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类别
“8+2” 重点领域
来源专题
学科
  • 监测快报 2025年可再生能源统计数据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编译者:高雪梅
    发布时间:2025-07-18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定期发布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及使用情况的综合可靠数据集。《2025年可再生能源统计》提供以下数据:2015-2024年发电装机容量、2015-2023年实际发电量,以及2022-2023年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可再生能源供需平衡数据。本报告数据通过IRENA调查问卷、各国官方统计数据、行业协会报告、咨询公司报告及新闻文章等多渠道采集。随附简报《可再生能源亮点》概述了全球行业主要趋势。本年鉴还包含2014-2023年可再生能源投资统计数据,数据来源涵盖OECD-DAC数据库及16家主要多边、双边和国家开发金融机构。投资数据以2022年不变价百万美元为单位呈现。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数据指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电站及其他设施的最大净装机容量。对大多数国家和技术而言,该数据反映日历年末已安装并网容量。容量以兆瓦(MW)为单位,发电量以吉瓦时(GWh)为单位。抽水蓄能虽部分计入水电数据,但不纳入可再生能源总量统计。
  • 快讯 2025年农业机械试验鉴定证书注册结果的通报(第一批)

    来源专题:农机装备
    编译者:江浩
    发布时间:2025-07-18
    冀农机鉴字〔2025〕20号 各有关单位: 根据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的规定,经我站确认,准予对石家庄万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的63张农业机械试验鉴定证书进行注册,换发农业机械试验鉴定证书。有效期满未予注册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证书自动失效。 附件: 河北省2025年农业机械推广鉴定注册证书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目录(第一批).xls 河北省农业机械鉴定总站 2025年7月18日
  • 快讯 2025年农机试验鉴定结果的通报(第三批)

    来源专题:农机装备
    编译者:江浩
    发布时间:2025-07-18
    冀农机鉴字〔2025〕21号 各有关单位: 根据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的规定,经我站鉴定,河北兴华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生产的4个产品通过省级试验鉴定,核发试验鉴定证书。(见附件1) 经企业申请,我站审核,河北昊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的21个产品注销鉴定证书。(见附件2) 附件1: 河北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获证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目录(第三批).doc 附件2: 河北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注销证书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目录(第三批).xls 河北省农业机械鉴定总站 2025年7月18日
  • 快讯 AFPRO 2025:农业科技和食品科技初创公司的创新技术吸引了业界的特别关注

    来源专题:农机装备
    编译者:江浩
    发布时间:2025-07-18
    AFPRO 2025:农业科技和食品科技初创企业的创新技术吸引了业界的特别关注世宗,2025年7月16日——2025年7月16日,农业、食品和农村事务部(MAFRA)在首尔COEX举办了农业和食品科技初创企业崛起博览会2025(AFPRO 2025)。AFPRO 2025是韩国最大的农业技术和食品技术初创企业博览会。农业技术是农业和技术的结合,是指将尖端技术(如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生物技术等)应用于农业领域,提高农业生产力,建立高效农业系统的新兴产业。食品技术是食品和技术的结合。是指将尖端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技术等)应用于整个价值链的新行业,涵盖所有业务流程,包括食品的生产、制造、分销和交付。食品技术的实例包括烹饪机器人、食品服务机器人、食品配送机器人、基于植物的肉类替代品等。通过博览会,MAFRA一直在创造一个环境,让农业技术和食品技术初创企业向韩国国内外的买家展示和推广他们的尖端技术。通过这种方式,MAFRA也为这些初创企业提供了吸引投资、扩大市场和发展商业网络的机会。2025年是AFPRO于2023年推出的三周年,大约有200家农业科技和食品科技初创企业、投资公司、零售商等。将参加博览会。博览会将伴随着各种附带活动,包括农业技术和食品技术行业的最新技术介绍、商务会议、投资会议、反向推介、关于进入法国市场的知识产权的研讨会、关于政府支持韩国公司进入海外市场的研讨会、关于农业食品行业最新趋势的研讨会。农业、食品和农村事务部部长宋美荣表示:“ AFPRO 2025是农业科技和食品科技初创企业展示其创新技术并吸引行业最多关注的平台。我们将更加努力地创造一个可持续的创业生态系统。”
  • 快讯 “开着飞机”去种田 守护庄稼10万亩

    来源专题:农机装备
    编译者:江浩
    发布时间:2025-07-18
    一年之计在于春。3月进入春耕期,广袤的天府良田又忙碌起来。在崇州市大划镇崇镇社区2组麦田田埂边,一阵“微型龙卷风”后,一架载有30升农药的无人机腾空而起,飞向大片刚刚吐露新绿的麦田并有条不紊地喷洒农药……田埂上,被村民称为“开飞机种田”的马小波正手持操控器,时刻关注着无人机的飞行状况。“科技真的改变了种田方式!”马小波熟练地收回无人机。他说,以前村民都是背着喷雾器人工喷洒农药,现在植保无人机一天可以喷洒几百亩,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他当天的单子,就是为农户黄怀树的350亩大田进行“飞防”作业。 如今,周边村子和合作社都慕名而来,找马小波所在公司的无人机“飞手”帮忙。2025年刚满25岁的马小波,当无人机飞手已有5年,带领团队进行植保服务超过10万亩。农业新“工具”催生新职业新型农业无人机可是个“大家伙”,机器净重50斤左右。马小波需要和同伴一起,才能将机器从货车上搬到田边。他操纵手柄,机器呼啸离地,螺旋桨刮出的风吹倒一片麦子。 载有30升肥料的无人机从起飞到洒肥再到降落,全程仅耗时3分55秒。马小波颇为自豪地表示,“还能更快!” 无人机单次起落能施肥大概5亩地,约8个标准篮球场大小,算上人工添料的时间,播洒完350多亩小麦田只需要7个多小时。 “用无人机洒肥有3年了。”说起新农具,农户黄怀树难掩兴奋。“一是洒肥均匀,二是便宜,1亩地按照8元计算,家里的350亩洒一次药2800元。”他算了笔账:如果仍采用传统人工洒肥,4个人需要5天时间左右,费用还要高得多。 “我也没想到,有一天还能‘开着飞机’去种田,感觉太酷了!”马小波介绍道,读技校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农业无人机,从此便与这项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选择成为一名无人机飞手。 在无人机操作上,马小波颇有天赋。2020年,经过培训,他顺利拿到无人机操作手合格证。马小波的工作主要是利用无人机为大田农作物进行植保作业,包括喷洒农药、施肥等。 在马小波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接受并信赖这项新技术。5年来,他的服务面积已经超过10万亩,足迹遍布省内外多个地区。无论是河北地区,还是省内凉山州、北川县等地的稻田,都留下了他和无人机的身影。农业新科技带来新质生产力马小波的工作并不轻松。每天清晨,他都要提前检查无人机的电池、药箱和传感器,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状态。作业时,他需要根据农田的地形和作物种类,调整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和喷洒量。遇到复杂的天气条件,比如大风或高温,他还要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大田作业最大的障碍就是田块上方有电线穿过,一旦撞上,无人机就容易‘炸机’。”马小波已经从最初的慌乱转变为如今的镇定,他笑着说,“要成为一个农业领域飞行好手,仅掌握软件应用是不够的,还要对农田地块形貌等方面有基本了解。” 如今,当了5年飞手的马小波,介绍起经验来滔滔不绝,“遇到土地不规整、树林稠密且电线杆较多的地块,需要人工及时干预,将机器的速度放慢些、高度放低些。如果附近有别人家的田块,还要考量风力和风向因素,预防药液偏移到别人家的田里头。” 现在,在他看来,无人机植保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责任。“每次看到农户们满意的笑容,我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他说。截至目前,马小波所在的四川百米新空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已培养了10多位飞手,越来越多的“95后”“00后”加入飞手队伍,为农村广阔天地提供更多新质生产力。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无人机植保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选择。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透露,“高端装备、高端农机、生物育种、无人机、AI,在农业上用得越来越广泛,大大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我国农业无人机保有量超20万架,无人机的作业面积超4亿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