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艾滋病政策-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经验和教训》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 李越
  • 发布时间:2006-12-30
  • 2006年1月,中国政府和联合国组织共同公布了新的关于艾滋病感染者的预测数字——中国有感染者65万,这比此前两年公布的84万和几年来在中国、在国际社会不断重复的警告强音——2010年中国将有感染者1000万之间呈现出巨大的差距。同时,中国的艾滋病防治行政法规被批准,并于2006年3月1日开始实施。不同的评说,使这部新实施的法规从一开始就“毁誉参半”。批评者认为这部法规不但不能在实质上保护感染者不被歧视,反将使感染者落入更加不利的地位。而中国20年艾滋病防治政策法律的演进,除受中国人自己的认知能力和价值观的影响外,更多地是受了来自外部(联合国组织、别国政府及世界公民社会)的影响,——来自中国对外部艾滋病防治主张的“误读”和外国艾滋病防治政策对中国的“误导”。 本文针对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等用来影响中国的一些说法和做法,在中国的运用是否有效或恰当提出了置疑。这些说法和做法是:1,人人都有可能感染艾滋病;2,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传播;3,艾滋病的流行会因其造成劳动力短缺和加大企业负担而严重影响一国经济;4,个人的认知程度、具体态度、信念取向,决定个人的实践行为;5,“宣传教育,提高知晓率”,“发挥NGO作用”,“推进100%安全套、美沙酮替代和洁净针具等行为干预”对艾滋病防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及,6,三个一(即一个共同的艾滋病防治行动框架、一个国家级艾滋病防治协调机构、一个统一的国家级监督与评价系统)等。 本文的积极主张是: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全面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UN-IVERSAL ACCESS)的提法之下,在必须认可、尊重和保护人权,反对歧视,强调国家对公民的健康权承担积极责任的前提下,各国、各地应有不同的因地制宜的艾滋病防治积极策略和具体做法。
  • 原文来源:http://www.chain.net.cn/admin/file/20060810141353.pdf
相关报告
  • 《中国的艾滋病应对——聚焦权利》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李越
    • 发布时间:2011-05-31
    • 保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易感艾滋病脆弱人群的权利是艾滋病应对过程中的关键。联合国认为,通过不断扩大艾滋病预防和治疗服务的可及性、消除歧视、保护受影响和感染者人群的权利,中国将能够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6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自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以来的25年里,中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不断加强,日益有效——预防了很多新发感染,中国数以千计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生命得到拯救。 迈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的应对相当重要,中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艾滋病仍在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2009年,估计中国有48000人感染艾滋病病毒,26000人死于艾滋病。 显然,随着中国的艾滋病应对日益成熟,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高危人群权利的保护将成为成功应对的关键。正如其他很多国家,对中国来说,最大的挑战之一也是如何通过加强在高危人群中的预防服务以阻止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特别是卖淫和嫖娼、注射吸毒者和男男性行为者。另一个挑战是保证需要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获得治疗,从而拯救生命、预防包括母婴传播在内的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 男男性行为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很高并且在迅速上升,使这一人群需要特别的关注。如,有的地区,男男性行为者的艾滋病感染率从2006年的10.4%增至2009年的19.2%。并且,2009年估计近三分之一的新增感染发生在男男性行为者中。迅速加强对男男性行为者的艾滋病应对对遏制艾滋病的流行至关重要,这需要通过采取行动消除污名化与歧视得到实现。 加强这方面工作的关键就是要优先付出努力去保护高危人群的权利,保证他们不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保密、就业、教育和医疗服务上的平等权利必须受到法律的保护,相关政策必须全面落实。必须采取行动消除来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家人、大众和公共服务提供者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另外,使青年人形成没有歧视的价值观并接受性教育是可持续的认识和态度改变的关键。 对侵权、污名化和歧视的恐惧会导致相关人群不愿意寻求或接受艾滋病预防和治疗服务。因此,正在起草的五年行动计划强调保护权利和消除歧视至关重要。 加强社会组织参与也是成功应对艾滋病的关键。这些社会组织更能接触到难以接触和被歧视的群体,而这些人群通常不愿意寻求和接受政府的服务。如果要使社会组织在中国应对艾滋病的过程中完全发挥自己的作用,需要采取措施保证这些组织能够合法注册、寻求资金支持并在法律框架下开展工作。公民社会组织不仅能够在服务提供上扮演重要角色,还能代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高危人群表达他们的需求和忧虑。 进一步增强所需的应对工作以遏制和扭转中国的艾滋病流行并不容易,但是,中国有能力、也有资源去做。中国正在准备下一个艾滋病防治五年行动计划(2011年到2015年),现在正是制定目标、优先领域、分配资源的时候,去履行中国政府对2015年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所作出的承诺。联合国驻华系统将继续支持中国实现其千年发展目标承诺,促进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更加努力地推动实现联合国的愿景——无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无艾滋病相关死亡、无艾滋病相关歧视。
  • 《意大利COVID-19高死亡率的因素分析及其对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4-23
    • JAMA Internal Medicine 于4月7日在线出版了意大利天主教圣心大学等机构的观点文章“What Other Countries Can Learn From Italy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讨论了造成意大利COVID-19高死亡率的因素。 文章指出,截至4月1日,COVID-19大流行造成意大利110574例病例和13155例死亡。了解意大利的死亡率如此之高的原因,以获得做好最佳准备以及为其他国家的最佳行动制定计划的策略十分重要。 一些因素与人口结构和基础疾病有关。意大利是欧洲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仅次于日本。COVID-19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死亡风险具有强烈的年龄依赖性。此外,COVID-19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伴随的严重疾病,且意大利具有吸烟史的患者比例很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也很高。 第二组因素是卫生保健系统带来的病例负担的增加。例如,由于贝加莫三分之一的人口参加了2020年2月19日的欧冠比赛,这期间大量的病毒传播,很可能使贝加莫的卫生保健系统不堪重负。意大利人的生活以社交和频繁的集会和集聚而闻名。也有可能在早期阶段,没有采取太多的标准卫生措施。因此,在发生群众集会或广泛的社会交融的地区应考虑采取更高水平的准备工作。 第三组因素与卫生保健系统的标准容量以及在医院管理出现的病例时所做出的决定有关。意大利拥有一个功能强大的国立卫生保健系统,但其ICU病床数量很少。在冬季,医院往往接近满负荷运转,流感季期间意大利的平均住院率达到87%。显然,许多症状相对较轻的患者被收治,到有更多的重症患者出现时,储备就有限了。医院人满为患也可能解释了医务人员的高感染率,这进一步导致医院的响应能力下降。医务人员的早期感染导致病毒传播给医院内的其他患者。给其他国家带来的相关经验教训是:(1)避免将疑似SARS-CoV-2感染的患者带到医院,除非他们明确要求住院治疗;(2)在医院环境中保持严格的卫生程序;(3)医务人员暴露时应迅速采取行动,以免人员能力丧失。 文章指出,还应考虑随机因素。不是整个意大利,而是其中几个城市承担了这一流行病的大部分负担。死亡的季节性很严重,冬天的死亡率比夏天高25%。死亡的季节性高峰因医院而异,并且可能很难预测哪家医院的负担最大。因此,诸如呼吸机之类的一些资源储备应处于备用状态,并能够迅速将其分配给容量饱和的医院。在缺乏流行性和发病率数据(包括血清学检测结果)的情况下,很难预测COVID-19大流行过程中特定主要公共卫生决策(如封锁)的作用。具有积极的早期接触者追踪和广泛的实验室检测的国家似乎提供了成功遏制的例子。相比之下,在意大利,接触者追踪和实验室检测都受到限制,封锁不得不作为绝望境地中的最后一种措施。重要的是要研究最先采取的政策对预计的需要住院的重症患者的影响。 文章指出,最后应该回答的一个主要问题是SARS-CoV-2感染对相关死亡的因果关系。很难区分是有SARS-CoV-2感染而死亡还是因SARS-CoV-2感染导致死亡,因为绝大多数死亡的患者患有1种或多种其他主要疾病。文章指出,此外,应正式研究死亡患者丧失的质量调整生命年以及对生存患者的长期后果。通过这项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源自COVID-19的疾病的相对负担,并且可以更好地分配危机期间负担过重的卫生保健系统中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