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缓解神经炎症的全新药物靶点》

  • 来源专题:新药创制
  • 编译者: 杜慧
  • 发布时间:2025-11-06
  • 莫纳什大学科学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发现靶向“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有望有效缓解神经炎症——这一关键病理过程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运动神经元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研究团队来自莫纳什药物科学研究所(MIPS),在《神经免疫药理学杂志》发表的临床前研究中,评估了四种FABP4抑制剂对小胶质细胞(大脑主要免疫细胞)激活所引发炎症的抑制效果。结果发现,其中一种候选药物不仅显著减轻神经炎症,还具备更优的理化特性,有望高效穿透血脑屏障——这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键挑战。此前使用的市售FABP4抑制剂因难以穿越该屏障而疗效受限。MIPS团队多年来通过片段筛选和药物化学优化,致力于开发兼具药效和脑渗透能力的新一代抑制剂。联合首席作者约瑟夫·尼科拉佐教授表示,尽管目前尚无治愈多数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方法,但这一发现为后续药物开发提供了极具前景的方向。下一步,团队将开展该候选药物的全面药学表征、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及疗效验证研究。此项成果意义重大,尤其在全球超30亿人受神经系统疾病困扰的背景下,为未来治疗策略带来新希望。



  • 原文来源: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5-05-scientists-potential-neurodegenerative-diseases.html
相关报告
  • 《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新兴药物》

    • 来源专题:新药创制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22-11-19
    • 几十年来,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直是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对高效治疗需求的增长,已引入多种治疗靶点,包括抗整合素、抗白细胞介素(IL) 12/23、选择性抗IL23、Janus激酶(JAK)抑制剂、鞘氨醇-1-磷酸(S1P)受体调节剂和mRNA-124剪接剂。 本文回顾了可用的IBD疗法和正在开发的疗法的当前状态,并就临床实践中的定位提出了建议。 IBD疗法的选择和测序仍然是一个临床挑战。在考虑治疗方案时,应考虑疾病表型、症状严重程度、患者合并症和既往药物暴露。抗TNF仍然是一个经过时间考验的选择,在UC和CD中均有效。较新生物制剂起效较慢的观点可能被高估了,医疗服务提供者应重新考虑同时使用皮质类固醇的需求。JAK抑制剂可迅速改善中重度UC患者的症状。出于安全性考虑,建议将其作为UC的二线治疗。IBD治疗的目标应该是个性化的,起效迅速,诱导持久的临床和内镜缓解,并且具有优异的安全性。
  • 《基于角鲨烯的多药物纳米颗粒可缓解失控性炎症》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5-13
    • 巴黎第十一大学、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和巴黎萨克雷大学的科研人员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在线发表题为“Squalene-based multidrug nanoparticles for improved mitigation of uncontrolled inflammation”的文章。 文章指出,失控性炎症进程是许多病症的根源。最近,对COVID-19确诊病例的研究表明,死亡可能是由于病毒引起的过度炎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不受控制的促炎状态通常是由促炎信号和氧化应激之间的连续正反馈回路驱动的。当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针对性地解决这种串扰。研究人员报道了多药物纳米颗粒的发展,用于缓解失控性炎症。纳米颗粒是由角鲨烯(一种内源性脂质)和腺苷(一种内源性免疫调节剂)结合而成,然后封装α-生育酚(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这让多药物纳米颗粒具有高载药量和生物相容性。通过利用急性炎症部位的血管内皮屏障功能障碍,这些多药物纳米颗粒可以有针对性地递送治疗药物,并在内毒素血症致死模型中为治疗的动物提供了显着的生存优势。选择性地同时递送腺苷和抗氧化剂,可以成为一种副作用少、治疗潜力大的急性炎症治疗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