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官方网站上线》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 cancan
  • 发布时间:2018-09-11
  •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依托海洋研究所,联合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声学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上海药物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等中国科学院研究机构共同建设。中心落户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示范区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总占地2000亩。

    中心以开拓前沿交叉领域、建设美丽健康海洋、保障国家海洋安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为使命,实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融合运行、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科教融合建设、13个涉海研究所融合发展,将实现中国科学院先进科技创新设施、优势科技创新团队、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向古镇口军民融合示范区集聚,打造以山东为总部、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人才高地和新兴产业培育基地。中心实施“智慧海洋”和“健康海洋”示范工程,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打造海洋工程装备、近海环境监测、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灾害防控等交叉研发集群,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培育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新引擎,支撑海洋强国建设。

    围绕建设美丽健康海洋、开拓交叉前沿领域、保障国家海洋安全、服务“一带一路”等重要使命,依托院海洋科考船队,联合“四站三网”观测网络、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海洋大数据中心等开放支撑平台,通过实施海洋所-烟台海岸带所融合发展,共同构建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核心科研单元。部署“近海健康海洋示范工程”、“印太汇聚区多圈层相互作用”、“海洋生命过程认知与生物资源绿色发展”三大核心科研方向和“‘一带一路’海洋科技合作行动”重点任务,以学科融合带动重大突破和重点培育方向融合,形成立足海岸带和近海、挺进深海大洋的发展格局,推进“三重大”成果产出。

    按照1+X+N模式,发挥中国科学院创新资源全链条优势,在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灾害防控等领域建设七个交叉研发集群,开展大团队跨领域协同攻关,争取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和参与,激励成果转化,推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海洋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新引擎。

  • 原文来源:http://www.coms.ac.cn/
相关报告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3-27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网站,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8月1日,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从事海洋科学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开发的综合性海洋科研机构。此网站提供科研动态,科技信息,重大课题等信息。
  • 《省委书记刘家义视察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cancan
    • 发布时间:2018-11-29
    • 11月28日上午,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率山东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项目落地现场观摩会一行,到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区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视察调研了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筹备组组长、海洋研究所和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所长王凡结合海洋大科学的特点,从融合中国科学院涉海优势资源,建设开放共享的先进平台,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军民融合等方面,汇报了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设进展。   刘家义书记充分肯定了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建设进展,强调要紧密围绕海洋强国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有效整合中国科学院海洋领域优势资源,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军民深度融合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   2018年1月,中国科学院整合凝聚全院涉海优势科研力量,由海洋所、沈阳自动化所、烟台海岸带所等13家研究所,共同组建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心以开拓交叉前沿领域、建设美丽“健康海洋”、保障国家海洋安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等为重要使命,聚焦近海环境、深海大洋、海洋生命三大领域,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开展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大团队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中国科学院海洋科考船队、空天海地一体化观测网络、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海洋大数据中心四大核心支撑平台,打造海洋工程装备、近海环境监测、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灾害防控等七大研发集群,为海洋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