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类别
“8+2” 重点领域
来源专题
学科
  • 快讯 2028年AI网络架构演进路线:纵向扩展突破单点算力极限,横向扩展构建十万卡集群

    来源专题:新一代信息技术
    编译者:刘飞
    发布时间:2025-11-13
    面对大模型算力需求爆发,2028年AI网络架构将沿"纵向扩展+横向扩展"双路径演进。纵向扩展通过英伟达Feynman架构GPU与224G光互连技术,实现单节点算力密度跃升,其中224G光链路由比112G功耗降60%、延迟降120纳秒;横向扩展依托Radix=512的100T交换芯片,使组网规模达12.8万卡,二层CLOS架构逐步替代传统三层架构。融合架构成为核心趋势,华为UB-Mesh等方案通过超节点组合实现十万卡级组网,同时LPO/NPO无DSP光模块将取代CPO,推动400G以上光模块市场突破180亿美元。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大模型(LLM)的广泛应用,对网络架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纵向扩展(Scale-Up): 通过增加单个节点的资源(如CPU核心、GPU、内存等)来提升系统能力,适用于高性能计算场景,如AI大模型训练。其特点是高带宽、低延迟和硬件紧耦合。2028年技术趋势包括英伟达计划推出的Feynman架构,显著提升单个GPU性能;224G光互连技术将成为主流,无DSP的LPO和NPO技术将逐步取代传统的CPO技术。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单个节点的性能,还降低了系统的整体能耗。  横向扩展(Scale-Out): 通过增加更多的节点来分配工作负载,实现大规模并行处理,适用于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和复杂任务的场景。2028年技术趋势包括从传统的三层CLOS结构向二层CLOS结构转变,采用Radix=512的100T交换芯片,支持更大规模的组网;多端口AI-NIC将成为主流,400G及以上光模块市场规模将突破180亿美元,1.6T和3.2T光模块将逐渐普及。  未来,纵向扩展和横向扩展的融合将成为AI网络架构的重要趋势。例如,华为提出的UB-Mesh架构通过融合这两种扩展方式,实现了一层CLOS支持10万卡的组网能力。在AI大模型训练和推理中,单靠纵向扩展或横向扩展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因此,未来AI网络架构将更多地采用融合架构,结合纵向扩展的高带宽、低延迟和横向扩展的分布式计算能力,实现更高效、更灵活的算力扩展。 这些突破将支撑AI训练集群向"三高三大"(高吞吐、高Radix、高可靠、低时延、低功耗、低成本)目标迈进。
  • 快讯 6G通信开启智能连接革命:太赫兹技术实现1Tbps传输速率,数字孪生打通虚实世界

    来源专题:新一代信息技术
    编译者:刘飞
    发布时间:2025-11-13
    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6G)将于2030年正式商用,其核心架构融合天地海一体化网络,通过太赫兹通信、无小区MIMO及可重构智能表面等技术,实现1Tbps超高速率与0.1毫秒极低延迟。与5G相比,6G首次将人工智能作为网络原生能力,支撑全息远程呈现、工业数字孪生、远程手术等场景,同时通过量子加密技术构建安全屏障。目前全球标准化组织已启动技术路线规划,但太赫兹硬件能耗、智能算法可扩展性及网络安全仍是亟待突破的瓶颈,需跨学科协同攻克材料与架构挑战。 5G已成功实现增强型移动宽带、超可靠低延迟通信和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而6G将深度融合通信、感知、计算和人工智能(AI),目标是实现真正的普适连接,支持智能自动化、沉浸式体验和物理世界数字孪生的需求。 6G网络将具备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Tbps)、极低的延迟(低于0.1毫秒)和更高的能源效率,不仅能提升用户体验,还可催生机器、传感器和人类实时协作的新应用。6G旨在构建一个连接万物的“智能网络”,涵盖人、机器、车辆和环境,并把知识、学习和情境感知融入其核心设计。其目标包括无处不在的覆盖、超高数据吞吐量、极高的可靠性和内置的安全性。 6G将通过天-空-地-海一体化网络架构提供全球服务,整合卫星、高空平台、无人机和水下网络,确保在偏远或极端环境下也能提供持续的服务。人工智能将作为该异构网络的“大脑”,管理资源分配、移动性预测和故障恢复等任务。关键技术包括太赫兹通信、无小区大规模MIMO、可重构智能表面、人工智能原生网络、集成感知与通信以及量子安全通信。 6G将在工业、医疗、交通等领域催生革命性的应用,如智能工厂利用数字孪生技术进行生产线控制,全息远程呈现提供沉浸式通信体验,自动驾驶汽车和无人机实现无缝通信,以及实时远程手术和智能诊断等。尽管6G的愿景雄伟,但仍面临硬件限制、安全性和隐私性、能源效率等挑战,需要新材料、可信赖的AI框架和全球标准化的努力。
  • 快讯 AFT2025 | 正泰新能携手Aprilice共拓丹麦绿色图景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编译者:郭楷模
    发布时间:2025-11-13
    11月11日,正泰新能与北欧领先光伏分销商Aprilice(Sonepar集团子公司)联合举办Astronergy Factory Tour(全球工厂行AFT)活动,邀请丹麦合作伙伴莅临正泰新能海宁总部,深入智能制造基地,实地探查正泰新能作为行业标杆的智造实力与质量管控体系,探索全球能源转型下的深度合作模式。 这是继今年9月24日后,双方第二次联合举办AFT系列活动。正泰新能首席市场营销官张炜对远道而来的合作伙伴表示了热烈欢迎。他在致辞中表示:“在中丹两国迎来建交75周年的历史性时刻,我们非常高兴与各位新老朋友相聚在正泰新能总部。正泰新能在丹麦光伏市场深耕多年,我们期待,借助本次交流,能够进一步凝聚共识,与更多朋友开展合作,共同开拓清洁能源合作的新空间与新可能。” 参观环节,Aprilice与丹麦合作伙伴一行深入参观正泰新能品牌展厅、电池与组件智能制造车间,目睹了从硅片到组件的智能制造全流程。车间生产线上,硅片置入流水线,历经制绒等二十余道工序,最终形成完整的组件产品。宽敞的智能工厂内,AGV小车往来穿梭,机械臂有条不紊地运行作业,整个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展现着AI智能化时代的先进生产力,赢得了各位合作伙伴的称赞。 交流环节,正泰新能联合Aprilice为合作伙伴现场颁发“绿色能源先锋证书”,以表彰其在推动全球绿色能源发展和碳中和目标实现中所做出的持续贡献。 作为北欧最大电气分销商Sonepar集团旗下专注于可再生能源业务的分支公司,Aprilice在北欧地区分布式光伏、工商业项目及小型地面电站领域拥有强大的渠道覆盖与客户服务能力。 自今年5月,正泰新能与Aprilice签订战略框架协议以来,双方在战略布局、渠道运营等多领域不断深化合作,通过资源共享与能力共建,Aprilice的本地化网络优势与正泰新能的技术产品支持实现了高效协作,为客户持续缔造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通过本次参观交流,正泰新能与Aprilice进一步夯实战略互信,为未来在北欧及全球市场的协同发展注入了全新动能。正泰新能将携手Aprilice继续深化在产品创新、渠道共建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绿色能源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以更高效、更可靠的光伏解决方案,响应全球能源转型的迫切需求。
  • 快讯 Commun. Earth. Environ.:灾害性泥石流涌浪的成因机制与动态演化规律

    来源专题:岩土力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网
    编译者:李娜娜
    发布时间:2025-11-13
    泥石流是山区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动力学机制受涌浪行为与巨型砾石共同调控。然而,由于缺乏高精度实地观测数据,学界对这些关键过程的内在机理认知始终受限。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研究人员通过高分辨率原位监测数据揭示:涌浪是由表层微小的失稳现象自发演化成巨型波阵面,通过提升峰值流量显著增强流体破坏力的动态过程。基于实地测量数据,反演了泥石流基底摩擦力的动态变化,并通过数值模拟复现涌浪形成与传播过程,验证了反演结果的可靠性。对摩擦数据的深度分析进一步表明:流体中的巨型砾石虽可通过增强基底阻力影响局部流态,但并非驱动涌浪失稳现象的必要条件。 研究成果为解析泥石流动力学机制提供了新视角,为提升这类灾害的防治效能奠定了科学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1]。 [1] Detailed Observations Reveal the Genesis and Dynamics of Destructive Debris-Flow Surges
  • 快讯 OpenAI表示,全新的GPT-5.1更“温暖”,有更多“个性”选择

    来源专题:人工智能
    编译者:高楠
    发布时间:2025-11-13
    OpenAI今天发布了GPT-5.1,这是旗舰模型it的更新8月发布。OpenAI称其为GPT-5的“升级版”,它“使ChatGPT更智能,交谈更愉快” 新模型包括GPT-5.1即时和GPT-5.1思维。根据OpenAI的发布,前者比其前身“更温暖,更智能,更善于遵循你的指令”,而后者“现在更容易理解,在简单任务上更快,在复杂任务上更持久。”在大多数情况下,查询会自动匹配到最有可能回答它们的模型。这两种新型号将于本周开始向ChatGPT用户推出,旧的GPT-5型号将在ChatGPT的传统型号下拉菜单中提供三个月,然后才会消失。 作为更新的一部分,OpenAI还表示,它将为模型的对话语气扩展其个性预设。现在的选项列表包括默认、专业、友好、坦率、古怪、高效、书呆子和愤世嫉俗博客帖子。OpenAI还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它还将推出一项“直接从设置中微调ChatGPT风格的新方法的实验”,一些用户将于本周开始能够访问。“ 有超过8亿人使用ChatGPT,我们已经远远超过了一刀切的地步,”该公司的应用程序首席执行官Fidji Simo在周三的子堆栈中写道邮政。 虽然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在8月份大肆宣传GPT-5的发布,但该版本宣传测试失败。许多ChatGPT用户对此无动于衷,特别是对渐进式改进,并对OpenAI选择将其作为ChatGPT的默认模型表示失望。压力太大了,OpenAI决定带回GPT-4o作为一种选择,在GPT 5号发射一天后。 OpenAI的战略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微软也越来越多地关注竞争对手Anthropic的模型因为GPT五号没能把标准提高到足够高。Anthropic的模型现在正在帮助副驾驶研究人员,GitHub副驾驶、Copilot Studio和新办公代理它能够从微软自己的Copilot聊天界面生成Word和PowerPoint文档。 GPT-5.1的宣布是在OpenAI推出其人工智能网络浏览器几周之后,ChatGPT地图集。它有一个“代理模式”,目前仅适用于ChatGPT Plus和Pro用户,它的工作方式很像该公司的操作员工具,可以代表用户在浏览器中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