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急性肝衰竭的成年美国人的影响》

  • 来源专题:病毒性肝炎防治
  • 编译者: 肖宇锋
  • 发布时间:2016-05-26
  • 美国急性肝衰竭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Hepatology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急性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是急性肝衰竭ALF的首要原因,西方国家很少对此做研究。由于戊型肝炎病毒的抗体检测并不是常规检测范围,本文的研究者认为与HEV有关的ALF在北美的ALF患者身上存在却无法识别。研究者纳入了681名成人血清样本进行抗HEV IgM和抗HEV IgG水平测试 。患者平均年龄41.8岁,男性占32.9%,包括乙酰氨基酚肝脏毒性的ALF病因占29%,不确定的ALF占23%,急性乙肝感染占12%,特异DILI占22%,自身免疫性肝炎占12%,与妊娠相关的ALF占2%。294(43.4%)名ALF患者是抗HEV IgG阳性,50%血清阳性率来自中西部地区,占比最高,28%血清阳性率来自东南,占比最低。结论是 ,急性HEV感染在患有ALF成年美国人中很罕见,占比仅0.4%,而且病因不能确定,很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妊娠相关。

相关报告
  • 《猪模型急性戊型肝炎感染中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识别宿主因素》

    • 来源专题:病毒性肝炎防治
    • 编译者:肖宇锋
    • 发布时间:2014-12-19
    • 戊型肝炎病毒(HEV)会引起急性肝炎。在工业化国家,它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猪是人类戊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保虫宿主。该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是不定的,有可能是无症状的自限型感染,也可能是慢性感染或爆发性肝炎。由于缺乏细胞培养系统或小动物模型,HEV病毒的生命周期和病理过程仍然未知。对戊型肝炎病毒的发病机制、致病机理进行描述,对蛋白质组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如何在急性猪感染模型中进行调制。分别对三组猪接种了不同菌株的猪HEV病毒用来评价发病机制中病毒所起的作用。肝样品进行了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差异二维凝胶电泳,61个调制的蛋白质通过质谱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三株HEV菌株在猪体内进行了相似的复制,它们调制了几个细胞途径,表明HEV病毒破坏了几个细胞过程,这可以解释疾病表达的各种类型。
  • 《Simeprevir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佟琦
    • 发布时间:2015-04-10
    • Simeprevir(OlysioTM; GalexosTM; Sovriad®)为一种口服NS3/4A蛋白酶抑制剂,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该篇综述研究与欧盟simeprevir商标有关。在概念验证研究中,Simeprevir具有强效抗病毒活性。除HCV基因型3外,Simeprevir对所有HCV基因型均有效。在慢性HCV基因型1患者中,未接受过治疗患者以及复发患者接受“Simeprevir+聚乙二醇干扰素α/利巴韦林(PR)”治疗组的SVR12率明显高于“安慰剂+PR”治疗组。在那些对既往治疗部分反应和不反应的患者中,“Simeprevir+PR”治疗组的SVR12比率并非逊于“Telaprevir+PR”治疗组。“Simeprevir+PR”对于同时感染HCV基因型1/HIV-1患者来说,也是有效的。对既往治疗无反应、未见严重肝纤维化患者纳入队列1中,未接受过治疗、伴有严重肝纤维化患者纳入队列2中。队列1和队列2患者接受“Simeprevir+Sofosbuvir”治疗,SVR12比率为92%。慢性HCV基因型4患者接受“Simeprevir+PR”治疗。其中,未接受过治疗患者的SVR12为83%,复发患者的SVR12为87%,对既往治疗无反应患者的SVR12为40%。接受“Simeprevir+PR”治疗的患者发生3级/4级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反应的比例与接受“安慰剂+PR”治疗患者类似。大多数由Simeprevir诱发的皮疹都是轻微的。Simeprevir也会引起严重光敏感反应,但比例非常低。综上所述,Simeprevir对感染慢性HCV基因型1和4的患者来说,都是有效的。