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抗结核药物及莫西沙星的群体药代动力学及有限采样法研究》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 李阳
  • 发布时间:2014-12-17
  • 抗结核病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TDM)研究目前正专注于血浆峰浓度,但总暴露量[0-24小时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可能与药物疗效的关系更为密切。基于此,来自荷兰Radboud大学医学中心、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评估了所有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及莫西沙星的群体AUC0-24数据,同时使用有限采样法以便于预估AUC0-24值,其相关成果于2014年6月10日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上。

    该研究涉及的AUC0-24和其它药代动力学(PK)参数是根据在两家当地的结核病转诊中心进行PK采样的结果确定的。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最优子集选择的方法来推到有限采样方程;采用Jackknife方法计算中位数百分比预测误差和中位数绝对百分比预测误差,用于评估预测值的偏倚和不准确性。研究结果显示,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莫西沙星的几何平均AUC0-24值分别为41.1、15.2、380、25.5和33.6?h?mg/L。此外,在各个固定采样点处进行有限采样能够同时提升对各类药物AUC0-24值进行预测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由于该研究缺少针对AUC0-24的临床试验目标值,因此在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中可将平均AUC0-24值当作参考值使用。利用有限采样法计算AUC0-24在多数情况下是可行的,可使TDM研究在更大规模样本条件下进行。

相关报告
  • 《采用线性回归和贝叶斯方法对结核病患者进行莫西沙星治疗药物监测的有限抽样策略》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19-07-01
    • 建议使用莫西沙星治疗药物监测(TDM),以提高结核病治疗效果,并降低获得性耐药性。有限采样策略(LSS)能够通过使用少量适当定时的样本来估计感兴趣的参数(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来减少TDM的负担。研究者旨在开发单独使用莫西沙星(MFX)和联合使用利福平(MFX + RIF)一起治疗结核病(TB)患者的LSS。建立了针对MFX(n = 77)和MFX + RIF(n = 24)群体药代动力学(popPK)模型。此外,开发了使用贝叶斯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的LSS。 采用Jackknife分析对popPK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LSS进行内部验证。测试了临床上可行的LSS(1-3个样品,给药后6小时跨度和1小时间隔)。莫西沙星暴露在MFX的单室模型(平均-5.1%,标准误差[SE] 0.8%)和MFX + RIF(平均-10%,SE 2.5%)中略微被低估。 MFX和MFX + RIF(0和6小时)的贝叶斯LSS略微低估了药物暴露(MFX平均值-4.8%,SE 1.3%; MFX + RIF平均值-5.5%,SE 3.1%)。 MFX(0和4小时)和MFX + RIF(1和6小时)的多元线性回归LSS分别显示0.2%(SE 1.3%)和0.9%(SE 2.1%)的平均过高估计。使用贝叶斯方法(MFX和MFX + RIF; 0和6小时)和多元线性回归(MFX,0和4小时; MFX + RIF,1和6小时)成功开发LSS。这些LSS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以促进结核病患者中莫西沙星的TDM。
  • 《结核病初治患者的食物摄入对抗结核一线药物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5-03-27
    • 近期的一项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表明,当一线抗结核药物与食物共同服用时,其最大血浆浓度和药物生物利用度比空腹服用时要低。来自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Antonia Saktiawati医生在2014年欧洲呼吸协会国际会议上展示了他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为随机交叉试验,研究对象为 20名接受标准抗结核治疗方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的患者。研究者们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来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曲线,包括最大血浆浓度、到达最大血浆浓度的时间、曲线下面积和总生物利用度。研究表明,当餐后口服药物时,其最大血浆浓度值明显低于禁食后口服药物的浓度。同时,药物与食物共同服用时其生物利用度和曲线下面积也明显降低。 研究者表示,目前还不能明确餐后服用药物出现的药物血液浓度下降是否会有临床影响。如果它的确有临床影响,那么禁食后给药就可能增加药物与结核杆菌的接触并防止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