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山教授团队在植物萜类代谢研究中再次取得突破》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 姜丽华
  • 发布时间:2023-03-24
  • 萜类是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天然产物。一些萜类化合物(如类胡萝卜素、叶绿素、赤霉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而另一些(如单萜、二萜植保素等)则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作用。很多萜类化合物还是重要的药用成分(如青蒿素、紫杉醇等)。在这些化合物的合成途径中,其链长受到不同异戊烯基转移酶的决定。异戊烯基转移酶中的法尼基二磷酸合酶(FPPS)在细胞质中产物C15的代谢中间产物FPP,用于合成倍半萜(如青蒿素)和三萜(如甾醇);而在叶绿体中牻牛儿基二磷酸合酶(GPPS)产生C10的GPP用于合成挥发性的单萜化合物(如柠檬烯、芳樟醇),牻牛儿基牻牛儿基二磷酸合酶(GGPPS)则催化合成C20的GGPP,用于包括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维生素E等一系列重要化合物的合成。

    该生命科学学院卢山教授团队的研究描述了植物在进化中由GGPPS逐渐获得GPP合成能力,并最终形成GPPS的过程,并且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手段解析了决定产物链长的两个氨基酸位点。

    在以往的报道中,GPPS通常出现在裸子植物中,而被子植物往往利用一个I类小亚基蛋白(SSUI)通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将GGPPS的产物从C20的GGPP“临时”修改为C10的GPP。在2017年,卢山教授课题组在水稻中发现了一个真正的GPPS,并由此展开了对GPPS起源与演化的研究工作(Zhou et al. 2017. PNAS. 114: 6860-6865)。在近日发表的论文中,通过对来自不同物种的一系列GGPPS的功能鉴定,他们发现在蓝细菌和藻类植物中,GGPPS通常只能专一地合成GGPP。随着在苔藓植物中的基因家族扩张,一些GGPPS逐渐产生了合成GPP的能力,而这一能力在蕨类植物中得到发展,并最终形成裸子植物中功能专一的GPPS (图1)。与此同时,在苔藓植物中还出现了由GGPPS向无催化功能的小亚基蛋白的分化。该分化首先在蕨类和裸子植物中形成了对GGPPS酶活具有促进能力的II类小亚基(SSUII),并最终在被子植物中产生了能够改变GGPPS用于合成GPP的I类小亚基(SSUI) (图1)。利用GGPPS-SSUI组合取代单一的GPPS来产生GPP,在保障GGPPS功能(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的前提下,赋予了被子植物萜类代谢更大的自由度。

    在对水稻GPPS的功能解析中,他们发现GGPPS的一个亮氨酸-缬氨酸(LV)氨基酸对如果突变为缬氨酸-丙氨酸(VA),则产物从GGPP变为GPP。这两个氨基酸在GGPPS容纳反应中间产物和催化进一步延伸的过程中至关重要。这一发现解释了裸子植物中GPPS的产生过程。此外,本研究首次将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应用于异戊烯基转移酶的功能解析。研究表明,在GGPPS的VA突变体中,位于VA位点附近的多个氨基酸之间的距离缩短,减少了反应腔对较大中间产物的容纳能力(图2);而与此同时,GGPPS突变体中GPP与IPP的距离加大,难以进行下一步的延伸反应,因此更加趋于释放GPP作为催化的最终产物(图3)。

    近日,该成果以The functional evolution of architecturally different plant geranyl diphosphate synthases from geranylgeranyl diphosphate synthase (https://doi.org/10.1093/plcell/koad083 )为题在植物学领域久负盛名的学术刊物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研究人员来自南京大学、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和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卢山教授实验室2017级博士研究生宋书言(现于浙江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该文来自La Trobe大学的共同第一作者金瑞涛、何思潼为我校2015届毕业生。

  • 原文来源:https://life.nju.edu.cn/47/81/c12940a608129/page.htm
相关报告
  • 《我国植物能源研究获突破 有望加速碳中和实现》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4-03
    • 近日,国家高新科技企业、武汉兰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多生物”)超级芦竹基因组科研团队,发布了两份芦竹(绿煤102、翠绿101)高质量基因组。这两份基因组为全球首次发表的芦竹基因组,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也标志着我国植物能源创新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芦竹作为一种零碳或负碳能源植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所谓能源植物,是指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快速转化成有机物,并产生高生物量的植物。目前,国际公认的碳中和四大可行性技术路径——能源转型、碳捕捉与利用、植物碳汇、低碳生活,其中前三个都与植物尤其是能源植物密切相关。 芦竹,禾本科芦竹属,属无性繁殖植物,遗传基础狭窄,只能通过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改良。芦竹基因组十分复杂、组装难度大,至今国内外还没有公开报道的参考基因组可用,严重限制了芦竹基因组学的研究和遗传改良。如何看这次芦竹基因组研究“0”的突破?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国家林草局原总工程师封加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兰多生物培育的超级芦竹是一种高产高效的能源植物,大规模种植超级芦竹可助力国家快速实现碳中和。根据兰多生物2021年-2022年测产报告,超级芦竹生长过程中每年产生的干生物量约5吨/亩—10吨/亩,据此测算出其吸收的二氧化碳量8.5吨/亩—17吨/亩、释放的氧气量6吨/亩—12吨/亩,约为热带森林的5倍、玉米秸秆的7倍、水稻秸秆的15倍。 目前,兰多生物正在将芦竹基因组研究成果,在全球率先应用到芦竹品种遗传改良上,正在培育产量更高、抗逆性更强的新一代超级芦竹新品种。此前十多年,兰多生物收集了近700份国内外野生芦竹种质资源,利用系统选育、物理化学诱变等手段,培育出多种生物量大、环境适应性强的超级芦竹品种,可以在盐碱地、滩涂地、高寒地、废弃矿区、湿地等边际土地生长,降雨量>500毫米的区域可自然生长,一次种植可连续收割15年—20年。 “超级芦竹可以直接替代燃煤,也可以通过先进的生物发酵、热化学转化等技术生产氢气、天然气、一氧化碳、生物油、乙醇、生物炭、聚乳酸(PLA)、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等,并且能进一步深加工生产几乎所有的高端能源与高端化学品,如甲醇、乙醇、汽柴油、航空煤油(SAF)、液氨、乙二醇、烯烃、芳烃等,从而全面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及其下游产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航空发动机低排放燃烧联合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宇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兰多生物还在全球首创了无热载体蓄热式辐射热解工艺,采用这种工艺深加工超级芦竹,在生产氢气、天然气、一氧化碳等负碳能源及负碳化工产品的同时,其副产的生物炭还可用来生产炭基肥、炭基土壤改良剂、炭基建材、活性炭、炭基导电材料。“零碳”排放是碳中和的终极目标,而兰多生物这一技术路线生产的超级芦竹相关能源、化工产品已经实现了负碳排放,对于实现“3060”“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秘书长、节能减排中心主任王凡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以来,“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频繁出现在政府文件中。在目前的可再生能源中,超级芦竹最接近化石能源,它们都是碳氢化合物,唯一的差别在于其形成所需要的时间不同,化石能源需要经过上亿年的演变过程,而超级芦竹只需要半年到1年时间,超级芦竹是化石能源完美的替代品。 “我国地域辽阔,有边际土地24亿亩、森林面积34.6亿亩,在确保18亿亩粮食耕地红线基础上,我国完全有潜力发展植物能源来全面替代化石能源,实现能源自主供应,保障国家能源、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王凡说。
  • 《植生生态所科研人员在聚酮类化合物代谢模块适配优化研究中取得突破》

    • 来源专题:转基因技术
    • 编译者:雷洁
    • 发布时间:2016-03-10
    • 在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中,异源代谢模块的导入往往与宿主内源各模块间产生“适配性差”等兼容问题,从而影响目标化合物产率的提升。如何快速评估和优化适配性差的模块一直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2月29日,国际学术期刊Biotechnology Journal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勇研究组题为“Construction of polyketide over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strains via synthetic antisense RNAs based on in silico fluxome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aly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描述模块相互作用的系统方法,并用于改善大肠杆菌异源合成聚酮类化合物6-脱氧红霉内酯B(6dEB)中存在的模块适配问题。   通过结合流量组模拟分析和转录组分析,该研究首次发现了6dEB合成过程中不同代谢模块内流量变化的整体趋势存在巨大差异,并在对这些差异进行系统分析后找到了改善6dEB生物合成的潜在遗传改造靶点。随后,利用反义RNA技术研究人员首次对大肠杆菌磷酸戊糖途径模块及核苷酸代谢模块上的25个预测靶点进行改造以提高6dEB的合成水平。结果显示,单独下调18个基因靶点的表达分别使6dEB的产率提升至少20%以上,而模块间的优势靶点组合改造则提升了60%以上,这一策略使6dEB的合成水平提升了296.2%,摇瓶发酵的产量达到了210.4 mg/L,这是目前聚酮类化合物在大肠杆菌中异源合成的最高水平。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模块适配诊断、优化的有效方法,可广泛用于改善底盘细胞中的异源产物合成产率,也展示了反义RNA技术在代谢工程中的良好前景。   该项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相关人才计划、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植生生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