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在癌症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 杜慧
  • 发布时间:2017-05-18
  • 人体内有很大的微生物群落,它们可影响肿瘤易感性。15%-20%的癌症病例是由微生物致病体诱导而发的。宏基因组测序显示更多例的恶性肿瘤都伴有共生菌群失调 。虽然目前研究仍无法确定微生物变化会导致或影响癌症的发生,但一些临床前研究仍然支持微生物菌落参与癌症进程这一观点。这些研究表明,微生物可以通过不同机制改变癌症易感性及其进程,如调节炎症反应、 诱导 DNA 损伤和产生参与肿瘤发生或抑制的代谢产物。新的证据表明可以通过调控微生物来改善癌症治疗。

相关报告
  • 《微生物组可以成为癌症治疗的潜在治疗靶点吗?》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9-02-28
    • 十倍于我们自己的细胞,肠道微生物甚至可以被认为是一个额外的器官。 一些研究探索了微生物组与抗肿瘤药物反应之间的关联。 据报道,特定细菌的存在可能调节癌症进展和抗癌疗法的功效。 细菌靶向干预可为下一代抗肿瘤药物的设计提供重要指导。本篇文章我们回顾了先前的研究结果,阐明了肠道微生物组对癌症治疗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潜在机制。 此外,我们还研究了微生物组操作在控制肿瘤生长中的作用。 最后,我们讨论了关于改变微生物组组成的问题,以及超越现有限制的潜在方法。
  • 《癌症治疗中以MIF为靶点》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6-01-20
    • 研究表明慢性炎症和癌症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多功能的炎性蛋白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MIF) 在炎症通路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与肿瘤发生、 血管生成、癌细胞转移也有关系。本文综述了关于MIF最前沿的研究进展。尽管MIF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它已成为癌症治疗的新靶点。当前的研究以小分子方法为重点,这些方法以MIF的互变异构酶活性部位及抗 MIF 抗体为靶点。这些方法在大量的临床前小鼠肿瘤模型中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助于我们对 MIF 生物活性的进一步了解。最近,MIF参与关键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如CD74 和 HSP90,这一新发现为抗 MIF化疗策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