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一项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表明,当一线抗结核药物与食物共同服用时,其最大血浆浓度和药物生物利用度比空腹服用时要低。来自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Antonia Saktiawati医生在2014年欧洲呼吸协会国际会议上展示了他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为随机交叉试验,研究对象为 20名接受标准抗结核治疗方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的患者。研究者们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来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曲线,包括最大血浆浓度、到达最大血浆浓度的时间、曲线下面积和总生物利用度。研究表明,当餐后口服药物时,其最大血浆浓度值明显低于禁食后口服药物的浓度。同时,药物与食物共同服用时其生物利用度和曲线下面积也明显降低。
研究者表示,目前还不能明确餐后服用药物出现的药物血液浓度下降是否会有临床影响。如果它的确有临床影响,那么禁食后给药就可能增加药物与结核杆菌的接触并防止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