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线性回归和贝叶斯方法对结核病患者进行莫西沙星治疗药物监测的有限抽样策略》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 蒋君
  • 发布时间:2019-07-01
  • 建议使用莫西沙星治疗药物监测(TDM),以提高结核病治疗效果,并降低获得性耐药性。有限采样策略(LSS)能够通过使用少量适当定时的样本来估计感兴趣的参数(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来减少TDM的负担。研究者旨在开发单独使用莫西沙星(MFX)和联合使用利福平(MFX + RIF)一起治疗结核病(TB)患者的LSS。建立了针对MFX(n = 77)和MFX + RIF(n = 24)群体药代动力学(popPK)模型。此外,开发了使用贝叶斯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的LSS。 采用Jackknife分析对popPK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LSS进行内部验证。测试了临床上可行的LSS(1-3个样品,给药后6小时跨度和1小时间隔)。莫西沙星暴露在MFX的单室模型(平均-5.1%,标准误差[SE] 0.8%)和MFX + RIF(平均-10%,SE 2.5%)中略微被低估。 MFX和MFX + RIF(0和6小时)的贝叶斯LSS略微低估了药物暴露(MFX平均值-4.8%,SE 1.3%; MFX + RIF平均值-5.5%,SE 3.1%)。 MFX(0和4小时)和MFX + RIF(1和6小时)的多元线性回归LSS分别显示0.2%(SE 1.3%)和0.9%(SE 2.1%)的平均过高估计。使用贝叶斯方法(MFX和MFX + RIF; 0和6小时)和多元线性回归(MFX,0和4小时; MFX + RIF,1和6小时)成功开发LSS。这些LSS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以促进结核病患者中莫西沙星的TDM。

相关报告
  • 《左氧氟沙星用于治疗结核病的有限采样点策略及达标分析研究》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5-04-17
    • 目前迫切需要改善及缩短结核病(TB)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治疗疗程。新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具有很强的体内外抗结核活性,其疗效主要与fAUC/MIC有关。通过优化左氧氟沙星给药方案可以改善TB及MDR-TB的治疗。由于临床上获得左氧氟沙星完整的时间-浓度分布是不可行的,因此来自佛罗里达大学及爱荷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提出了一种有限采样点策略(LSS)来评估左氧氟沙星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同时采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来评价左氧氟沙星的给药,其相关成果于2015年4月13日在线发表于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上。 研究人员从结核病患者处获得药代动力学数据,且这些数据与单室模型相吻合;研究采用线性回归和贝叶斯方法构建有限采样点模型,且该模型在预测左氧氟沙星AUC方面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其中分别在第4和6个小时(使用线性回归得到的R2=0.91,使用贝叶斯方法得到的值为0.97)或第2和6个小时(使用线性回归得到的R2=0.90,使用贝叶斯方法得到的值为0.96)采集到的两个样本的准确度最高;第2和6个小时的方法对血药达峰浓度(Cmax)进行了一个很好的评估。 该研究的达标分析结果显示可能需要提高左氧氟沙星的剂量(17-20mg/kg)来改善其活性;17-20mg/kg范围内的药物剂量能够使MIC在0.25至0.50之间;当MIC为2时,所有药物剂量范围的达标效果均较差。 该项研究针对左氧氟沙星提出的有限采样点策略能够用于治疗药物的监测以及后续药物动力学/药效学方面的研究。
  • 《莫西沙星能够改善对氧氟沙星产生耐药性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6-12-01
    • 目前尚不清楚第4代氟喹诺酮类合成药物——莫西沙星用于对氧氟沙星产生耐药性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是否能产生更好的治疗效果。基于此,来自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台湾卫生福利部台南胸腔医院的研究人员以2006年4月至2013年12月间在南台湾一家结核病转诊医院接受治疗的81名对氧氟沙星产生耐药性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为分析对象,探讨了莫西沙星对氧氟沙星耐药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其相关成果于2016年5月23日发表在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上。 研究最初纳入2511名经痰培养确诊为结核病的患者,而后从中筛选出325名(12.9%)耐多药结核患者,进而从中选出81名(24.9%)对氧氟沙星产生耐药性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作为最终的研究对象。 结果显示,81名患者中,50名(61.7%)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而其余31名(38.3%)的治疗效果则不理想,其中治疗失败者25例(30.9%)、失访者2例(2.5%)、死亡者4例(4.9%); 接受莫西沙星治疗患者(尤其是对于40.7%的莫西沙星敏感型结核患者以及28.4%的对莫西沙星低耐药型结核患者而言)的治疗成功率要显著高于未接受莫西沙星者[77.3% vs. 43.2%,OR值为4.46,95%可信区间为1.710-11.646(P=0.00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接受莫西沙星治疗是与治疗成功相关的唯一独立因素[校正OR值为6.54,95%可信区间为1.44-29.59(P=0.015)];gyrA基因第94位密码子突变是与莫西沙星高水平耐药有关的最常见突变(68.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接受莫西沙星治疗也是与早期痰培养阴转有关的一个独立因素[风险比为3.12,95%可信区间为1.48-6.54(P=0.003)]。 综上所述,大多数对氧氟沙星产生耐药性的耐多药结核菌株对莫西沙星敏感或耐药水平较低,因此对氧氟沙星产生耐药性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能够从莫西沙星治疗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