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类别
“8+2” 重点领域
来源专题
学科
  • 监测快报 2025年趋势追踪:引领矿业及金属行业转型变革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编译者:欧冬智
    发布时间:2025-11-17
    德勤最新报告《2025年趋势追踪》指出,矿业及金属行业面临增长机遇与供应链风险并存的挑战,新时代领导力是破局关键。报告分析了影响该行业的十大趋势,包括领导力变革、关键矿产供应链重塑、人工智能勘探应用、数字化转型、智慧运营、生成式AI影响、净零排放、ESG策略价值导向及自然竞争优势。报告强调企业应优化运营,凝聚多元化团队,关注员工福祉,积极探索前沿技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引领行业变革,同时为中资矿企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借鉴。
  • 快讯 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将那非类、拉非类物质纳入食品中可能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录的公告

    编译者:杨娇
    发布时间:2025-11-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中可能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录管理规定》,现将那非类、拉非类物质纳入食品中可能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录。 特此公告。 附件:食品中可能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录(那非类、拉非类物质)                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5年6月25日
  • 快讯 1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和血糖管理的饮食模式:一项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

    来源专题:重大慢性病
    编译者:黄雅兰
    发布时间:2025-11-17
    背景:医学营养治疗是控制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体重的基础,但缺乏针对这一人群和相关亚组的饮食指导。目的:我们综合了调查青少年和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体重管理的饮食模式的干预性文献,并注意个体间的差异,这表明需要精确的方法。该方案已进行前瞻性注册(CRD420245 19941)。数据来源:检索AMED、CINAHL、Cochrane Library、Ovid MEDLINE、Ovid EMBASE、Google Scholar和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检索时间为2011年1月至2024年6月。研究选择:纳入≥4周的临床试验,其中≥10名青年和/或成人在6个月前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并报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或体重。资料综合:共纳入12项研究,668名受试者。通过HbA1c和体重的随机效应模型汇总数据。在没有荟萃分析指南的情况下,对数据不足和亚组差异的研究进行了叙述性综合。非常低到中等确定性证据的汇总结果显示,在随机试验中,任何特定的饮食模式都没有优势。来自单组低碳水化合物试验的极低质量证据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HbA1c改善(-0.63%[95%CI,-0.99至-0.27];-6.0mmol/mol[-10.8至-3.0])。广泛合并的CI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异质性;然而,很少根据参与者特征对结果进行分层。局限性:有限的证据排除了亚组分析,以告知精准营养方法。结论:需要随机试验来证实特定饮食的有效性,并确定精确营养疗法是否能优化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体重。
  • 快讯 2025年全球零售50强出炉,中国有哪些上榜?

    编译者:王晓梅
    发布时间:2025-11-17
    4月17日,美国零售联合会(NRF)公布 2025年全球前50名零售商名单 ,该榜单源于Kantar Retail数据,根据2024年零售商的国内和国际零售收入计算分数进行排名,上榜的公司要在至少三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 排名1-25位企业名单如下: 排名26-50位企业名单如下: NRF研究执行董事马克·马修斯表示,“今年的全球前50零售商名单涵盖了众多与全球消费者产生共鸣的企业。 尽管全年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但消费者支出依然保持高位,零售业在2024年继续增长 ”。 1 前十强格局无大变化 对比2024年50强,前十强名单没有变化。沃尔玛(Walmart)、亚马逊(Amazon.com)、施瓦茨集团(Schwarz Group)分列前三位。 (1)沃尔玛 保持了其全球最大零售商的地位,通过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大对科技的投资力度、建设电商平台、拓展线上渠道、优化用户体验,在电商时代也保持了强大的竞争力。 (2)亚马逊 继续作为全球第二大零售商,其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覆盖超3.8亿活跃用户,Prime会员体系用户忠诚度高;此外,其全球物流网络保障高效配送,技术创新赋能各个业务环节,第三方卖家生态丰富产品种类等因素共同推动了亚马逊的持续发展。 (3)施瓦茨集团 名列第三,该集团是德国跨国零售商,也是欧洲最大、世界第三大零售商,它由约瑟夫?施瓦茨于1930年创立,总部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内卡苏尔姆;其旗下有利德尔(Lidl)和考夫兰(Kaufland)两大知名品牌,在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12900家门店,员工达50万名;其主要销售自有品牌商品,还经营烘焙食品、软饮料和冰淇淋生产设施;此外,集团在废物处理等领域也有业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可回收材料的收集、分类和回收。 (4)紧随其后的是ALDI奥乐齐、Costco开市客、Ahold Delhaize(阿霍德·德尔海兹)、家乐福、Seven&i、宜家(IKEA)和家得宝(The Home Depot)。 只是宜家和家得宝位置略有变动,宜家由2024年第10位升到2025年第9位,家得宝则由第9位变动到第10位。 同比方面,顺位不变的前8大企业较2024年榜单数据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汇总数据显示,它们的总营收增长7.1%,门店数增长8.7%。 从占比来看,前10强总营收占前50强的62%,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而沃尔玛和亚马逊占比三成。 榜单中,中国有阿 里巴巴和屈臣氏两家公司上榜。 但两家境遇各不相同,屈臣氏从17位上升到14位,营收增长17.6%;而阿里巴巴排名从去年的16位下降至18位,营收下降7.5%。 2 33家企业营收实现增长 同比2024年榜单数据,全部50强总营收增长3.6%。 其中,6个企业实现了更替,更新率12%;可比的44家企业中,有33家即75%的企业营收增长,合计增幅为5.6%。具体来看: (1)33家企业中,营收双位数增长的有11家。 增幅最为突出Action,2024年榜单数据为112.2亿美元,2025年达到150亿美元,增长33.7%;其次为Couche-Tard,营收增幅21%;排名第二的亚马逊,营收也获得10.7%的双位数增长。 (2)33家企业中, 22家营收增幅在0%~10%之间 。 (3) 44家企业中,有11家营收下降,占比25% 。 其中Falabella营收下降14.7%,安达屋集团(Adeo Group)营收下降10.2%,Expert营收下降8.8%,跌幅略大。 今年的全球前50强零售商榜单,反映出了大多数市场“从不确定性到趋于稳定”的情况。凯度全球洞察与技术高级副总裁大卫·马科特表示,全年中,全球零售商进行了合并、收购和基础设施投资。世界各地,随着更多消费者重返实体店和购物中心,电子商务销售放缓。供应链成本有所下降,大多数国家的工资继续上涨。 同比2023年,有6家企业跌出了榜单,包括Casino、Woolworths Limited、Landmark Group、Zalando、AceHardware及Hudson's Bay,具体如下: 2024年榜单排名15位的Casino,因深陷财政危机,旗下大量门店被竞争对手“吃掉”;2024年上半年,Casino依据此前签署的协议,向法国的多个零售集团出售了211家门店;2024年7月1日,又完成了两笔门店销售,排名有所影响。 排名26位的澳大利亚Woolworths Limited同样跌出全球零售50强。在澳大利亚本土,Woolworths面临着来自Coles等超市以及ALDI等折扣店的激烈竞争,这些竞争对手在价格、产品种类、服务质量等方面各有优势,抢占了Woolworths的市场份额;Woolworths旗下的折扣百货店业务Big W销售额下降,其他业务也下降严重。 3 美欧企业主导榜单 50强榜单中,欧洲企业分布数最多,有30家;但从总营收看,美洲最高,主要是美国9家企业比较强大,营收在总榜单中占比近51%; 亚洲日本有5大企业入围,4家排位都有所上升 ,迅销集团(Fast Retailing)更是上升了7位,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日本零售业的全球实力。 从业态上看,全球TOP50中,大卖场/大型购物中心业态总营收占比30.1%,相对2024年榜单数据提升0.9个百分点;折扣店(含食品、服装和杂货折扣)占比12.64%,相对2024年榜单数据提升0.34个百分点,会员店7.06%,各业态具体如下: 在折扣业态中,德国施瓦茨集团(Schwarz Group)营收增长3.2%,门店数增长0.9%;奥乐齐(ALDI)营收增长6.6%,门店数增长3%;Jeronimo Martins营收增长7.3%,门店数增长7.4%;TJX营收增长11.1%,门店数增长1.8%;Action增长最为突出,营收增长33.7%,门店数增长15.5%。 4 山姆、奥乐齐等在华表现优秀 在TOP50榜单中,翠丰、家得宝、家乐福、TESCO、百思买、麦德龙及安达屋等企业曾在中国开展过业务,也获得过良好发展,但后来因各种原因退出中国市场,亦或通过合资公司保留部分股权,业务份额已经非常小。 当前,不含阿里和屈臣氏, 50强中仍有15家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并且都非常重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从结果上看,沃尔玛的山姆会员店、奥乐齐、开市客、宜家、迪卡侬、优衣库、lululemon、全家及罗森等在中国市场总体有较好的口碑。 特别是山姆、奥乐齐、lululemon,近年来风头正盛。他们在商品力上,也不断启发着内资零售业,在业态运营手法上,对国内零售同行发挥着示范作用。 (1)山姆: 4月9日晚间,在2025年沃尔玛投资大会上,沃尔玛中国总裁兼CEO朱晓静揭示了公司在华业务的两大突破性成就: 8家山姆店将突破单店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7亿)销售大关,以及颠覆传统零售的“店仓云一体化”创新模式。 山姆在华成功有三大法宝,包括“优质商品+寻宝体验”的双重价值、全渠道的便利性和会员与山姆之间建立的深厚信任关系。 2024年,山姆中国区卓越会员续卡率高达92%,普通会员向卓越会员的转化率达30%,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会员价值飞轮,也为山姆创造了稳定增长的业绩基础。 (2)奥乐齐: 4月19日,奥乐齐江苏双首店开业,无锡圆融购物中心店当日销售突破100万,创造了奥乐齐中国区开店首日纪录。 作为全球知名的平价社区超市,奥乐齐不断深刻洞察消费者需求,深耕本土市场,通过“ 精选产品+自牌模式+高效运营+严格品控 ”,不断夯实并打造“产品主义”的核心竞争力。其“慢”但却“稳”的拓展策略、自牌开发和运营效率方面,值得国内零售业学习。 未来,奥乐齐可能会体现出越来越强的杀伤力,对华东零售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鲶鱼效应”。 (3)lululemon: 作为优秀成长性品牌,其在品类、运营和营销上有很多值得品牌商学习的地方。 lululemon创始人奇普·威尔逊是一个极具商业和产品眼光的人,他总是提前预判,并精准踩中每个时期的运动潮流趋势,从最早创立滑雪、冲浪服品牌,到创办瑜伽服品牌lululemon,再到投资户外品牌始祖鸟,站在风口之上的lululemon,在美股的表现一度需要用惊艳来形容。 lululemon在快速增长中不断庞大,市值一度超越阿迪达斯,成为全球第二大运动品牌。 从全球业务来看,榜单中的公司都是伟大的公司,在业态发展和经营系统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值得中国零售业不断研究和学习。 
  • 快讯 2026年功能性食饮配料趋势

    编译者:王晓梅
    发布时间:2025-11-17
    星标“功能食品圈” 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 点击功能食品圈,关注功能食品圈 如果您是功能食品企业 研发、法规、生产、质量、市场人员,关注功能食品可以添加客服微信:15336417612(备注:单位-职务-姓名-加群),加入【食品伙伴网-功能食品圈专业微信群】 从有益肠道的软糖到富含蛋白质的零食:功能性成分正将日常饮食转变为健康能量源。 如今,全球功能性食品饮料市场规模已高达3640亿美元,且增长势头迅猛。市场分析机构《财富商业洞察》指出,该市场当前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超过10%。若此增长趋势持续,到2032年,其市场规模将突破7930亿美元。 那么,推动这一增长的趋势究竟是什么?消费者追求哪些健康益处?各大品牌又在使用哪些成分来实现这些益处?接下来,我们将聚焦五大核心趋势展开分析。 0 1 肠道健康领域的主导地位持续巩固 市场分析机构Future Market Insights数据显示,当前肠道健康相关市场规模已突破140亿美元,预计到2035年将进一步增长至320亿美元以上。在功能性成分赛道中,肠道健康始终占据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 配料供应商ADM健康与保健产品组合营销高级总监Vaughn DuBow指出:“消费者对定制化健康支持的需求日益凸显,同时肠道微生物组与多维度健康关联的研究持续深化。在此背景下,益生元、益生菌和后生元已成为健康领域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无论是通过肠-脑轴、肠-肌轴还是肠-皮轴等通路提供健康支持,益生菌类成分都蕴藏着广阔的应用机遇。” 各大主流品牌正积极推动肠道健康功能向糖果零食领域渗透。雀巢已推出益生菌软糖与巧克力系列产品,聚焦消化健康与免疫健康支持。好时计划将益生菌与微量营养素融入能量棒、小份零食等便捷食用形态。通用磨坊同样拓展至功能性糖果赛道,推出无糖益生菌糖果,实现美味享受与肠道微生物组呵护的双重价值。 饮品领域也迎来肠道健康创新热潮。百事公司推出百事益生元可乐。可口可乐则在旗下“Simply”品牌线推出益生元饮品Simply Pop,进一步丰富健康饮品选择。 Innova Market Insights数据显示,全球59%的消费者将肠道健康列为维护整体健康的首要任务。上述品牌创新举措清晰反映出功能性食品饮料行业的核心趋势:在保证健康功效的基础上,持续追求"美味化"与"便捷化"的体验升级。 0 2 蛋白质推动市场增长 全球蛋白质产品市场正迎来持续扩张的黄金时期。据市场分析机构Precedence Research最新数据显示,当前市场规模已达到约121亿美元,预计到2034年将实现跨越式增长,达到274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保持在8.5%的高位水平,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与增长潜力。 蛋白质消费需求的升级是驱动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ADM公司的DuBow指出:“蛋白质已成为消费者健康饮食关注的核心重点,其中部分消费者更是明确了每餐摄入约30至40克蛋白质的具体需求目标。”这一消费诉求正深刻影响着食品饮料企业的产品研发策略。 在市场格局方面,动物蛋白虽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植物蛋白的崛起正为行业带来颠覆性创新与包容性提升。DuBow进一步补充道:“消费者对多样化蛋白质来源的兴趣正不断提升,单一蛋白来源已难以满足其对营养均衡、口味丰富及健康属性的多重追求。” 面对这一趋势,头部企业纷纷加速布局高蛋白产品矩阵。雀巢集团持续扩大其高蛋白产品品类;玛氏公司也紧跟潮流,将旗下经典品牌进行功能性升级,成功实现美味享受与功能性营养的完美融合,深受市场青睐。 与此同时,植物蛋白凭借其独特优势逐渐崭露头角。其在可持续性、易消化性方面的突出表现,以及对植物基饮食者和弹性素食者群体的精准吸引力,使其成为行业创新的重要方向。目前,豌豆蛋白、鹰嘴豆蛋白、绿豆蛋白、蚕豆蛋白和杏仁蛋白等植物蛋白成分,已广泛应用于即饮奶昔、乳制品替代品、素食运动营养混合物等各类产品中,丰富了市场供给。 总体而言,这些发展趋势共同勾勒出2026年蛋白质领域充满活力且持续演变的清晰图景: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不再是竞争关系,而是通过优势互补被充分利用,形成多元化的产品体系,以全方位满足消费者在健康、口味、场景、理念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推动整个市场向更高效、更包容、更创新的方向迈进。 0 3 心理健康与认知支持 消费者对提升思维清晰度、缓解压力及维持情绪平衡的功能性成分需求,正成为食品饮料行业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当前市场关注的核心成分主要分为两大类别:其一为适应原(如南非醉茄、红景天),这类成分的核心价值在于帮助身体应对压力、维持内稳态平衡;其二是益智成分(如L-茶氨酸、苏糖酸镁、猴头菇),可针对性为注意力集中、情绪调节及认知表现提供支持。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用于情绪改善的藏红花,也在膳食补充剂及功能性复合产品中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新兴的关注焦点。 这些功能性成分正加速融入**多功能形态的产品矩阵**,通过软糖、粉末状冲调饮品、功能性咖啡及情绪改善型零食等载体,为消费者提供便捷且愉悦的心理健康支持方式,打破了传统膳食补充剂的服用场景限制。 DuBow表示:“全球85%的消费者认为,兼顾身体、心理与情绪健康的均衡方式是保持活力的关键,81%的消费者认为活力是个人健康状况的良好体现。此外75%的消费者认为日常食用的食品饮料对衰老过程有重要影响,74%的消费者希望通过便捷的方式改善自身整体健康水平。” 各大品牌纷纷推出新品以响应这一需求。比方说,糖果品牌也开始将适应性与益智成分融入美味零食中。这些创新产品共同指向一个核心趋势——消费者正从单一的“身体保健”转向“整体自我关怀”,对食品饮料的需求已升级为“既滋养身体,又呵护心灵”的双重价值,这也为行业未来的产品研发与场景拓展指明了方向。 0 4 长寿健康领域 食品饮料行业对“长寿健康”的关注度正快速攀升,各大品牌纷纷加码功能性成分应用,聚焦细胞健康、认知功能、代谢平衡及健康衰老等核心需求,精准匹配消费者健康诉求。 市场分析机构 Market Research Future 的发言人指出,人口老龄化加剧与老年医疗保健支出增长,正共同推动全球长寿健康市场加速扩容。随着预期寿命逐步延长,人们不再满足于 “长寿”,更渴望在晚年拥有高质量的生活品质。 品牌方迅速响应这一市场趋势,推出多款针对性产品:雀巢打造N3系列奶粉,以健康衰老为核心设计方向;达能旗下Nutricia部门持续深耕,不断迭代专为老年人群定制的医用营养产品。 这些创新实践背后,是消费者需求的全面升级——从“活得更久”向“活得更好”的转变,催生了对相关食品饮料的旺盛需求。这类产品需兼具便捷形态与美味口感,同时依托科学依据,切实提供长寿健康相关益处。 0 5 女性健康领域 在功能性食品饮料创新赛道中,女性健康已崛起为最具活力且需求尚未被充分满足的细分市场。 对女性而言,日常饮食是维护自身健康与福祉的关键。各大品牌已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机遇,聚焦女性人生各阶段的健康需求,加速相关产品研发。该领域的新兴功能性成分持续扩容,包括圣洁莓、玛卡、西伯利亚大黄、亚麻籽木脂素、益生菌、胶原蛋白肽、镁,以及南非醉茄、灵芝等适应原成分。 品牌端的创新实践不断落地:Melati Drinks与 Narra推出植物精华饮品、燕麦奶茶拿铁,主打激素调节与情绪健康改善;专注更年期健康的品牌Mena,则针对女性推出蛋白棒与早餐麦片。 随着女性健康相关的社会污名逐渐消解,消费者对成分透明、针对性强的健康解决方案需求持续攀升。在消费者需求倡导与成分创新的双重驱动下,这一细分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式扩张。 0 6 日常健康的新时代 消费者对“支持整体健康”的产品偏好日益凸显,食品饮料行业正以科学为核心支撑,通过功能性成分创新,推出覆盖多维度需求的健康产品——从肠道调理、蛋白质补充,到思维清晰度提升、长寿健康维护,再到女性专属健康支持,全面贴合多元健康诉求。 随着主流品牌纷纷入局,各品类创新节奏持续加快,2026年正成为行业关键转折年:营养供给与健康目标将实现深度融合,日常食品饮料不再是单纯的饮食选择,而是升级为助力美好生活的“健康工具”。 参考来源: https://www.foodnavigator.com/Article/2025/11/05/top-5-functional-food-and-beverage-ingredients-trends-for-2026/ End 文章来源:食品饮料行业观察 图片来源:创客贴会员 提醒: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欢迎留言指正和交流。且读者不应该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内容采取行动,因此导致的损失,本运营方不负责。如文章涉及侵权,请联系我处理或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