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管网公司将重塑我国天然气市场体系》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9-04-14
  • 有了独立的管网公司,现有油气企业业务被拆分,客观上提升了其他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能力,市场交易主体交易行为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一系列市场制度或规则也随之改变。这必将大大推动天然气行业市场化,推动天然气现货和期货市场的发展。我国天然气产业能在短短10多年内从商业化起步到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天然气管网的发展,可说是“管网决定市场范围、管网决定发展空间”。因此,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组建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下称管网公司),将是天然气体制改革中最为重大和根本性改革措施,进而重塑我国天然气市场体系。目前我国天然气上游勘探开采区块基本上被几大油气企业拥有,其他企业很难进入。在天然气产量继续大幅提升难度较大、管道气又受多方掣肘的情况下,资源供应增量靠进口LNG补充的比例不断提高。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运销分离,管网公平开放,格局大变,预计会有更多市场主体进口LNG,甚至是进口管道气。

相关报告
  • 《全球天然气产业发展态势》

    • 编译者:付爽 靳军宝 吴新年 白光祖
    • 发布时间:2024-06-17
    • 近年来全球低碳转型加速,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乌克兰危机导致国际形势剧变,全球能源格局加快调整,天然气市场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本报告从产业发展态势、关键技术进展、重点企业动态、面向未来的发展规划四个方面进行了调研分析和探讨。 本报告第一章围绕天燃气的勘探开发、燃气储运、城市燃气、天然气综合利用四大产业板块展开,分析了近年来各产业板块的发展态势。从天然气上游的勘探储量出发,对全球和国内的天然气的生产量、消费量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在天然气储运方面,从天然气管道(包括跨境管道、国内管道、城燃管道)、液化天然气(液化能力与LNG接收站)、地下储气库的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在城市燃气方面,围绕我国城市燃气的发展与改革转型进行了梳理,并选取了中国燃气、华润燃气、昆仑能源、新奥能源、港华智慧能源国内五个代表性的城燃企业进行分析调研;在天然气综合利用方面,从传统的电力、工业和民用领域到新兴的利用领域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天然气与氢能融合发展的新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本报告第二章对氢能储运技术(包括氢能储运技术、氢燃料电池技术、天然气掺氢技术)、管网智能巡检技术、燃气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态势进行调研和相关专利技术进展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氢能储运技术主要研发国家包括中国(5770件,占全球专利总数的42%,下同)、日本(4443件,占32%)、美国(1092件,占8%)、韩国(862件,占6%)、德国(636件,占5%)、法国(273件,占2%)等国家和地区,主要研发机构包括日本丰田、三洋电机、松下电器、日本本田、法国液化空气等,主要研发方向包括(生产)储氢技术与设备、固态储氢、气态/液态储氢技术与设备、电解制氢技术与设备、电化学储氢技术与设备、聚合物材料改性与应用、储氢材料、氢分离净化技术与设备、管道输氢、环保储氢技术与设备、氢气监测技术等。管网智能巡检技术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五的国家/地区分别为中国、意大利、印度、韩国和保加利亚,其中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占全球专利数量的比例达到了80.91%,主要专利权人包括埃尼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大学、西安万飞控制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技术主要聚焦于基于无人机的石油管线巡检方法、海底石油管线智能巡检、智能巡检管理系统、高光谱遥感定位技术、激光位移传感器、远程检测系统等方面。此外,对燃气分布式能源、氢燃料电池技术、天然气掺氢等燃气新能源相关技术进展进行了分析。 本报告第三章针对关注的企业,主要从企业基本情况、经营收入情况、主要产品体系、主要业务进展等方面重点分析了中国燃气、深圳燃气、国家管网、贵州燃气、重庆燃气、九丰能源等六家国内企业。 本报告最后在上述调研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之上,针对新的发展形势提出了相关建议。
  • 《中国石化天然气公司2020年经营气量达415亿立方米》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12-29
    • 截至12月9日,天然气公司2020年经营气量达41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高于全国行业同期平均增幅近10个百分点,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经营实现整体盈利,提前完成年度天然气经营气量目标任务。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市场动荡、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严峻形势,天然气分公司深入贯彻集团公司决策部署,落实党组领导“实现天然气跨越式发展”总体要求,紧盯持续攻坚创效行动目标及全年生产经营任务,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及时调整资源结构,全力开展拓市扩销,实现好于预期、跑赢大市的经营业绩。内外并举,拓宽资源渠道。全力做好国内自产气开发经营,确保实现全产全销,今年以来共采购国产陆上气180亿立方米。持续加大现货采购力度,进一步扩大国外资源进口规模,一年来累计进口LNG资源242船,接卸LNG资源1644万吨,同比增长18.6%。加强与中国石油等兄弟单位的合作,通过第三方采购天然气资源16亿立方米。同时利用国家管网公司 LNG接收站 ,接收进口LNG资源逾40万吨,资源运作水平显著提升。多点发力,推动改革发展。今年,天然气销售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一体化“资源池”“资金池”运行体系和全国性省级市场营销布局初步建立,公司本部部门及直属机构调整重组完成。新成立7家省级销售中心、4家省级销售合资公司,发挥区位优势,深耕市场,按照紧贴市场、一企一策原则优化营销结构、强化服务意识、创新营销策略、做大市场规模,月度销量持续增长,尤其是9月份销售天然气35.6亿立方米,同比增幅28.1%,创今年以来最高月增幅,为完成年度经营任务打下坚实基础。统筹优化,做好冬季保供。做好资源、设施、市场匹配平衡,合理安排计划,优化方案与执行,青岛、天津LNG接收站实现满负荷运行。以国家管网基础设施公平开放为契机,通过广西管道、西气东输管道、青宁管道等渠道实现南气北上、海气南下,弥补中北部市场资源缺口,缓解华东市场保供压力;从北海、粤东、深圳LNG接收站中转,以点带面拓展珠三角及粤东等地的核心市场。截至目前, 中国石化 使用内、外部LNG接收站已达8座,冬季 天然气市场 资源保供能力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勇挑重担、服务大局,将工作重心向攻坚创效聚焦、工作举措向攻坚创效发力,用党的建设推动攻坚创效措施落实落地,保障公司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攻坚创效、克难奋进的强大动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