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类别
“8+2” 重点领域
来源专题
学科
  • 快讯 . .吉林“136号文”增量竞价启动:电价0.15~0.334元/度,机制电量45.76亿千瓦时,单体85%. . .

    来源专题:宁夏重点产业信息监测
    编译者:闫云山
    发布时间:2025-11-19
    光伏头条获悉,11月18日,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吉林省首次增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竞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根据文件,本次竞价主体为2025年6月1日-2026年12月31日全容量投产的新能源项目。按风电、光伏两个类别,分类组织竞价、出清。风电、光伏竞价申报充足率均为125%。其中,集中式项目以项目为单位进行申报,集中建设的分散式风电项目以集中项目整体为单位进行申报,分布式光伏、非集中建设的分散式风电需通过代理商以聚合形式参与竞价。电量规模:机制电量年度总规模为45.76亿千瓦时,其中,风电38.62亿千瓦时,光伏7.14亿千瓦时。单个项目上网电量申报上限为该项目年度总上网电量的85%。计算方法为:申报电量上限=项目核准(备案)容量×吉林省近三年该类型电站平均利用小时数×(1-吉林省近三年该类型电站平均厂用电率)×85%。竞价上下限:风电、光伏竞价上限均为334元/兆瓦时,竞价下限均为150元/兆瓦时。执行期限:未投产项目自承诺投产日期次月起执行12年;已投产项目自竞价结果公布日次月起执行12年。原文如下:关于开展吉林省首次增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竞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各市(州)发展改革委,长白山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各县(市)发展改革局,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各有关经营主体: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吉林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吉发改价格联〔2025〕558号)要求,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吉林省首次增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竞价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竞价主体(一)主体范围。2025年6月1日-2026年12月31日全容量投产的新能源项目(风电、光伏,下同)。其中,集中式项目以项目为单位进行申报,集中建设的分散式风电项目以集中项目整体为单位进行申报,分布式光伏、非集中建设的分散式风电需通过代理商以聚合形式参与竞价,代理商应具备售电公司相关资质,并在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完成注册、公示。(二)组织分类。按风电、光伏两个类别,分类组织竞价、出清。二、竞价参数(一)电量规模。机制电量年度总规模为45.76亿千瓦时,其中,风电38.62亿千瓦时,光伏7.14亿千瓦时,价格出清以此规模为基准。(二)申报充足率。风电、光伏竞价申报充足率均为125%。当申报充足率低于125%时,自动缩减机制电量总规模,直至满足申报充足率。(三)申报电量上限。单个项目上网电量申报上限为该项目年度总上网电量的85%。计算方法为:申报电量上限=项目核准(备案)容量×吉林省近三年该类型电站平均利用小时数×(1-吉林省近三年该类型电站平均厂用电率)×85%。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平均厂用电率分别为2280小时、3.16%;光伏平均利用小时数、平均厂用电率分别为1491小时、4%。(四)竞价上下限。风电、光伏竞价上限均为334元/兆瓦时,竞价下限均为150元/兆瓦时。(五)执行期限。未投产项目自承诺投产日期次月起执行12年;已投产项目自竞价结果公布日次月起执行12年。三、其他事项(一)首次竞价工作委托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组织开展,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应在本通知印发后5个工作日内发布竞价组织公告,明确竞价流程、时间安排等具体事项。(二)本次竞价申报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操作。其中,集中式风电、光伏项目及集中建设的分散式风电项目,通过新能源云平台申报;分布式光伏和非集中建设的分散式风电由代理商以聚合形式参与竞价,通过网上国网APP或95598智能互动平台申报。氢基、冶金直供电等绿电直连类项目暂不参与本次竞价。代理商所代理项目总容量不高于10万千瓦(项目个数不作限制),每个项目仅可委托一家代理商作为其竞价代理机构。(三)竞价最终结果由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协商确定后,在新能源云、网上国网App、95598智能互动平台同步公布。(四)参与本次竞价的项目应统筹考虑项目本体、送出工程建设进展。经科学评估后,对于送出工程难以于2026年底前投产的项目将予以退回,但可参与后续年度竞价工作。(五)未尽事宜,按照《吉林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吉发改价格联〔2025〕558号)执行。竞价监督电话:0431-88906018(工作日)竞价监督邮箱:jlzyjg@126.com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年11月18日来源: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快讯 2025年度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科学技术奖公示

    来源专题:宁夏重点产业信息监测
    编译者:闫云山
    发布时间:2025-11-19
     关于2025年度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及个人的公示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关于进一步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指导意见》(国科发奖﹝2017﹞196号),及《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国科发奖﹝2023﹞11号)的有关规定,中国表面工程协会于2018年1月设立并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备案(备案号:0284)的“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科学技术奖”,是我国表面工程领域的重要科学技术奖项。 2025年度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已经评审委员会评审产生,其中,技术发明奖4个,科学技术进步奖26个;提名类项目14个,其中,青年科技奖7个,科技成就奖4个,创新团队奖3个。 为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加强社会监督,根据《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现通过中国表面工程协会官网(www.csea1991.org)、中国表面工程协会微信号(csea1991)、中国表面处理网微信号(zgbmcl)进行公示,公示期2025年11月18日至12月2日。 公示期即为异议期,任何单位或个人均可对获奖项目中的弄虚作假、剽窃等问题,向中表协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提出异议(对评审等级的意见,不属异议范围)。 对获奖项目提出异议的,必须提交书面“异议书”。异议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异议内容及有关异议的事实依据; (二)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写明单位名称、法人、联系人、通信地址、联系电话和传真,并加盖单位公章; (三)以个人名义提出异议的,应签署本人真实姓名(签字)、身份证号码,并写明通信地址、联系电话。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异议书,不予受理。 异议书可通过邮寄、传真、Email等形式提交,收到异议书后,科技委将依据奖励办法进行处理。 联系方式 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北广大厦1203室(100120) 联系人:王新国 电话:010-64873301传真:010-64872322 Email:stc@csea1991.org  wxgvv@139.com 网址:www.csea1991.org 附件:2025年度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 中国表面工程协会 2025年11月18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 快讯 Bain公司为首席执行官发布人工智能指南,开设新加坡中心

    来源专题:人工智能
    编译者:高楠
    发布时间:2025-11-19
    Bain & Company的一份新报告称,东南亚的许多组织仍停留在早期产品测试阶段,因为他们将人工智能视为一套工具,而不是商业运作方式的改变。在《东南亚CEO人工智能转型指南》中作者表示,领导者应该首先考虑人工智能如何重塑他们的行业和收入计划,然后将资金投入到他们预计会有明确和可衡量结果的领域。 该地区的文化、收入水平和市场规模的混合使得人工智能的采用比条件更加统一的地方更难。该地区不同国家的人们在购物和行为上有所不同,工资往往仍然很低,许多公司没有规模来进行长期和昂贵的试验。这些因素意味着简单的效率提升很少能带来丰厚的回报。该指南指出,当人工智能被用来重新思考业务如何运行,更快地做出决策,或在不扩大团队的情况下增加能力时,才会有真正的收益。 Bain的分析显示,东南亚的工资约为美国水平的7%,这限制了企业能够从裁员中节省的资金。报告还指出,该地区只有40%的市场价值来自大公司,相比之下,印度有60%。随着越来越少的大公司能够吸收早期人工智能成本,领导者需要以速度、规模和新流程为目标,而不是仅仅依赖于成本节约。 人工智能如何帮助今天 通过将人工智能计划与业务目标挂钩,该地区的一些组织已经看到了明显的收益。该指南强调了早期的举措,如使用人工智能来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或减少供应链问题,从而为收入创造新的机会。工厂可以使用预测模型来减少机器停机时间和提高产量,或者金融机构可以使用LLM来支持合规性工作。 Bain公司高级合伙人Aadarsh Baijal表示,影响力取决于领导者如何看待他们的市场。他认为,许多人仍将人工智能视为“软件的推出,而不是对商业竞争方式的重新设计。”当领导者了解人工智能如何改变需求、定价、运营或客户需求时,他们就可以决定将精力集中在哪里。 关于人工智能中的数据、文化和人,指南是怎么说的 该指南强调,人工智能转型依赖于人、习惯和技能,而不仅仅是技术。许多组织认为扩大人工智能是一个招聘问题,但Bain认为人才通常已经存在于企业中。真正的问题是让团队一起工作,并帮助员工理解如何在工作中使用人工智能。 作者描述了参与成功变革的两个群体。“Lab”由技术团队组成,他们重建流程并创建新工具的第一个版本。“Crowd”包括企业中需要足够的人工智能意识来日常使用这些工具的员工。没有这两个团队,项目就会停滞。 高级合伙人Mohan Jayaraman说,当现有的团队领导这项工作时,最强的结果就会出现。在他看来,当公司将小型专家组与更广泛的培训相匹配时,影响会增加,因此新系统会成为正常工作流程的一部分,而不是一次性试验。 领导者还需要解决持续存在的问题,如数据质量、如何跟踪数据、治理以及与当前系统的链接。他们还需要决定他们的人工智能计划如何与现有技术连接。没有这个基础,早期的成果很难大规模复制。 支持企业人工智能的区域推动 Bain在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的支持下,正在新加坡建立一个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该中心的目标是通过构建可以大规模运行的人工智能系统,帮助公司超越试验。它将在先进制造业、能源和资源、金融服务、医疗保健和消费品领域发挥作用。 该中心位于新加坡一个不断发展的人工智能社区,该社区有1000多家创业公司,预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产生约1983亿新元的经济价值。它的工作将涵盖生产就绪系统,如工厂的预测性维护,金融监管任务的人工智能支持,以及零售的个性化工具。它还将帮助企业建立内部团队和工程技能,以便它们能够独立运行人工智能项目。 随着东南亚竞争的加剧,将人工智能视为经营方式转变的公司——这是Bain人工智能指南的核心主题——将更有能力将试点转化为长期成果。
  • 快讯 COP30中国角“低碳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主题边会在巴西贝伦召开,发布碳足迹平台、低碳技术案例集等五项重要成果

    来源专题:水与大气环境治理
    编译者:胡晓语
    发布时间:2025-11-19
    11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中国角“低碳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主题边会在巴西贝伦举行。会议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指导,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多项重要成果在会上首次发布,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胜发布了碳足迹因子库与智能服务平台,该平台自主开发,涵盖碳足迹数据库、自动化核算工具、认证管理与信息披露四大模块,实现了中国全产业链的碳足迹高精度动态核算。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副主任於俊杰发布了《2025年度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典型应用案例集》,展示了低碳技术与产业创新的实践成果,提供了多元化、系统化的低碳解决方案。 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专家顾问姚娟娟发布了全球首个汽车行业数字EPD(环境产品声明)工具,为汽车企业提供低碳管理方案并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可持续发展部/双碳战略促进部主任王晓光发布了《中国企业绿色转型实践报告》,梳理了中国企业在“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转型进展和未来展望。 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贾拉德?丹尼尔斯发布了《全球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现状2025》,评估了2025年全球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至2030年的趋势,认为中国在这一领域将扮演领导角色。 本次边会发布的低碳技术成果标志着中国从“技术输出”到“范式引领”的升级,通过系统化构建碳数据库、工具化开发数字化解决方案、全球化对接国际标准,中国展示了具体减排成果,提供了可验证、可复制、可协作的转型路径,彰显了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领导力。
  • 快讯 Chem. Mater. | 可调控的自分类三元大环共晶材料实现高效太阳能驱动的界面水蒸发

    来源专题:宁夏重点产业信息监测
    编译者:闫云山
    发布时间:2025-11-19
    Chem. Mater. | 可调控的自分类三元大环共晶材料实现高效太阳能驱动的界面水蒸发 作者:X-MOL     2025-11-19 英文原题:Tunable Self-Sorting of Ternary Macrocycle Cocrystals Enabling High-Efficiency Solar-Driven Interfacial Water Evaporation作者:Fei Zeng*, Xu Wang, Lin-Li Tang, Fei-Hong Yao, Gengwu Zhang*, Yi Jiang*近年来随着大环芳烃的快速发展,基于大环的有机共晶材料成为超分子化学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尽管人们在开发大环共晶材料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但大多数大环共晶材料在近红外范围内的吸收率较低,无法将可见光甚至近红外区域转化为热能。而光热转换对于太阳能收集、水净化和生物医学治疗等一系列应用至关重要。研究表明,有机共晶体种的电荷转移效应可有效降低HOMO-LUMO能隙,实现近红外波段吸收和增强光捕获能力,为制备有机光热材料提供了一个简单高效的平台。目前,大多数的大环共晶材料是由两种类型的分子构成,如何构建三元大环共晶材料以增加电荷转移效应是一项重大挑战。图1. (a) 菲[2]芳烃与苯醌、四氯苯醌的化学结构式; (b) 通过自分类制备三元大环共晶材料示意图基于此,湘南学院曾飞研究团队与东华大学江一研究团队合作提出“自分类三元大环共晶工程”的研究策略,即利用多识别位点的富电子菲[2]芳烃 (P2) 大环与苯醌 (BQ)、四氯苯醌 (TCBQ) 两种不同客体分子间的自分类共组装得到黑色的三元大环共晶材料P2@3BQ@TCBQ。单晶结构表明,BQ与TCBQ分别与大环中的菲与1,4-二甲氧基苯单元通过多重π???π协同作用形成三元大环共晶材料。紫外光谱表明由于分子间强的CT作用使得三元大环共晶在800 nm左右表现出较强的近红外吸收,证明了其作为光热转换材料的潜力。进一步研究了三元大环共晶材料的光热转换性能,在808 nm 1.0 W cm–2激光照射下,共晶温度在18 s内能够迅速升高到140 °C。作者随后将三元大环共晶材料与棉布相结合,构筑了一种太阳能驱动的界面水蒸发器,并尝试其在海水淡化方面的潜在应用。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在模拟的1个太阳光照射下水蒸发效率高达92.6%,蒸发速率为2.36 kg m?2 h?1,此外,其对10 wt% NaCl的水蒸发率与纯水的水蒸发率相近,表明P2@3BQ@TCBQ具有很强的耐盐性,有望应用于太阳能直接驱动的海水净化。图2. (a) 大环共晶材料的照片; (b) 大环共晶材料的固体紫外吸收光谱;(c) 大环共晶材料在808nm激光照射下的光热转化曲线,黑线代表P2@TCBQ大环共晶材料,红线代表P2@3BQ@TCBQ大环共晶材料;(d) 在808nm激光照射下P2@3BQ@TCBQ大环共晶材料的循环测试实验;(e) 理论计算得到的各种物质能量图;(f) 大环共晶材料P2@TCBQ(上)和P2@3BQ@TCBQ(下)在808 nm激光照射下的红外热像图;(g) 各物质的前沿分子轨道(LUMO和HOMO)。图3. (a) 太阳能驱动的水蒸发实验装置的示意图;(b) 在AM 1.5照射下,负载了三元大环共晶材料的棉布漂浮在水面上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c) 添加和不添加三元大环共晶材料的棉布在AM 1.5辐照下的水蒸发曲线图;(d) 在AM 1.5辐照下,加载不同质量三元大环共晶材料的棉布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e) 在AM 1.5辐照下,负载50 mg三元大环共晶材料的棉布漂浮在不同盐浓度NaCl水溶液上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f) 负载50 mg三元大环共晶材料的棉布在AM 1.5辐照下的不同浓度的NaCl水溶液蒸发曲线图。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Tunable Self-Sorting of Ternary Macrocycle Cocrystals Enabling High-Efficiency Solar-Driven Interfacial Water EvaporationFei Zeng*, Xu Wang, Lin-Li Tang, Fei-Hong Yao, Gengwu Zhang*, Yi Jiang*Chem. Mater. 2025, XXXX, XXX, XXX-XXXhttps://doi.org/10.1021/acs.chemmater.5c02678 Published November 5, 2025© 2025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导师介绍江一https://www.x-mol.com/groups/jiangyi (本稿件来自ACS Pub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