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类别
“8+2” 重点领域
来源专题
学科
  • 监测快报 2024全球生命科学行业展望

    来源专题:新药创制
    编译者:杜慧
    发布时间:2025-11-26
    基于德勤《科技趋势2024》报告的生命科学专项分析显示,空间计算、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六大技术趋势将在未来12-18个月内重塑生物制药与医疗器械领域。这些创新技术不仅将重新定义行业标准、提升运营敏捷性,更可通过战略性地应用来构建企业竞争优势。该报告针对每项趋势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性与落地成熟度展开深度解析,辅以实践案例,助力企业把握转型机遇,推动研发体系与运营效能的全面革新。
  • 监测快报 2025年—2028年战略路线图

    来源专题:科技标准
    编译者:滕慧玲
    发布时间:2025-11-26
    2025年11月,意大利标准协会(UNI)发布了《2025年—2028年战略路线图》。该战略于9月25日由UNI战略指导委员会批准,标志着UNI新一轮发展规划正式确立。该战略由UNI新任主席马尔科·斯皮内托牵头制定,包含四大核心目标,包括利益相关方协同、法规标准融合、国际市场竞争力建设及标准化文化普及,并将“创新驱动”融进四个目标中,旨在通过技术标准创新应对数字化变革与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挑战。该战略制定过程中参考了CEN和ISO的发展战略,后续将通过制定具体实施计划,重点支持意大利中小企业通过标准创新提升竞争力,构建覆盖产品安全、质量提升、绿色转型的标准化体系,为意大利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提供标准支撑。
  • 监测快报 2025年国际标准化晴雨表:德国领跑并稳固其全球标准化领军者地位

    来源专题:科技标准
    编译者:滕慧玲
    发布时间:2025-11-26
    德国标准化协会(DIN)11月发布的《2025年国际标准化晴雨表》(以下简称《晴雨表》)指出,德国以17.1%的ISO秘书处份额继续位居全球首位,中国的ISO秘书处份额在10年内翻了一倍,并且日益将标准化作为全球技术竞争的战略工具。晴雨表强调标准绝非单纯的技术规则,而是战略性竞争要素,更是技术主权与经济成功的基石。《晴雨表》指出,德国在ISO的环境、机械工程、交叉领域和特殊技术领域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CEN拥有28.7%的秘书处席位位居首位。DIN认为巩固德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领先地位应着重加快标准数字化进程,抢抓新兴领域发展,战略性地发挥其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医疗健康以及数字产品护照等领域的优势。同时将标准化作为战略工具,以巩固德国的国际标准化主导地位。《晴雨表》同时提出德国将依托三大战略支柱巩固领先地位,包括推进数字标准化、巩固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战略性融入标准化。德国高度重视标准化发展,并将中国作为强劲对手,《晴雨表》也可为我国推进标准化发展提供参考。
  • 快讯 10月份全球批准上市罕见病新药盘点

    来源专题:新药创制
    编译者:杜慧
    发布时间:2025-11-26
    10 月,全球共有 7 款罕见病新药获批上市,覆盖杜氏肌营养不良症、重症肌无力、化脓性汗腺炎等适应症。 药品成分:伐莫洛龙 剂型:口服混悬液 适应症:杜氏肌营养不良症 企业:Catalyst Pharmaceuticals 获批时间:2025-10-02 地区:加拿大 药品成分:泽卢克布仑钠 剂型:皮下注射剂 适应症:重症肌无力 企业:优时比制药 获批时间:2025-10-11 地区:中国 药品成分:阿达木单抗-CTP17 剂型:皮下注射剂 适应症:化脓性汗腺炎 企业:赛特瑞恩制药 获批时间:2025-10-17 地区:美国 药品成分:那米司特 剂型:普通片剂 适应症:特发性肺纤维化 企业:勃林格殷格翰 获批时间:2025-10-08 地区:美国 获批时间:2025-10-21 地区:中国 药品成分:Seladelpar 剂型:普通胶囊剂 适应症: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企业:吉利德制药 获批时间:2025-10-21 地区:加拿大 药品成分:司美替尼 剂型:普通胶囊剂 适应症:I型神经纤维瘤病-丛状神经纤维瘤 企业:阿斯利康 获批时间:2025-10-28 地区:EMA 药物:OTL-200 适应症: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 企业:协和麒麟 获批时间:2025-10-28 地区:日本 转载自罕见病信息网
  • 快讯 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及大会在京举行

    编译者:梁美宏
    发布时间:2025-11-26
    2025年11月17日-19日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及大会近日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具身智能驱动未来·应用引领发展”为核心主题,吸引了来自科研院所、行业领军企业与创新创业团队的广泛参与,围绕具身智能技术创新、产业落地与典型应用展开深入交流。会议期间,主办方发布了多项具身智能领域的前沿成果与产业趋势,并举行应用大赛、技术论坛、成果展示等活动,全面呈现行业在算法、硬件、交互和行业集成方面的进展。作为国内协作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领域的创新企业代表,北京大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武志刚应邀出席大会相关活动,并与来自产业链上下游的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关注产业落地,协作机器人应用受关注在应用展示环节,大呈机器人展示了其协作码垛机器人系统及面向制造、物流、食品加工等场景的柔性智能装备方案。其在安全协作、快速部署和系统稳定性方面的特点,引起了多名行业嘉宾与用户代表的关注。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具身智能推动机器人技术不断向“可理解、可行动、可协作”的方向演进,协作机器人正成为重要应用突破口,大呈机器人等企业的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参考样本。企业代表:具身智能将成为行业新增长点在论坛交流中,武志刚认为,具身智能正在成为机器人行业新的增长驱动力。“这一技术方向不仅能提升机器人应对复杂场景的能力,也将推动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向智能化、柔性化方向发展。”他表示,大呈机器人将持续投入研发,推动更多协作机器人产品与解决方案落地典型产业场景。推动创新生态构建,助力智能制造升级据主办方介绍,本届大会旨在搭建具身智能技术交流与产业对接的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行业创新生态建设。随着一批创新型机器人企业的参与,具身智能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未来,北京大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表示,将继续参与全国各类前沿技术交流活动,加强产业合作,推动协作机器人技术在更广领域的应用,助力我国智能制造能力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