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科研动态》

  • 来源专题:高校动态信息监测平台
  • 编译类型:快报,简报类产品
  • 发布时间:2017-05-11
高校科研快报
  • 1. 清华段路明研究组刷新量子存储容量国际记录
    xuwenwhlib
    . 分享. 首页 - 要闻聚焦 - 学术科研 - 内容 清华段路明研究组刷新量子存储容量国际记录. 首次实现具有225个存储单元的原子量子存储器. 清华新闻网5月9日电 清华大学量子信息中心段路明研究组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具有225个存储单元的原子量子存储器,将量子存储器存储容量的国际记录提高了一个多数量级。该成果的研究论文《225个存储单元的量子存储器的实验实现》(“Experimental realization of a multiplexed quantum memory with 225 individually accessible memory cells”)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量子存储器二维存储阵列示意图。 量子存储器是实现长程量子通讯和量子计算机的重要部件。长程量子通讯需要量子中继器,以克服单光子信号在传输信道中的指数衰减问题。2001年,段路明与合作者提出DLCZ(Duan-Lukin-Cirac-Zoller)方案(《自然》414, 2...

    发布时间: 2017-05-11

  • 2. 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靶点研究获新发现
    xuwenwhlib
    . 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靶点研究获新发现。 我要分享新浪微博微信 QQ好友人人网文章来源︰ 中国科学报黄辛发布时间:2017-05-10 字号︰ 小中大记者日前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研究人员证实,在小鼠造血系统中条件性敲入DNA甲基转移酶3A (Dnmt3a) R878H突变基因,可诱发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mTOR通路异常活化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靶点。相关论文日前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及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月英是共同通讯作者。   早在2011年、 该课题组就发现Dnmt3a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存在高频突变、 并与预后不良相关、 为AML的诊断和预后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分子标志物。研究人员同时揭示该突变可影响白血病相关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从而使这些基因表达水平增加最终导致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发生。   研究人员近年来利用胚胎显微注射技术建立了Dnmt3a R878H条件性敲...

    发布时间: 2017-05-11

  • 3. 上海交大张万斌教授团队原创成果受到国际关注
    xuwenwhlib
    . 当前位置: 上海交通大学新闻网 > 学术动态 > 正文 . [交大智慧]上海交大张万斌教授团队原创成果受到国际关注[图] . [ 发布时间 ]: 2017年05月05日 . [ 推荐新闻 ] [ 我要纠错 ] . 字号:[ 大中小 ]. [ 责任编辑 ]: 赵喜安 孙佳 . 4月28日,美国Merck公司的Daniel A. DiRocco等人在《Science》上发表了其在立体选择性磷酰化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Science, 2017, 356, 426-430)。他们基于上海交通大学张万斌教授在手性双环咪唑骨架催化剂以及不对称磷酰化方面的原创性工作(J. Am. Chem. Soc., 2010, 132, 15939; Tetrahedron: Asymmetry, 2012, 23, 329-332),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手性双环咪唑骨架的多功能催化剂,高立体选择性、高产率地实现了核苷类底物的不对称磷酰化,并将其应用于一类重要的三期临床新药核...

    发布时间: 2017-05-11

  • 4. 研究揭示"撞墙期"科学原理
    xuwenwhlib
    . 研究揭示"撞墙期"科学原理。 我要分享新浪微博微信 QQ好友人人网文章来源︰ 中国科学报张章发布时间:2017-05-10 字号︰ 小中大跑步者、游泳者和自行车手对"撞墙期"现象十分熟悉。近日,研究人员在《细胞 — — 代谢》期刊上报告了这种现象产生的生理学基础。该研究还发现,训练并非提高耐力的唯一方法使用一种小分子刺激一个训练激活通路也能达到目标。   "当你的大脑无法获得足够葡萄糖时就会出现' 撞墙期' 即觉得无法继续运动了。之前我们认为能通过训练改善人的有氧耐力。"论文共同作者、美国沙克生物医学研究所研究员Ronald Evans说。   Evans团队之前发现一个名为PPARδ的转录因子也能激活当运动员通过训练增加耐力时激活的通路。研究人员证明了这种新陈代谢变化既依赖于PPARΔ 也能被分子激活。   在最初实验里,他们敲除了小鼠肌肉中的PPARΔ 并研究了效果。研究人员让小鼠在跑步机上跑步结果发现这个通常由运动触发的基因未能被触发。这表明PPAR...

    发布时间: 2017-05-11

  • 5. 清华大学祁海和颉伟教授入选2017年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国际学者项目
    xuwenwhlib
    . 一起分享。 首页-要闻聚焦-学术科研-宣传清华大学祁海和颉伟教授入选2017年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国际学者项目。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会 (HHMI) 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公布了其清华新闻网5月10日电美国东部时间2017年5月9日"国际学者项目"(International Research Scholar) 入选者名单。清华大学医学院祁海教授和生命科学学院颉伟教授位列其中。 医学院祁海教授近照。任飞摄生命学院颉伟教授近照。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非盈利性私立医学研究基金会、 由美国已故著名商人、慈善家霍华德休斯 (电影《飞行者》主人公的原型) 于1953年捐资成立、 旨在通过促进医学基础研究与医学教育造福人类健康。在美国、 该研究所遵循"支持研究者,而非研究项目"的宗旨、 在基础医学各相关领域资助学术思想的引领者和科学前沿的开拓者、 支持他们出于好奇和直觉的自由探索、对科学难题的持久攻关。曾经或正在得到该研究所项目支持的包括25位诺贝...

    发布时间: 2017-05-11

  • 6. 颜宁回应离开清华赴美任教:将推动清华与国外一流大学合作
    xuwenwhlib
    . 分享. 首页 - 媒体清华 - 内容 颜宁回应离开清华赴美任教:. 将推动清华与国外一流大学合作.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7-05-09 叶雨婷 近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教授颜宁将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一事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今天,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从清华大学了解到,颜宁经本人慎重考虑并与学院和学校领导仔细沟通,已决定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Shirley M. Tilghman终身讲席教授的职位,将于近期前往就任该教职。 据悉,在聘期内,她将在普林斯顿大学继续从事高水平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也会保持与清华的联系,在符合两校规范的情况下,安排出时间在清华继续从事一定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促进两校和中美两国间学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对此,颜宁通过清华大学回应称,2015年以来,她陆续收到欧美多所著名研究机构的聘任邀请,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决定受聘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Shirley M. Tilghman终身讲席教授。 “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因为过去10年我在清华大学获得了极好的支持,有优秀的学...

    发布时间: 2017-05-11

  •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核能发展基础科学问题创新研究”高端论坛在西安交...
    xuwenwhlib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核能发展基础科学问题创新研究"高端论坛 在西安交大召开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 2017-05-09 15:26 点击: 5月5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西安交大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的"核能发展基础科学问题创新研究"高端论坛在西安交通大学南洋大酒店学术交流中心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物理二处蒲钔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欧阳晓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何雅玲教授,以及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20多个研究院所及高校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论坛开幕式由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宏春教授主持科研院常务副院长黄忠德致欢迎辞。 蒲钔处长在开幕式上指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物理二处一直非常重视核能基础科学问题研究、 随着我国核能规模的快速发展、 对相关交叉学科的基础研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希望通过本次高端论坛、 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共同探讨如何利用"华龙一号"等核电工程项目的牵引、 在国际核能基础研究领域内由"跟跑"或"并跑"变成"领跑"、 为我国由核电大国向...

    发布时间: 2017-05-11

  • 8. 非酒精性脂肪肝致病机理研究获新成果
    xuwenwhlib
    . 非酒精性脂肪肝致病机理研究获新成果. 我要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QQ好友 人人网 文章来源: 中国科学报 崔雪芹 发布时间:2017-05-10 字号: 小 中 大   5月8日,《自然—医学》在线发表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李红良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多泡体(MVB)调控蛋白Tmbim1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中的关键负调控作用,并深入阐明其分子机制。   NAFLD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慢性肝病类型,目前国内有超过1.5亿患者,其中10%~20%会进一步发展为NASH,表现为严重的炎症反应及肝细胞损伤,常常伴有纤维化。NASH病程进展迅速,并有较高风险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等严重肝脏疾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尚无有效治疗NASH的临床药物且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该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对心血管和肝脏代谢性疾病的研究。前期研究表明,溶酶体介导的蛋白降解紊乱是NASH进程的重要环节,并且已成为多种疾病的药物开发靶点。然而,溶酶体介导...

    发布时间: 2017-05-11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