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北省沧州市黄骅港综合港区9号、10号通用泊位工程建设现场,打桩船在紧张地进行施工作业,将一根根混凝土方桩打入海底,为后续码头主体结构施工奠定基础。
黄骅港综合港区9号、10号通用泊位工程是沧州市主导建设的首个10万吨级深水码头,总投资15.8亿元,将建设2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设计年吞吐量450万吨。该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黄骅港发展规模和吞吐能力,为周边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运输服务,大幅降低腹地企业物流成本,实现港产城互动发展。
加快海上基础设施建设
黄骅港综合港区9号、10号通用泊位工程承建单位——沧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渤海港埠公司副总经理叶佳昌告诉记者:“工程推进过程中,沧州市海洋和港航管理部门主动靠前服务,成立工作专班,提前介入、协助跑办、压缩时限,为项目落地节约了大量时间和成本。”
黄骅港综合港区9号、10号通用泊位仅仅是黄骅港目前在建工程之一。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与沧州港口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的黄骅港散货港区原油码头一期工程,以及黄骅港综合港区滚装码头一期工程、黄骅港综合港区液体化工码头二期工程等项目陆续在2024年开工建设。
这些项目是沧州市海洋和港航管理局围绕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目标,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保障的海上基础设施。
打造用海审批服务体系
“抓当前促长远、补短板强弱项,聚焦提质增效,强化全链条用海要素保障”是沧州局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行动指引。近年来,沧州局通过创新审批机制、强化跨部门协同联动等举措,全力打造高效的用海审批服务体系,推动用海项目快落地。
为优化用海审批工作,沧州市创新建立项目用海联审会议工作机制,在用海手续办理过程中,通过构建多部门协同机制,整合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多个主管部门职能,以并联审批方式压缩审批时限,实现用海审批效率与服务质量的“双提升”。
沧州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还将用海、用地、规划、矿产资源、不动产登记在内的行政审批、确认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统一受理,设立多个综合受理窗口,推进项目用海、建设工程审批提速;对重点项目和符合当前产业政策、国土空间规划的项目用海,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开辟绿色通道,充分保障企业用海需求。
以黄骅港矿石仓储物流中心项目为例,沧州局主动对接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及渤海新区属地相关部门,实施审批全流程跟踪服务,同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闭环,该项目用海仅用1个月便获省自然资源厅批复,2个月完成全部海域使用权出让工作并签订出让合同,彰显了“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企业转”的政务效能革新成效。
推动临港产业发展
港口作为海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沧州市以港口为基础,推动临港产业发展,打造现代临港产业集群。
沧州市加强港口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规划、产业规划的衔接,依据区域经济、产业布局和城市功能定位,统筹优化海洋产业、临港产业与陆域产业布局。同时,根据相关规划要求,该市统筹发展导向、空间布局和用途管制,坚持节约集约用海,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发展空间,提高海域开发利用效率。
此外,沧州市积极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合理保障海洋电力、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用海,引导先进生产要素向沿海集聚。目前,沧州市围绕港口建设,已初步形成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化学品、高端涂料、绿色农用化学品5大产业集群,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沧州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沧州市打造临港产业集群的目标,沧州将进一步完善用海政策供给与服务链条,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打造海洋资源集约利用示范区,为经营主体降成本、增信心、添活力;通过持续优化涉海领域营商环境,激发海洋产业创新动能,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沧州沿海经济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