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前后获知HIV感染对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利用的影响》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 李越
  • 发布时间:2011-12-22
  • 目的 探讨妇女妊娠前后获知HIV感染对预防母婴传播(PMTCT)干预措施利用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调查了2005-2009年河南、广西、云南、新疆四省(自治区)确认HIV感染的孕产妇5552例,5894人次妊娠,了解其社会人口学特征(将调查对象分为15~、25~、35~49岁3个年龄段),以及确认感染的时期、妊娠结局、艾滋病抗病毒药物应用等PMTCT干预措施的实施.采用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对HIV感染孕产妇实施PMTCT干预措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HIV感染孕产妇84.5%(4979/5894)年龄在35岁以下,56.0%(3108/5552)为汉族,85.1%(4727/5552)为农民或无业,86.8%(4815/5552)为初中或以下文化程度,31.2%(1836/5894)的感染孕产妇在妊娠前已知HIV感染.31.7%(1869/5894)的HIV感染孕产妇选择人工终止妊娠,妊娠前已知感染者终止妊娠的比例高达43.8%(805/1836).80.0%(3046/3808)分娩的HIV感染孕产妇应用抗病毒药物,92.3%(883/957)的妊娠前已知感染者应用抗病毒药物,远高于当次妊娠才明确感染者[75.9%(2163/2851);x2=120.39,P<0.05].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前已知感染较妊娠前未知感染(OR=3.91,95%CI:3.03~5.05)、15~岁年龄段较35~49岁年龄段(OR=0.75,95%CI:0.57~0.98)的HIV感染孕产妇抗病毒药物应用比例较高.结论 妊娠前已知HIV感染有利于感染孕产妇尽早接受抗病毒药物应用等预防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
  • 原文来源:http://cma.antpedia.com/magazine_data/zhyf2010/1011pdf/101114.pdf
相关报告
  •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效机会》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7-03-23
    • 近来,妇产科领域权威杂志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旨在明确预防艾滋病母婴途径传播的有效机会。 研究人员对2002年至2009年之间参加美国国际母儿青少年艾滋病临床试验前瞻性队列研究的HIV感染妇女生产的HIV感染儿童开展研究,主要描述了HIV感染母亲及婴儿的特征,以及母亲的临床治疗方法等。 研究结果发现,在1857名活产婴儿中,12例发生了母婴传播HIV感染。HIV感染妇女的活产儿母婴传播患病率为0.65例/每100名活产儿(95%CI为0.33-1.13)。其中4例传播发生在子宫内,3例发生在围产期,5例婴儿不能确定感染的时间。这12例患者都没有进行母乳喂养。7名女性接近分娩时,血浆病毒载量大于400copies/mL。共6名妇女在妊娠期内接受了少于11周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她们中有3名出现早产。6名妇女对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差。5名妇女采取剖腹产分娩,其中4个是没有选择性剖宫产分娩,另一名妇女则是选择性剖腹产分娩来预防HIV母婴传播。 该研究结果证实,HIV感染孕妇即使采取较好的水平预防和护理,其中一小部分HIV感染孕妇仍会将病毒传播给胎儿。该研究为探讨了围产期HIV传播的影响因素,并为制定预防HIV母婴传播的新措施提供了依据。
  • 《阴道消毒预防HIV感染的母婴传播》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李越
    • 发布时间:2011-12-21
    • 该系统评价评估临产和分娩时阴道冲洗对HIV母婴传播危险的影响。 根据Cochrane纳入标准,仅纳入一项比较临产与分娩时稀释洗必泰(0.2%)消毒阴道的方法学较差的对照试验。 该试验含肯尼亚蒙巴萨606名HIV感染妇女的结果,发现阴道冲洗组和非冲洗组在母婴传播(MTCT)率上没有统计学差异(17.2%与15.9%)(1)。 由于方法学问题(2-3月长时间中断)和失访率高,评价员从评价中剔除了马拉维的洗必泰试验。 马拉维试验结果显示,除破膜4小时以上妇女亚组外,洗必泰对垂直传播也无影响(2)。 该Cochrane评价未纳入有安慰剂对照的西非试验的结果。 从36孕周起(包括临产与分娩时)每日应用1%氯化苯甲羟胺阴道栓剂,与安慰剂进行比较, 未发现积极处理组的母婴传播率与安慰剂组有差异(分别为23.5%与24.8%)(3)。 评价员指出,现有试验的证据无法就阴道冲洗对围生儿HIV感染的影响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