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造新能源船,如何改写内河航运动力基因》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4-16
  • 眼下,随处可见新能源汽车穿行在大街小巷,而在内河之上,新能源船又是什么样的?4月12日,“行走黄河”主题采访来到位于济宁的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这里生产的绿色、智能的高性能船舶,正通过流水线上的标准化量产,改写内河航运的“动力基因”。自动下单、自动排产、自动报工、自动报检,去年,全球最大的邮轮制造商之一来到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考察时曾发出感叹:“我们在全球布局了245个项目,没有见过自动化率这样高的造船企业。”

    走进新能船业的联合车间,近百台自动化设备有序运转,无人运输车穿行其中,处处体现着数字化、智能化带来的生产变革。在这里,10艘新能源船可以同时建造,效率是传统制造内河船舶的两倍,人力仅需原本的四分之一。作为全国首个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于一体的绿色化、智能化、现代化、标准化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示范基地,新能船业研发适应多种应用场景需求的内河标准化船舶系列新产品,引领着内河船舶制造“数智化变革”。其中,90米LNG船的续航能力达2000公里,从济宁的龙拱港到江苏的太仓港往返一个来回不是问题。

    “第一是污染性很少;第二是运营成本,同等吨位的LNG船每百公里比柴油船便宜300块钱;智能驾驶、智能航行、智能运营这些方面也比原来的船更高端。”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刘玉龙介绍,当前内河船舶仍以传统燃油驱动为主,京杭大运河上柴油船占比超过九成。相比之下,采用天然气、电池作为动力的新船型,污染物排放量、碳排放量可分别降低90%和20%以上。在内河船舶小改大、油改气、散改集的发展趋势下,这种新型船舶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欧洲市场对零碳排放、绿色节能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新能船业打造的以“节能、环保、经济、高效”为特征的4E绿色智能船舶,也赢得不少国外客户的喜爱。“去年我们接到了世界第三大集装箱全球承运公司法国达飞海运集团的采购意向,订购了一艘纯电动力集装箱船。今年在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地的新订单已超过一百艘。”刘玉龙说。

    纯电动船续电要花多少时间?在新能船业,答案是仅需不到半小时。“我们在梁山港、龙拱港等大运河沿岸开设试点,创新采用箱式电池换装这种新型能源补给模式,通过智能化换电站和港口吊装设备为船舶快速换电,将原来八小时的充电时间缩短到半小时之内。”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则成告诉记者,这种换电模式不仅大大延长了船舶有效运行时间,而且能通过“避峰就谷”节省电价成本,换电过程中也实现了对电池性能的安全检测,优点十分突出。据了解,目前,公司批量生产的90米LNG、73米LNG、67.6米LNG和67.6米电池动力这4种主力船型,均为自主研发、国内首创,且通过了CCS认证。已投产的项目一期具备年建造船舶240艘的生产能力,五年内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计划建造新能源船舶1000艘,带动船舶锂电、氢电、电力推进系统等临港产业集聚发展,形成百亿级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群。

  • 原文来源:https://www.cnenergynews.cn/kejizhuangbei/2025/04/16/detail_20250416209470.html
相关报告
  • 《全球第一艘氢动力内河船将在荷兰启航》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31
    • 将氢用于混合推进系统是减少与运输相关的有害排放的几种方法之一。到目前为止,它的应用范围从拖船和小型货船(结合现代风帆系统)到双体船,甚至是动力船艇。另一个首创将看到燃料电池推进系统集成在一艘内河船上,据说这是世界首例。 “Antonie”号是一艘全新货船的船名,除了全长135米(443英尺)和重3700吨等常规功能外,该船还将拥有一些不同寻常的特点。它使用燃料电池推进系统,这将使安“Antonie”号成为第一艘以氢为燃料的内河船(只在内河航道上运行)。 这艘开创性的船只将由荷兰达门造船集团旗下合资公司达门Concordia 船厂装配,船体目前将从上海运抵荷兰。一旦完成,它将为化学供应商Nouryon提供服务。作为一艘内河船,“Antonie”号将在荷兰北部的德尔夫济尔和阿姆斯特丹港的波特莱克之间相对较短的航线上运营,装载盐类货物。   但在这个特定的运营商和未来的运营路线背后,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一切几乎始于十年前的2014年,当时荷兰北部的两个省格罗宁根和德伦特获得了荷兰政府对氢动力汽车的补贴。不是船只,而是公共汽车。   试点项目中两辆公交车的绿色氢气将由前文提到的Nourion公司提供。作为该地区的一家知名化工厂,Nouryon可以获得作为氯制造过程副产品的氢气。 该试点项目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在同一地区增加了一个具有成本效益的加氢站。TotalEnergies公司被选中设计、建造和运营这个至今仍在运行的氢燃料站。 “Antonie”号不仅将由为该地区提供绿色氢气的同一家化学品供应商运营,而且还将受益于最初为两辆公交车建造的同一座氢气站。   氢动力的“Antonie”号也是政府资助的结果,这在欧洲的清洁能源项目中很常见。在混合动力推进船舶方面拥有经验的达门Concordia 造船厂早在2021年就被Lenten Scheepvaart选中建造这艘新船。   2021年3月18日Concordia 达门船厂与Lenten Scheepvaart签署了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合同,旨在建造有史以来第一艘以氢为动力的内河船舶。 Lenten Scheepvaart是一家从荷兰政府基础设施和水管理部门获得400万欧元(430万美元)造船补贴的公司。他们的目标是在绿色氢气的帮助下,开辟一条零排放的内河航运之路。
  • 《助力绿色亚运,亿纬锂能船舶动力电池推动新能源船舶顺利启航!》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9-27
    • 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盛大开幕,大运河上的新能源游船载着中外游客饱览杭州“三江两岸”以及大运河风光。其中,由亿纬锂能供货的“恩波”、“ 暖波”两艘绿色新能源船舶就闪耀在江南水光中,为全球游客提供绿色服务,在低碳、环保、生态的亚运会上绽放亿纬光彩。   “暖波”、“恩波”2艘28米纯电动游船,最大船长28.00m,型宽5.80m,型深2.00m,设计吃水1.15m,可搭载乘客120人,采用亿纬锂能提供的船用锂电池系统,整船锂电池容量共计约559.104kWh,可驱动2台55kW的推进电机,在实现零排放目标,满足长续航的需求下,这项定制服务不仅为亚运会期间的运输提供了便利,也对推广环保出行和智能交通具有积极的意义。 该项目(电动船舶)电池系统采用长循环型磷酸铁锂电芯产品LF280K,可有效提高船舶生命周期续航里程,PACK箱体达到IP67防护等级,同时采用BMS安全冗余设计,满足CCS安全认证要求,保障船舶动力系统在不同复杂工况下的安全应用。同时,亿纬锂能的船舶动力产品均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可根据运营工况配置多种电量、电压的电池系统,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作为国内较早一批进入船舶领域的锂离子电池厂家,亿纬锂能从电芯到电池包到电池系统的船舶动力产品已获得CCS、DNV、ABS等多家船级社证书,产品已覆盖从小型游船、货船、海上养殖平台、到大型远洋混动船的绝大部分应用场景。截止2023年8月,亿纬锂能累计装船量高达429艘,全国有超过50%的电动船舶配套亿纬的电池解决方案,累计出货规模超过200MWh,亿纬锂能的船用电池系统已经过市场的良好应用验证。 近年来,面对航运业节能减排目标不断推进,全球船舶制造加速向清洁化方向转变。展望未来,亿纬锂能将继续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环保经济的船舶动力定制化解决方案,全力推进绿色低碳航运,助力船舶行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