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学校的结核病暴发比世界其他地区更频繁,对学生及其家庭构成了公共卫生威胁。研究人员旨在了解中国结核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与结核病暴发相关的因素。
研究者按照Cochrane合作的标准程序以及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进行了系统评审,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STATA进行荟萃分析。
研究人员在中国大陆纳入了107项研究,涉及1795名结核病学生患者。系统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高中阶段和东部地区,结核病的爆发更为频繁。暴发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春季,暴发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4个月。荟萃分析显示,学生结核病暴发的总发作率和班级发作率分别为4.60%(95%CI为3.80% - 5.70%)和22.70%(95%CI为19.20% - 27.00%)。亚组分析表明,与高中相比,在大学或学院中爆发的发作率相对较高。密切接触者的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患病率为23.70%(95%CI为19.50% - 28.90%)。中位病例发现间隔为2个月,有47.40%的指标病例发现延迟。
审查结果表明,在中国的高中阶段学校结核病的发病率最高。大专院校暴发疫情的发病率高于高中。学校中的结核病暴发通常会持续很长时间。必须减少案例发现延迟,以防止在班级和学校传播。应加强对学校推定的结核病病例的有效监测和筛查,以减少学校的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