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效机会》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 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7-03-23
  • 近来,妇产科领域权威杂志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旨在明确预防艾滋病母婴途径传播的有效机会。

    研究人员对2002年至2009年之间参加美国国际母儿青少年艾滋病临床试验前瞻性队列研究的HIV感染妇女生产的HIV感染儿童开展研究,主要描述了HIV感染母亲及婴儿的特征,以及母亲的临床治疗方法等。

    研究结果发现,在1857名活产婴儿中,12例发生了母婴传播HIV感染。HIV感染妇女的活产儿母婴传播患病率为0.65例/每100名活产儿(95%CI为0.33-1.13)。其中4例传播发生在子宫内,3例发生在围产期,5例婴儿不能确定感染的时间。这12例患者都没有进行母乳喂养。7名女性接近分娩时,血浆病毒载量大于400copies/mL。共6名妇女在妊娠期内接受了少于11周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她们中有3名出现早产。6名妇女对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差。5名妇女采取剖腹产分娩,其中4个是没有选择性剖宫产分娩,另一名妇女则是选择性剖腹产分娩来预防HIV母婴传播。

    该研究结果证实,HIV感染孕妇即使采取较好的水平预防和护理,其中一小部分HIV感染孕妇仍会将病毒传播给胎儿。该研究为探讨了围产期HIV传播的影响因素,并为制定预防HIV母婴传播的新措施提供了依据。

  • 原文来源:http://journals.lww.com/greenjournal/Abstract/publishahead/Missed_Opportunities_for_Prevention_of.98450.aspx
相关报告
  • 《卫生部关于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指导意见(附件:《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监督指导与评估方案(试行)》)》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李越
    • 发布时间:2007-04-24
    • 卫妇社发〔2006〕171号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防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总体看,这项工作进展缓慢,仍存在着重视不够、部门配合不协调、投入机制不健全、技术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为了切实加强这项工作,有效降低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发生率,根据《母婴保健法》、《艾滋病防治条例》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提出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指导意。
  • 《驻马店市2001-2009年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工作分析》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李越
    • 发布时间:2012-12-25
    • 分析驻马店市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工作以来,孕产妇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和母婴传播情况及工作成效.方法 2001年10月-2009年5月,在全市孕产妇人群开展HIV自愿咨询与检测,共检测339 866名孕产妇;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594例HIV抗体阳性孕产妇进行综合干预,对其分娩的326名婴儿实施干预措施并在满12个月和18个月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检测发现594例HIV阳性孕产妇,阳性率为0.17%(594/339 866),孕产妇HIV抗体检测阳性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最高年份2002年为0.47%(37/7837),最低年份2008年为0.12%(86/73 343).594例阳性孕产妇中,自愿终止妊娠228例,占38.38%(228/594);继续妊娠的43例,占7.24%(43/594);产妇317例,占53.37%(317/594).317例阳性产妇共生产婴儿326名,实施母婴阻断298名,实施阻断措施比率为94.01%(298/317);326名婴儿中存活317名,其中满18个月者224名,接受检测221名,检测出HIV阳性7例,接受干预措施后的母婴传播率为3.17%(7/221).结论 通过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工作,可及时掌握孕产妇人群中HIV的感染状况,能有效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