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用3D技术打印出柔软的橡胶状大脑植入物》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4-01
  • 大脑是我们最脆弱的器官之一,就像豆腐一样软。另一方面,大脑植入物通常是由金属和其他刚性材料制成的,久而久之会导致炎症和留下疤痕。

    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正在研发一种柔软、灵活的神经植入物,这种植入物可以轻柔地顺应大脑的轮廓,并在较长时间内监测大脑活动,而不会损害周围的组织。这种可弯曲的电子设备可以替代现有的金属电极,用于监测大脑活动,也可以用于刺激神经区域的大脑植入物,以缓解癫痫、帕金森病和严重抑郁症的症状。

    机械工程和土木与环境工程教授赵宣和(音译)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3d打印神经探头的方法。

    这种设备是由一种导电的聚合物或软塑料制成的。研究小组将这种类似液体的导电聚合物溶液转变成一种更像粘性牙膏的物质,然后将这种物质注入传统的3d打印机中,制造出稳定的导电图案。

    研究小组打印了一些软电子设备,其中包括一个小的橡胶电极,他们将其植入老鼠的大脑。当老鼠在一个受控的环境中自由移动时,神经探头能够从单个神经元捕捉到活动。监测这种活动可以为科学家提供大脑活动的高分辨率图像,并有助于为各种神经障碍量身定做治疗方法和长期的大脑植入物。

    “我们希望通过展示这个概念证明,人们可以快速地使用这项技术来制造不同的设备,”研究小组的Hyunwoo Yuk说。“他们可以改变设计,运行打印代码,并在30分钟内生成一个新的设计。希望这将简化神经接口的开发,令神经接口完全由软材料制成。”

    该团队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他们的合著者包括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陆宝阳(音译)和徐景坤(音译),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的沈林(音译)和罗建红(音译)。

相关报告
  • 《前沿 | 3D打印无金属柔性胶状电极问世》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3-06-21
    • 据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国际团队开发出一种不含金属的、类似果冻的材料,它像生物组织一样柔软和坚韧,同时可像传统金属一样导电。这种材料可制成打印墨水,有朝一日或成为功能性凝胶基电极,且具有生物组织的外观和手感。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不含金属的果冻状材料,它像生物组织一样柔软而坚韧,同时可以像传统金属一样导电 研究人员表示,胶状电极有可能取代金属来刺激神经,并与心脏、大脑和身体其他器官连接。 研究人员希望导电聚合物和水凝胶的结合将产生一种灵活的、生物相容的和导电的凝胶。但到目前为止制造的材料要么太脆弱,要么电气性能很差。为了分别保持导电聚合物和水凝胶的电气和机械强度,这两种成分应该以一种略有排斥的方式混合,这种状态被称为相分离。在这种略微分离的状态下,每种成分都可将各自的聚合物连接起来,形成细长的微观链,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混合。 研究人员将其称为具有电气和机械性能的“意大利面”。其中“电气意大利面”是一种导电聚合物,可通过材料传递电流;而“机械意大利面”就是水凝胶,可传递机械力,而且由于它也是连续的,所以很坚韧有弹性。 研究人员调整了配方,将“意大利面”煮成墨水,通过3D打印机输入,并打印到纯水凝胶薄膜上,图案类似于传统的金属电极。 研究人员将打印的果冻状电极植入大鼠的心脏、坐骨神经和脊髓。在动物身上测试了长达两个月后这些设备始终保持稳定,几乎没有导致周围组织产生炎症或疤痕。电极还能够将来自心脏的电脉冲传递给外部监测器,并将微小脉冲传递到坐骨神经和脊髓,进而刺激相关肌肉和四肢的运动。 研究人员设想,未来这种新材料能应用于心脏手术患者的恢复,可用作器官和长期植入物(包括起搏器和深部脑刺激器)之间的软电子接口。
  • 《更快捷的3D打印器官方式》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09-09
    • 每天有20人死于等待在美国进行器官移植,现在每年有超过30,000例移植手术,目前有超过113,000名患者在等候器官等候。人工生长的人体器官被许多人视为解决这种器官短缺的“圣杯”,3D打印的进步导致了使用该技术建立人体器官形状的活组织构造的繁荣。然而,迄今为止所有3D打印的人体组织缺乏它们用于器官修复和替换所需的细胞密度和器官水平功能。 现在,由哈佛大学Wyss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和John A. Paulson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S)的研究人员创建的一种名为SWIFT(牺牲写入功能组织)的技术克服了3D打印血管通道的主要障碍。由干细胞衍生的器官构建块(OBB)组成的活体基质,产生具有高细胞密度和功能的活的器官特异性组织。该研究报告在Science Advances中。 “这是一种全新的组织制造模式,”共同第一作者,Wyss研究所研究员Mark Skylar-Scott博士说。 “SWIFT专注于打印支持含有大量OBB的活体组织构建所必需的血管,而不是试图3D打印整个器官的细胞,而最终可用于治疗以修复和替换人体器官 - 包含患者自身细胞的生长版本。“ SWIFT涉及一个两步过程,首先将数十万个干细胞衍生的聚集体形成一个密集的活体OBB基质,每毫升含有约2亿个细胞。接下来,通过写入和去除牺牲油墨,将氧和其他营养物可以通过其输送到细胞的血管网络嵌入基质中。 “从这些OBB中形成一个密集的基质,一举两得:它不仅能达到类似于人体器官的高细胞密度,而且基质的粘度还能够在其中印刷普遍存在的可灌注通道网络,以模仿支持人体器官的血管,“共同第一作者SébastienUzel博士说,他是Wyss研究所和SEAS的研究员。 SWIFT方法中使用的细胞聚集体衍生自成体诱导的多能干细胞,其与定制的细胞外基质(ECM)溶液混合以制备通过离心压实的活体基质。在低温(0-4℃)下,致密基质具有蛋黄酱的稠度 - 足够柔软,可以在不损坏细胞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但厚度足以保持其形状 - 使其成为牺牲3D打印的理想介质。在这种技术中,一个薄喷嘴移动通过这个矩阵,沉积一股明胶“墨水”,将细胞推开而不会损坏它们。 当冷基质被加热到37℃时,它变硬变得更坚固(就像煮熟的煎蛋卷一样),而明胶油墨融化并可以洗掉,留下嵌入组织结构内的通道网络,可灌注含氧培养基滋养细胞。研究人员能够将通道的直径从400微米变为1毫米,并将它们无缝连接,形成组织内的分支血管网络。 使用SWIFT以嵌入的血管通道印刷并以这种方式灌注的器官特异性组织仍然存活,而没有这些通道的组织在12小时内在其核心中经历细胞死亡。为了观察组织是否显示器官特异性功能,研究小组将分支通道结构打印,疏散和灌注到由心脏来源细胞组成的基质中,并通过通道流动培养基超过一周。在此期间,心脏OBB融合在一起形成更坚固的心脏组织,其收缩变得更加同步并且强度超过20倍,模仿人类心脏的关键特征。 “我们的SWIFT生物制造方法非常有效地从原始细胞聚集体到干细胞衍生的类器官的OBB中大规模地创建器官特异性组织,”相应的作者Jennifer Lewis,Sc.D。,核心教员在Wyss研究所以及SEAS的生物启发工程HansjörgWyss教授。 “通过将干细胞研究人员的最新进展与我实验室开发的生物打印方法相结合,我们相信SWIFT将极大地推动全球器官工程领域的发展。” 与Wyss Institute的教师Chris Chen,M.D.,Ph.D。正在进行合作。在波士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Sangeeta Bhatia,博士,博士,将这些组织植入动物模型并探索它们的宿主整合,作为由Lewis和Chris Chen共同领导的3D器官工程计划的一部分。 “通过血管通道支持活体人体组织的能力是朝着在体外创造功能性人体器官的目标迈出的一大步,”Wyss研究所创始主任Donald Ingber医学博士,博士,同时也是Judah Folkman HMS血管生物学教授,波士顿儿童医院血管生物学项目,SEAS生物工程教授。 “我们继续对Jennifer实验室取得的成就印象深刻,包括这项研究,最终有可能大大改善器官工程和自身器官衰竭的患者的寿命,” ——文章发布于2019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