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类别
“8+2” 重点领域
来源专题
学科
  • 监测快报 2025年9月份全国新能源市场深度分析报告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编译者:刘飞
    发布时间:2025-10-30
    本文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发布的权威深度市场分析报告,涵盖了:一、整体总市场二、细分总市场三、出口市场四、厂商表现五、车型大类细分市场六、品牌定位细分市场七、国别定位细分市场八、价格定位细分市场
  • 快讯 AI使得X光片成为关节炎治疗的“时间机器”

    编译者:梁美宏
    发布时间:2025-10-30
    萨里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预测患者未来一年的膝盖X光片。这项突破性进展或将改变数以百万计患有骨关节炎的人们对其病情的理解和管理能力。 该研究在2025年国际医学图像计算与计算机辅助干预大会(MICCAI 2025)上发表,描述了一种强大的AI模型,能够生成逼真的“未来”X光片,并提供个性化的风险评分来估计疾病进展。这些输出结果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关于骨关节炎随时间变化的可视化路线图。 骨关节炎是一种影响全球超过5亿人的退行性关节疾病,是老年人残疾的主要原因。萨里大学的系统通过大约5万名患者的近5万张膝盖X光片进行训练,使其成为同类数据集中最大的之一。该系统的疾病进展预测速度比其他类似的AI工具快大约九倍,并且操作效率和准确性更高。研究人员认为,这种速度和精度的结合有助于更快地将该技术融入临床实践。  该研究的首席作者、萨里大学视觉、语音和信号处理中心(CVSSP)及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的David Butler解释道:“我们习惯于医疗AI工具给出一个数字或预测,但解释不多。我们的系统不仅预测你的膝盖恶化的可能性——它实际上展示了那个未来膝盖可能看起来的现实图像。看到今天的X光片和明年的X光片并列在一起,是一种强有力的激励措施。这帮助医生更早采取行动,并使患者更清楚地了解坚持治疗计划或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研究人员认为,这将成为一个转折点,改变人们对骨关节炎管理和治疗的方式。
  • 快讯 10月28日至29日科技领域重大事件盘点:OpenAI重组、英伟达入股诺基亚、中国移动换帅等多领域进展

    编译者:AI智能小编
    发布时间:2025-10-30
    在科技行业,过去的24小时内发生了多项重要事件: 1. **OpenAI重组**:微软与OpenAI达成协议,支持其营利部门OpenAI Group PBC的组建和资本重组。微软目前持有该营利部门的投资权益约为1350亿美元,占股32.5%。此外,OpenAI基金会将继续控制营利性组织OpenAI,并购买价值2500亿美元的微软Azure云服务,微软则放弃提供计算服务的优先选择权。 2. **英伟达入股诺基亚**:英伟达宣布斥资10亿美元,以每股6.01美元的价格入股诺基亚,占股2.9%。两家公司将合作开发下一代6G移动通信技术,并在人工智能网络技术方面开展合作。 3. **中国移动人事调整**:10月28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会议,宣布陈忠岳任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杨杰的相关职务。 4. **上交所聘任新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聘任第三届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包括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和强脑科技CEO韩璧丞等专家。 5. **小米智能家电工厂投产**:小米在武汉正式投产其第三座大型智能工厂,这座工厂每6.5秒能下线一台高端空调,关键部件实现100%AI视觉质检。 6. **小鹏汇天与敦煌市政府合作**:小鹏汇天与敦煌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建设西北首条低空自驾旅游线路,并规划五个飞行营地。 7. **小度AI眼镜预售**:百度旗下小度AI眼镜Pro将于11月1日开启预售,主打时尚外观、拍摄能力、AI翻译等功能。 8. **中通快递回应约谈**:国家邮政局就中通快递经营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对其进行约谈,中通快递回应将全面排查整改,提升服务质量和合规经营。 9. **中国快充方案成为全球标准**: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联合华为、vivo、OPPO撰写的L.1004“Universal fast-charging solution for mobile devices”成为全球标准。
  • 快讯 2025农业绿色发展论坛召开

    来源专题:耕地与绿色发展
    编译者:张毅
    发布时间:2025-10-30
    10月26~27日,2025农业绿色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农业绿色技术产业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大会以“绿色生产力与农业绿色科技创新”为主题,围绕绿色生产力、标准化建设、绿色产业化、绿色金融等开展深度交流研讨;聚焦智慧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全链条数字化装备、作物新品种创制应用等领域,分享最新创新理念与实践成果。大会由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主办。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做了题为“发展绿色生产力,必须做好农业绿色技术标准化大文章”的主旨报告。他说,农业绿色技术标准化体系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由单纯追求产量目标向增产增收、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富裕健康多目标协同推进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经过“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产业应用”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应科学、依规推进农业绿色技术标准化工作,坚持绿色导向性和科学规范性;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调动涉农主体参与农业绿色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积极性、加大政策支持与投入力度,为发展绿色生产力注入强大动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徐明岗做了题为“我国农业绿色技术发展态势”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应强化原创性农业绿色技术研发,以智能化、标准化、集成化为推进路径,健全覆盖全产业链的农业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大力培育交叉融合技术人才,构建多学科、多领域协同攻关的新格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吴文斌在会上分享了天空地一体化绿色生产决策系统。该系统融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巡田与地面传感网络,基于“边缘智能体+云边协同”架构,实现农田数据的“即采即用”,可获取作物长势、病虫害预警、非粮化识别和产量预测等精准服务,为“政产用”提供动态、高效决策支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其荣在会上表示,要进一步加强跨学科协同、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成果转化机制,让科技创新真正扎根田野、服务农民、惠及民生。 会上,吴文斌以副理事长身份代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发布了10项团体标准。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将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制定一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标准,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绿色技术标准体系,发挥标准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中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的关键作用,为推动农业全面绿色转型和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基础。 研究会各分支机构分别围绕“耕地资源保护利用与农业区域发展”“智慧农业与绿色发展共融共生”等11个专题开展了深入研讨。
  • 快讯 2025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会议举行

    来源专题:耕地与绿色发展
    编译者:张毅
    发布时间:2025-10-30
    10月21日,2025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会议在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会议以“科技赋能盐碱地特色产业”为主题,由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共同举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金征宇,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凤忠,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景蕊莲分别做了以“食养智慧驱动下的‘药食同源’大健康产业升级与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产品资源挖掘与高值化利用”“发掘作物抗逆潜力助推种业发展”为题做主旨报告。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李玉义在会上发布了《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报告(2025)》。由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和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等组织编制。报告从科学技术的视角,系统介绍了我国盐碱地基本情况,梳理总结了盐碱地利用主要技术发展轨迹、重要科技进展成效以及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会上,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朱大洲发布了《中国盐碱地特色产业发展报告(黄河口滩羊)》。该报告由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组织撰写。报告指出,东营肉羊样品具有三个突出特征:具有蛋白含量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高等特点;富含硒元素,符合富硒农产品行业标准要求;具有独特的杏仁香,其苯甲醛含量达62.99 μg/kg,与草原羊肉的酯类果香具有明显差异。报告建议,应充分利用盐碱地资源禀赋,做好品质,做强功能,做足特色。推进全链条标准化,逐步迈向品牌化,拓展羊肉精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