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其中呼吸道飞沫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因此早期控制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及时切断传染源有助于结核病的控制。基于此,来自河北省胸科医院的5位研究人员比较了超声电导仪经皮局部透药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化疗用于治疗初治空洞型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其相关成果发表于《临床肺科杂志》2015年第20卷第10期。
研究人员将100例初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超声药透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各50 例,其中单纯化疗组采用HRZE常规抗结核治疗(异烟肼0.3g/次,1次/d;利福平0.6g/次,1次/d;乙胺丁醇0.75g/次,1次/d;吡嗪酰胺0.5g/次,3次/d),超声药透治疗组在同等剂量和用法的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给予联合超声电导仪及超声电导凝胶贴片(药物主要成分为异烟肼)进行药物透入治疗(根据胸部CT对空洞位置进行定位及标记,将含有异烟肼注射液0.1g的贴片连同2个治疗发射头分别固定在距离患者空洞最近的皮肤处,启动治疗键,每日1次,每次20 min进行治疗,2个月为一个疗程),进而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研究人员于2个月后复查胸部CT对比,依据病变吸收及痰菌转阴情况来判断疗效,发现超声药透组的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或缩小率以及病灶吸收情况均要高于单纯化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表明超声电导仪经皮局部透药联合药物治疗可以使初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