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在肿瘤代谢和治疗中的作用》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 佟琦
  • 发布时间:2014-12-24
  • 局部黏着斑激酶(FAK)在肿瘤细胞增殖,细胞存活和细胞迁移中具有重要作用。肿瘤细胞的代谢途径发生改变,加速了葡萄糖,脂质和谷氨酰胺的消耗,促进了肿瘤细胞的生长。FAK具有促进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肿瘤细胞的代谢异常和FAK的高度激活有关。FAK能够促进葡萄糖消耗和脂肪生成,促进癌症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存活。临床研究结果证实,FAK相关的肿瘤代谢途径的改变与实体瘤风险的增加有关。因此,FAK的小分子抑制剂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相关报告
  • 《肿瘤治疗新策略:靶向调节肿瘤代谢途径》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佟琦
    • 发布时间:2014-12-24
    • 新一代靶向治疗癌症药物的开发需要人们了解癌基因是如何调节其生物学特征的。肿瘤代谢重编程与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关。癌基因如MYC、IDH1/2和KEAP1调节肿瘤细胞代谢,为评价代谢途径的抑制作用提供了可能,成为一种肿瘤治疗策略。
  • 《微生物在癌症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7-05-18
    • 人体内有很大的微生物群落,它们可影响肿瘤易感性。15%-20%的癌症病例是由微生物致病体诱导而发的。宏基因组测序显示更多例的恶性肿瘤都伴有共生菌群失调 。虽然目前研究仍无法确定微生物变化会导致或影响癌症的发生,但一些临床前研究仍然支持微生物菌落参与癌症进程这一观点。这些研究表明,微生物可以通过不同机制改变癌症易感性及其进程,如调节炎症反应、 诱导 DNA 损伤和产生参与肿瘤发生或抑制的代谢产物。新的证据表明可以通过调控微生物来改善癌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