单详细内容解读: 1. 防黑互联网 重大意义:互联网越来越容易受到黑客攻击,而量子网络将无法被黑客攻击。 主要研究者: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量子互联网联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成熟期:5 年 2. 超个性化药物 重大意义:针对个体量身定制的基因药物为身患绝症的人带来一线希望。 主要研究者:A-T Children’s Project、波士顿儿童医院、Ionis Pharmaceuticals、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 成熟期:现在 3. 数字货币 重大意义:随着实体货币使用频率的下降,没有中介的交易自由也随之减少。与此同时,数字货币技术可以用来分裂全球的金融体系。 主要研究者:中国人民银行、Facebook 成熟期:2020 年 4. 抗衰老药物 重大意义:诸如癌症、心脏病和失智症等许多不同疾病或许都可以通过延缓衰老来治疗。 主要研究者:联合生物技术公司、Alkahest、梅奥诊所、Oisín Biotechnologies 成熟期:五年之内 5. 人工智能发现分子 重大意义:一种新药的商业化平均花费约 25 亿美元,原因之一是很难找到有希望成为药物的分子。 主要研究者:Insilico Medicine、Kebotix、Atomwise、多伦多大学、BenevolentAI 成熟期:3-5 年 6. 超级星座卫星 重大意义:这些系统可以让高速互联网覆盖全球,也可以让地球的卫星轨道变成一个充满垃圾的雷区。 主要研究者:SpaceX、OneWeb、亚马逊、Telesat 成熟期:现在 7. 量子优越性 重大意义:量子计算机将能够解决经典机器不能解决的问题。 主要研究者:谷歌、IBM、微软、Rigetti、D-Wave、IonQ、Zapata Computing,Quantum Circuits 成熟期:5-10 年以上 8.微型人工智能 重大意义:得益于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我们的设备不需要与云端交互就能实现很多智能化操作。 主要研究者:谷歌、IBM、苹果、亚马逊 成熟期:现在 9. 差分隐私 重大意义: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保密难度越来越大。不过,一种被称为差分隐私的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技术可以建立信任机制,并能供其他国家使用。 主要研究者:美国人口普查局、苹果、Facebook 成熟期:它在美国 2020 年人口普查中的应用将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应用。 10. 气候变化归因 重大意义:它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气候变化是如何让天气恶化的,以及我们需要为此做出哪些准备工作。 主要研究者:世界气候归因组织、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红十字会与红新月气候研究中心 成熟期: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