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讯 FDA批准扩大Vonvendi在冯维勒布兰德病中的使用范围

    来源专题:新药创制
    编译者:杜慧
    发布时间:2025-11-06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近日批准扩大重组冯维勒布兰德因子药物Vonvendi®的适应症范围,标志着冯维勒布兰德病(VWD)治疗的重要进展。该药现可用于18岁及以上所有类型VWD成人患者的常规预防性治疗,同时获批用于儿童患者的按需止血、出血事件处理及围手术期管理。此前,Vonvendi仅限用于成人按需和围手术期治疗,且预防用途仅适用于最严重的3型VWD患者。 VWD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因患者体内冯维勒布兰德因子(VWF)水平不足或功能异常,导致血液凝固障碍。Vonvendi是美国目前唯一获批的重组(非血浆来源)VWF产品,也是首个可用于儿科患者的重组VWF疗法。在此之前,儿童患者只能依赖血浆来源的VWF制剂,存在供应和安全性方面的局限。 FDA生物制品评价与研究中心(CBER)主任Vinay Prasad博士指出,此次批准体现了FDA对罕见病药物审评的灵活性——即使临床试验样本量较小,只要具备合理的作用机制、扎实的生物学基础和积极的临床数据,即可加速审批。疗效数据显示,Vonvendi在各年龄段患者中均能有效控制出血并支持手术管理,且在成人中显著预防出血发作。 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2%)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头晕和全身瘙痒。本次审批通过“优先审评”通道完成,并授予该药“孤儿药”资格。FDA已将此项批准授予武田制药(Takeda)。CBER官员强调,这一决定得益于监管机构与研发企业的紧密协作,确保创新疗法能同步惠及儿童与成人患者,为VWD群体带来更安全、可及的治疗选择。
  • 快讯 一种强效药物组合可将前列腺癌死亡率降低40%

    来源专题:新药创制
    编译者:杜慧
    发布时间:2025-11-06
    一项具有突破性的临床试验显示,在标准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杂鲁胺(enzalutamide),可使手术或放疗后前列腺癌复发的男性患者死亡风险降低超过40%。 对于手术或放疗后前列腺癌复发的男性患者而言,一种强效的新疗法有望很快问世。临床试验证实,该疗法可将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逾40%。 研究人员测试了一种联合疗法——在标准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已获批的抗癌药物恩杂鲁胺。该方案显著降低了那些初始治疗失败、癌症复发且治疗选择极为有限的男性患者的死亡率。这项研究结果已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并于10月19日在柏林举行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公布。这项国际临床试验共纳入来自17个国家244个医疗中心的1000多名男性患者。所有参与者均患有高危生化复发性前列腺癌——即在手术或放疗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迅速升高。参与者被随机分配接受以下三种治疗之一:单独使用激素治疗、单独使用恩杂鲁胺,或两者联合使用。经过长达八年的随访,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相比其他两组,死亡风险降低了40.3%。
  • 快讯 中国台湾省肯尼迪病创新疗法获美国 FDA 快速通道资格

    来源专题:新药创制
    编译者:杜慧
    发布时间:2025-11-06
    近日,中国台湾省安基生技公司宣布,其用于治疗肯尼迪病 (又称脊髓延髓肌肉萎缩症, SBMA)的潜在首创 (first-in-class) 在研小分子疗法AJ201已获得美国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资格认定 (FTD)。 SBMA为一种罕见且严重的遗传性神经肌肉退化疾病,因脑干与脊髓内的下运动神经元退化所致。发病根源位于X染色体长臂 (Xq11-12) 上的雄激素受体 (androgen receptor, AR) 基因1号外显子中CAG重复序列异常扩增。此疾病会造成肢体与延髓肌群逐渐无力,影响行走、说话、咀嚼与吞咽,并可能导致呼吸道并发症。全球约每40,000名男性中就有1名患者,已列入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且目前尚无批准的治疗药物。 AJ201 是基于新型姜黄素类似物 Rosolutamide(JM17)研发的口服混悬液,方便吞咽困难患者使用。 AJ201在SBMA动物模型中展现改善运动功能与降低突变AR毒性的潜力。 AJ201可以通过同时激活Nrf2、Nrf1和Hsf1三个关键转录因子,JM17可促进突变AR的降解,同时诱导抗氧化酶、蛋白酶体亚单元与热休克蛋白表现,协助减缓疾病恶化。 此次FTD,是AJ201继获得FDA和EMA孤儿药资格认定后,在监管层面取得的又一重大里程碑,预示着这款备受期待的新药距离上市又近了一步。 FTD为一项由美国FDA主要监管的奖励措施,旨在促进有潜力的新疗法之开发,并加速其审查过程,特别针对那些可用于治疗罕见或严重疾病、且目前尚无有效疗法可用的药物,以使病患能更快获得新药的治疗效益。 安基生技董事长暨总经理黄文英博士表示,此次FDA的认可,更加肯定AJ201针对肯尼迪病患者未被满足医疗需求方面的巨大潜力。 未来AJ201将可与美国FDA进行频繁的咨询及书面沟通,在执行临床三期试验同时可提前提交新药查验登记申请(New Drug Application, NDA)所需相关文件,以进入滚动式审查机制,且在符合美国FDA相关要求,可获得加速核准与优先审查的优势。 转载自 罕见病信息网
  • 快讯 有望缓解神经炎症的全新药物靶点

    来源专题:新药创制
    编译者:杜慧
    发布时间:2025-11-06
    莫纳什大学科学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发现靶向“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有望有效缓解神经炎症——这一关键病理过程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运动神经元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研究团队来自莫纳什药物科学研究所(MIPS),在《神经免疫药理学杂志》发表的临床前研究中,评估了四种FABP4抑制剂对小胶质细胞(大脑主要免疫细胞)激活所引发炎症的抑制效果。结果发现,其中一种候选药物不仅显著减轻神经炎症,还具备更优的理化特性,有望高效穿透血脑屏障——这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键挑战。此前使用的市售FABP4抑制剂因难以穿越该屏障而疗效受限。MIPS团队多年来通过片段筛选和药物化学优化,致力于开发兼具药效和脑渗透能力的新一代抑制剂。联合首席作者约瑟夫·尼科拉佐教授表示,尽管目前尚无治愈多数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方法,但这一发现为后续药物开发提供了极具前景的方向。下一步,团队将开展该候选药物的全面药学表征、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及疗效验证研究。此项成果意义重大,尤其在全球超30亿人受神经系统疾病困扰的背景下,为未来治疗策略带来新希望。
  • 快讯 通过将GLP-1“涂绘”在抗体上,改进其药物递送方式

    来源专题:新药创制
    编译者:杜慧
    发布时间:2025-11-06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是一类用于治疗糖尿病和减重的肽类药物,但其高昂成本和供应短缺使许多患者难以开始或持续治疗。如今,麻省理工学院(MIT)化学教授布拉德利·彭特吕特(Bradley Pentelute)及其团队开发出一种创新的药物递送系统——“体内抗体涂绘”(in vivo antibody painting),可将GLP-1肽直接“涂”在人体自身的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上。在小鼠实验中,仅需标准剂量四分之一的GLP-1注射,即可实现长达15天的持续血糖控制和显著减重。 肽类疗法虽高效,但易被体内酶降解,因其结构不如大型蛋白质稳定。此前策略是将GLP-1在体外与IgG抗体融合,制成长效药物载体,但该过程需在实验室提取并改造抗体,成本高昂。而新系统则绕过体外操作:其本身是一种多功能肽,包含三部分——能结合IgG的“结合区”、携带GLP-1药物的“载荷区”,以及通过共价键将药物“涂”到抗体上的“反应区”。在37°C(98.6°F)下,该平台在小鼠和人源IgG测试中成功将近一半的抗体与GLP-1连接。 在2型糖尿病和代谢性肥胖小鼠模型中,单次给药后,动物血糖水平稳定、体重持续下降,效果优于传统高剂量疗法。相关成果已以预印本形式发表于bioRxiv,目前正在同行评审中。彭特吕特在2025年3月23–27日于圣地亚哥举行的美国化学会(ACS)春季会议上展示了该技术,并透露其团队正拓展该平台用于癌症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开发,甚至实现“一抗多药”的精准递送。他指出:“这类新技术有望大幅降低肽类疗法的成本并提升疗效。”该技术已提交临时专利申请。研究合作者之一Katsushi Kitahara就职于一家制药公司,而彭特吕特本人也是多家专注于蛋白与肽类药物开发企业的联合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