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MW!直径12米!伊莱特海上风电锻件再迎新突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7-15
  • 最后一批中船海装25MW海上风电法兰从伊莱特顺利发出。此次交付的产品,将被应用于中船海装25MW海上风机,这也是目前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机组之一。

    作为专门为深远海区域量身定制的新一代大型海上风电机组,该机型单机功率覆盖20-25MW,风轮直径更是达到了305米,代表了我国大型海上风电装备的先进水平,为深远海风电资源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项目总计包括16件巨型塔筒法兰,产品全套总重达219吨,其中最大单件直径为12米 。项目启动后,伊莱特迅速统筹调配资源,凭借在大型海上风电环锻件制造领域积淀的装备、技术与经验优势,顺利完成产品制造。

  • 原文来源:https://wind.in-en.com/html/wind-2460905.shtml
相关报告
  • 《国内海上风电基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22
    • 3月19至20日,我国南海海域首批两台大直径单柱复合筒风机基础在三峡新能源阳江沙扒一期3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顺利安装完成,标志着三峡集团在海上风电新型基础应用上又迈出坚实一步,对解决海上风电浅覆盖层嵌岩基础施工有重大意义。 本次安装的单柱复合筒基础由三峡上海院设计,江苏道达海上风电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施工。该基础是国内首次应用在大型风机基础上,也是南海首个大直径纯钢型的新型基础形式,该批单柱复合筒基础筒裙直径36米,筒高9.5-12.5米,单柱直径达10米,总高度55.2-58.2米,总重约2200吨,通过吸力泵使筒内外形成压差,在负压的作用下沉贯入持力层。 由于国内单柱复合筒基础成功施工经验不足,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阳江项目团队对设计、建造、运输、安装下沉全过程严格把控。 充分考虑土体循环弱化特性,并对单柱复合筒基础的极限承载力、变形、沉降、土体刚度弱化、筒基贯入等进行多方面计算。 邀请业内经验丰富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把关及细化,确保运输、沉放、灌浆等施工过程有十足把握,提前落实好船舶等资源。 采用5000吨起重船“华西5000”和大型自航驳船“汇宗海”等大型船舶进行海上施工,并设计专用工装结构,精准控制吸力筒内外压差,保持水平度,在缓慢下沉过程中达到设计标高,首台施工,为了保障万无一失,整个施工过程放慢节奏,但两台基础全过程施工仅用40小时,全部负压下沉达到设计标高,最终水平度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内。 在当前海上风电平价化的大背景下,技术创新作为海上风电降本增效的利器,三峡集团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新发展理念,勇攀科技新高峰”的重要指示精神,阳江项目团队将加强与设计院及各参建单位合作,深化海上风电技术的研究应用,致力于成为“海上风电引领者”,努力将阳江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成为高质量精品工程。
  • 《新突破!首套国产百万级核电发电机护环锻件成功研制》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9-02
    • 8月27日,中国能建天津电建中标国能哈尔滨二期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二期、国能吉林热电2×35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主体工程施工Ⅱ标段(国能哈热项目B标段和国能吉热项目A标段),是天津电建首次中标国家能源火电打捆项目。天津电建负责国能哈热项目4号机组主体+公用系统建筑安装工程、国能吉热项目1号机组+公用系统建筑安装工程。   国能哈尔滨二期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包含东北区域最大热源机组,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黑龙江省装机规模最大的火力发电企业和城市支撑性主热源。国能吉林热电2×35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为“十四五”期间吉林省首个开工建设的大型火电项目,新项目建成后可有效保障吉林市供热安全,并满足吉林化工项目热负荷需求,为吉林省能源发展提供支持。日前,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发电机厂(以下简称“上海发电机厂”)携手中广核工程公司及德阳万鑫公司,三方联合研制的国产首套百万级(1300MW级)核电发电机护环锻件,顺利通过由中广核、上海交大及上海发电机厂等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验收。  验收意见认为,该护环锻件在供需双方的严格检测下,检测结果均满足试制技术协议要求,部分性能指标明显优于技术要求,达到了进口护环锻件制造水平,标志着百万级核电护环锻件国产化制造取得重大突破。   百万级核电护环锻件是核电机组的关键锻件,直径远大于常规火电护环锻件,其冷扩变形量和均匀性控制难度也更大,是核电机组国产化的“卡脖子”难题。2023年3月,上海发电机厂与中广核工程公司及德阳万鑫公司组建了联合开发团队,依托中广核陆丰核电项目,开展了1300MW级核电发电机护环锻件的研制。   在试制过程中,研发团队不仅严格遵循了常规进口核电护环锻件的标准要求,还增设了硬度均匀性、晶粒度、应力腐蚀和断裂韧性等附加试制要求。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打磨,该护环锻件最终具备了验收条件,为我国核电事业的自主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此次国产首套1300MW级核电发电机护环锻件的成功开发,不仅打破了国外长期以来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推动了我国核电事业的自主发展,也为后续规模更大的1500MW级核电护环锻件的开发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