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浮体气动式波浪能发电技术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21
  • 海洋波浪能分布广泛,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波浪能转换系统环节多,每一环节均受制于海洋波浪的不定常性,难以实现转换效率的显著提升,因此关于整机转换效率提高的研究始终是个热门课题。

      波浪的不定常性一方面导致能量转换系统效率的提高具有较大难度,另一方面其波动传播的特点又为能量聚集创造了条件。目前国际公认波浪能气动式发电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优势,然而尽管研究历史悠久、示范装置众多,并且部分电站运行时间超过10年,但始终未能克服普遍存在的能量转换效率较低的问题,故商业化进程缓慢。

      鉴于发电模型研究是开发海试样机中的一个重要过程,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团队在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自航单浮体气动式波浪能高效转换机理研究及验证”的支持下,充分发挥振荡聚波的优势,创新研发了一种单浮体气动式波浪能发电模型。

      科研团队依据国际上的测试规范,对单浮体气动式波浪能发电模型在国家海洋技术中多功能造波水池进行了测试,得到了规则波下波电转换特性和不规则波下波电转换特性。测试结果表明:(1)所完成的规则波工况中,在平均周期为2.58s、平均波高为0.1040m的工况下,电池负载下最大波电转换效率为63.36%;(2)所完成的不规则波工况中,在谱峰周期为2.62s、有效波高为0.1412m的工况下电池负载下最大波电转换效率为30.17%。

      此次单浮体波浪能高效转换的实验室测试结果为开展高效转换、低成本的实型气动式波浪能发电样机的研发提供了实验依据,对推动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报告
  • 《广州能源所举办“第一届波浪能气动式一体化技术研讨会”》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6-06
    •      6 月 2 日,“第一届波浪能气动式一体化技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举办。来自于广州能源所、大连理工大学 · 、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和企业的 20 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国家海洋能可再生能源管理中心主任王海峰、广州能源所科技处副处长汪丛伟出席会议。   研讨会上,广州能源所海洋能研究室研究员吴必军介绍了波浪能气动式技术的国际国内发展历史以及研究所近期取得的重大进展,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宁德志介绍了国内数值研究气动式技术的成果,中国海洋大学博士何方介绍了振荡水柱波能利用型防波堤的水动力特性研究成果。 会议期间,海洋能实验室在造波水槽中给参会人员演示了波浪能供电船的工作原理及在往复空气透平试验台上演示空气透平转换效率测试过程。 
  • 《波浪能发电及其流程》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4-13
    • 本发明的波浪能发电及其流程是把海洋中波浪起伏的能量转变为高压、高速水流的动能,冲击水轮机叶轮并使轴旋转的机械能,再由发电机组转变为电能的过程。其主要方法是把若干个浮球按顺序安装在水面上,浮球产生的浮力通过杠杆的作用压拉水压泵的活塞杆,水压泵缸体内的水受挤压后集中的以高压、高速的冲击水轮机叶轮使其运转并带动发电机发电。冲击水轮机叶轮的水经过回水管再流往每组缸体内,就这样循环往复的不断的工作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