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体发电技术获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8-08-27
  •   近日,中国科学院电工所海洋能发电研究部彭爱武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盘式磁流体发电机。该发电机以氩气作为发电工质,输出功率达到 10.3kW ,处于同类装置的世界第三水平。

      盘式磁流体发电机因其独特的结构方式,发电工质处于非平衡电离状态,大大提高了工质的电导率,从而获得更高的功率密度和发电效率,可形成一种结构紧凑、可靠性高的大功率静态发电系统,在空间应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该项研究得到了相关部门和专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试验期间,杜善义、张履谦、龙乐豪和戚发轫四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亲临试验现场予以指导。

      彭爱武团队长期致力于磁流体能量转换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在液态金属磁流体发电,高温等离子体磁流体发电以及磁流体推进等方面,开展了机理研究、关键技术攻关、装备研制和应用示范等一系列研发工作,获得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为国家深空深海探测、空间及海洋安全等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和支撑。

相关报告
  • 《单浮体气动式波浪能发电技术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21
    • 海洋波浪能分布广泛,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波浪能转换系统环节多,每一环节均受制于海洋波浪的不定常性,难以实现转换效率的显著提升,因此关于整机转换效率提高的研究始终是个热门课题。   波浪的不定常性一方面导致能量转换系统效率的提高具有较大难度,另一方面其波动传播的特点又为能量聚集创造了条件。目前国际公认波浪能气动式发电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优势,然而尽管研究历史悠久、示范装置众多,并且部分电站运行时间超过10年,但始终未能克服普遍存在的能量转换效率较低的问题,故商业化进程缓慢。   鉴于发电模型研究是开发海试样机中的一个重要过程,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团队在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自航单浮体气动式波浪能高效转换机理研究及验证”的支持下,充分发挥振荡聚波的优势,创新研发了一种单浮体气动式波浪能发电模型。   科研团队依据国际上的测试规范,对单浮体气动式波浪能发电模型在国家海洋技术中多功能造波水池进行了测试,得到了规则波下波电转换特性和不规则波下波电转换特性。测试结果表明:(1)所完成的规则波工况中,在平均周期为2.58s、平均波高为0.1040m的工况下,电池负载下最大波电转换效率为63.36%;(2)所完成的不规则波工况中,在谱峰周期为2.62s、有效波高为0.1412m的工况下电池负载下最大波电转换效率为30.17%。   此次单浮体波浪能高效转换的实验室测试结果为开展高效转换、低成本的实型气动式波浪能发电样机的研发提供了实验依据,对推动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2023年度生物质耦合发电技术又有新进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2-08
    • 为及时贯彻执行国家标准,促进生物质耦合发电行业发展,11月22日~23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生物质耦合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主办、大唐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承办的《农林生物质原料收储运通用技术规范》等两项国家标准宣贯暨2023年度生物质耦合发电技术研讨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生物质耦合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大唐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张辉;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生物质耦合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刘恒宇、张烨、李振宇等委员;大唐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院长刘海东、副院长盛明珺出席了会议。来自生物质发电领域的国内发电企业、上下游制造企业、设计院、高校及科研院所的60余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对《农林生物质原料收储运通用技术规范》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两项国家标准进行了宣贯,详细解读了规范中各项条款和实施细节,为参会者提供了清晰明了的指导,并为后续的生物质耦合发电行业标准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启发。 在技术交流环节,会议围绕生物质发电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成果、新型能源体系下生物质发电、耦合发电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等主题,展开了15个议题的技术交流。随后专家们对生物质直燃耦合及气化耦合燃煤锅炉项目在原料收集、运输、储存、预处理、输送、燃烧等过程总结的经验进行充分交流,并就生物质发电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 针对目前生物质耦合发电技术所面临的问题,会议指出,要重视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生物质耦合发电技术的突破和进步,同时,各发电企业应充分调研生物质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采用贴合电厂实际,经济高效的生物质耦合发电技术路线,并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此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不仅促进了与会专家的沟通,也进一步明确了生物质耦合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推动生物质耦合发电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和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