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 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3-27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网站,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8月1日,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从事海洋科学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开发的综合性海洋科研机构。此网站提供科研动态,科技信息,重大课题等信息。
  • 原文来源:http://www.qdio.ac.cn/default.asp
相关报告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3-24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1月,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之一,并已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 机构设置和学科方向:拥有国家、中国科学院、省重点实验室(站),包括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物理海洋研究室、海洋环境与生态研究室、应用海洋生物研究室、海洋工程中心和产品开发中心等。 研究重点领域:热带海洋环境动力过程、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等。该网站提供有关该研究所的相关信息,包括出版刊物、图书馆等。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再添凡纳滨对虾新品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7-05-11
    •  近日,农业部公布了2017年通过审定的14个水产新品种,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海南广泰海洋育种有限公司合作培育的凡纳滨对虾“广泰1号”榜上有名。这是海洋研究所自凡纳滨对虾“科海1号”后又一通过审定的凡纳滨对虾新品种。   凡纳滨对虾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上世纪末发起并成功引进我国,引进后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研究工作。自2002年开始,海洋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相建海研究员课题组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开始凡纳滨对虾的自主选育工作,并于2009年培育了凡纳滨对虾“科海1号”新品种,目前已在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海南、广东等多个地区进行了推广养殖,为提高国内良种覆盖率做出了重要贡献。   凡纳滨对虾“广泰1号”是在“科海1号”基础上,运用品系繁育和配套系育种理论,历经7个世代连续培育,获得了快长系、高存活/高繁系、高存活/快长系和高繁系四个具有典型性状特征的专门化品系,进一步利用四系配套技术培育出的兼具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的凡纳滨对虾新品种。在相同养殖条件下,“广泰1号”与进口SIS虾苗比较,120日龄虾的生长速度提高16.0%、成活率提高30.0%。该品种适合在全国各地人工可控的海水及咸淡水水体中养殖,在南北方养殖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