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类别
“8+2” 重点领域
来源专题
学科
  • 监测快报 CEN 与 CENELEC 2024 年度报告

    来源专题:科技标准
    编译者:滕慧玲
    发布时间:2025-10-13
     6月27日,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与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发布《CEN与CENELEC2024年度报告》,展示了过去一年CEN与CENELEC在推动欧洲标准化体系方面的关键作用和显著成就。 报告指出,“2024年是欧洲转型和复兴的一年,欧洲议会选举和新机构的成立对这一年产生了影响。CEN与CENELEC重申了对强大而有韧性的欧洲标准化体系的承诺。通过发布《新立法周期宣言》,与政策制定者合作,强调标准在加强单一市场和支持欧洲竞争力方面的战略作用。”报告通过翔实的数据全面展示了两个组织2024年在可持续发展、数字化、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和数据管理等关键领域的重大进展,并围绕支持欧洲工业绿色转型、推动新技术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发展、制定人工智能和信息通信技术标准等重点工作凝练了一年来的工作亮点,值得关注。
  • 快讯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美国加州大学三位教授因“发现电路中的宏观量子力学隧道效应和能量量子化”获奖

    来源专题:计量基标准与精密测量
    编译者:李晓萌
    发布时间:2025-10-13
    2025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John Clarke(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Michel H. Devoret(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John M. Martinis(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洛杉矶Qolab实验室)。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电路中的宏观量子力学隧道效应和能量量子化” 物理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于:能够展现量子效应的系统尺度上限究竟是多少?本年度的诺贝尔奖得主通过精巧的电路实验,在一个尺寸可置于掌心的宏观系统中,同时观测到量子隧穿效应与离散能级的存在。 量子力学允许粒子通过"隧穿"过程直接穿越势垒。通常情况下,当粒子数量增多时,量子效应会逐渐消失。然而获奖者的突破性实验证明,量子特性同样能够在宏观尺度上被具象化呈现。 1984至1985年间,John Clarke、Michel H. Devoret与John M. Martinis利用超导元件构建电子电路进行系列实验。该电路通过非导电薄层隔离超导组件,形成约瑟夫森结结构。通过精确调控与测量电路各项参数,研究人员成功观测并解析了电流通过时产生的量子现象。流经超导体的带电粒子群在此系统中呈现出整体一致性,宛如一个遍布整个电路的单一粒子。 该宏观粒子系统初始处于无电压的超流状态,如同被无形势垒禁锢。实验中系统通过量子隧穿效应突破零电压状态,其量子特性得以显现。最终系统状态转变通过电压信号的产生被直接检测到。 获奖者们还成功验证了该系统的行为完全符合量子力学的预测——具有量子化特征,即仅能吸收或释放特定量值的能量。 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席Olle Eriksson表示:"量子力学虽已有百年历史,却仍能不断带来新的惊喜,这令人赞叹。同时它也具有巨大实用价值,构成了所有数字技术的基石。" 我们身边成熟的量子技术应用比比皆是,计算机微芯片中的晶体管便是一例。而本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成果,则为发展下一代量子技术(包括量子密码学、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传感器)开辟了全新路径。 获奖者简介 John Clarke,1942年生于英国剑桥,1968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Michel H. Devoret,1953年生于法国巴黎,1982年获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耶鲁大学及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 John M. Martinis,1958年生于美国洛杉矶,1987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现为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并兼任洛杉矶Qolab实验室首席技术官。 奖金金额 奖金总额1100万瑞典克朗,由三位获奖者平均分配。
  • 快讯 Terra Robotics 获得 $2.1m 用于扩展激光除草技术以实现可持续农业

    来源专题:农机装备
    编译者:江浩
    发布时间:2025-10-13
    总部位于希腊的农业科技初创公司 Terra Robotics 已获得近 180 万欧元(210 万美元)的新资金,以加速其激光除草技术的商业化,该解决方案旨在减少除草剂的使用、减少体力劳动并支持农民过渡到更可持续和更高效的做法。这项投资将使该公司能够扩大其团队,完成产品开发,并在为进入市场做准备时推出试点项目。 通过融合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和激光系统,Terra Robotics 打算让各种规模的农场都能获得先进的农业技术,这符合其为全球农业建设可扩展和可持续未来的更广泛愿景。 融资轮次和投资者支持 本轮融资由 Uni.Fund 领投,并得到了 Genesis Ventures、Helidoni Group 和 Terra Robotics 的天使投资人网络的持续支持,其中包括从公司早期就一直支持该公司的希腊商业天使网络 (HeBAN)。该公司还迎来了一位新的天使投资人 Argyris Kaninis 加入其合作伙伴团队。 “我们非常感谢投资者的信任和持续支持。他们的承诺使我们能够忠于以农民为导向的方法,并专注于解决农业的头号挑战:除草。有了这群强大而多元化的支持者,我们相信我们已经为加速商业化并将我们的激光除草机带给全球农民奠定了理想的基础。“ Konstantinos Kandylas,Terra Robotics 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 扩张和市场进入计划 新筹集的资金将用于扩大公司的工程和运营团队、完成产品开发以及为进入市场做准备。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Terra Robotics 计划部署试点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并加强与农民和农业利益相关者的合作。 技术与愿景 Terra Robotics 的激光除草机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除草剂的依赖并减少体力劳动需求。该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农民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采用更可持续的耕作方法。通过整合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和激光技术,该公司寻求为农业最紧迫的挑战之一提供实用工具,同时确保各种规模的农场都能使用该工具。 投资者观点 “我们相信 Terra Robotics 有潜力彻底改变农业,”Uni.Fund 合伙人兼首席执行官 Dora Trachana 说。“该公司处于深度技术和真实农业经验的交叉点。创始人将机器人技术与农民至上的思维方式相结合的能力从一开始就让我们信服。我们相信他们的工作不仅会重塑农业的进行方式,还会激发更多来自希腊的世界女性创新。 Genesis Ventures 合伙人兼联合创始人 Dimitris Maroulis 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表示:“从一开始,我们就认识到 Terra Robotics 无与伦比的团队市场契合度,无论是作为工程师还是农民。他们的技术不仅有可能通过降低成本和环境影响来改变农业,而且还能够激励塞萨洛尼基的新一代创始人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雄心勃勃的科技公司。我们很自豪能够继续支持他们的旅程。 Helidoni Group 董事总经理 Alexis Zitrides 补充道:“我们很自豪能够继续支持 Terra Robotics,它将深厚的技术专业知识与农民至上的心态相结合,从第一轮开始就扩大了我们的支持。TerraWeeder 有潜力成为可持续农业的基石,我们期待看到它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的影响。 展望未来 凭借这一里程碑,Terra Robotics 已准备好实施其增长战略,重点关注商业化、试点部署和扩大运营。该公司旨在推进其以农民为导向的使命,并为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农业部门做出贡献。
  • 快讯 《时代》2025年度300大发明中的30项生命健康与生物技术创新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编译者:朱晓琳
    发布时间:2025-10-13
        美国《时代》(TIME)杂志正式公布2025年度「最佳发明榜单」(The Best Inventions of 2025),共收录来自全球的300项突破性创新成果,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消费电子、交通出行、健康医疗、生物科技等多个关键领域。此次评选中,生命健康与生物技术创新相关项目备受瞩目,本文精选了30项相关成果: 1.Pelage Pharmaceuticals PP405:逆转脱发的疗法     PP405 是一家名为Pelage Pharmaceuticals 的公司研发的外用、非激素性治疗药物,通过激活毛囊中处于休眠状态的干细胞,使头发重新生长至自然浓密的状态。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疗法取得了积极效果,不过如果毛囊在脱发的晚期阶段已经出现瘢痕化,药物可能无法发挥作用。Pelage Pharmaceuticals仍在等待更多临床试验结果,以便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正式批准。公司首席医疗官Christina Weng表示:“这款药物并不是掩盖症状,而是从根本的生物学层面进行干预。” 2.欧莱雅集团 Melasyl:改善色素沉淀的新突破     欧莱雅集团的科学家们耗时 18 年 研究与测试,开发出一种可帮助全球数以百万计肤色不均或色素沉着人群的新型护肤成分——Melasyl。这是一种经过专利保护的化妆品分子,于 2024 年正式推出,旨在减淡色斑、改善肤色并均匀肤质。与多数通过抑制与黑色素生成相关酶——酪氨酸酶(tyrosinase)——的传统成分不同,Melasyl 的机制更为前沿:它能在黑色素前体物质形成色素前就加以拦截,从源头减少色素沉积。目前,Melasyl 已被广泛应用于欧莱雅集团旗下多个品牌配方中,包括 科颜氏(Kiehl’s)、薇姿(Vichy)与 理肤泉(La Roche-Posay) 等,标志着在皮肤科学与美学护理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3. Atropos Health ChatRWD:临床即时智能问答系统     在当今医疗界,通用人工智能尚难以直接提供可靠的医学建议,而Atropos Health推出的 ChatRWD 则为医生带来了一个符合医学伦理的 AI 助理。这款系统基于 3 亿条匿名化患者数据,可在几秒钟内模拟定制化的临床试验,并提供经验证的医学参考答案。其准确率高达 94%,远超通用 AI 模型的不到 10%。一个典型案例是:在麻醉学界争论“糖尿病患者术前是否应停药”时,美国 Mills-Peninsula 医疗中心 借助ChatRWD分析了1.3万名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数据,结果显示停药与否并不会增加手术风险。这一发现帮助医生避免了不必要的用药中断与手术延期。ChatRWD 的核心理念是——让 AI 成为医生的循证工具,而非替代者,以真实世界数据(Real World Data)为支撑,让临床决策更加科学、精准且即时。 4.波士顿大学无线 MRI 线圈:可穿戴式影像新纪元     由波士顿大学团队研发的无线可弯曲 MRI 传感线圈,有望让磁共振成像(MRI)从笨重昂贵的医院设备中解放出来,迈向便携化与日常化。这种创新的传感器可直接贴附在人体表面,重量不到一节 AA 电池,成本仅 50 美元。其突破性原理在于研究团队发现——普通的同轴电缆(家庭网络线) 就能实现卓越的 MRI 性能,这一发现被团队负责人 张昕教授(Xin Zhang) 形容为“真正的灵光一闪”。张昕表示,这项无线 MRI 技术未来或可让急救人员在现场即时评估伤情,实现“移动影像”与“低成本精准诊断”的结合——一个十年前几乎不可想象的场景。 5.Carbios 酶解技术:让旧衣重生的生物循环革命     法国生物科技公司 Carbios 正在用“生物剪刀”改写纺织品回收的未来。该公司与Patagonia、Puma、Salomon 等品牌合作,开发出一种可利用酶分解聚酯纤维的创新回收技术。这些酶就像微观剪刀,能精准切断聚酯分子链,将废旧衣物中的聚酯分解成可再利用的原始单体材料,再经过重新聚合与纺织,制成全新的纱线与织物。Carbios 的首座商用工厂预计于2026年在法国投产,每年可处理数万吨纺织废料,产出包括 约4亿件T恤在内的再生塑料与纺织品。这项技术为全球服装业的可持续转型提供了全新的范式。 6.Cognixion Axon-R:为失语者重建声音     这款无创神经接口头戴设备,为因脑外伤、中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或其他神经性疾病而失语的人重新带来了沟通的能力。Axon-R 能通过监测眼动、头部与脑电活动,让用户选择字母、单词或指令,并利用 AI 个性化学习模型,自动生成适合用户的词汇与句式建议。设备内置的扬声器还能以用户原本的声音合成语音,实现真正的“为失语者发声”。Cognixion 创始人兼 CEO Andreas Forsland 表示:“它让他们重新拥有生活。”今年 3 月,该设备已启动针对晚期ALS患者的临床试验,并由脑机接口领军企业Blackrock Neurotech开始分销。目前,Axon-R已在十余家大型医疗系统中投入使用。 7.东京大学培养肉鸡块:实验室里的“真肉革命”     在新兴的培养肉(lab-grown meat)领域,大多数产品仍局限于碎末或小块形态——要想培育出更大块的“真肉”,必须解决一个关键难题:如何让每个细胞都能持续获得营养与氧气。今年 4 月,东京大学研究团队宣布,他们已成功实现这一目标,培育出了迄今为止最大块的实验室鸡肉——一块鸡块大小的培养肉。科学家们为肉块设计了一套仿生循环系统,在组织中穿入微小且可渗透的人工管道,以此模拟血液流动并为细胞供养。虽然这项成果仍处于实验阶段,但它被视为迈向无动物屠宰的真正“整块肉”生产的重要一步,标志着未来人类可能在不伤害生命的前提下享用“真正的鸡肉”。 8.XRlabs SIM:用AI虚拟手术拯救生命     2003 年,神经外科医生Ali Rezaei Haddad得知一对伊朗连体婴在分离手术中不幸去世,这一事件促使他立誓要研发能防止类似悲剧的技术。二十年后,他在伦敦创立的公司XRlabs推出了突破性的XRlabs SIM手术模拟系统。该系统利用AI 技术将普通医学影像转换为沉浸式 3D 虚拟环境,让外科医生可以提前“走进”患者体内,模拟并反复演练高风险手术。去年,这项技术成功辅助医生完成了巴基斯坦连体婴Minal和Mirha的分离手术——医生在术前通过 XRlabs SIM 详细探索了两名11个月大婴儿的共生结构,并多次模拟这场历时14小时的关键手术。目前,XRlabs SIM 已被英国、美国和土耳其的医生广泛应用,被认为是未来混合现实(MR)医疗训练与精准外科规划的革命性平台。 9.Qira? 生物基莱卡纤维:更可持续的弹性未来     今年 7 月,纺织制造商 Qore 在美国艾奥瓦州埃迪维尔投入 3 亿美元建设的工厂正式投产,专注生产名为Qira?的生物基化合物——1,4-丁二醇(BDO)。这项创新用来自美国种植玉米的生物原料,取代了传统依赖化石燃料的分子构件。Lycra 公司成为 Qore 的首批合作伙伴之一,将 Qira? 融入其可再生、生物来源的 Lycra 弹性纤维中,用于服装与各类纺织品生产。根据企业委托的生命周期评估,采用 Qira? 的新型莱卡纤维可使其碳足迹最多减少 44%,同时在弹性、耐久性和舒适度方面依旧保持与原有石化基莱卡相同的高性能。 10.Citizens of Humanity × Pili Eco-Indigo:让牛仔布更“绿色”     全球每年生产约 8 万吨靛蓝染料,而传统工艺严重依赖不可再生的石化原料与有毒化学物质。洛杉矶服装品牌Citizens of Humanity与法国生物化工公司 Pili 联手推出的Eco-Indigo项目,正试图改变这一现状。Eco-Indigo 是一种以基因工程和发酵技术制造的合成靛蓝染料。科学家通过改造细菌,让它们在发酵过程中生成靛蓝色素,再经过滤提纯,得到环保染料。这种生物合成工艺显著减少化学品使用,不仅让工人工作环境更安全,还可使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逾 50%。今年 1 月,Citizens of Humanity 推出了首批使用 Eco-Indigo 染制的牛仔系列,标志着时尚产业向低碳与可持续染色技术的重要一步。 11.Stella McCartney S-Wave:可堆肥鞋底的植物基运动鞋     据估计,每年约有 220 亿双鞋被丢弃至垃圾填埋场,造成巨大的环境负担。而设计师Stella McCartney推出的全新S-Wave Sport Sneaker,正迈出迈向可持续未来的重要一步。McCartney 表示:这款鞋的每个部分都融入了环保理念。整双鞋无动物成分,鞋面采用菠萝叶纱线编织,轻盈透气。而真正的创新亮点在于鞋底——它由生物材料公司 Balena 开发的 BioCir Flex 制成,这是一种由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与植物基成分构成的无毒材料。BioCir Flex 既具备聚氨酯的耐用性,又拥有橡胶的柔韧度,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被循环再利用或自然堆肥降解,在使用寿命结束后不留下任何废弃物或对地球的负面影响。 12.Uncaged Innovations Elevate:重塑“真皮”的植物新材     初创公司Uncaged Innovations正在以科学方式重新定义“植物皮革”。联合创始人Stephanie Downs表示,他们最初提出的问题是:是什么让皮革成为皮革?答案在于——胶原蛋白结构。基于这一思路,团队开发了名为 Elevate 的创新材料:利用来自小麦、大豆、水稻等农副产品的植物蛋白,通过分子工程模拟动物胶原蛋白的纤维结构,从而实现与真皮相似的外观、触感与耐用性。更重要的是,这种新材料的制造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减少 95%,耗水量降低 89%,能耗减少 71%,几乎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环保革新。目前,包括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与现代(Hyundai)在内的汽车制造商,正计划在车内饰中测试使用Elevate材料。 13.Better Meat Co. Rhiza:下一代发酵蛋白,重塑“肉”的未来     “我当然希望人们能满足于吃扁豆汤或鹰嘴豆卷饼,”Better Meat Co.首席执行官Paul Shapiro说,“但事实是——人们想吃肉。”于是,这家公司创造了Rhiza ——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全营养替代蛋白。其工艺独特:利用来自薯条工厂的高粱与马铃薯副产物作为原料,喂养名为Neurospora crassa(面包霉)的天然微生物,在短短数小时内完成发酵,仅需传统鸡肉生产时间的2.5%以下。Rhiza 不仅拥有与肉类相似的纤维结构与口感,还富含高质量蛋白与低脂特性。目前,美国食品巨头Hormel已开始将 Rhiza 与动物肉混合,用以提升产品的蛋白比例。Better Meat Co. 计划在明年推出独立版Rhiza产品线,定价将低于美国市场的普通碎牛肉,使“可持续蛋白”成为真正大众化的选择。 14.Cann:无酒精也能“微醺”的新社交饮品    到 2025 年,只有 54% 的美国人表示自己仍在饮酒——这一比例创下近百年来新低。 抓住这一趋势,饮品品牌 Cann 推出了无酒精微醺饮品,为社交场景提供全新的替代选择。每 8 盎司(约 237 毫升) 的 Cann 饮品中,含有 2 毫克 THC 与 4 毫克 CBD,带来类似于酒精的轻微愉悦感,却没有高热量与宿醉等负面效果。正如联合创始人兼 CEO Jake Bullock 所言,这款饮品能保留人们喜欢的微醺体验,却去掉所有麻烦的部分。Cann 的口味也颇具创意,例如葡萄柚迷迭香(Grapefruit Rosemary)等清新组合。 2024 年,该品牌销量已接近 1000 万罐;2025 年又推出了两款新品:一款灵感源自 Aperol Spritz 的瓶装社交饮品;以及可与任意饮品混合的 “naked roadie” 无味液体包。 15.Tropic「不褐变香蕉」:更耐放的超级水果     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水果,香蕉的“痛点”众所周知——一旦变褐、变软,卖相和口感都会迅速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减少食物浪费,来自英国的生物科技公司 Tropic 在 2025 年推出了全球首款不褐变香蕉。这种香蕉通过精准基因编辑技术(precision gene editing)改良而成,在剥皮后至少 12 小时内仍保持新鲜、不易氧化变色。Tropic 首席执行官 Gilad Gershon 表示,公司团队还在研发新一代香蕉品种,能更长时间保持青绿,并且抵抗目前从亚洲蔓延至拉美的毁灭性真菌病害。这项创新不仅延长了水果保质期,也为全球香蕉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带来希望。 16.Wildtype「实验室培育三文鱼」:全球首款获批的细胞培养海鲜     2025 年 5 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批准了 Wildtype 公司培育的三文鱼,这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实验室培育海鲜(继 2023 年的培育鸡肉之后)。这款寿司级三文鱼切块(Salmon Saku)由 Wildtype 联合创始人 Justin Kolbeck 与 Aryé Elfenbein 主导开发,其目标是通过细胞培养蛋白提升全球食品安全,同时减少传统渔业带来的海洋生态破坏与碳排放。Wildtype 的三文鱼不依赖捕捞或养殖,而是由鱼类细胞在生物反应器中生长形成完整鱼肉组织,在口感与营养上几乎与野生三文鱼无异。到 2025 年底,该产品将陆续登陆旧金山、西雅图、阿斯本等地高端餐厅。 17.GOB「真菌耳塞」:无塑环保的听觉防护     每年约有 400 亿个塑料耳塞 被生产出来,其中大部分在一次使用后就被丢弃。来自美国的可持续品牌 GOB Earth Inc. 希望改变这一浪费现状,提出了新的理念:“让一次性产品不再糟糕(Single use that doesn’t suck)。”他们的最新发明是一款由实验室培育的菌丝体(mycelium,蘑菇根结构)制成的柔软圆柱形耳塞,完全无塑料、可堆肥降解。这款耳塞不仅环保,也性能出色:提供 12–25 dB 的降噪保护,适用于睡眠、飞行、音乐会等多场景使用。GOB 已与 Bowery Presents、AEG Live 等演出机构合作,其耳塞已在纽约 Under the K Bridge、Forest Hills Stadium 等场馆上架销售。 18.Heat It「智能止痒仪」:无药物的蚊虫叮咬救星     德国工程系学生 Lukas Liedtke 是个自称的“蚊子磁铁”。当他得知“用热汤匙敷在蚊咬处能止痒”的原理后,决定用科技把这种“热疗止痒法(hyperthermic treatment)”变成一个随身可用的装置。于是发明了 Heat It ——一款无需化学成分、通过可控加热快速缓解蚊虫叮咬瘙痒的迷你设备。它小到可挂在钥匙圈上,插入手机接口即可启动,用户可通过配套 App 调节温度与加热时长,并依据一项涵盖12,000多例虫咬的同行评审研究优化治疗参数。目前,Heat It已售出约 160 万台。 19.HerBrain「孕期大脑数字孪生」:揭示孕妇大脑变化的AI突破     怀孕是一段充满未知的旅程,而孕期相关的神经科学研究历来困难重重。来自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 Santa Barbara)的助理教授 Nina Miolane,正与 REAL AI 以及 Bowers 女性脑健康研究计划(Women’s Brain Health Initiative)AI 核心团队 合作,开发一款专为孕妇打造的全新工具——HerBrain。这是全球首个孕期大脑数字孪生(digital twin of the maternal brain)系统,基于孕妇脑影像数据(其中也包括 Miolane 自己在怀孕期间的扫描数据)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能够动态呈现怀孕与产后阶段大脑结构的周期性变化,让女性直观了解自己在每一周可能经历的神经变化。Miolane 表示,HerBrain 旨在成为一个教育工具,帮助孕妇更科学地理解身体与心理的变化。该应用预计将在 2027 年正式上线,未来还计划与主流孕期健康类 App 集成,为全球女性提供更智能的孕期健康参考。 20.January AI「虚拟血糖监测系统」:无针测糖的新方式     当用户在 January AI 应用中搜索菜单、扫描条码或拍下餐食照片时,系统算法便会预测这顿饭可能引起的血糖波动幅度,并即时提出健康建议——例如适度运动或拉长两餐间隔,帮助用户在无需佩戴连续血糖监测仪(CGM)、也无需针刺采血的情况下科学管理血糖。这一算法建立在数千名用户的临床数据基础上,融合了健身追踪器、CGM、饮食日志 等多源数据,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实现精准预测。“我们希望让每个人都能以简单、经济的方式了解自己的血糖状况,”公司创始人兼 CEO Noosheen Hashemi 表示。?? 这款应用已被视为个性化代谢健康管理的重要突破,有潜力让血糖监测成为全民健康管理的一部分。 21.Kohler × Remedy Place「冰浴舱」:奢华冷疗的新境界     冰浴早已被运动员与健康达人推崇,它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加速肌肉恢复,同时也带来心理层面的益处。Kohler 高级健康产品经理 Huston Sprang 表示:“将身体暴露在极寒环境中,是一种训练心智韧性的过程。”这款由 Kohler 与社交健康品牌 Remedy Place 联合打造的奢华冰浴舱(Ice Bath),水温可低至 39°F(约4°C),售价高达 20,500 美元。其极简外观与人体工学设计,搭配节奏光引导呼吸功能,帮助使用者在冷疗中保持平稳呼吸、进入专注状态。Sprang 表示,许多建筑师与室内设计师已经围绕这款产品专门设计独立冰浴空间,以迎接该产品 11 月正式上市。 22.Outcomes4Me:用 AI 打开癌症治疗的「黑箱」     曾任诺华高管的 Maya R. Said 在亲历一次癌症惊吓后,深刻体会到:即使是业内人士,也难以在复杂的医疗体系中找到明确的治疗路径。 为此,她于 2017 年创立了 Outcomes4Me——一款免费、AI 驱动的癌症护理应用,旨在让患者更好地理解并掌控自身治疗。该平台可自动读取病历与基因组数据,并将其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治疗方案、临床试验匹配与症状追踪报告。Said 表示,Outcomes4Me 的目标是“让任何非科学背景的人都能理解这些复杂的疗法,并学会为自己发声”。关键成果与影响:已有超过 40 万名患者 使用该平台;被同行评审期刊《Current Oncology》评为最高质量的癌症管理应用;2025 年收购德国 Mika Health,正式进军欧洲市场。Outcomes4Me 正在重塑癌症信息的不对称格局,让“精准医疗”真正成为患者可理解、可参与的旅程。 23.Science Lab 3「Memory Air」:用气味唤醒记忆的科学     “如果你现在深吸一口气,大概什么也闻不到。”——加州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 Michael Leon 这样描述当代人的生活环境:一个嗅觉荒漠(odor desert)”。他认为,气味的缺失正在悄然损害我们的认知功能。Leon 与团队在多项研究中发现,夜间暴露于多种气味的老年人,其脑部活动与记忆力显著提升。原因在于:嗅觉系统与大脑记忆中枢之间存在一条“神经高速通道”,气味刺激能直接唤醒神经可塑性。基于这一原理,他们开发了 Memory Air ——一款夜间气味刺激装置,每晚自动循环释放约 40 种气味(如橙子、桉树等),通过温和的嗅觉刺激帮助改善认知表现与记忆力。在针对失智症患者的实验中,Memory Air 甚至表现出延缓认知衰退的潜力。这项创新将“香气”从情绪调节带入神经科学领域,让空气,成为大脑健康的新药方。 24.SoundHealth「Sonu」:用声波治鼻塞的无药创新     当企业家 Paramesh Gopi 因长期鼻窦感染求医时,原以为等待他的是一场手术。然而耳鼻喉科专家 Peter Hwang 医生 提出的却是另一种思路——利用声波振动来缓解鼻腔炎症与阻塞。这一灵感最终催生了 SoundHealth Sonu:一款可穿戴的声波治疗头带。其工作原理是:手机应用先扫描使用者的面部,计算出鼻窦的共振频率,随后头带通过定向声波振动刺激鼻腔组织,帮助收缩发炎组织、移动黏液、疏通呼吸道。核心亮点:2025 年 6 月获 FDA 批准,成为首款无药物治疗鼻塞与过敏的装置;结合AI+个体化声波参数,实现精准共振治疗;无副作用、无药物依赖,可在家中日常使用。SoundHealth CEO Gopi表示,Sonu的目标是“让鼻炎患者摆脱药物依赖,用科技恢复自然呼吸”。 25.Teal Wand:首个获 FDA 批准的居家宫颈癌检测设备     由 Teal Health 开发的 Teal Wand 于 2025 年 5 月正式获得 美国 FDA 批准,成为全球首个居家宫颈癌筛查测试工具。这项突破性产品让女性能够在家中安全、私密地完成检测,无需前往诊所或经历尴尬的检查过程。操作方式简单直观:用户在线下单,并通过远程医疗医生获取处方;随后邮寄到家的一支 “检测棒(wand)” 外形与卫生棉条相似,内置取样海绵,可在家自行完成宫颈细胞采样;采样后将样本邮寄回实验室,由 Roche cobas HPV 检测系统(同样获 FDA 批准)分析是否感染导致宫颈癌的 HPV 病毒。临床验证结果显示:Teal 的自采样检测结果与临床医生采样的准确性几乎完全一致。自 2025 年 8 月起,该检测套件已在加利福尼亚州开始发货。这项创新让宫颈癌筛查更普及、便利与人性化,为女性健康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权革命”。 26.Whoop MG:运动员级别的「医疗级」健康追踪器     想知道顶级运动员都戴什么健康手环吗?答案是 Whoop MG ——名称中的 “MG” 代表 Medical Grade(医疗级)。这款于 2025 年 5 月发布 的新一代可穿戴设备,以临床级精度测量心脏健康与身体状态,重新定义了“运动科技”与“医疗科技”的边界。???♂? 核心功能亮点:临床级 ECG 心电监测:提供精准的心血管健康读数;每日血压洞察(Daily Blood Pressure Insights,测试版):分析睡眠质量、压力水平与血压波动之间的关系;无屏幕设计:佩戴体验轻盈、不打扰日常;健康老化节奏(Pace of Aging)评分:以数据形式反映你最近的生活习惯如何影响长期健康趋势。 27.Loop Living Cocoon:一款全自然棺椁     Loop Living Cocoon 是一款可生物降解的苔藓内衬棺椁,由蘑菇菌丝体和大麻纤维制成。这款产品旨在“让生命的终点继续滋养自然”,正如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鲍勃·亨德里克斯(Bob Hendrikx)所说。相比可能向土壤和地下水渗出污染物的传统土葬方式,这种设计提供了一种更可持续的替代方案。数据显示,大约68%的美国人对“绿色葬礼”表现出兴趣。自这家总部位于荷兰的公司于2020年成立以来,已有约2,500场葬礼使用了这种棺椁,其中包括今年夏天在美国缅因州的首次应用。 28.Samsara Eco EosEco:AI赋能的循环时尚     全球每年产生多达 2,300万吨塑料废弃物,污染水体并危害生态系统,而其中仅有 约10% 被回收利用。澳大利亚公司 Samsara Eco 正尝试用人工智能改变这一现状。该公司利用 AI设计的酶分解技术,能够分解混合材质的塑料纤维,将其还原为原始分子结构,使其得以重新用于制造新材料。2024年12月,Samsara 宣布研发出全球首种可回收时尚与汽车用尼龙的专用酶,并与运动品牌 Lululemon 合作,以回收的聚酯纤维和尼龙纤维制成全新运动服饰——包括一款由再生尼龙制成的原型T恤。该公司已在堪培拉附近建立主要生产基地,并计划在亚洲开设第二家工厂。 29.Meta Ray-Ban Display:智能眼镜的全新飞跃     尽管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 2025 年 9 月展示 Meta 的 Ray-Ban Display 智能眼镜 与配套 Neural Band 神经手环 时,现场技术一度出现小故障,但这款产品依然令人惊艳。眼镜右镜片内嵌 600×600 像素微型显示屏,用户无需掏出手机即可接收短信与来电。更具突破性的是,Neural Band 手环利用 肌电图(EMG)技术 读取前臂肌肉细微的电信号,用户只需轻微“捏”或“拉”的动作,就能操控窗口或打出讯息,实现无声交互。手环一次充电可使用 18 小时,眼镜续航约 6 小时,并支持佩戴者定制近视或普通镜片。 30.Oura Ring 4:全天候健康感知戒指     来自芬兰的 Oura 公司 是智能戒指领域的先驱者。其最新一代产品 Oura Ring 4,在传感与算法上实现了全面升级——相比上一代,信号通道数量增加了一倍以上,能够更完整、精准地追踪人体生理数据。Oura Ring 4 首次引入了 “智能感知(Smart Sensing)” 技术,可连续监测 血氧浓度、心率、呼吸频率、皮肤温度变化与身体运动,实现对健康状态的实时洞察。在 2024 年 12 月产品发布两个月后,Oura 又推出订阅制功能 “症状雷达(Symptom Radar)”,能够通过用户的生物信号数据,提前识别如流感、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的早期迹象。
  • 快讯 【奔驰】梅赛德斯-奔驰ELF实验车:重新定义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未来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编译者:刘飞
    发布时间:2025-10-13
    梅赛德斯-奔驰ELF实验车正成为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全能测试平台,同时集成CCS大功率充电、MCS兆瓦级充电、无线充电及双向充放电四大前沿技术。这一移动实验室将推动充电时间缩短至10分钟,并让电动汽车成为电网的移动储能单元,重塑能源生态系统。 梅赛德斯-奔驰在市场条件变化下依然坚定致力于实现零排放驾驶。。 梅赛德斯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电动出行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它代表了对环境、社会和未来世代的责任。充电也必须高效、智能和可持续。因此,梅赛德斯-奔驰不断致力于为家庭、工作场所和公共空间开发创新的充电解决方案,并积极塑造充电的未来。”  ELF不仅是一辆车,更是一个新时代的象征,展示了当前沿技术、大胆创意和热情团队合作时能够实现的成果。这个移动充电实验室结合了超快速、双向、太阳能、感应和导电充电,形成一个全面的概念,不仅测试了可能性的极限,还重新定义了这些极限。 现实中,电动汽车充电功率可能因多种因素而有所不同,例如环境温度、电池温度、车载电池管理系统的安全协议,以及企业对电池寿命和保修的考虑。此外,充电设备本身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当多个车辆在同一地点同时充电时,充电功率可能下降,且携带高电流负载的充电设备和电缆在操作中需要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