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学生的结核病暴发: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 来源专题:重大疾病防治
  • 编译者: 蒋君
  • 发布时间:2019-11-19
  • 近年来,中国学校的结核病暴发比世界其他地区更频繁,对学生及其家庭构成了公共卫生威胁。研究人员旨在了解中国结核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与结核病暴发相关的因素。

    研究者按照Cochrane合作的标准程序以及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进行了系统评审,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STATA进行荟萃分析。

    研究人员在中国大陆纳入了107项研究,涉及1795名结核病学生患者。系统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高中阶段和东部地区,结核病的爆发更为频繁。暴发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春季,暴发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4个月。荟萃分析显示,学生结核病暴发的总发作率和班级发作率分别为4.60%(95%CI为3.80% - 5.70%)和22.70%(95%CI为19.20% - 27.00%)。亚组分析表明,与高中相比,在大学或学院中爆发的发作率相对较高。密切接触者的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患病率为23.70%(95%CI为19.50% - 28.90%)。中位病例发现间隔为2个月,有47.40%的指标病例发现延迟。

    审查结果表明,在中国的高中阶段学校结核病的发病率最高。大专院校暴发疫情的发病率高于高中。学校中的结核病暴发通常会持续很长时间。必须减少案例发现延迟,以防止在班级和学校传播。应加强对学校推定的结核病病例的有效监测和筛查,以减少学校的暴发。

相关报告
  • 《暴露后五年密切接触者结核病发病率下降: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 来源专题:重大疾病防治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3-06-05
    • 背景 与活动性肺结核(TB)患者密切接触的个体表现出近期感染的高风险,一旦感染,在暴露后的随后几年内发生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更高。但活动性疾病发病的高峰时间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估计密切接触者暴露后结核病的发病风险,为临床和公共卫生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我们在 PubMed、Web of Science 和 EMBASE 中搜索了截至 2022年12月1 日发表的文章。使用随机效应模型通过meta分析对发病率进行定量总结。 结果 在5616项研究中,有31项研究纳入了我们的分析。对于基线密切接触者结果,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和活动性结核病的总患病率分别为46.30%和2.68%。随访期间,密切接触者结核病1年、2年和5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15%、1.21%和1.11%。基线时MTB感染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个体的累积结核病发病率明显高于阴性个体(3.80% VS. 0.82%)。 结论 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个体发生活动性肺结核的风险很大,特别是在暴露后的第一年内。近期感染人群应成为全世界积极发现病例和预防性干预的重要优先事项。
  • 《诊断耐药结核病的靶向二代测序: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 来源专题:医学前沿技术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4-06-29
    • 靶向二代测序(NGS)可以快速、同时地检测与多个基因靶点的结核病药物耐药性相关的突变。如公开数据所述,使用靶向NGS诊断耐药结核病尚未得到全面评价。我们旨在确定诊断耐药结核病的靶向NGS检测方法,确定该技术的使用范围,并评估这些检测方法的诊断准确性。 在这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中,我们检索了2005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14日期间,我们检索了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Global Index Medicus、Google Scholar、ClinicalTrials.gov 和WHO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以获取关于靶向NGS治疗耐药结核病的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报告,并在Embase和Google Scholar中更新了检索,直到2月13日。 2024. 符合系统评价条件的研究描述了使用初代样本、参考菌株收集或来自疑似或确诊结核病个体的培养分离株来预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耐药性的靶向 NGS 方法。我们的检索对研究类型或语言没有限制,尽管只筛选了英语、德语和法语的报告。对于meta分析,我们纳入了使用任何参考标准的测试准确性研究,并使用诊断准确性研究质量评估-2工具评估了偏倚风险。meta分析的主要结局是与表型和基因型药物敏感性检测相比,靶向NGS诊断耐药结核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我们使用贝叶斯双变量模型来生成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图和诊断准确性测量,总体并按药物和样本类型分层。这项研究已在CRD42022368707的PROSPERO注册。 我们确定并筛选了2920份报告,其中124份符合我们的系统评价条件,包括37篇综述文章和87份收集靶向NGS样本的研究报告。测序主要在美国(87 个中的 14 个 [16%])、西欧(10 个 [11%])、印度(10 个 [11%])和中国(9 个 [10%])进行。我们在meta分析中纳入了24项测试准确性研究,其中评估了23种不同的结核病药物或药物组,涵盖一线药物、注射用药和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比较了靶向NGS与表型药物敏感性测试。靶向NGS在所有药物中的综合敏感性为94.1%(95%可信区间[CrI]:90.9-96.3),特异性为98.1%(97.0-98.9)。单个药物的敏感性范围从卷曲霉素的76.5%(52.5-92.3)到利福平的99.1%(98.3-99.7);特异性范围为乙胺丁醇的93.1%(88.0-96.3)和阿米卡星的99.4%(98.3-99.8)。总体上,主要临床样本和培养分离株以及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诊断准确性相似,排除高偏倚风险研究后诊断准确性相似(总体敏感性 95.2% [95% CrI 91.7–97.1],特异性为 98.6% [97.4–99.3])。 靶向NGS对检测结核病药物组的耐药性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直接在临床样本上进行。目前推荐的一些药物的性能数据很少。在高负担国家,阻碍使用靶向NGS诊断耐药结核病的障碍需要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