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国家基金委发布7个重大研究计划2020年项目指南》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03-07
  • 3月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水圈微生物驱动地球元素循环的机制、细胞器互作网络及其功能研究、多层次手性物质的精准构筑、生物大分子动态修饰与化学干预、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糖脂代谢的时空网络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卫星科学研究联合基金7个重大研究计划2020年度项目指南。

    下面为7个重大研究计划2020年度项目指南:

    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重大研究计划2020年度项目指南

    本重大研究计划以主要农作物为研究对象,围绕控制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综合应用生物学、农学及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手段,集中深入地探讨株型发育和籽粒形成这两个密切相关并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重要生物学过程的遗传及生理生化调控机理,进一步通过分析籽粒形成和株型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生物学过程之间的互作关系,阐明影响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调控网络。

     一、科学目标

      针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和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解析主要农作物株型发育(分蘖、株高、茎叶夹角、穗型等)和籽粒形成(花/穗建成、籽粒发育、品质等)这两个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性状且密切相关的重要生物学过程的分子遗传及生理生化调控网络,主要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性状分子设计育种理论,为我国主要农作物高产品种培育提供支撑。

      二、核心科学问题

      解析主要农作物株型发育和籽粒形成的多基因遗传调控网络,分析并阐明影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主要基因和基因之间的互作调控规律,为作物高产、优质育种的分子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三、2020年度集成项目资助研究方向

      (一)优质、高产水稻分子设计育种。

      以水稻为研究对象,针对调控水稻品质和产量的已有功能基因和调控网络,开发并利用有效的分子标记,筛选可应用的种质资源。通过多基因聚合等技术手段,创建水稻优异育种新材料,鉴定品质优良、产量突出的新组合/品种。

      (二)玉米株型遗传调控网络解析。

      通过农学、遗传学、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手段,围绕决定玉米株型关键性状遗传网络开展系统深入研究。在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图位克隆等手段鉴定调控玉米株高、叶夹角、茎秆强度等重要株型性状关键基因的基础上,构建遗传调控网络,为玉米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四、2020年度资助计划

      2020年度拟资助集成项目2项,资助期限为1年,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500万元/项。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

相关报告
  •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个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04-03
    • 近日,科技部陆续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年项目指南,第一批发布了“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等13个重点专项,中央财政经费概算超30亿元;“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等3个重点专项,中央财政经费概算超9亿元;第三批启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等7个重点专项,“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和“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等11个定向项目指南;第四批发布干细胞及转化研究”9个重点专项,“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等4个重点专项2020年度定向项目。据动源君初步统计,截至4月1日,已启动的专项(含定向)48个,中央财政经费概算约97.25亿元。 目前已发布2020年项目指南的重点专项名单如下: (1)“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207732、68207731。 (2)“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23。 (3)“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87。 (4)“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75、68338939。 (5)“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778、68338941。 (6)“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62。 (7)“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207731、68207732。 (8)“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30、68104408。 (9)“核安全与先进核能技术”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30、68104408。 (10)“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57。 (11)“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关键技术及示范”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208208、68207769。 (12)“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17。 (13)“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88377340。 (14)“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598074。 (15)“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598200。 (16)“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59199375,010-59199376。 (17)“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58884888,010-58884892。 (18)“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咨询电话:010-58884828。 (19)“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58884891,010-58884896。 (20)“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58884866,010-58884848。 (21)“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58884856,010-58884857。 (22)“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88225057,010-88225093。 (23)“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88225068,010-88225121。 (24)“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02,010-68104487。 (25)“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58884891,010-58884896。 (26)“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58884866,010-58884848。 (27)“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58884888,010-58884892。 (28)“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咨询电话:010-58884828。 (29)“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58884826,010-58884827。 (30)“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司法专题任务)咨询电话:010-58884826,010-58884827。 (31)“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58884856,010-58884857。 (32)“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88225057,010-88225093。 (33)“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88225159,010-88225063,010-88225195。 (34)“数字诊疗装备研发”试点专项咨询电话:010-88225070, 010-88225093。 (35)“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88225180。 (36)“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823。 (37)“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388。 (38)“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776。 (39)“发育编程及其代谢调节”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388。 (40)“干细胞及转化研究”试点专项咨询电话:010-88225180。 (41)“纳米科技”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60。 (42)“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388。 (43)“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776。 (44)“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344。 (45)“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32。 (46)“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823。 (47)“发育编程及其代谢调节”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388。 (48)“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88225123,010-88225178。
  • 《重磅!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公布》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09-21
    • 来源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关于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 国科金发计〔2020〕64号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共接收项目申请269671项,经初审及复审后共受理267541项。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项目管理办法以及专家评审意见,自然科学基金委2020年第19次委务会议决定资助面上项目14773项、重点项目737项、重大项目1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02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3771项、相关人才计划项目(含港澳)625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7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260项、部分联合基金项目(NSAF联合基金、天文联合基金和大科学装置科学研究联合基金)180项,合计32486项。由于面向因抗击疫情延误申请的一线科研人员定向开放申请,医学领域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以及集中接收期间接收的其他类型项目正在评审或审批过程中。   依托单位科学基金管理人员和申请人可于9月18日以后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查询相关申请项目评审结果。自然科学基金委将向相关依托单位寄发纸质项目资助结果通知,并附资助项目清单和不予资助项目清单;还将以电子邮件形式向申请人发送申请项目批准资助通知、不予资助通知以及专家评审意见,发送使用的电子邮箱地址为report@pro.nsfc.gov.cn,发送时间为2020年9月18-25日。    请申请人务必确保提供的电子邮箱畅通有效,以便及时接收相关信息,否则由此产生的相关法律责任由申请人自行承担。    申请人如对不予资助决定有异议,并有明确的理由,可向自然科学基金委提出不予资助项目复审申请,相关注意事项详见附件。医学领域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不予资助项目的复审工作注意事项将另行通知。    欢迎各依托单位和科研人员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附件: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予资助项目复审工作注意事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20年9月17日 附件 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予资助项目复审工作注意事项   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详见自然科学基金委官方网站首页“政策法规”栏目)的规定,申请人如对不予资助决定有异议,可向自然科学基金委提出不予资助项目复审申请。相关注意事项如下:    一、提出复审申请    1.不予资助项目复审申请接收工作自9月22日开始,10月9日16时截止。    2.不予资助项目复审申请人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在线填写不予资助项目复审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登录用户名和密码如有遗忘,可向本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索取。    3.不予资助项目复审申请人打印1份复审申请表,确认纸质与电子复审申请表内容一致,并在纸质复审申请表上签字后,当面递交或以快递方式寄送(以邮戳日期为准)相关科学部综合处。    二、受理复审申请    自然科学基金委各科学部负责受理复审申请。请注意,具有《办法》第八条所列以下情形之一的复审申请将不予受理:    (一)非项目申请人提出复审申请的;    (二)提交复审申请的时间超过规定截止日期的;    (三)复审申请内容或者手续不全的;    (四)对评审专家的评审意见等学术判断有不同意见的。    对不予受理的复审申请,由科学部告知复审申请人不予受理决定和原因。    三、审查复审申请    1.自然科学基金委各科学部负责审查受理复审申请,审查依据是《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和《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2.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科学部将在12月3日之前,将复审审查结果书面通知申请人。   3.依托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可通过信息系统随时查看本单位复审申请人复审申请的提交情况与处理结果。   非集中接收期受理项目的不予资助复审工作参照上述程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