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环渤海港口煤炭吞吐负增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1-14
  • 据港口生产快报,去年,我国环渤海港口合计发运煤炭7.19亿吨,同比减少1100万吨;这是五年来,环渤海港口煤炭吞吐首次出现负增长。

    1.秦港、黄骅港、天津港运量下滑。

    去年,秦皇岛港、黄骅港、天津港分别完成煤炭吞吐量1.93、1.99、0.6亿吨,同比分别减少1030、361、819万吨,合计减少2210万吨。从表面上看,三港是亏损大户,正是三港煤炭运量出现大幅下降,才脱了整个环渤海港口的后腿。但实际上,在2017-2018年,受经济快速发展、南方需求趋好等因素带动,秦皇岛港、黄骅港煤炭吞吐量表现良好,均保持满负荷运转。而去年,南方煤炭需求不旺、进口煤冲击国内市场;加之蒙冀线分流内蒙资源,秦皇岛、黄骅两港作为煤运大港,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吞吐量出现小幅下降。受货源调进减少影响,无铁路专线支持的天津老港吞吐量减少,造成整个天津港整体运量出现下降。

    2.京唐三港吞吐量保持增加。

    去年,依靠“迁曹、滦港-大秦线”供应煤炭的京唐三港(京唐老港、国投京唐港、36-40#泊位)合计发运煤炭1.25亿吨,同比增加172万吨。与秦港和黄骅港相比,京唐三港运输规模小;加之京唐三港以中转同煤、中煤等大矿为主,货源结构较好,助推了京唐三港煤炭吞吐量保持微弱增长态势。

    3.曹妃甸四港运量略有增加。

    去年,蒙冀线运量扩张,加之“大秦-迁曹线”增加运量,促使曹妃甸四港煤炭到港量出现增加。去年,曹妃甸四港合计发运煤炭1.36亿吨,同比增加880万吨;除了华能煤码头同比大幅增长1100万吨以外,国投曹妃甸港和曹妃甸煤二期吞吐量均出现下滑,分别减少391、246万吨。华电煤码头是去年上半年新投产,去年完成数就是同比增长量。去年4月30日,华电曹妃甸港试装船,去年完成煤炭吞吐量400多万吨,曹妃甸整体运输能力提高。

    4.沧州渤海表现中规中矩。

    去年,沧州渤海完成煤炭吞吐量与前年相比相差无几,在北煤南运中的作用相对小一些。

    去年,沿海地区进口煤暴增,冲击了传统的北煤南运;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南方工业用电表现平平。华东地区开展能源双控,清洁能源占比增加,火电压力减轻。内忧外患之下,华东、华南地区煤炭需求增速趋缓。但利好因素依然存在,南方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加之城市用电量的增加,带动煤炭需求依然保持旺盛态势;去年,在进口煤大幅增加3000万吨的情况下,南方地区从环渤海港口煤炭拉运量仅仅减少了1100万吨。

相关报告
  • 《环渤海港口煤炭运输渐入佳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7-22
    • 进入七月份,环渤海港口煤炭吞吐量实现强势回归,吞吐量同比保持正增长,运输生产渐入佳境。 数据显示,7月1-18日,我国环渤海港口合计发运煤炭333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20万吨,增幅虽小,但却是令人振奋。黄骅港、秦皇岛港、国家能源集团天津码头发运煤炭同比保持增长,且已经接近港口最佳运输状态,而曹妃甸四港和京唐三港合计发运量同比去年基本持平。其中,京唐三港吞吐量已接近设计能力,曹妃甸四港距设计能力差距不小。 今年1-4月份,受疫情影响,工业企业、外贸型企业复产复工缓慢,电厂日耗低位徘徊;而进口煤却大幅进入国内市场,1-4月份,进口煤同比增长26.9%,煤炭供需出现错配,促使国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压力加大,环渤海港口拉煤船舶减少,吞吐量锐减。1-4月份,我国主要运煤港口遭遇车船到港双低景象,合计发运煤炭1.98亿吨,同比下降19.9%。其中,秦皇岛港发运煤炭5007万吨,同比减少21.3%;黄骅港发运煤炭5868万吨,同比减少10.3%;曹妃甸和京唐港合计发运煤炭5592亿吨,同比减少32.5%;各港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 进入五月份,随着复工复产的加快,工业用电快速复苏,民用电负荷也有所增加。加之进口煤限制政策严格,年度进口煤配额趋向紧张,部分电厂配额消耗殆尽。南方多数港口延长通关时间,停止异地办公,部分港口停止进口,越来越多的发电企业开始增加内贸动力煤的采购,为环渤海港口扩大市场份额、增加运量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我国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经济秩序的加速恢复,下游终端快速赶工、抢进度,基建等相关行业占比的提高,带动电力消费的快速增长。下半年,工业和经济增长速度将恢复到正常水平,工业用电强势回归。叠加夏季用煤高峰、秋季高耗能行业复产、冬季取暖用煤等好行情接踵而至,电厂耗煤将保持增长态势,到港拉煤船舶将急剧增加。 下半年,上游先进产能加快释放,终端用煤需求将进一步释放,煤炭供需双高将再现。国内市场环境和煤炭需求将明显好于上半年,我国环渤海港口煤炭吞吐量将出现跨越式增长,预计下半年,环渤海港口煤炭吞吐能将超过上半年6000-8000万吨。
  • 《去年环渤海港口发运煤炭同比增加5000万》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05
    • 据港口生产快报,去年,环渤海港口发运煤炭约为7.43亿吨,同比增加约5000万吨。其中,秦皇岛港和京唐三港、能源集团天津煤码头完成煤炭吞吐量同比去年基本持平,黄骅港完成吞吐量同比增长约为1000万吨;而煤炭运量增幅最大的、当属曹妃甸四港,四港合计完成煤炭吞吐量同比大幅增加了4000万吨。 去年,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上游产能加快释放、铁路运能提高等利好因素带动,我国沿海八省一市煤炭需求保持增长态势,为环渤海港口加快煤炭发运奠定良好基础。黄骅港煤炭港区坚持科技赋能,综合运用“5G+北斗”技术,实现了煤炭装卸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黄骅港通过发挥智能作业高效率优势,进一步优化装卸生产流程,全年有6个月装卸量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在北方港口中,煤炭吞吐量排在第一位的是黄骅港,而排在“榜眼”位置的,毫无疑问是秦皇岛港。去年,秦皇岛港积极适应能源保供新形势,科学开展数据分析、提前研判趋势变化,确保煤炭运输组织高效运转。受冷空气影响,全国多地气温骤降,秦皇岛海事局、秦港业务部、秦港船舶分公司、太原路局港口协调办、秦皇岛引航站、之海船务代理公司6家单位,联合“N”家煤炭货主单位和航运公司,共同建立电煤运输保障“6+N”机制,确保秦皇岛港海上能源运输通道安全畅通。为配合国家稳价政策的落实,秦港坚决引导煤炭贸易商加快港内煤炭周转,杜绝囤积惜售导致货物长期占据堆场的行为,针对低于市场现货成交的待装船舶给予优先靠泊权。 去年,秦港旗下的曹妃甸港煤二期码头完成煤炭吞吐量占曹妃甸港区总调出量的25%,实际完成煤炭吞吐量达到设计能力的90%,也是该码头投产以来年吞吐量首次突破4000万吨。国投曹妃甸港完成煤炭吞吐量同比大幅增加1261万吨,曹妃甸华电和华能煤码头合计完成煤炭吞吐量同比增长1800万吨。 从主要运煤线路来看,去年1-11月,大秦线累计完成货物运量38145万吨,同比增长3.91%。去年11、12月份,除受天气影响和个别“开天窗”外,每天运量基本维持在130万吨的满发状态,11月份的发运量为3816万吨;受恶劣天气影响和上游安全检查等因素影响,12月份运量略有下降,全年大秦线完成运量接近4.2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