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类别
“8+2” 重点领域
来源专题
学科
  • 快讯 2025年6月的全球气候评估

    来源专题:水与大气环境治理
    编译者:胡晓语
    发布时间:2025-07-15
    2025年6月全球气候以大范围偏暖、热带气旋活跃为主要特征:   气温为NOAA176年记录第三高,较20世纪均值高0.98°C,欧亚等多区域气温创同期偏高纪录。   降水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偏干(如美西、南欧),部分偏湿(如美东、北欧)。   北半球积雪范围为第12小,全球海冰范围为同期第二小,南北极海冰均显著偏少。   全球生成9个热带气旋,活动偏强,主要分布在大西洋、东太平洋和西太平洋盆地。
  • 快讯 2443.43%—2834.73%!先达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大幅预增,主打产品烯草酮售价上涨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编译者:武春亮
    发布时间:2025-07-15
    先达股份(603086)7月9日晚间公告称,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亿元到1.5亿元,同比增长2443.43%到2834.73%;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5亿元到1.45亿元,同比增长15239.01%到17667.08%。 主打产品售价上涨 对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大幅增长,先达股份表示,主要得益于公司主打产品烯草酮的市场售价上涨,带动公司产品毛利率的增长;公司创制产品吡唑喹草酯在本年度投放市场,并开展市场推广活动,为公司的毛利贡献了新的增长点。此外,公司不断强化成本管控,严格执行降本控费措施,企业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公开资料显示,先达股份成立于1999年,2017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是专注于创制型除草剂原药及制剂研发、生产、营销的科技型企业。公司坚持创新驱动战略,聚焦高端除草剂领域,构建以喹草酮、吡唑喹草酯、苯丙草酮为核心的创制化合物矩阵,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其中,喹草酮自2021年上市后快速推广,2024年应用面积超200万亩,并拓展至棉花等高价值作物领域,潜在市场规模为1000万亩/年。 吡唑喹草酯2024年9月获批登记,2025年力争实现500万亩的销售目标,该产品针对水稻田抗性杂草,药效评估获国内外农户高度认可;苯丙草酮登记资料已提交评审,其独特作用机制可高效防控传统抗性杂草,市场潜力显著。 公司此前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力争每两年实现一款创制化合物产品的产业化,并加速推进CDH23118、CDH22117等新型除草剂的登记工作。 海外市场前景大 在国内市场方面,先达股份深化″销售、市场、技术″铁三角营销模式,推动烯草酮系列等产品在大豆、玉米、水稻田等多种作物上市占率的提升。2024年国内业务营收为10.21亿元,同比增长3.08%。数字化营销成效显著,″呼叫先达″平台与新媒体矩阵助力品牌渗透,有效提升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品牌形象,并为新产品快速导入市场奠定了基础。 海外市场方面,公司核心产品在巴西、美国、阿根廷等市场完成登记,2,4-滴丁酸、氟吡酰草胺等独家产品海外订单逐步放量。创制化合物吡唑喹草酯、苯丙草酮在东南亚、拉美等水稻主产区启动示范试验,药效反馈积极,为全球化布局奠定基础。 公司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约22亿亩水稻,其中海外约有18亿亩,公司创制药主要应用于水稻田,用于防除抗性杂草治理,在拉美及东南亚水稻种植区药效评估已完成,部分国家及地区已启动登记,未来市场前景巨大。 在产能方面,新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支撑公司长期发展。2024年,辽宁基地一期至五期项目已成功投产并实现产值,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核心原药产能方面的优势。同时,公司新建″年产1800吨农药原药、年产500吨安全剂项目″及″年产20000吨自动化综合制剂项目″已完成验收并试生产。 先达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农药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为刚需市场。″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聚焦除草剂领域新药创制,努力达到研发、生产、营销都要强的圆桶型发展模式。″
  • 快讯 25MW!直径12米!伊莱特海上风电锻件再迎新突破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编译者:郭楷模
    发布时间:2025-07-15
    最后一批中船海装25MW海上风电法兰从伊莱特顺利发出。此次交付的产品,将被应用于中船海装25MW海上风机,这也是目前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机组之一。 作为专门为深远海区域量身定制的新一代大型海上风电机组,该机型单机功率覆盖20-25MW,风轮直径更是达到了305米,代表了我国大型海上风电装备的先进水平,为深远海风电资源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项目总计包括16件巨型塔筒法兰,产品全套总重达219吨,其中最大单件直径为12米 。项目启动后,伊莱特迅速统筹调配资源,凭借在大型海上风电环锻件制造领域积淀的装备、技术与经验优势,顺利完成产品制造。
  • 快讯 8.47GW!重庆2025年第3季度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公布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编译者:武春亮
    发布时间:2025-07-15
    重庆高新区改革发展局于7月11日发布了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的公示。根据公告,重庆市2025年第三季度的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为8474.192MW。此次评估覆盖了重庆市内的222个变电站,所有评估等级均为绿色。 依据国家能源局《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导则》(DL/T2041-2019),电网承载力评估等级从低到高分为绿色、黄色和红色。当评估区域因分布式电源导致向220kV及以上电网反送电时,该区域的评估等级应为红色,且在电网承载力未改善前,暂停新增分布式电源项目的接入。 公告还提醒,在查询可开放容量时,除了要关注分布式电源项目所接入电压等级的电网设备可开放容量外,还需关注所属上一级线路或变电站的可开放容量,防止因上级电网可开放容量不足导致接入受限。此外,供电公司新受理并网申请的分布式电源项目将影响剩余可开放容量。因此,建议在分布式电源项目开工建设前,通过网上国网APP或到属地供电公司营业厅办理并网申请业务,以避免接入受限的风险。 按照相关要求,配变可开放容量信息每季度更新一次。附件中提供了2025年第三季度配变可开放容量的具体数据表,包括主变、10千伏配变及10千伏配线的可开放容量信息。
  • 快讯 Nat Hazards:考虑土体硬化与损伤竞争作用的滑带蠕变行为——巨型崩积滑坡案例研究

    来源专题:岩土力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网
    编译者:李娜娜
    发布时间:2025-07-15
    巨型崩积滑坡常受滑带影响而呈现显著的蠕变特征,其蠕变行为与滑带土体的结构属性和应力条件密切相关。为探究这一问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人员对原状滑带土开展了三轴压缩蠕变试验。 研究提出了一种融合“硬化–损伤竞争机制”的三维蠕变本构模型,用以描述结构性滑带土的力学行为,并通过二次开发将该模型嵌入FLAC3D,实现了其数值求解与顺利应用。主要结论如下:1)三轴蠕变试验结果表明,受滑带结构影响,硬化效应与损伤效应在蠕变各阶段中的主导程度不同。结合分阶段应变速率变化规律可知,硬化效应贯穿整个蠕变过程,并在衰减蠕变阶段占主导地位;衰减蠕变末期损伤效应迅速增强,随后与硬化效应共同作用于稳态蠕变阶段。2)通过在单元模型中引入硬化与损伤函数,成功构建了三维本构模型H-D3D。该模型能够准确捕捉分阶段蠕变特征,相较于Burgers-Mohr模型,在模拟结构性土体响应方面具有更高精度。利用分阶段拟合技术,提出了一种可靠的多参数求解方法,可得到唯一且逻辑一致的参数解,提高了复杂模型参数反演的可行性。3)将H-D3D模型二次开发集成到FLAC3D后,能够有效刻画结构性土在蠕变不同阶段的硬化与破坏特征,准确捕捉滑坡的时空变形规律。 研究中所提模型在滑带蠕变分析及滑坡变形计算中的应用进一步突显了其先进性与有效性。研究为崩积滑坡的变形行为分析提供了关键的理论框架和计算工具。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al Hazards》[1]。 [1] Creep Behavior of Slip Zone Considering the Rivalry Between Soil Hardening and Damage:Case Study of a Giant Colluvial Landsl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