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艘氢动力内河船将在荷兰启航》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31
  • 将氢用于混合推进系统是减少与运输相关的有害排放的几种方法之一。到目前为止,它的应用范围从拖船和小型货船(结合现代风帆系统)到双体船,甚至是动力船艇。另一个首创将看到燃料电池推进系统集成在一艘内河船上,据说这是世界首例。


    “Antonie”号是一艘全新货船的船名,除了全长135米(443英尺)和重3700吨等常规功能外,该船还将拥有一些不同寻常的特点。它使用燃料电池推进系统,这将使安“Antonie”号成为第一艘以氢为燃料的内河船(只在内河航道上运行)。

    这艘开创性的船只将由荷兰达门造船集团旗下合资公司达门Concordia 船厂装配,船体目前将从上海运抵荷兰。一旦完成,它将为化学供应商Nouryon提供服务。作为一艘内河船,“Antonie”号将在荷兰北部的德尔夫济尔和阿姆斯特丹港的波特莱克之间相对较短的航线上运营,装载盐类货物。

     

    但在这个特定的运营商和未来的运营路线背后,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一切几乎始于十年前的2014年,当时荷兰北部的两个省格罗宁根和德伦特获得了荷兰政府对氢动力汽车的补贴。不是船只,而是公共汽车。

     

    试点项目中两辆公交车的绿色氢气将由前文提到的Nourion公司提供。作为该地区的一家知名化工厂,Nouryon可以获得作为氯制造过程副产品的氢气。

    该试点项目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在同一地区增加了一个具有成本效益的加氢站。TotalEnergies公司被选中设计、建造和运营这个至今仍在运行的氢燃料站。

    “Antonie”号不仅将由为该地区提供绿色氢气的同一家化学品供应商运营,而且还将受益于最初为两辆公交车建造的同一座氢气站。

     

    氢动力的“Antonie”号也是政府资助的结果,这在欧洲的清洁能源项目中很常见。在混合动力推进船舶方面拥有经验的达门Concordia 造船厂早在2021年就被Lenten Scheepvaart选中建造这艘新船。

     

    2021年3月18日Concordia 达门船厂与Lenten Scheepvaart签署了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合同,旨在建造有史以来第一艘以氢为动力的内河船舶。

    Lenten Scheepvaart是一家从荷兰政府基础设施和水管理部门获得400万欧元(430万美元)造船补贴的公司。他们的目标是在绿色氢气的帮助下,开辟一条零排放的内河航运之路。

  • 原文来源:https://h2.in-en.com/html/h2-2421723.shtml
相关报告
  • 《中国“智”造新能源船,如何改写内河航运动力基因》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4-16
    • 眼下,随处可见新能源汽车穿行在大街小巷,而在内河之上,新能源船又是什么样的?4月12日,“行走黄河”主题采访来到位于济宁的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这里生产的绿色、智能的高性能船舶,正通过流水线上的标准化量产,改写内河航运的“动力基因”。自动下单、自动排产、自动报工、自动报检,去年,全球最大的邮轮制造商之一来到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考察时曾发出感叹:“我们在全球布局了245个项目,没有见过自动化率这样高的造船企业。” 走进新能船业的联合车间,近百台自动化设备有序运转,无人运输车穿行其中,处处体现着数字化、智能化带来的生产变革。在这里,10艘新能源船可以同时建造,效率是传统制造内河船舶的两倍,人力仅需原本的四分之一。作为全国首个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于一体的绿色化、智能化、现代化、标准化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示范基地,新能船业研发适应多种应用场景需求的内河标准化船舶系列新产品,引领着内河船舶制造“数智化变革”。其中,90米LNG船的续航能力达2000公里,从济宁的龙拱港到江苏的太仓港往返一个来回不是问题。 “第一是污染性很少;第二是运营成本,同等吨位的LNG船每百公里比柴油船便宜300块钱;智能驾驶、智能航行、智能运营这些方面也比原来的船更高端。”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刘玉龙介绍,当前内河船舶仍以传统燃油驱动为主,京杭大运河上柴油船占比超过九成。相比之下,采用天然气、电池作为动力的新船型,污染物排放量、碳排放量可分别降低90%和20%以上。在内河船舶小改大、油改气、散改集的发展趋势下,这种新型船舶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欧洲市场对零碳排放、绿色节能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新能船业打造的以“节能、环保、经济、高效”为特征的4E绿色智能船舶,也赢得不少国外客户的喜爱。“去年我们接到了世界第三大集装箱全球承运公司法国达飞海运集团的采购意向,订购了一艘纯电动力集装箱船。今年在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地的新订单已超过一百艘。”刘玉龙说。 纯电动船续电要花多少时间?在新能船业,答案是仅需不到半小时。“我们在梁山港、龙拱港等大运河沿岸开设试点,创新采用箱式电池换装这种新型能源补给模式,通过智能化换电站和港口吊装设备为船舶快速换电,将原来八小时的充电时间缩短到半小时之内。”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则成告诉记者,这种换电模式不仅大大延长了船舶有效运行时间,而且能通过“避峰就谷”节省电价成本,换电过程中也实现了对电池性能的安全检测,优点十分突出。据了解,目前,公司批量生产的90米LNG、73米LNG、67.6米LNG和67.6米电池动力这4种主力船型,均为自主研发、国内首创,且通过了CCS认证。已投产的项目一期具备年建造船舶240艘的生产能力,五年内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计划建造新能源船舶1000艘,带动船舶锂电、氢电、电力推进系统等临港产业集聚发展,形成百亿级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群。
  • 《全球首艘液氢运输船启航 日澳氢能合作迈出实质性一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31
    • 12月24日,全球首艘液氢运输船“SUISO FRONTIER”正式启航,目标从澳大利亚进口液氢,供日本神户码头液氢发电站使用。该艘液氢运输船的启航,标志着日本与澳大利亚在氢能领域的协同合作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该全球首艘液化氢运输船“SUISO FRONTIER”正式启航,目标是将在澳大利亚生产的氢气安全、高效地运输到日本,以满足日本当地的氢能需求,是世界上首次将氢气液化并远距离输送的商业化项目之一。 该运输船的正式启航标志着亚太氢能源供应链(HESC)试点项目实现里程碑的一步,也意味着日本和澳大利亚在氢能领域的协同合作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12月24日,“SUISO FRONTIER”号离开位于日本神户机场人工岛的专用货物处理基地,起航前往澳大利亚装载其首批氢气货物,预计将于2月下旬返回日本神户。 HESC试点项目 HESC试点项目由包括川崎重工、J-Power、岩谷公司、丸红公司、住友公司和AGL在内的顶级能源和基础设施公司组成的合作体开发,项目得到了维多利亚,英联邦和日本政府的支持。总耗资约5亿澳元(3.53亿美元),目标是将在澳大利亚生产的氢气安全、高效地运输到日本,以满足日本当地的氢能需求。 “SUISO FRONTIER”号全长116米,宽19米,约8000总吨,定员25人,由川崎重工神户工厂建造。船上搭载了川崎重工播磨工厂制造的氢气储罐,该储罐长25米、高16米,形状为椭圆形,能够储存1250立方米的液化氢。 “SUISO FRONTIER”号已经在12月初入级日本船级社,日本船级社对“SUISO FRONTIER”号的船体结构、机械、船载设备、材料等进行了规定的检查,并于12月3日登记注册,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的标准。 按照HESC试点项目计划,“SUISO FRONTIER”号将进行世界首次从澳大利亚到日本神户之间约9000公里液化氢运输试验。从澳大利亚东南部维多利亚州的褐煤中提取氢气,将提取的氢气运往100公里外的墨尔本郊区黑斯廷斯,经冷却液化后,装上Suiso Frontier号,经过9000公里约16天的海上运输,到达日本兵库县神户港液化氢卸货站卸下液氢,供神户码头液氢发电站使用。 2021年1月,川崎重工在神户机场岛建成界首个液化氢装卸基地“Hytouch神户”,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液化氢接收终端,用于从陆地上接收经由液化氢船运输而来的液化氢。“Hytouch神户”设有存储零下253摄氏度极低温液化氢的储氢罐,以及将液化氢从船上转移到陆地的设备等。 国际氢能合作典范 HESC试点项目是日本和澳大利亚两国结合自身特点,协同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典型合作范例。该项目促进了日本和澳大利亚两国氢储运技术的交流和突破,带动了两国氢能产业的高效发展。 2020年11月25日,日本政府发布“绿色成长战略”,目标到2030年将日本的年度氢需求从现在的200万吨提高到300万吨,到2050年提高到2000万吨。通过增加供给量,目标到2030年将氢能供给成本降至30日元/Nm3,到2050年,将氢能供给成本降低至20日元/Nm3,实现氢气发电成本低于天然气火电成本。 澳大利亚拥有氢能发展的巨大潜力,尤其是清洁氢能供应领域。自2016年以来,澳大利亚政府先后与日本、韩国开展氢能供应示范项目,并发布氢能发展路线图。 2019年11月,澳大利亚发布国家氢能战略,确定了15大发展目标,57项具体行动,意在将澳大利亚打造为亚洲三大氢能出口基地,同时在氢安全、氢经济以及氢认证方面走在全球前列。 在澳大利亚国家氢能战略中,HESC试点项目被确定为关键项目之一,该项目将有潜力为澳大利亚创造20亿澳元的出口,并使澳大利亚成为全球氢气生产的领导者。此外,HESC将在整个试点期间在澳大利亚Latrobe谷和Hastings地区创造400个工作机会,进入商业化阶段后,预计将提供上万个工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