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在肿瘤代谢和治疗中的作用》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 佟琦
  • 发布时间:2014-12-24
  • 局部黏着斑激酶(FAK)在肿瘤细胞增殖,细胞存活和细胞迁移中具有重要作用。肿瘤细胞的代谢途径发生改变,加速了葡萄糖,脂质和谷氨酰胺的消耗,促进了肿瘤细胞的生长。FAK具有促进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肿瘤细胞的代谢异常和FAK的高度激活有关。FAK能够促进葡萄糖消耗和脂肪生成,促进癌症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存活。临床研究结果证实,FAK相关的肿瘤代谢途径的改变与实体瘤风险的增加有关。因此,FAK的小分子抑制剂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相关报告
  • 《肿瘤治疗新策略:靶向调节肿瘤代谢途径》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佟琦
    • 发布时间:2014-12-24
    • 新一代靶向治疗癌症药物的开发需要人们了解癌基因是如何调节其生物学特征的。肿瘤代谢重编程与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关。癌基因如MYC、IDH1/2和KEAP1调节肿瘤细胞代谢,为评价代谢途径的抑制作用提供了可能,成为一种肿瘤治疗策略。
  • 《自杀基因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问题与进展》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5-05-27
    • 在各种癌症的基因治疗方法中,自杀基因疗法因其在癌细胞内可以将非毒性化合物转变为细胞毒性药物而备受关注。通过将高浓度细胞毒性分子引入到肿瘤环境,并同时尽量减少对正常组织的影响,这显著提高了治疗指数。尽管自杀基因疗法在临床前研究中效果显著,但该疗法的临床研究尚未取得较大的成果。本文综述了自杀基因治疗中常用的6个酶/前药系统,并让读者熟悉该领域目前最前沿的研究实践。对于每个酶/前药系统,我们讨论了其作用机制、用来提高酶稳定性、亲和性的蛋白质工程方法和用来提高前体药物动力学和效能的化学修饰技术。本文还总结了每个酶/前药系统过去十年来进行的临床试验结果,并综述了其研究进展。最后,强调了该疗法的不足之处,以及需要改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