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将制定无人驾驶汽车标准 多家上市公司深度参与》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姜山
  • 发布时间:2018-03-29
  • 工信部将制定无人驾驶汽车标准 多家上市公司深度参与

    无人驾驶汽车是汽车与信息、通信等产业跨界融合的重要载体和典型应用,也是全球创新热点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为争取这个制高点,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启动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

    工信部27日公布了《2018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下称《要点》)。《要点》提出,尽快启动汽车网联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通信需求相关标准预研,启动自动驾驶高精地图需求及道路设施需求研究。紧跟网联车辆国际标准制定进程,开展国内网联车辆方法论、网联车辆通信时延要求等标准的适用性研究。启动基于LTE-V2X蜂窝通信、直连通信等功能、性能和接口标准化可行性研究,适时申请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的立项。

    工信部要求,2018年将积极开展自动驾驶相关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尽快完成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立项及研究工作,启动自动驾驶测试场景、横纵向组合控制等2项测试评价类关键标准及自动驾驶记录、报警信号优先度、人机交互失效保护等3项自动驾驶通用标准的预研,并根据预研进度提出标准立项。

    在驾驶安全方面,工信部要求,完成汽车信息安全通用技术、车载网关、信息交互系统、电动汽车远程管理与服务、电动汽车充电等5项基础通用标准的立项工作;启动汽车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安全漏洞与应急响应、软件升级及整车信息安全测试评价等4项国家标准项目的预研和立项。

    高质量的行业标准离不开创新。在工信部的主导下,由中国汽研、亚太股份、保隆科技、德赛西威以及多家整车企业参与的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已在今年3月成立。这一创新平台有望在行业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公开信息显示,保隆科技已为多家整车企业的主力车型配套供应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业务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德赛西威IPO募投项目达产后将新增400余万台ADAS产能。

    “这不是一个小联盟,而是国家级创新平台。”一位上市公司负责人表示。(李雁争)

相关报告
  • 《【工信部】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标准研制》

    •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 编译者: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5-04-16
    • 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 整车与关键部件: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车、关键部件(如电池、电机)、系统集成及智能网联技术(V2X、自动驾驶)的标准研制。 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定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回收全生命周期管理标准,覆盖碳足迹核算、电池回收利用等环节。 绿色低碳与碳足迹 碳管理标准:制定汽车行业碳足迹核算规则,覆盖原材料生产、制造、使用到回收阶段。 清洁能源应用:推动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能在汽车燃料电池中的应用标准。 强制性安全标准:加快新能源汽车(如电池安全、充电桩)、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 有害物质管控:强化汽车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质(如铅、镉)限量标准。 关键技术与基础设施 智能化技术:推进车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芯片)、5G轻量化/毫米波通信、车路协同基础设施标准。 电池与储能:完善高性能锂电池、新型储能(如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制定电池回收利用技术规范。 参与国际制定:支持企业参与联合国WP.29车辆法规协调论坛,推动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标准与国际接轨。 国际标准转化:提升汽车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至88%,重点转化ISO、IEC等机构标准。 产业链协同 供应链协作:鼓励车企与专精特新企业联合攻关关键技术标准(如高端材料、智能传感器),构建紧密供应链体系。 与产业规划联动:将汽车标准纳入“十五五”制造业规划,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等领域。 数字化转型:制定汽车制造数字化工厂、智慧供应链标准,推动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贯标。 【典型应用场景】 智能网联汽车:加快5G-A车联网、低空信息基础设施(无人机-汽车协同)标准研制。 电池循环经济:建立锂电池分级分类、回收利用标准,推动“电池护照”等追溯体系。 【目标与成效】 2025年量化目标:制定汽车相关行业标准超200项,组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标准化技术组织。 成本与安全:通过标准化降低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推动动力电池成本降至$70/kWh以下,强化电池热失控防护标准。
  • 《工信部将完善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6-07
    • 工信部近日发布消息称,为优化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抓好重点急需标准的研究与制修订工作,装备工业司组织全国汽标委编制了2019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目前,虽然国内汽车市场整体遇冷,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仍保持较快增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前4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838.9万辆和835.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1%和12.1%,不过,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6.8万辆和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8.5%和59.8%。   据了解,2019年工信部将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建立与新能源汽车强制性和推荐性国家标准相协调的体系框架,加快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标准子体系建设,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编制为契机,深入研究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通信等融合发展趋势,不断优化完善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   其中,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工信部将完成动力电池材料回收要求、包装运输规范、拆卸要求、梯次利用要求等标准报批工作,完成汽车用废旧动力单体电池拆解技术规范技术审查,加快推进放电规范和梯次利用产品标识等标准制定,开展回收拆解指导手册和可梯次利用设计指南等标准预研和立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